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金融纠纷该找律师还是找会计,金融纠纷该找律师还是找会计好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31 18:19:49

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人物# 张滔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客户的选择,

从我自己的角度看,

我坚持认为坦诚是合作的基础,当然这既会丧失一些机会,

也会让一些潜在客户失望,甚至伤害到他们,

但我认为我的工作就是用专业提供服务,

需要安慰不应该找律师,

给客户制造不切实际的诉讼期待违背职业道德;

从对客户的选择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信任,

在骨子里面不能信任我的客户,常常难以长期合作,

如果诉讼的难度或复杂度较大,

也往往无法获得满意的结果。

“Zhang Tao”

张滔-上海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教育背景: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


擅长领域:

张滔律师担任多家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既有传统行业中的金融机构、房地产企业、外贸公司,也有新型创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张滔律师懂得企业会计、税务制度,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管理中的科学规律。这些知识与中国法律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能够给企业提供全方位、务实的意见和建议。


拥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对于争端解决,张滔律师能够快速解读出争议双方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核心争议焦点,提出切实可行的诉讼策略。针对疑难复杂的商事案件,张滔律师善于事前制订诉讼策略,提前作出预判并提供应对方案。就诉讼的利弊分析,张滔律师善于从战略的高度辅助委托方作出符合其诉讼目标的决策。


张滔律师代理各类仲裁、诉讼上百起,出庭数百次,具有丰富的诉讼和仲裁经验。张滔律师精通仲裁规则和诉讼法,合理使用程序法的规则,为委托方争取权益。在庭审中,能够准确解读庭审中各方的肢体语言,为后续的诉讼决策提供支持。

张滔律师自学人力资源管理、货币金融知识和计算机编程,能够将相关行业知识与法律专业有效结合。


所获荣誉:

多次获个人嘉奖


执业期间经典案例:

1、代理某知名私募证券基金公司与投资人的基金合同商事仲裁,双方就投资前的风险测评、说明告知义务等存在争议,最终裁决驳回投资人的仲裁请求,基金公司全额胜诉。

2、就某证券公司与某私募基金的基金产品之间场外期权合同争议,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分析。案涉期权标的为海外某上市公司普通股股票,双方对于是否成立期权,是否强制平仓等存在诸多争议。

3、代理某有限公司股东与其所投资有限公司之间损害公司责任纠纷,一审判决驳回该有限公司的全部诉讼请求。

4、 代理贾某某与某知名房地产公司之间劳动合同争议,劳动仲裁、一审和二审均认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一审和二审均全额支持贾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诉讼请求。

5、代理王某某与某科技公司之间劳动合同争议,一审认定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全额支持王某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诉讼请求。

6、代理某知名私募基金与三板挂牌公司实际控制人之间股权转让合同纠纷,双方约定非交易转让股票,但实际以公开市场交易的方式过户,最终导致合同履行价格等诸多内容存在争议,一审驳回实际控制人的诉讼请求,二审维持原判,再审申请亦被驳回。

7、代理投资人与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合同的商事仲裁,双方就特许经营企业提供的商标是否有瑕疵存在争议,最终裁决全额退还投资人投资款;

8、为某聚合公司的交易结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9、就某公募基金公司与投资人、某国有银行之间基金合同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分析;

10、代表投资人起诉某私募基金所投资的标的公司及其股东,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失联之后,投资款血本无归。投资人取得标的公司及其股东的还款承诺,一审和二审均支持投资人诉讼请求。

11、代理某电影特效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的商标侵权案件,一审胜诉后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后,被告立即停止了侵权,并赔偿了损失。

12、 代理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股东就项目转让产生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一审、二审、再审申请和检察监督程序,该案由一审胜诉后,二审维持原判,最高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不支持检察监督的决定;

13、 代理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与其员工的劳动争议案件,双方就是否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争议,进而涉及到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的争议,银联公司一审和二审均获胜诉。


撰写文章

(1) 外卖员交通肇事,“饿了么”到底该不该担责?

(2) 红芯浏览器使用Chromium代码的合法性

(3) 现行法律下300万的处罚力度究竟低不低?

(4) 旅游事故频发,飞猪携程等平台该不该担责?

