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环境污染有哪些,臭氧污染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10 01:04:10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盛夏已至,蓝天、白云、烈日成为标配。但一种看不见的污染却在威胁人们的健康,拖累空气质量的成色。

根据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显示,受高温天气影响,7月上半月,华北局地、华东中北部、成都平原、四川盆地局地、陕西关中地区都可能会出现臭氧中度污染过程。什么是臭氧污染?又该如何防治?

臭氧:“地球保护伞”还是“隐形破坏者”?

臭氧是氧气的一种同素异形体,低浓度下无味。对于臭氧,人们更熟悉的可能是距离地面20公里至25公里的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防止大气层臭氧空洞的扩大是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一旦进入近地面,臭氧就马上会由“地球卫士”变成“健康杀手”。按照我国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臭氧浓度最大8小时均值超过每立方米160微克,就形成了臭氧污染;

如果超过每立方米215微克就达到了中度污染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坦言,监测数据显示,臭氧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夏季的主要空气污染物,臭氧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较重。“近五年夏季(5月至9月),全国臭氧平均浓度保持在150微克/立方米左右,臭氧超标天数比例平均为11.1%。”

臭氧污染是如何形成的?

不同于PM2.5,臭氧污染并非来自直接的污染源排放,其生成主要与两类污染物有关——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这两类物质可以在高温强日照的情况下加速发生光化学反应。

在5月到9月的午后,温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反应程度就越充分,臭氧浓度也就更高。

我国哪些地方、什么时间最易发生臭氧污染?

而从区域上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和汾渭平原这些PM2.5污染攻坚治理的重点区域,也都是臭氧污染易发生的区域。此外,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在夏季同样会遭遇臭氧污染。

今年1月至4月,重点区域中,

成渝地区、长江中游城市群臭氧浓度同比升幅超过20%;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地区同比升幅超过10%;

珠三角地区浓度最高达到1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7%。

臭氧污染易对身体造成哪些伤害?如何防护?

臭氧自身的强氧化性会刺激人体心血管和黏膜组织。眼部酸胀、呼吸加速、胸闷、疲倦、都可能是臭氧污染带来的影响。面对臭氧污染,我们应该如何防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领域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建议:

一些敏感人群,如老年人和小朋友,特别是患有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在下午两点到三点前后这段时间,最好减少户外活动;

夏日午后如果必须外出,可以考虑戴上帽子、墨镜,适当做好防护。

如何治理臭氧污染问题?

要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提升,防治臭氧污染无疑要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根据《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在继续推进PM2.5污染防治的同时,要加快补齐臭氧污染治理短板。治理的重点就是上面提到的两类污染物,“十四五”期间,要通过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等手段来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的协同减排工作

以挥发性有机物为例,石化化工、工业涂装等工业过程排放,机动车尾气和油品蒸发排放都是重要来源。近年来,各地加大源头治理力度,通过开展VOCs组分监测,强化治理成效。升级油品、遏制油品蒸发等手段成为不少地区探索的方向。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聂磊说:“加油站里排放的VOCs里既有烯烃,也有芳香烃,这些组分都是臭氧生成能力比较强的,所以必须对加油站排放的油气回收进行管控,从而降低VOCs排放。”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