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浙江绍兴遗嘱继承律师哪里找,武汉变天了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01 19:58: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武汉,每天都在变

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江城武汉风景如画。 任 勇摄

武汉,每天都在变

武汉绍兴片搬迁项目之一盘龙湾荷苑小区实景。 资料图片

入夜,两江四岸灯火璀璨,流光溢彩。近处的江汉关,远处的黄鹤楼,鳞次栉比的高楼连同巍峨的长江大桥,全都成了灯光秀的幕墙;绵延上百公里的滨江绿道,游人如织。

这里是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坐拥大江大湖,享誉“九省通衢”;市井小巷,烟火繁华,激荡英雄气概,拥抱美好未来。

老旧小区换新颜,民生实事暖人心

冬日阳光照射在脸上,美好生活温暖在心间。盛如祥和他的老伴坐在12楼阳台,俯瞰窗外盎然景致,开心地告诉记者,从老旧小区搬到盘龙城新居,日子过得可舒坦啦!

3个多月前,老两口还蜗居在江汉绍兴片区。“老武汉”提起那个地方都摇头,片区清一色简易老房子,早已破败不堪;出入道路狭窄,生活诸多不便,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当年,盛如祥一家7口就挤在一间40平方米老房子。下雨漏水,管道不畅,安全隐患更多。

改善人居环境,实施拆迁还建,需要资金量巨大,政府一时拿不出,居民收入也不高,一时难以解决。2020年7月底,武汉市政府组建城市更新中心,采取市场化方式运作,将首个城市更新项目正式落户绍兴片区。

武汉城建集团受命啃下这块“硬骨头”,经与多家商业银行对接,成功取得86亿元融资授信。这些资金一部分给绍兴片的居民购新房,一部分当作补偿,住上110平方米新房,盛如祥心满意足:“我们没有被遗忘。”

与盛如祥老人类似,武汉市青山区73岁老人胡昇一家,也曾住在工人村街的棚户区,“一个大房间,两条大通铺,一个屋檐下可以住几十人”。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决定兴建武钢,定址青山,胡昇也随父辈来到这里。为了安顿来自全国的十多万专家和工人,一座座苏联风格的“红房子”拔地而起。

胡昇小时候的记忆,全是红砖、红瓦、红屋顶、红窗户,“虽然艰苦,却很热闹。”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人村和“红房子”逐渐老化。乱搭乱建的电线,破败的屋面墙面,没有电梯,像胡昇这样的老人。“上下楼梯,十分不便。”

武汉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2021年市政府10件民生实事之一,全年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419个,完工455个,惠及居民约20万户。“杂乱无章的蜘蛛网消失不见,扛煤气坛子上楼的日子一去不返了,重新修整的路面和加装的电梯让出行更加方便。”胡昇笑着说。

除了少数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房需要拆除,武汉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持城市记忆。距离胡昇家不远的青山区红钢城建设七路的“红房子”,就正在被武汉打造成全市16大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之一。历经修复的红房子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老武汉”印记,一些书店、咖啡博物馆、创意中心也被引进来,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021年4月,伴随着旋律优美的交响乐章,长达45分钟的国内首个沉浸式交响光影秀在这里上演。目睹红房子焕发生命力,胡昇难掩心中的喜悦,“我们的居住条件得到更新,城市记忆和历史文化也得到延续。”

据青山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山红房子片区将建设为创新的新中心、文化的新平台、城市的新地标。政府也将通过“红房子”带动青山滨江岸线演进,打造长江右岸文化复兴的新标杆。

武汉拥有3500年历史。在建筑与城市规划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蔡新元眼里,“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改造,构成了武汉作为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特殊文化标签。”

老城区,新创意。武汉市江岸区平和打包厂旧址,历经百年沧桑的棕黄色厂房,悄然变身城市新地标;在第一批国家工业遗产的汉阳铁厂原址上,兴建的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成了众多年轻人追逐的网红打卡地……