张滔律师的态度很明晰

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确定的判断

他知道的,可说的,知无不言

他不清楚的,不确信的

三缄其口,拒绝果断

我们与张滔律师的合作

远超过十个手指的度量

他给予媒体绝对的配合度

他明示以“你”代替“您”的称呼

他将自己谦卑至尘埃里

可是在第三方的判断里

锋芒毕露


张滔律师有着国画出身的艺术功底

也在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研究的的道路上

孜孜不倦

与他的每一段对话都很痛快


来日方长

张滔律师的优秀执业道路

一定越走越长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VOL.1 职业选择与客户选择

#职业选择

Q:法学背景如何跨界学习复杂的专业领域知识

张滔律师:

自己本身的专业背景和学习其他领域知识关联度不大的。我自己的体会,进入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首先就是需要搭建这个领域的知识框架。搭建知识框架比较好的方式就是阅读教科书,或者类似教科书一样知识体系完整的入门教程。如果相对这个领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可以了解下这个学科的发展史,可能这样的理解会更有纵深感。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客户选择

Q:保险、银行相关客户是否与【融资租赁】的经历有关

张滔律师:

无关的。我们做律师各种案件都会接触到。融资租赁的工作经验可能是让我有机会系统学习了会计学和税法,跟着公司的会计实操做了一次账。更加宏观的,让我有机会站在融资租赁业务的角度,用法律、会计、税法这三个角度去分析一个融资租赁项目。这也给了我比较好的商业思维,对于后来的律师业务而言,有可能这是唯一相关的内容。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Q: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管理中的科学规律的出发点是什么?请您同时就这个科学规律,略作分享

张滔律师:

人力资源管理和营销管理的出发点都是管理学,这两个领域的学派都很多,各自的立论基础都不同,很难说清楚各自的出发点。从学科的发展史来看,管理学的建立追溯到泰勒,就是泰勒制的人,我们中学课本称为“泰罗制”,泰勒的出发点就是对效率的追求。营销管理的建立与广告业的发展相伴相生,当时的发出点就是对广告的管理。

这两个领域我都不是科班出生,不过就是工作之余有兴趣学习的。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我分享一下双因素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赫兹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这是我学习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我冲击最大的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学有着较大的学科交叉,很多理论都是共同的,只是在微观层面有所不同。过去看管理学的著作,主要的关注点在于战略规划,所以没有接触过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说,让员工对工作满意和不满意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他把这两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与工作岗位有关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比如成就感、升职、表扬。而如果欠缺就会引发员工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比如工作安全、劳动报酬。然后亮点来了,保健因素不会产生激励。最典型的就是劳动报酬,你不给工资或者给得少于行业平均,员工会不满,但是你给了很多,并不会产生长期的激励效果。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Q:介绍几个有意思的客户,比如游戏

张滔律师:

游戏交易结构设计的这个算是我比较特殊的一个案例。我主要的业务是诉讼业务,非讼业务主要局限在常年法律顾问。这个客户的业务比较复杂,既涉及到互联网的商业模型,也涉及到对技术的理解。简单说,在他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标杆性的聚合支付公司,我们最初的对话就是从这个标杆性的聚合支付公司开始的,因为我的技术背景和互联网背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知识背景,所以话题展开非常顺利,直接切入到客户关注的核心风险。这也是客户当时就让我们提供服务的原因。

这个客户的创始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领悟力非凡,他没正式学过编程,但是进入互联网行业却是从编程开始的,然后做产品经理,接着自己创业接项目。我因为也学习过编程,深知自学到能够进入互联网大厂工作有多不容易。

Q:律师应该怎样进行案源拓展和客户选择

张滔律师:

我的案源开拓其实比较弱。我的主要案件都是客户介绍客户,以及朋友介绍客户。

客户的选择,从我自己的角度看,我坚持认为坦诚是合作的基础,当然这既会丧失一些机会,也会让一些潜在客户失望,甚至伤害到他们,但我认为我的工作就是用专业提供服务,需要安慰不应该找律师,给客户制造不切实际的诉讼期待违背职业道德;从对客户的选择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信任,在骨子里面不能信任我的客户,常常难以长期合作,如果诉讼的难度或复杂度较大,也往往无法获得满意的结果。其次,我更加偏爱理性的客户,这个可能和我直男癌的性格有关系。


