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蚌埠找代理死刑辩护律师咨询网站,年轻小伙体内运毒死刑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01 10:16:11

辰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

小伙加入“人体带货群”运毒数量够判6次死刑,认罪换得重生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毒贩为了藏毒可谓是绞尽脑汁,花样百出,而一些懵懵懂懂的年轻人也因此走上了犯罪道路。

一名年仅21岁的小伙无意中加入一个QQ的“带货群”,原本想要给自己赚点外快的他哪里知道,他所加入的这个群实质上是一个人体运输毒品的招募群,给他人带货的同时,这个小伙也带来了失去自由的结果。

小姜所运输的毒品总重量最终被鉴定为340.97克,足以让他被判处6次死刑。但因为小姜被认定为具有自首情节,并且对检察机关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因此在检察机关的安排下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因运输毒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QQ上的带货群

小姜(化名)是一名1996年出生的年轻小伙,家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县城里。

小姜年纪还小的时候父母离异,被判给了父亲。为了能让孩子的生活条件好一些,小姜的父亲随着劳务输出去了韩国打工,年幼的小姜一直跟随着自己的姑姑在外地生活。

2017年2月,为了更换身份证,小姜回到了黑龙江的省会哈尔滨,办理完手续后,开始在哈尔滨等候领取新身份证。

据小姜回忆,2017年2月20日,他在哈尔滨的一个网吧里上网时,无意间加入了一个名为“带货群”的QQ群,由于不知道这个群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群,他加入后一直没怎么聊天。

2017年2月24日,带货群里的一个人突然热情的和小姜聊了起来,而聊天的内容让小姜很是兴奋。

根据案发后小姜的交代,那个QQ名字叫“小九”的人告诉他,只要他到指定的地点带一些货物乘坐飞机回来,就可以得到7000元的好处费。小姜也曾经问过对方到底要带什么货物,但对方始终没有正面回答。

虽然不知道带的什么货物,但考虑到有7000块钱可以赚,小姜犹豫了一下后答应了对方的要求。而那个叫“小九”的人则告诉他,在2017年2月28日动身去云南省昆明市,到了后会有人接应他。

偷渡到缅甸的带货者

2017年2月28日,小姜坐上了开往云南的火车,并于3月2日抵达了云南省昆明市。

小姜在见到自己的律师后讲述了他到达云南后的经历:“到了昆明火车站我给‘小九’打电话说我到了,过了一会儿就有一女的给我打电话并接上了我,当时她骑着一辆摩托车,带着我去了一个我不认识的地方,随后这女的就把我交给了另一辆车的人。”

小姜说,那辆车带着他上了高速,走了七八个小时左右说到了瑞丽市了,让他先找个网吧待了一个晚上。

到了3月3日夜里,一个人给小姜打电话,带着他还有另外三个人一起开车到了一条大河边上,过一会儿就从河对岸过来了一条船。他们几个坐船到了河对岸的时候已经是3月3日晚上11点多了,随后他们上了一辆别克GL8轿车。

这时带队的人才说:“已经到了缅甸。”

吞食下的胶囊

当小姜等四个人住进了宾馆之后,他们的手机和身份证就都被收走了,这让小姜隐约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后,一个人端着一个盒子进到了小姜和一个同行者的房间,盒子里有很多像胶囊一样的东西。来人让同行者先吞食,那个同行者吞了70粒左右。

小姜回忆说:“我当时看见那些胶囊就知道是毒品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毒品,就问这是什么东西?来人也不回答,就让我吞,我当时心里挺紧张,不想吞,他们也没有勉强。”

3月4日早上6点左右,已经吞食了胶囊的同行者就已经被安排走。上午10点左右,又有人来到房间让小姜吞食毒品,尽管不情愿,但小姜还是吞食了70多粒毒品。

吞食完之后,来人拿着小姜的手机,通过微信转账转了1500元钱给他,并为其买了一张从云南芒市机场到北京的飞机票。

3月4日下午2点左右,小姜已经被送到云南境内的芒市机场。

够判六次死刑的毒品

由于航班延误,小姜在芒市的机场一直等候,在此期间,由于肚子疼,小姜在卫生间里先后排出了25粒胶囊,这些胶囊被他清洗干净后放在了随身携带的一个瓶子里。

3月4日夜里9点25分,小姜乘坐的飞往北京的航班终于起飞了。

就在小姜还在天空中做着发财美梦的时候,一张法网已经悄然张开。北京警方的禁毒民警早已经对一切都了如指掌,就等这小姜落地了。

3月5日凌晨1点左右,当小姜刚刚离开所乘坐航班的机舱门口时,守候在这里的警察立即将他控制,并现场查获了他拿在手中装有毒品的瓶子。

从3月5日凌晨到3月6日夜晚的3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小姜先后把肚子里残留的胶囊全部排出体外,而那些胶囊经过鉴定全部属于毒品海洛因。

我国刑法规定,运输毒品超过50克以上的就可以判处死刑,小姜所运输的毒品总重量最终被鉴定为340.97克,也就是说他所运输的毒品数量足以让他被判处6次死刑的。

直到这时,小姜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所加入的这个“带货群”,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来巨大灾祸的“带祸群”。

绝处逢生的“认罪认罚”

当小姜的姑姑为他所委托的辩护律师吴昊来到看守所会见时,小姜对自己的行为后果一直浑然不知。

吴昊律师告诉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他第一次见到小姜时感觉眼前这个犯罪嫌疑人非常的年轻,并且人也长得很帅气。而让吴律师更加吃惊的是,已经被羁押到看守所一段时间的小姜居然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浑然不知,甚至不知道自己也许将面临着死刑的判决。当从吴昊律师嘴中得知了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时,小姜一度处于高度的恐惧之中。

就在小姜自己都感觉到已经身处绝境的时候,国家的一次司法改革的试点活动给他开启了一扇求生之门。

从2016年开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授权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城市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通俗的说就是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其所犯罪行的量刑会获得从轻。

因为小姜从被抓获起就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并且积极主动坦白交代,被认定为具有自首情节,并且对检察机关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所以小姜在检察机关的安排下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而这也成为了他自我救赎的唯一途径。

2017年底,小姜因运输毒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2018年初,小姜开始了他在监狱内的铁窗生活。

背景链接:

诉辩交易的中国版——认罪认罚

经常看欧美国家警匪影视作品的中国观众也许对“诉辩交易”这个词并不陌生,诉辩交易是指在法院开庭审理刑事案件之前,检察官因为掌握被告人犯罪的证据较少,且收集证据比较困难或代价高昂,为避免所指控的罪名不能成立,或为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以作出较轻的指控,许诺代为向法官求情为代价,换取被告人有罪的供述,而与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在法庭外讨价还价达成妥协的一种制度。

从2016年开始,中国政府在18个城市开始试点“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而这项制度将对我国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同时,为了防止把关不严及金钱交易等影响案件的公平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沈亮指出:认罪认罚案件也必须确保宽严有据、罚当其罪,避免片面地从严和一味地从宽这两种错误的倾向。对犯罪性质恶劣、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危害严重的犯罪分子,其坦白认罪不足以从轻处罚的,也必须依法严惩。

该制度一经试行,迅速引起法学界的热议,多名法学专家及职业律师指出,这个制度相当于是“诉辩交易”制度的中国版本,是中国司法改革当中的一大亮点。

(原题为《小伙加入“带货群”运毒数量够判死刑 认罪换得重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