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中的东莞松山湖华为基地。 南都拍客 聂新建 摄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推动东莞全面提升发展能级,顺应新时代要求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强市,增强珠三角地区核心引擎的战略支撑,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共建“一带一路”等重大机遇,支持东莞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核心提高发展能级,提升城市品质,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在更高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战略定位
——前沿科技创新高地。以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生态,提升创新能级,加快布局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策源和转化主阵地。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坚持以先进制造业为根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多元支撑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推动更多产业进入价值链中高端。
——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功能,提升要素和市场资源利用能力,打造发展新优势。
——宜居宜业高品质现代化都市。全面对标国际一流湾区,统筹优化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和功能品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建成开放包容活力幸福城市。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功能更加突出,城市品质和能级迈上新台阶,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现碳达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3万亿元以上。到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实现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美丽东莞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公共服务实现较高水平均等化,建成高品质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前沿科技创新高地
(四)强化源头创新能力。发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引领带动作用,按照国家规划部署,积极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协调推动“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融合发展,探索在松山湖科学城复制推广广州、深圳省级权限范围内的科创政策。在材料等领域争创一流战略科技创新平台,支持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强粤莞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对东莞新材料、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未来通信技术等领域项目的支持。
(五)完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遴选、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支持研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将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审核推荐权限下放东莞实施。支持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探索开展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建设东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鼓励莞港澳深化科技合作。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创新。
(六)加快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高标准筹建大湾区大学,加快建设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提升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水平。完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加大省重大人才工程对东莞的支持。落实境外专业人才执业有关制度,推动港澳专业人才在东莞便利执业。
三、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七)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持续推进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支持开展“芯火”双创基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工作,加快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在东莞建设检验检测和技术创新平台。加大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力度,布局与东莞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第三代半导体等项目。支持东莞滨海湾新区探索深化与港澳合作机制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创新发展。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传统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培育数字产业,构建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加快制造业数字变革。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先进制造数字赋智、服务赋能行动,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支持东莞制造业与港澳台高端服务业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八)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支持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万亿元级电子信息、五千亿元级装备制造产业,打造一批千亿元级支柱产业,力争到2025年新增5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联合引进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依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新材料研发制造生态圈。加快布局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九)打造广深“双城”联结纽带。深化广州与 东莞战略合作,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发展机制,促进两市在产业、交通、人才、公共服务等领域融合发展。加快深圳都市圈建设,强化深圳与东莞战略协同、产业互补、交通互联,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半小时都市圈”,支持东莞南部各镇与深圳共建产业合作园区,携手打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完善“深莞惠+河源、汕尾”区域合作机制。
(十)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东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与省级产业基金加强合作。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发展科技保险,支持科技金融与制造业金融创新发展。开展省级供应链金融平台创新试点。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加快上市、设立理财子公司及公募基金等。加快推动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业务、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等业务落地。加快落地实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政策。支持东莞与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强合作。
四、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城市
(十一)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强化城际轨道交通衔接,支持穗莞、深莞地铁对接。推动中南虎城际、广深第二高铁等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加快推进深圳至江门铁路建设。支持开展“轨道交通+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建设。强化区域路网衔接,加快推动狮子洋通道、莲花山通道等项目建设。支持东莞依托航道资源,打造联通周边城市的水上交通体系。
(十二)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功能。支持东莞出口产品转内销,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发展。实施品牌提升计划,增强“东莞制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台湾名品博览会提档升级,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举办若干有影响力的展会。支持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大力发展“首店经济”,探索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市内免税店,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支持东莞积极参与沿海经济带建设,强化与珠海、佛山、中山等珠江口西岸城市的产业对接合作,加强与汕头、湛江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交流合作。
(十三)加快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支持东莞创建省外资外贸发展赋能升级试验区,巩固传统出口市场优势,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东盟等新兴市场。充分发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东莞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加快广东(石龙)铁路国际物流基地、“东莞常平号”中欧班列等项目建设,支持“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暨空侧海空联运码头”项目建设,进一步畅通境内外物流。支持虎门港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推动加快成立丝路信用保险公司。完善企业“走出去”服务保障,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开展境外投资和海外并购。
(十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东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构建更加便捷的个体工商户退出机制。探索建立对新经济新业态审慎包容监管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推动省市政务服务系统对接、数据共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用联合奖惩制度。
五、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现代化都市
(十五)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培育发展低碳产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创建工作,支持东莞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协调推进重点跨界流域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推进区域臭氧和PM2.5联防联控。推动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支持“无废城市”建设。建立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支持参与水权、排污权、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
(十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支持东莞加快中心城区、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海湾新区“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建设,打造高品质现代都市新空间。深化功能区统筹改革,推动组团协同发展,提升镇街综合环境和服务功能。完善重大能源、水资源安全保障、防灾减灾、5G网络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城市、韧性城市。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十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支持东莞探索高开发强度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管理路径,完善公园绿地等公共区域建设用地管理机制。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统筹优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开展“产业标准地”改革。支持建设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层设立、分层供应,建立二、三产业混合用地制度。完善政府与企业混合成因的闲置土地盘活新机制,加快盘活存量用地。持续推进“三旧”改造,创新用地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机制,加大对“工改工”项目支持力度,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
(十八)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支持东莞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设包容共享城市。支持建设省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示范区,在增加中小学幼儿园公办优质学位资源供给、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建设省高水平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项目、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提升社会办医水平,支持与港澳开展优质医疗服务合作,加强医学类人才培养。支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承办一流体育赛事活动。挖掘文化、生态、工业遗产等资源,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品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十九)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高水平建设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完善党领导下社会治理多元参与体系,创新外来人口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式,探索外来人口众多的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东莞经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升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建设平安东莞。
六、保障措施
(二十)赋予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原则,结合东莞改革发展需要,依法依规赋予其部分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支持东莞充分行使地方立法权,为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领域先行先试改革探索提供法治保障。支持东莞按有关规定统筹使用各类编制资源,加大对教育等民生领域编制保障力度。对东莞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的项目,加强用地、用林等要素支撑。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一流党建引领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省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支持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省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支持,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东莞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实施,推动各项任务取得实效,重大事项及时向省委、省政府请示报告。
打官司找律师注意什么,打官司找律师注意什么问题
律师私藏的5个免费宝藏网站,谁用谁知道~普通人真的可以提升法律意识、了解学习法律!也适用于法律人哟,真的很棒哒~1.中国法院网-法学-法律问答入口:百度搜索“... 时间:2023-01-07汕尾有名的债权债务律师哪里找,广东汕尾律师
晚霞中的东莞松山湖华为基地。 南都拍客 聂新建 摄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全文如下。为推动东莞... 时间:2023-01-07找律师有哪些专业,当律师一定要法律专业吗
在现今的社会,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大方向,是我们每一位公民必须坚定不移的治国必由之路。所以很多学生在高中进入大学的时候会选择法学。首要的原因是... 时间:2023-01-07分遗产用找律师吗,不尽赡养义务能分遗产吗
(作者:石家庄继承律师李鸥) 一、裁判要旨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对被继... 时间:2023-01-07在银川找刑事律师,北京集资诈骗罪辩护律师
涉民间借贷诈骗案件辩护要点梳理涉民间借贷诈骗罪案件是司法实务中比较典型的案件类型,常出现的情况是借款人取得借款后,因诸多原因到期不能偿还借款,被出借人... 时间: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