VOL.2 传统与新兴

Q:从广度和深度上,解析一下“传统”与“新兴”这两个语汇

张滔律师:

传统和新兴,我认为是对于当时的时代而言的。比如说纺织业,在工业革命的时候纺织业就是新兴行业,热门程度不亚于今天的互联网行业,之后在美国的钢铁行业、铁路行业无不如此。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曾经有下岗潮,当时纺织业就被认为是落后的夕阳行业。这是我对新兴与传统的第一层理解。

后来,我服务过程中,接触到了日本的东丽公司,了解了纺织业中的高科技。再去深入研究发现,纺织业一直都有创新,而且创新不断。所以,我觉得传统之中也有不断的创新,传统与新兴的界定本来就是人为的二分法,从哲学上看这是机械的。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Q:传统行业与新型创业企业分别有什么特点,在法律服务时,如何进行差异化对待,以及有什么共通的解决思路

张滔律师:

传统行业与新型创业企业,不应作为区分客户差异的分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习惯和独特需求,甚至同一个企业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领导也会有不同的要求。我认为没有共同的解决思路,人的服务的最大优势就是权变。如果有共同的解决思路,我认为可以考虑用人工智能介入。

唯一可以分享的共同点,创业公司对于生存有更大的焦虑。很多对于大公司而言需要考虑的长期决策因素,在创业公司那里经常不适用,最重要的目标首先是活下来,然后要盈亏平衡。


VOL.3 中国法律实践经验

Q:“中国经验”分享

张滔律师:

中国经验,是指吉尔茨所说的“地方性知识”,只是中国这块地方有点大。我读大学时候看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对于其方法论上使用的吉尔茨的理论非常着迷。我认为,中国的文化、制度、发展道路都是独特的,这些构成了今天中国法律的底层结构。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也是独特的,外来者或者说观察者首先应该尊重这种独特,而不仅仅是批判。如果说分享中国经验,可以拿一个事情来说事,比如说中国司法体系下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来源于苏联,但是现在又引入了专业陪审员,这是一种制度探索,有点类似于英美法中专家证人的角色,这是中国特有的。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Q:中国经验对于中国法治建设有什么意义

张滔律师:

我们学习西方法制史的时候,最爱德国历史法学派的部分,萨维尼说制订德国民法典先要寻找历史中的民族精神。据我说知,在民国时期制订民国民法时候,也做了类似的工作,比如深入到民间的集市,收集当地的交易习惯,作为立法的第一手资料。

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中国的法治建设也是应当回到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之中,所以中国经验才是适合中国的,我觉得这些中国经验,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非常有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珍贵的。

Q:“取其精华,取其糟粕”,对于外国法律体系、状态,我们有什么自身欠缺的,需要学习的,以及我们有什么需要发扬的

张滔律师:

可能十年前说这句话,和今天说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和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十年前说这句话,可能更多的是说要学习外国的法律体系。今天说这句话,可能有着更加多的自信。我觉得,我们有自信的时候,可能会把“扬弃”做得更好。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VOL.4 互联网思维

Q: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本质是什么

张滔律师:

互联网发展的趋势,现在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从弱监管到强监管。互联网的本质就是让信息低成本和高效的传递。这样的趋势在后续的技术突破中还会进一步发展。

Q: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法律人要怎么做

张滔律师:

我觉得首先要做好自己。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技术如何突破,法律服务的本质从未变化,我们就是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客户提供价值,这个价值从诉讼的角度看就是维护客户的权益,让客户的权益最大化,从非讼的角度看就是降低客户的法律风险。我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

其次,我觉得顺势而变,拥抱技术。这个拥抱是指用开放的心态看待技术变革。几年前会有人工智能取代某些人工作的讨论。法律服务也是被讨论的工作之一,今天看,在特定的工作上确实人工智能可以替代部分律师工作,但是如果把这视为一个工具,尤其在科技民主的大趋势下,那么这其实可以帮助律师更加高效的工作。


立方人物:张滔律师|三缄其口与滔滔不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