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为什么刑事犯罪律师证吊销(律师吊销执业证的原因)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鬼火少年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5-16 11:01:28

为什么刑事犯罪律师证吊销(律师吊销执业证的原因)

黄坚明律师:从劳荣枝案辩护律师被立案调查一事谈名案后遗症的法治文化根源

作者:广强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合伙人毒品犯罪案件辩护律师暨毒品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 黄坚明

特别声明:委托专业律师介入具体个案之前,建议到广强律师事务所官网、金牙大状律师网官网或其他搜索渠道,充分了解黄坚明律师办案风格及成功案例之后再进行委托或付费咨询,以免浪费沟通时间及选择了受托律师不擅长办理的其他领域领域专业律师。


我是专业律师,但至今尚未系统研究法律共同体违法犯罪问题,现针对近期出现的一些法律热点话题,谈谈名案后遗症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多起名案或命案后遗症问题的背景分析

今天,网上已传开劳荣枝案辩护律师于2023年4月23日被北京市律师协会立案调查的红头文件及诸多自媒体跟进报道文章。碰巧的是,诸多网站近期也公开报道: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曹建国被抓,但具体案情不详。另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消息,马加爵杀人案的主审法官刀文兵,因涉嫌故意杀人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等,已被提起公诉,我们至今尚未查询到此案最新进展情况。当年许霆案也轰动一时,但很多人不知晓的是,此案某个辩护律师据传是因违规向媒体公开证据而被查处。当然,更轰动的案件还包括李某江、梦鸽儿子李某某犯强奸罪一案,竟然出现六名律师被处分的情况。类似案例、类似情形还有很多,甚至还有些案件涉及一些敏感性问题而不便公开。

二、名案引发诸多后遗症的文化根源何在

如上所述,全国性轰动刑案涉及的名法官、名检察官被查处的情况,与名律师介入名案,或者是不够资深、专业功底不够的律师介入一些全国性案件而被查处的情况,背后涉及的案件起因往往不同,涉及的违法犯罪问题也不同,而专业律师介入名案更多问题出现在执业风险本身,而非涉及违法犯罪而被判刑问题。当然,我们关注此类问题,最终还是聚焦在文化根源上。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某些轰动性案件辩护律师、代理律师,被官方认定为基于为名为利动机而蓄意炒作案件而被查处,起码此类情形案件不少。其中的典型就是李某某强奸案中六名律师,也包括许霆案的某位律师,更包括已被吊销律师证的某某中国顶级名律师,以及被某法学家提起刑事自诉的某位律师。

其次,谋财贪色而导致多名资深法官身陷牢狱之灾当中,背后当然也涉及职务犯罪或司法腐败问题。对此,除了上述的张扣扣案经办法官曹建国、马加爵杀人案主审法官刀文兵之外,除了呼格吉勒图案制造者冯志明之外,还有不少类似案例。如:广州市某某广场牵涉的腐败案、某省千亿矿产纠纷案引发的宋员外腐败案等。

最后,任何犯罪,单纯归责于某个人都不妥,背后的文化根源何在,背后的利益冲突何在,单纯聚焦在律师喜欢炒作的表象不妥,单纯聚焦在有权有钱男人容易变坏的结论不妥,单纯强调舆论监督、公众监督不到位不妥,一切的一切,都不能简单归纳为名案后遗症,更不能归责于名案背后的各种高额利益让专业律师、法官及检察官迷失分寸,结果竟然出现知法犯法的情况出现。

对此,我们也觉得不解:名案办理容易出现意外,名案之后容易出现后遗症,严重的还涉及违法犯罪,背后的文化根源何在,背后制度性障碍何在,为何出现诸多名案辩护律师、代理律师被投诉情况,我只能说关注到这种现象,但仍无法解释清楚背后的社会性根源何在,难道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小,被监督的力度越少,最后反而出事,甚至丢了卿卿姓名及自身自由。

综上所述,从反思角度分析,名案后遗症频频上演,是否在告诫我们不要碰名案,起码要谨慎介入复杂刑案,否则容易升官发财,容易名利双收,容易迷失方向,容易牢底坐穿,容易陷入命案旋涡当中,容易牵扯腐败犯罪等等。显然,真正有底线,懂风险调控之人,无惧命案或重大复杂刑案,遵纪守法办案,恪守专业不越界方是核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