去年6月,武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提升城市能级和城市品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坚持因地制宜、“留改拆建控”并举,分类实施“留房留人、留房提质、拆除改造”。中心城区加快推动老旧小区、绿中村、历史风貌街区以及工业遗产成片连片改造,实现降低人口、建筑密度,增加绿色开敞空间、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山体湖泊及周边环境的目标。

据悉,“十四五”期间,武汉将继续推进“古城新生”,打造江岸历史之径片区、江汉百年商道片区、硚口汉正老街片区、汉阳古城片区、武昌古城片区、青山红房子片区、洪山大学之城片区等7个重点区块建设;以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为目标,基本完成1616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由内向外大交通,加速周边同城化

一大早,胡汉文从湖北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的家中出发,驱车前往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未来科技城上班,走左庙路、脉岭北街进入武汉市区的科技五路,仅用了不到20分钟就抵达公司。这样的“双城生活”,胡汉文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多年的‘断头路’通车了,多个公共服务事项也实现‘跨市通办’。在两个城市之间往来,感觉越来越像生活在同一个城市。”27岁的胡汉文笑着说。

武汉市与周边相邻的鄂州、黄冈、孝感等8个城市组成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以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是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组团之一。长期以来,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市间各自为政等问题,制约了城市圈高质量发展,也给群众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湖北省委、省政府总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决定由武汉牵头,与周边八市加快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切实推动城市圈基础设施更新,畅通城市圈要素循环,让人民群众享受同城化发展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地处武汉东南方向的鄂州,与有着“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区接壤。“光谷”不少企业在鄂州设有分公司,两地之间人员往来频繁。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人为分隔等因素,两地之间存在数条“断头路”。胡汉文从家里到公司,得绕道从葛店南站方向兜一个大圈子,行车时间要一个多小时。为了避免奔波劳碌,他一度在单位附近租房居住,周末才回鄂州家中。

2021年4月2日,湖北召开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对做实“1+8”武汉城市圈提出明确要求。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强调:“从群众最关心、感受最直接的民生服务等切入,推进同城化。”

交通互联畅通,是同城化发展的基础保障。去年5月,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联席会审议通过《同城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统筹推进城市圈内轨道交通、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小时通勤圈;9月,由九市联合组建的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在武汉挂牌成立,全面启动33条市际“断头路”、“瓶颈路”项目建设。

武汉与鄂州两地迅速对接,推进城际“断头路”建设,实现左庙路至科技五路建成通车,另外两条线路全线贯通。同时,湖北省首条跨市地铁线路——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也已开通运营,从鄂州葛店到武汉光谷左岭仅需3分钟。胡汉文上班再也不用绕远路。

同城化发展的落脚点,是改善和便利城市圈居民生活。近年来,医疗、教育等群众关切的民生事项正在城市圈内实现共享。湖北省中医院、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先后在鄂州设立分院,本部专家定期到分院区坐诊;华中师范大学新校区、华夏理工学院、华师附属小学在鄂州梧桐湖新区落户。孝感与武汉加强医疗技术和人才培养合作,建立医联体23个;咸宁、潜江市内部分医院被武汉大型公立医院托管……

去年以来,武汉城市圈九市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现31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医疗、交通、旅游等服务“一卡通用”。不久前,胡汉文打篮球时崴了脚,他来到湖北省中医院葛店院区检查,使用武汉社保卡便直接结算了门诊费用。而他鄂州的朋友,也能使用鄂州社保卡在武汉乘坐地铁、公交、轮渡,刷卡借书,享受武汉市民同等待遇。

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持续跑出加速度。武汉至仙桃、咸宁、黄石等地的城际铁路陆续开通,全长5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相邻城市实现半小时通达;2021年武汉共开通5条地铁,运营里程达435公里,超越深圳位居全国第五,多条地铁将延伸至周边城市……

公共服务“跨市通办”极大便利了圈内群众生活。据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上线半年来,“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累计办件量近20万件,其中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医疗费用257.77万元,住院直接结算医疗费用78.8亿元,9市申请公积金异地个人贷款2252笔逾7.355亿元。

