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深圳罗湖专门办理专利律师哪里找,重温百年奋斗的恢宏史诗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09 13:24:09

【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③】

四位代表眼中的百年征程与未来道路——

接续奋斗,百年恢宏史诗启新篇

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文简称《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如何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我们邀请四位代表,围绕四个历史时期的四对关键词讲亲历、谈感悟,并请专家深度解析。

【一线讲述】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

时刻准备为党和人民挺身而出

讲述人:安徽蚌埠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张劼

作为一名特警,面对的危险不计其数。每当有人问我“难道不怕吗”,我总会想起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先烈。正像《决议》里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平年代,热血男儿有责任把这种精神扛起来、传下去。

特警很“飒”吗?我想,很多年轻的朋友都会点头肯定。然而,“飒”的背后,是一次次沙场练兵、流血流汗,为的是平时练好体能技能,在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飒”的背后,是一次次走在“钢丝绳”上,时刻面临危险,甚至可能牺牲。

小时候,我很崇拜我的爸爸,立志长大后也要像他一样做一名警察。我从警校毕业那年,爸爸为了保护学生与歹徒殊死搏斗,身负重伤,这件事深深震撼了我。

加入特警支队后,我和战友们常年战斗在反恐处突一线。2016年1月5日傍晚,我们接到上级指令,紧急出警。到达现场后,犯罪嫌疑人已将门窗全部封死,现场指挥部决定成立特警突击攻坚小组。我主动请战,要求第一个上。从破拆的门板钻进屋内后,我一跃将正在打开液化气罐的犯罪嫌疑人扑倒在地,在那一瞬间,犯罪嫌疑人将危险物点燃,火苗迅速蹿了起来。

“快闪,要炸!”我一面死死控制住犯罪嫌疑人,一面对身后战友大喊。话音刚落,一声巨响,我被淹没在火海里。战友们不惧危险,迅速冲进屋里,关闭危险物,协助我控制住了犯罪嫌疑人,整个强攻仅用时41秒。

之后,我便失去了意识,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诊断,我全身30%面积达到深二度烧伤。5年来,我先后经历了23次手术、6次激光治疗,浴火淬炼后,终于迎来新生。

2017年年初,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2019年5月,我担任特警支队留置看护大队政委;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与160余名同事连续87天战斗在一线,为此,不得不一再推迟赴上海做手术的时间。

工作之余,我很乐意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特别是青年学生,就是为了把我们这些人民卫士为何而“飒”告诉他们。回望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闯过的重重关隘,哪一次不是浴血奋战不退缩,哪一次不是百折不挠再出发?党和人民需要一代代青年在各条战线上挺身而出,发光放热。

今年,是我入党的第17个年头,党的教育,始终是我人生路上的明灯。如今,我的身体各项机能稳定向好,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我想,如果再有一次,我和战友们依旧会迎着烈火,冲锋在前。为党和人民挺身而出,百折不挠,我时刻准备着!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

把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作为努力方向

讲述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静康

这几天,我一直关注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里说,我们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作为一名老党员和党的科技工作者,我对这句话的感触太深了。这里面有广大科技工作者夜以继日的科研攻关,也有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智慧和心血。

回想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化工领域还只是个初级产品大国,占据世界化工产业重要地位的是欧美发达国家。1981年,天津大学接受了01号“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我在恩师、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远谋的带领下参加了青海盐湖钾盐生产系统工程研究。当时,中国的钾资源非常少,70%的钾肥靠进口。青海盐湖氯化钾含量很高,我们想从中把钾盐提取出来。可是,向国外购买专利和设备太贵了,超出了当时的承受能力。怎么办?只有自力更生。我们把原料从青海运到天津大学,在实验室旁盖起中试生产车间,团队成员既搞科研又忙生产,经过5年的艰难探索,终于成功完成了攻关项目。

后来,我们又承担了“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霉素结晶。我带着团队不但忙碌在实验室,还七次赶到生产现场。有一次,我们提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厂方都没耐心了,连声说:“让生产装置开动吧,失败了我们负责。”作为项目负责人,我顶住压力,直到所有问题都解决后才同意厂方启动生产装置,终于一次成功。

