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户籍管理条例,户籍管理条例2022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11 11:43:07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多地放开落户限制#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1309篇原创文章

“中国特色”这个语境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管理制度,那就是户籍制度,之所以和特色关联,是因为中国在全球范围里面,是为数不多,保留户籍制度的国家:

户籍制度主要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日本和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使用,部分国家后来逐渐废止,自2019年1月1日起,越南废除户籍制度之后,目前全世界仅有中国、朝鲜和贝宁三个国家仍保有严格的户籍制度。

中国户籍制度的公开定义:

户籍制度是指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

以保障部分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户籍制度改革被列为2013年四项重点工作之一。

中国的户籍制度,源远流长,中国户籍制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商代。殷墟甲骨卜辞表明,商朝在进行较大规模的军事征伐行动之前或过程中,大都下令“登人”,即下达征集兵员的命令。“登人”的数目,一次从千人到万余人不等,这在当时来说是很大的,而且无疑是以户籍的记载为基础的。

中国的居民户口登记制度是从1950年开始实施的,现在国家居民户口登记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公民从出生以后就应该办理户口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规定,户口登记工作是由当地的公安机关负责的。

户籍制度,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户籍制度记录一个人的出生时间、地点、家庭情况、血缘等各方面的信息。户口本、身份证都属于户籍制度的一部分,言而总之,户籍制度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就是中国社会的规矩,就是中国国家管理的国策。

时间来到2022年9月份,已经在中国文化传承环境中存在了超过2000年的户籍制度,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苗头,值得关注:

郑州市公安局在9月14日公布的《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意见》中提出,要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凡在郑州市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均可以落户。

此消息一经发布,就成为了重磅新闻。

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中国延续了2000年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

图片来源:见图

要知道,一直以来中国都实行着严格的户籍制度。早间年城镇居民出个县城,都要求出具介绍信;改革开放以后的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又有众多农民工涌入城市,却因无法落户而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

而如今,在郑州这样一座中国新一线城市,就连租房子也可以全家落户。

与过去相比,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然,不仅仅局限于一城,落户放开,已经成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

郑州之外,大连、济南和昆明这几个特大城市也已全面放开落户。

结合现实中国经济的情况和特殊阶段特征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值得关注。

这篇文章,就将基于实际动向,进行专题分析,有依有据,注重因果的基础上,研判后续中国户籍制度的走向趋势和长远意义及影响。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中国延续了2000年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事件复盘:多个特大城市全面放开落户


“多个特大城市开放落户”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这个消息的由头,来自于郑州市公安局在9月14日公布的《郑州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零门槛!

放开落户!

郑州发布的新政,拟进一步放宽中心城区落户条件:

凡在中心城区具有合法稳定就业或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不受社保缴费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均可在郑州申请落户。


不仅自己本人可以落户,而且一起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都可以在郑州市申请登记城镇居民户口。

是的,大家没有看错,这几乎等于零门槛落户了!

自此,整个河南省都进入了“零门槛落户”时代,无论在哪个地市落户,都将畅通无阻。

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中国延续了2000年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

只要在郑州有个合法的工作,能租到房子住,就能零门槛直接落户,享受大城市的所有福利,与本地居民一视同仁!!

包括医疗!包括教育!包括所有城市的福利。

子女也能随时跟着你落户,不需要学区房,不需要买房,只要在当地,就可以让孩子直接读当地城市的公办学校!

直接享受跟所有人一样的教育资源!全部一视同仁。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改革的落地,影响有多么巨大,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知道!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超1000万的特大城市,郑州第一个吃螃蟹,全面放开落户,对其他城市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开放落户不只是郑州,同为中国14座特大城市的大连,也在今年5月份发布了《关于全面放开落户条件的通知》。

将落户的学历门槛降低至“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及以上学历的人员经认定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国家、省、市统一组织的考试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技术人员。”

几乎相当于0门槛。

石家庄、南昌、贵阳、大连、济南、昆明。。。。。

不只是郑州,近段时间以来,已有多个大城市相继祭出“放开落户”的大招,张开双臂欢,迎外来人口成为城市的一员。

抢人大战,硝烟弥漫,只不过,这一次,头部玩家下场了。

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中国延续了2000年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从一线城市也逐渐开始松动的户籍政策,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如果说新一线、二三线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吸引人们落户,是为了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强经济活力。那么在人口已经饱和的一线城市,应该不会有这个需求了吧?

