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找律师帮忙协商还款网贷,找律师帮忙协商还款网贷怎么收费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01 07:22:15

法制日报记者 记者 赵丽 实习生 陈杭

业内人士揭网贷中介清账骗局:不仅暴力催债,还以帮助还款为名放高利贷

“我是一名身负十几万元贷款的大学生,这是我2016年的信报,有点黑。”

这句话是肖明在2017年4月时对记者说的。他很坦白,自考上大学后就开始贷款,他已经从4家校园贷平台贷款。

一年多过去了,肖明终于在今年6月成功“上岸”(还清贷款之意——记者注)。最终的解决方式是向家人坦白,由家人帮助“上岸”。

在过去的一年中,肖明也曾尝试过自己“上岸”,但到头来却发现越陷越深。

“现在针对很多急于‘上岸’的贷款者,尤其是校园贷的贷款学生,出现了一些帮助清账的中介,在接触之后,才发现坑越来越深。”肖明对记者说。

通过调查走访,记者发现,目前网络上一些名为帮助贷款者尤其是校园贷的学生借贷者清账的中介,或许并非表面上的“善意”。

业内人士揭网贷中介清账骗局:不仅暴力催债,还以帮助还款为名放高利贷

催债“十步曲”

6月4日,陕西西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一已逝大四学生的家属频繁接到网贷平台的催债电话。

这名大学生于5月12日与家人失联,5月17日,家人接到河北民警电话,称孩子自杀身亡。5月18日,家人开始频繁接到网贷平台的电话,“我说孩子都已经死了,对方回答‘那你把电话无线电拿到土里面,让你孩子接电话’”。

业内人士揭网贷中介清账骗局:不仅暴力催债,还以帮助还款为名放高利贷

据孩子小姨张女士介绍,目前催债的金额并不多,有的几千元,有的几百元,自己家庭条件并不差,每人出5000元就能帮孩子还清贷款,但不相信孩子会做这样的事。因为对方不提供任何联系方式,只提供网络平台要求支付还款,且不告知利率,张女士拒绝还款。

上述贷款人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背后,大量逾期债务也催生了一条灰色产业链——暴力催收。

提起办理校园贷的经历,目前已经参加工作的顾佳仍有些胆战心惊。想来一次毕业旅行,又不好意思向父母要旅游经费,在同学推荐下,顾佳在一个校园网贷平台贷款3000元,承诺分7个月还清,每个月还448元。“前几个月,我都按时还上,但是后来有一个月,我手头实在紧张,拖了几天没还,他们就一直打电话恐吓我,说会把我欠钱不还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学”。

对于网贷公司的恐吓,顾佳并没有理会,但噩梦却“如期而至”。当天晚上,顾佳的朋友告诉她,在某社交网站上,看到了该公司发出的关于她欠款的消息,上面还附带了顾佳等一百多名欠款同学的身份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私人信息。

“当时,真的是又羞又怒,我逾期未还款的确不对,但是他们也没权利把我们的隐私信息公布出去吧。”无奈之下,顾佳只好向父母坦白了自己的欠款情况,最后在父母的资助下偿还了欠款。

然而,这并非是句号。在还债时,顾佳满心以为只需还清余下欠款和利息即可,工作人员却告诉她,由于逾期,顾佳需要根据逾期天数额外支付500多元的滞纳金。

就在一些大学生享受着“花明日的钱,圆今天的梦”的畅快感时,往往忽略了光鲜面具背后的真相。

对于逾期不还款的学生,网上“公示”只是方法之一,某些校园网贷平台还有诸多“不文明、不合法”的催款方式。“后来,我听说,还有盛传的某校园网贷平台风险控制人的催款‘十部曲’:通过QQ给所有贷款学生群发逾期通知、单独发短信、单独打电话、联系贷款学生室友、联系学生父母、再联系警告学生本人、发送律师函、去学校找学生、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最后一步,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顾佳说。

