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宁都县找刑事辩护律师,走在革命的大道上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9 00:54:06
他走到哪里,就把革命气氛带到哪里

李才莲画像。(资料图片)

池煜华几十年倚门而望,等待丈夫李才莲回来,以致于门槛被踏出深深的“V”字形豁口。如今,这门槛被收藏在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苏区干部好作风陈列馆的橱窗里。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项英、陈毅、瞿秋白、李才莲等12人留守,在瑞金云石山乡梅坑村成立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分局,李才莲任少共中央分局书记,并当选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

作为留在中央苏区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唯有李才莲何时何地如何牺牲,甚至是哪里人都一度成为历史悬案。李才莲牺牲后,国民党的报刊也未见报道。

1983年,池煜华收到一纸烈士证明书,牺牲时间和地点一栏写的是:“北上无音讯”。池煜华终生等待,不曾改嫁,但她并不知道,早在1935年5月,李才莲就牺牲了。

历史谜团直到1986年才逐步解开。

1986年6月4日,兴国县党史办干部胡玉春,受李才莲战友吴允中委托,开始走访调查。胡玉春曾在兴国县茶园乡的烈士名册上查到李才莲的名字,“何时何地牺牲”一栏简单地填着“北上无音讯”。兴国县烈士名册上,有同样结论的烈士有1.2万余人。

一波三折后,在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胡玉春找到池煜华,继而发现了数封李才莲当年写的家信,终于证实李才莲是江西省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人,出生于1913年。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陈丕显曾在苏区坚持3年游击战争,经过他的回忆和查考史料,胡玉春等人终于查明了李才莲牺牲的经过。

1935年春,苏区中央分局及所领导的部队被敌军围困于赣州市于都县仁凤山区,中共中央政治局及中革委从遵义发来“万万火急电”,指示苏区中央分局立即改变组织方式与斗争方式,“使与游击战争环境相结合”。苏区中央分局作出九路突围的决定。

九路突围第一路就是由李才莲率独立第七团,由会昌穿过封锁线,经汀瑞边转至闽赣军区进行游击战,如有可能再转至博生县以北,去领导和恢复这一带的游击战。李才莲率领独立第七团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转战至汀瑞边,一路上部队伤亡较大,由于闽赣边敌人封锁严密,未能和闽赣军区联系上。李才莲于是在瑞西山区和赖昌祚、钟德胜等人领导的两支部队汇合,一同前往杨坝山(又名铜钵山,位于瑞金西部和于都南部——记者注)坚持斗争。

游击队集中在铜钵山,引来敌人3个师“进剿”。李才莲、赖昌祚、钟德胜决定各率一路突围。1935年5月的一天,突围战斗中,李才莲率部分战士钳制进攻之敌,掩护战友突围,当敌人即将爬上山头时,正在指挥作战的李才莲遭叛徒(警卫班副班长)背后一枪,不幸牺牲,年仅22岁。

通过走访,胡玉春了解了李才莲更多的革命事迹。

少年李才莲勤奋聪颖、成绩优异,很得教师刘月香赏识,在对方的介绍下加入了共产党。担任少共上犹中心县委书记时,李才莲才18岁。到赣州市上犹县营前镇任职后,李才莲立即组织了少年先锋队、工人纠察队及儿童团,还亲手编辑刻印了《革命歌曲》集发给队员们。

1986年,胡玉春寻访营前镇的苏区老干部何益谦,正在田野放鹅的老人,激动地唱起了当年李才莲教唱的革命歌曲。

据何益谦回忆,每天清晨,李才莲都会亲自督促工人纠察队、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出操。一时间,营前镇处处梭标闪闪、口号声声、歌声阵阵。营前镇营前圩的一位老同志说:“李才莲是个中等身高的白面书生,人很漂亮,能写能说,工作起来劲头十足,叫操最有劲。他走到哪里,就把革命气氛带到哪里。”

李才莲巡视工作,随手记录了不少各地少共工作情况。少共广昌县儿童局书记闻松林,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仅没有成绩,受了批评后,还以“我是工农分子”为自己辩护,并开小差回家。李才莲发现后很痛心,为了引起大家重视,他当即写了《开展自我批评》一文,刊发于少共苏区中央局的机关报《青年实话》上。