答案是否定的。

一线城市内的部分区域,也开始实施差别化入户政策。

  • 广州已经明确,将在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进一步优化入户条件,降低城镇落户门槛,逐步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 上海优化了临港新片区人才住房政策,将区域工作时间由“一年以上”缩短至3个月或6个月,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人才具有了落户和购房资格。

6月7日,上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世界排名前50院校留学生,可直接落户上海。月末又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工作的通知》,只要是符合基本条件的研究生,均可留沪。

  •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的落户政策依然严苛,但近两年也有了开放的态势。2021年发布的《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对于落户应届生的身份、年龄都放宽了限制。还新增了“计划单列”落户名额。
  • 相比京沪人才引进的放水,西安、杭州、武汉、成都,则更是开启了肆无忌惮的“抢人大战”。学历要求低至中职含技校,年龄不高于45周岁,都不需要有固定住房,地方甚至还会给有落户意向的新居民发放住房补贴。

户籍放开,拆除人口流动门槛,这样的趋势,已经充分渗透到了一线城市。

各大城市为何在这个时间点,抢人抢得如此凶悍?

这是一个好问题。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最近这么多城市,甚至原本非常傲娇和高门槛的头部城市,都在加入加快开放落户的队伍,肯定也有着自己的算盘和考量。

中国各大城市开启的“全面开放落户”的风潮,说明我们国家正在发生一些深刻的变化。

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中国延续了2000年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没有必要肤浅浮躁地只盯着楼市和土地财政的话题去看,头部城市,特大城市下场“抢人”,实际上是存量经济时代和环境的一种必然。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这对于很多还想着户籍政策的管理是一个“创收门路”(稍微有点社会阅历的都明白我在说什么)的城市而言,时代的巨轮,正在无情的碾压过来。

这不由得想起那句1947年3月18晚,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兵团的领导干部们说的那句著名话语: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个中奥妙,不多展开,把“人”当作存量环境中的核心资源来看,这需要一定的认知高度才能明白。

总的来说,各地风起云涌的抢人大战,背后一大原因,也是为了延长人口红利。

但是也要看到,彼之砒霜,吾之蜜糖,对于原本就人口流失,缺乏以人文本,打造人口吸引力不足的城市和地区而言,新一轮的“失血”,难以避免。

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中国延续了2000年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趋势研判:未来中国的户籍制度,将走向什么方向,又会带来哪些必然的变化?


户籍制度的意义在于,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人是依附于土地的。户籍制度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国家税收。

而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影响经济最重要的要素不再是土地。人口的聚集、流动的收益,逐渐大于让人口固定在土地上。

交通工具的发展,也打破了空间的隔阂,让各地的人自由流动不再受距离的限制。

各大城市全面开放落户,不仅消除了城市人口流动和经济增长的桎梏,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也让长期触动人们敏感神经的农民工及子女的痼疾得到了解决。

一线、二线城市也正在逐渐成为人口流入的重点。根据相关统计,2021年,我国共有20个城市的人口增量达到或超过8万人,主要是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

2022年2月,猎聘发布的《2022新一线城市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从2017-2021连续五年来中高端求职者投递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占比来看,一线城市呈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45.33%下降到2021年的36.87%;与此同时,新一线城市的投递占比则从31.52%上升到2021年的35.03%,越来越趋近于一线城市。

什么叫趋势,什么叫主流,什么叫方向?不用多说了吧?