“一旦逾期未还款,借款学生欠这些平台的费用可就不只是每月的月供了,还可能包括各种违约金、罚息、服务费、催缴费。”某网贷平台的业务部负责人陈珂(化名)说,甚至可能还有调查取证费用、差旅费、诉讼费用、执行费用、律师费、媒体广告费等。

业内人士揭网贷中介清账骗局:不仅暴力催债,还以帮助还款为名放高利贷

清账“陷阱”

正因暴力催债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目前在网络上出现了专门帮助清账的中介。

在某网络问答社区上,记者通过搜索发现,在很多诸如“深陷网贷如何自救”等问题下面,都有各种帮忙“上岸”或者清账的所谓网贷中介。

通过搜索,记者联系到一个号称“帮你协商折扣上岸”的网贷公众号。当记者以贷款者的身份询问公众号客服“到底能做什么”后,客服回复:“我们帮助想上岸的小伙伴,聚集团队的力量与平台协商,实现减免利息、逾期费、滞纳金、管理费及本金折扣还款等,用最低的成本快速销账上岸。”

记者说,自己手里有借贷平台暴力催收的证据。客服说:“可以在公众号参与拼团哦,拼团成功后,我们去跟贷款平台协商免利息、逾期费等优惠还款。不过,建议在拼团期间,搜集相关证据,尝试和对方客服协商。搜集还款截图、合同、借款详情页(产品名称/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利息和各种费用)、银行流水、暴力催收的截图录音。”

在翻阅上述客服朋友圈后,记者发现,该公众号声称已经与一些网贷平台成功合作,优惠有效期7天,需要在有效期内联系某网贷平台客服,咨询操作还款事宜,首先说明自己是该公众号协商还款客户。

记者发现,该公众号目前有5个火热拼团产品,排名第一的与名为某某钱包的网贷平台合作,已经拼团成功,本金7折还款结清。

记者质疑,为何本金只需要7折就能还清?客服回应:“本公众号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行业内70%的公司,拥有专业的法律团队。人多力量大,人数越多,折扣就会越低。”当记者对该公众号的盈利模式产生怀疑时,客服开始沉默,不再回复记者信息。

此外,肖明告诉记者,在QQ群,还有一些所谓的代为清账还款的网贷中介。

  “进群后,对方就表示自己能够帮你清账上岸,但仔细算来你就会发现花费更大。比如,有些中介声称需要司法审核费、手续费,合计上千元。清账的话,还需要发送自身身份证信息。”曾经尝试通过此类方式清账的肖明告诉记者,有些中介还会要求“第一次合作需要在另一个平台做借条,只有这次按时还款才能得到下次大额的机会。只要你动心,对方便会接连催促你先交纳保证金,然后再给你清账。只要你犹豫,就会被踢出群”。

在肖明的指点下,记者进入了某清账QQ群,但随即便有人添加记者好友,主动劝记者向家里坦白,早日“上岸”。当记者询问代清账还款时,他回答说:“简单来说,帮你清账就是让你借别的平台的钱还账。一种骗钱的,让你交这个钱那个钱,交完钱就跑了。一种让你借高利贷,先用高利贷把别的还了,然后再还高利贷,到时候逾期费、利息能让你还不起。”紧接着,他开始劝记者,“听一句劝,跟家里实话实说吧”。

业内人士揭网贷中介清账骗局:不仅暴力催债,还以帮助还款为名放高利贷

当记者询问对方身份以及如何得知这些内情时,对方回复:“你别管我是做什么的。那些帮你清账的不少是骗子,拆了东墙补西墙,还了网贷欠了高利贷。呵呵,爱信不信吧。”

记者再次询问:“那这种行为不是更可恶吗,本来欠的不多,这样不就利滚利了。”对方直接回复:“高利贷有的是办法催债,你跟人家签了合同,到时候还不上。”记者请对方为想清账“上岸”的人指一条路,对方说:“简单,找你家里说清楚,你欠的钱一五一十列出来,去找平台协商,利息超过36%报警,走司法程序。”