城市治理愈精细,市民生活愈方便

武昌区中南路一社区8楼漏水至楼下,7楼住户王伟一直联系不到楼上租户,本想报警处理。焦急中,王伟在“武汉微邻里”小程序中与网格员对话,3分钟后就联系上了楼上房东。打开门发现水龙头未关,漏水问题迎刃而解。

“武汉微邻里”是集处理社情民意、提供居民服务、引领社区治理于一体的社区信息服务平台。运行4年来,居民在“微邻里”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社会治理,对社区工作献计献策、广泛监督,网格体系得到有效建立。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在武汉这样一个集聚上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面对群众急难愁盼,补齐城市治理短板弱项,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既要更新“硬件”,更要更新“软件”。为此,武汉以科技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下足了“绣花”功夫。

一大早,刚刚起床的律师宋飞帅习惯性打开“武汉微邻里”小程序里的“法指针”栏目。市民陈阿姨刚刚提问,咨询遗产继承问题。“您父亲的口头遗嘱,诉讼证据上不一定完全认定……”宋飞帅仔细做出解答,此后一直通过电话为陈阿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原来,陈阿姨的弟弟长居国外,父母去世后,两人因遗产问题出现分歧。宋飞帅向陈阿姨仔细讲解了相关法律规定,又让陈阿姨去社区请人民调解员介入。最终,在多方线上线下接力协调下,陈阿姨的家事得到圆满处理。

自试点社区律师制度10年来,武汉市由政府买单,为各社区(村)配备一名律师。2020年12月,武汉社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系统“法指针”上线,嵌入“武汉微邻里”端口,居民在家中就能“下单”提出法律问题,由社区律师一对一回答,确保市民的法律咨询15分钟之内全响应。宋飞帅就是一名入驻“法指针”的社区律师。

“我提问后,有12个律师给出答复,宋律师回答得最仔细,把我不懂的法律规定都讲清楚了。”陈阿姨说。

截至目前,武汉市社区律师在线注册率已达到100%,线上社区律师平均响应时间6.2分钟,响应率100%,5万余人次通过“法指针”获得了法律服务。

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现代化,离不开城市“智慧大脑”和数字经济的支撑。武汉市在城市大脑“一网统管”总体框架下,借助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移动通信、智能识别等新兴技术应用,通过“智慧城管”建设,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

“江汉区常青路三环线匝道积水水深12厘米!”去年6月的一天,武汉市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和大暴雨,市水务防汛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机上,实时收到水务预警信息。

街头安装的110台“一体化内涝监测器”帮了大忙。下雨时,一旦点位积水深度超过10厘米,仪器会自动将预警信息推送至水务局的智慧水务综合管理平台。

截至目前,武汉“智慧城管”市、区两级用户已达万级规模,覆盖武汉市16个市辖区和177个街道,涉及市容环卫、交通管理、防险排渍等多个方面。

建立长效制度,是城市治理的关键。

疫情大考期间,4.45万名下沉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筑起社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武汉出台专门管理办法,把党员下沉经验做法固化为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做到平时服务、战时应急。

“我有这个卡,可以不排队吗?”七旬老人陈祖钦来到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看病,在B超检测处,看见前面排着长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掏出了社区给70岁以上老人办的“绿色就诊卡”。护士在电脑上一查,立刻回复:“可以的。老人家,请跟我来。”

这张“绿色就诊卡”,就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党组织下沉洪山区逸景华庭社区的成果之一。社区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将下沉单位联络员吸收进“社区大党委”,定期共同协商服务项目。社区提出“需求清单”,下沉单位提出“资源清单”,协商产生“共建项目清单”。社区老人多,提出便捷就医需求后,第三医院党组织立刻响应,从而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目前,179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对口联系1428个基层社区,全市14.9万名在职党员下沉社区,常年为社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这就是武汉,不一样的武汉。武汉,每天都在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