“在广昌工作近一年的时间里,李才莲负责青年团和儿童团的工作,他采取各种措施,纠正了干部中存在的一些落后现象。”胡玉春说。

李才莲前往边区南广县巡视工作时,有个叫克仕仔的团支部书记“很落后”,李才莲问他:“你哪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对方答:“没有加入团。”再问:“你愿不愿加入团呢?”对方竟说:“加入也这样,不加入也这样。”李才莲对于这种没有加入共青团却还担任支部书记的现象非常不满,公开进行批评,并对此类干部进行了坚决撤换。

在批评落后现象的同时,李才莲也大力表扬先进。比如少共广昌中心县委干部王克绳主动要求参加红军,还带领75名青年到红军中去。李才莲马上写了通讯稿《真正是模范》予以表扬,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李才莲还注意通过抓典型推动工作的较变。南广县头陂区的少共临时区委,1932年6月成立时只有30余名团员,连开会都召集不起来。当月,李才莲就在该县召开了少共县委扩大会,通过了第一次革命竞赛条约。此后他又多次前往该区指导工作,这个区的工作大为进步,到了7月,团员发展到362名,不仅经常开展活动,还超额完成竞赛条约上规定的扩大20个红军的任务。

1933年5月,该区还募集了一批钱物去慰劳红军,组织了一连模范少年先锋队,仅7月就与敌人两次作战。经过两个月努力,头陂区的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革命竞赛中获得胜利,从一个落后区,成为南广县少共工作的模范区。

抚州市广昌县白水镇的青年工人数量众多,但青工的生活状况差,有的青工怕被老板压迫,甚至不敢去开会。李才莲曾要求老板们为每位青工做一套灰衣服,但调查才知老板暗中恐吓青工学徒。

胡玉春介绍,当时李才莲立即召集青工们开会,给他们介绍前线红军胜利的消息和各地青工斗争情形,激发青工们的斗争情绪,团结起来和老板斗争,终于老板给每位青工做了一套衣服。白水镇的青工运动也在这场斗争中开展起来。

李才莲还曾发表《对广昌肃反工作之我见》,批评广昌忽视镇压反革命,致使一些被关押的反动地主武装靖卫团头子从监狱逃跑,使得广昌人心不安,谣言蜂起。一些群众还在门口插起了欢迎白军的暗号——“杉毛”。发现这种现象后,李才莲和中共、少共广昌县委组织宣传队向群众宣传报告革命形势,揭穿反革命阴谋,使群众觉悟过来,拿掉了门口的“杉毛”。

“每到一处,李才莲都积极工作,打开了局面,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儿童们的拥护。”胡玉春说,在广昌时,李才莲就曾工作到患病吐血。

1933年初,李才莲调至博生县(今赣州市宁都县——记者注)担任中共江西省委儿童局书记。为了进一步发动儿童支援革命战争,他以江西省儿童局名义给前线红军战士写了公开信,汇报江西儿童在扩大红军、归队运动、优待红军工作中的成绩,希望前线的“红军哥哥”多打胜仗,多捉几个白军师长,并缴些玩具送给江西的“小弟弟、小妹妹”们。

红一方面军政治部的“红军哥哥”回信后,李才莲将信刊登在《青年实话》上:“红军哥哥”报告了前线的胜利消息,“红军哥哥打下了太宁、归化、泉上……挺进到丰城县……占领了乌江、汀江……缴到了枪,又捉到了土豪……我们更以杀敌的勇气百战百胜精神,缴几万杆枪来武装全苏区少队”,还鼓励江西儿童:“几万杆枪要几万个人背,你们准备好了吗?你们快大了,当红军准备好了吗?”

胡玉春说,“红军哥哥”的回信发表后,江西儿童备受鼓舞,纷纷热情地打草鞋支援红军,其中博生县的儿童就打了1万双鞋去慰劳红五军团。

中央苏区时期,“扩红”是共青团的中心任务,1933年夏,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失败,开始筹划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少共中央局随即作出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得到苏区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的拥护与响应。

在创立少共国际师的运动中,李才莲积极参加“扩红”,先后到于都、黄陂、青塘等地指导,发现有好的“扩红”经验和模范人物,就撰文在《青年实话》上予以推广和表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