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房价没那么高、城市也没那么拥挤,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口集聚都十分迅速,收入与一线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因此这些年吸引了大量的人口集聚。

很清晰的主线就是,中国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目的是为了让那些在大城市工作生活的外地人,能够举家进城落户,与当地居民享有同等权利,更加幸福地生活。

城市之间凭借自身优势,开启残酷现实的抢人大战,已经不是什么信号,而是正在发生的必然趋势。

那是不是意味着户籍制度在中国会走向寿终正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呢?

从理性客观,尊重现实的角度出发,户籍制度在中国存在,并且持续发挥作用,同样是必然的现实。

虽然落户放开人员的流动将会变得更加的自由,过去难以获得的大城市户口,也将越来越失去含金量。但是,户籍这个东西,是不是依然还是存在的状态?

14亿人口基数的大国,人口管理,是一门关键技术。

落户放开,本质上不等于取消户籍制度,这个结论很重要。

放开落户的城市考验的是人口管理能力和资源调配同步水平;

人口流失,资源枯竭的城市,考验的是经济转型,城市治理,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水平。

各有侧重,殊途同归,本质上其实还是为了中国的不同城市,能有更好的未来发展。

而不是只知道利用规则,禁锢人口,压榨存量,在土地财政的经济模式上懒政怠政庸政。

房地产经济的问题只是阶段的,非核心的,而长远来看,一个城市的真正经济增量,还是要依赖对现代社会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元素,人,如何进行资源调配,来实现的。

落户放开,本质上只是解放生产力,短期需求挤压创造的增量,不能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

而户籍制度,2000多年的经验和意义,也不可能马上就被抹灭。

户口可以不值钱,户籍也可能不在具有约束意义,但是户籍制度的作用,并不会消失。

资源分配,跟不上户籍价值,那么这样的户籍,还有什么意义可言?

放开落户,实际上是城市之间,打破规则,对关键资源的争夺之战。

存量时代的资源之战,在中国,已经全面打响。

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中国延续了2000年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全球大变局时代启幕之下,中国正在快马加鞭,积极适应。


格局大一点,层次高一点,看问题才能看到更深的层次,和更高的维度。

实际上,很多分析内容和观点,都认为这是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当前房地产经济低迷和楼市需求不足的现实困境所采用的一种政策策略。

这样的观点不能说没有道理,或者完全驳斥,当然有这样的摆上台面的诉求和目的存在。

大家都能看明白的事情,完全没有讨论的意义。

但是,从更高的维度,从更广的视野来看待这样的趋势,实际上更有意义。

大城市放宽落户,或将深刻改变中国,也注定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毕竟,在任何一个时代,风云人物与宏图大业,大都聚集在大城市里。

2022年,全球经济和政治大变局关键之年,氛围和情况也不用多说,或多或少已经让所有被国家保护的很好的中国群体,都有所感受和体会了。

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家层面允许,或者直接引导的落户放开,难道就仅仅为了给尾大不掉的房地产经济续命?

2022年7月份,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一视同仁。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鼓励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

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升到国策的级别,这个趋势信号,并不简单。

关键时刻,集中力量,形成集群效应,典型未雨绸缪的味道。

一方面,在大城市,以家族为纽带的强关系被打破了,再加上大城市海纳百川,行走着多样性的人,容纳着多样性的思想,涌动着新创意、新灵感、新火花,有能力的年轻人将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树挪死人挪活,统一大市场的打通和实现,是和既得利益层层群体斗智斗勇来的实际,还是直接釜底抽薪,一步到位来的有价值?

看懂了国家的考量和需求,对于普通个体和年轻人,包括经济个体而言,从生存发展的角度出发,要不要去大城市,或许将不再是一个有难度的选择题。


以上,就是对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的最新动态,进行的专题分析和研究内容,和各位读者朋友们,做一个分享。

顺带说一下,今天去医院排号,不得不感慨医院的生意是真的好……没有排到床位……明天再去试试。

嗯,还是大城市的医疗配套靠谱,就冲着这一点,还是鼓励大家,把眼光和关注,投向更有价值的大城市,这是良心话。

多个头部城市放开落户:中国延续了2000年的户籍制度,即将改变?

广州,珠江新城片区(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