专家剖析

问题网贷平台数量增多原因

6月,网贷行业开始又一轮风险释放。从端午节到现在,一些“高返利”平台接连爆雷,有的平台则深陷逾期。网贷之家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842家,相比5月底减少了30家。

据不完全统计,6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为66家,其中问题平台52家(提现困难49家、跑路3家),停业平台14家。截至2018年6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4334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6176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看来,集中在6月份爆雷,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原因大家可能都知道,6月30日本身是一个备案期限,政策迟迟没有定,市场的恐慌情绪比较大,也包括这些平台,其实很大特点就是存在挤兑问题,投资人都不知道面对这个政策该怎么办,于是逃离小平台,往大平台走,资金流动不起来,相应的网贷平台就面临兑付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市场的流动性本身造成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导致近期问题平台数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金融监管不断趋严、备案延期后平台在较高成本下无法继续运营。不过,在盈灿咨询高级研究员张叶霞看来,不少投资人由于监管不明朗而对网贷市场信心不足,而平台为了吸引投资人,加大了营销活动力度,平台成本进一步上升。此外,叠加资金面紧张、优质资产匮乏等也是导致问题平台数量大增的原因。

随着行业监管趋严,多项新规密集颁布,金融各领域的交叉风险随之暴露,而6月爆雷的平台基本上都存在不少问题。张叶霞进一步分析说,这些平台的信息披露较差,底层资产不清晰,业务合规度走在监管边缘。这次“雷潮”更多的是因为不少平台即使无法满足监管合规的要求,仍然不愿意良性退出,甚至采用发假标和高息高返的手段来吸引投资人,为平台续命。在强监管和负面舆论下,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平台跑路。

关于良性退出问题,尹振涛认为完全是机构的选择。“一些网贷平台,事实上很难盈利。如果没有盈利,也不退出,只有几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机构的实力比较强、股东的实力比较强或者引入新的风险投资,以此不断地续命,做大上市。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骗术,靠资金的滚动、旋转等方式续命。第三种方式是盈利,自己续命,目前来看想做到这点是很难的。据我来看,市场出现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股东实力比较大,不断出钱,资金越来越大;还有一种就是冒着风险去做庞氏骗局”。

至于上述业内人士提到的一些平台为续命采用的招数,诸如发假标和高息高返等手段来吸引投资人,在尹振涛看来,发假标和高息高返完全就是庞氏骗局,“一些平台希望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金,但是没有投资标的,于是为了能够用后续的资金去偿付之前的风险和堵一下漏洞,肯定是只能解短时间的风险,但事实上最终的风险会越来越大,永远堵不上这个口子”。

而在此期间,最令网贷平台波动的仍是备案问题。

根据《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各地应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目前,专项整治工作对于延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官方表态。尹振涛认为,这项工作还要继续开展。

对于P2P网贷备案延期的主要原因,尹振涛认为,这主要在于各地备案细则给出的操作时间短、操作难度比较大,消化存量尚需时日;校园贷及现金贷、银行存管白名单、互联网资管等新政策密集出台;仍存在大量违规业务多、模式复杂的大平台,短时间清退较为困难;网贷机构是全国开展业务,但在各地备案,存在政策和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备案截止后续退出、清退政策不明朗,担心引发市场恐慌助长风险;从专项整治及风险摸排的情况看,近期风险事件不断,监管任重道远。

谈到接下来网贷行业的发展问题,尹振涛认为,牌照管理依旧是关键词。监管层多次提到金融业务需要持牌经营的监管理念,其中不仅是金融机构,就连从事金融业务的企业也需要牌照。此外,围绕科技赋能问题是网贷行业、金融科技行业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就后续政策来说,目前我觉得不是特别明朗,这可能需要监管机构的方案出来之后才能明确。监管机构可能自身先要形成一个明确的意见,才会进一步推进网贷行业出台意见。”尹振涛说。

来源:法制日报


(编辑 席锋宇 常煜 孙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