我当时给自己定的标准就是一次成功,因为如果不能一次成功,一天就要浪费几十万元。我们承担的是国家项目,用的是国家给的科研经费,怎么能蛮干浪费国家的钱。

现在,青霉素结晶技术已经应用到全国90%的青霉素产业,而且远销国外。我国生产的青霉素已经占据80%以上的国际市场,国外再也不能拿青霉素卡我们的“脖子”了。

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角力,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我的父亲王恩明早年间在美国普渡大学学习化工冶金专业后毅然回国投身国家建设;我的导师张建侯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拒绝了高薪留美的机会,回国领衔科技攻关。他们都明白,为国家发展服务是科技工作者的使命,祖国和人民的需要,就是科技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

我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不能再为国家的科研作更大贡献了,但我每天都在关注国家发展。前段时间,团队中的青年来看我,我还叮嘱大家,要珍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带头拼搏奋斗。青年党员更应发挥作用,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祖国和人民。

接续奋斗,百年恢宏史诗启新篇

深圳河沿岸风光。新华社发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用足“绣花功夫”,织密百姓幸福网

讲述人:广东深圳罗湖区东晓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智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地标,工作生活在深圳的我们,尤为懂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重要性。

两个多月前,我刚调到罗湖区东晓街道,就遇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辖区地图上标注的一片叫作围岭公园的绿地,长期开发受阻,一拖竟是22年。原来,这个“公园”用地涉及超过73万平方米的村集体土地,而相关村集体股份公司提出的返还用地诉求与政府能够提供的征地货币补偿存在较大分歧,收地问题久拖未决。

这个“老大难”问题背后,是居民美好生态需要和股民经济诉求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只依赖于货币补偿。我们认真调研,发现村集体股份公司长期面临着集体土地匮乏、发展空间受限等困局。于是,我们协调多方资源,会同区相关部门共同搭建平台,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协助村民更好地使用补偿款,推动股份合作公司转型升级。真是思路一变天地宽,最终,“鱼”和“熊掌”不仅兼得,还实现了多方共赢——既推动了公园建设,为村集体公司长远发展赋能,也提升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品质。11月17日,围岭公园征地签约仪式举行,辖区群众纷纷拍手称赞。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骨子里透出的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先锋精神和永不言弃的奋斗文化。如今,为了织好百姓的幸福生活之“网”,更需要我们拿出“绣花功夫”、不断拓宽思路:既要创新工作方法,多用“一招鲜”来破解“必答题”;更得担当实干,始终把百姓急难愁盼揣在心里、扛在肩头。

我像大家一样期待着公园早日建成。到了那时,这座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大公园,将让我们深爱的城市更加美丽。

接续奋斗,百年恢宏史诗启新篇

北京京张高铁线上,复兴号列车从长城脚下疾驰而过。刘帅冶摄/光明图片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

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讲述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翟婉明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这正是我在科研生涯中常常感到的一股精气神,一种动力。

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中国高铁已全面建成“四纵四横”主通道,“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在加密形成。

回想20世纪90年代初,客运提速、货运重载成为我国铁路发展的迫切要求。国家的需要就是我求学、研究的方向。于是,攻读博士期间,我开始主攻“车辆与轨道相互作用”这一交叉学科领域。那时,经典的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理论是将车辆、轨道作为独立系统来研究,不能很好解决车辆与轨道动态相互作用带来的复杂问题。

能不能打破传统?我经过大量理论分析和试验实践,终于成功创建了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全新理论体系,解决了我国铁路提速与重载运输带来的一系列实际难题,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幅员辽阔,高铁横跨东西南北中,运营的条件、状态复杂多变。无论是设计建造阶段还是高铁运营阶段,都面临着众多工程科技挑战。

比如,高铁线路平面曲线和纵断面曲线参数是决定高铁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的关键因素,对高速行车安全性、平稳性有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缺乏高铁设计标准,我们对线路参数如何选取等问题心里并没底,只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一步步摸索着来。基于前期创建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我们提出了机车车辆与线路动力性能最佳匹配设计方法,对不同列车在不同线路参数条件下的行车安全平稳性进行分析对比,最终确定了最优线路设计参数。像这样的例子,一抓一大把。

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我赶上了中国铁路大发展的好时代,我的个人发展与中国铁路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未来,我愿和千千万万科技工作者一道,不负党和人民重托,用智慧和双手托举中国高铁沿着“更高速、更智能”的目标继续前进,为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强劲的科技力量。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张胜、王斯敏、丁一鸣、陈建强、刘茜、严圣禾、李晓东光明日报通讯员刘晓艳)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9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