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贷款逾期

零申报逾期报税处理,2021年逾期申报的后果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亦孤饮 贷款逾期 时间:2022-11-14 13:54:20

其实还有很多公司对记账报税还是不了解,为什么这样说呢?都认为公司长期没有收入就可以零申报,申报表全部填零就可以提交申报。还有部分老板,公司成立了几年却还一直在零申报。这样做等于把公司推上刀山火海,无形之中带来了风险,长期零申报会被税务机关列入重点监控对象。


企业在初创期,经常会遇到 “零申报”的情况!有人说零申报不是很正常吗?怎么会被查呢?

“零申报”—— 是指企业纳税申报的所属期内没有发生应税收入,也就是应纳税额为“零”时,可进行零申报。但是,不是随便什么企业,都符合零申报的条件!正常情况下,零申报存在于那些还在筹建期的、未开展经营的企业,或是确实经营不善,准备注销正在清算的企业。当然,也存在有的企业没有如实申报,故意隐瞒实际经营的情况。


有的公司在创立之初成本费用>收入合计,创业者认为反正都是亏损,即使有收入也违规进行零申报。还有的企业,明明已经创收,但为了偷逃税款,也虚假零申报。如何判断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可以零申报?哪几种情况不能零申报?零申报有哪些误区?今天我从不同角度带老板们了解一下,不一样的“零申报”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更深入地了解。


一、如何判断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可以零申报?

税务局是这样规定的:

1、增值税零申报:小规模纳税人应税收入为0,一般纳税人当期无销项税额,且无进项税额。

2、企业所得税零申报:纳税人当期未经营,收入/成本基本为0。

3、其他税种零申报:计税依据为0时。

简单地说就是:在纳税申报所属期内,收入、成本和费用均为0,企业才能零申报。


二、零申报的4个误区

1、长期亏损,企业所得税做零申报?

不可以!这种情况下零申报,其实是给自己挖坑,万一之后企业盈利了呢。因为企业的亏损是可以向以后五个纳税年度结转弥补的,如果进行“零申报”就不能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从而会造成企业的损失。

2、免税收入做零申报

不可以!虽然按照规定办理了增值税减免税备案,应纳税额为0,但是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正确的申报方式是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第13栏次如实填写享受免税优惠的数额。

3、已缴纳税款做零申报

不可以!虽然企业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已经缴纳了税款,但依然不能简单地进行零申报处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在申报表的相关栏次如实填写销售收入,网上申报系统会自动生成企业已经缴纳的税款从而进行冲减。

4、不用缴纳税款=零申报

不用缴纳税款≠零申报,,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向税务机关如实申报。正确的申报方式是在增值税纳


三、长期“零申报”后果

1、税务机关将纳税人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纳税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发现其存在隐瞒收入、虚开发票等行为,要求其补缴当期税款与滞纳金,并可按规定对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移送稽查;

2、对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发票降版降量。同时可以按规定要求纳税人定期前往税务机关对发票的使用进行核查;

3、税务机关通过核查,可以按照相关规定采用成本费用公式核定纳税人收入。

4、纳税人为走逃户的,按规定纳入重大失信名单并对外公告。同时利用系统核查“受票方”,核查其是否存在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发票、恶意串通等情况,并按照规定进行查处,同时将走逃户纳税人直接评定为D纳税人,承担D纳税人后果。


四、温馨提示!

Q1:不是所有的长期零申报都要纳入重点监控?

答:如果企业在筹建期或者存在经营不善、依法被关停等情况是不用纳入重点监控范围的,但是必须要及时前往税务机关进行备案。

Q2:如果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是不是要及时到税务机关申请降版降量?

答:为降低税收风险,建议长期零申报,且持有发票的纳税人,主动前往税务机关降版降量。待经营有所好转,再携带资料按规定申请发票增版增量。

Q3:长期零申报的一般纳税人是不是要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

答:根据《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2号)的规定,除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纳税人一经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因此,担心是多余的。

Q4:如何避免被纳入重点监控范围?

答:诚信经营,合规核算。一定要清楚收入包含开票收入+未开票收入,特别是当期有代开发票收入的纳税人,不要以为已经预缴税款就万事大吉,要按规定前往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否则始终脱离不了被重点监控的命运。


企业零申报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但不是长期的解决办法。如果公司没有应税收入,建议仔细考虑是否继续经营,而不想经营的公司必须及时注销,以避免税收风险和信用降级的风险。

相关提醒:免税、无应纳税款与零申报,虽然最后结果都是应纳税额为零,但是区别很大,纳税人要正确进行零申报。违规零申报会造成企业利润损失,更会影响企业信用,增加税收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