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北京经济刑事案件翻案的案例(2020年北京案件)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峰峰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4-17 03:19:08

北京经济刑事案件翻案的案例(2020年北京案件)

法院要求证监会公开涉案证据。

“郎顾之争”过去整整十三年后,出狱的顾雏军终于在本月打赢了自己的第一场官司,翻案有了些许希望。今日,最高法决定重审此案,当年轰动一时的格林柯尔又将聚焦到舆论的灯光下。

近日,原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发布了《我的冤案即将真相大白》的文章,宣布他起诉中国证监会官司胜诉的消息,这是证监会有史以来第二起败诉的案件。在发布了两份北京市一中院判决书之后,顾雏军表示关于自己的案件将“真相大白”。

根据顾雏军发布的内容显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今年12月22日判决中国证监会向顾雏军公开《证券期货案件调查规则》。同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中国证监会在法定期限内向顾雏军公开其在2005年对广东科龙电器启动立案调查程序的主席办公会议的立案调查理由、立案调查结论、会议举行时间、参会人员名单、会议内容、会议表决内容、会议纪要。

据悉,因认为证监会当年调查科龙有错,顾雏军曾经向证监会申请公开科龙案立案调查的相关文件以及案件的关键证据的银行保函,不过被证监会拒绝了。而这次北京中院判决支持了顾雏军的要求,中国证监会必须向顾雏军公布科龙案主席办公会内容,并且负担50元案件受理费。

按照顾雏军的说法,他出狱后得知当年证监会内部曾对科龙案有争议,有领导认为科龙没有问题,因此在主席办公会上反对对其立案调查。按照程序只有主席办公会全票通过才能调查。如果证监会公布的文件证实此点,对科龙的调查则为非法。

顾雏军表示,这个判决下来以后绝对不简单,证监会这些文件公开后绝对出乎意料,大家要耐心等一下。

从制冷大王到资本高手

现在只有50多岁顾雏军是满头白发,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大得多。但顾雏军当年也是春风得意的人物,很早就已成名。

顾雏军是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还是全班惟一考上外地研究生的人。1984年在天津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顾雏军就留在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仅仅两年后,顾雏军就写出后来被称为“顾氏循环”的著名论文。1988年,顾雏军的这篇论文在英美合办的权威杂志《能源》发表,突破了传统的卡诺循环理论,被国际工程热物理学界命名为“顾氏循环理论”。

随后,顾雏军在此基础上寻找实用突破口,发明了格林柯尔无氟制冷剂。但顾雏军的导师却并不认可“顾氏循环理论”,当时国内很多同行也不认同顾雏军的研究成果。

就在此时,由于环保运动的兴起,全球各国出于对气候变暖的担心,纷纷要求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能够使用无氟材料,避免破坏地球臭氧层,而顾雏军的格林柯尔无氟制冷剂正好符合这种需求。

于是,顾雏军干脆从研究所辞职下海经商,并于1990年顺势杀入空调行业,推出“超低能耗”的小康空调,可算是中国第一批在空调产业的拓荒者。但因受到多方质疑,尤其是同行的联手阻击,顾雏军并未取得太大成功。

在国内受挫之后,顾雏军选择转战海外。在英国注册成立公司,推广格林柯尔制冷剂。有消息称顾雏军在海外四年期间,不但获得了融资,而且还掌握了资本运作的技巧。

1995年归国后,顾雏军设立格林柯尔中国有限公司,在天津建立制冷剂厂,次年还收购了一家美国公司,一跃成为当时的制冷剂大王。顾雏军之后仅用5年时间,把格林柯尔打造成一家具有高科技概念的上市公司,于2000年成功登陆香港创业板,日后在国内大名鼎鼎的格林柯尔系就此形成。

手里有了钱以后,顾雏军大肆在国内扩张。首先是2001年10月,斥资5.6亿元收购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科龙20.6%股权,随后将其整合进格林柯尔系,一举轰动业界。

之后几年,顾雏军还高价拿下上市公司美菱电器,成为其控股大股东;又斥资重组亚星客车,寻求比家电业更大的利润增长点; 最后入主ST襄轴。到2004年是,格林柯尔系已是枝繁叶茂。

通过这一系列资本运作,顾雏军成为那几年最红火的经济新闻人物,2005年1月还登上了第二届“胡润资本控制50强”的榜首。用顾雏军自己的话来说,他是做学问做成科学家,做企业做成亿万富翁。

入狱“抄家”

可就在这一年,也跟顾雏军一样曾在国外镀过金的郎咸平突然发难。

2004年,郎咸平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筵中狂欢》的“讨顾檄文”。“檄文”认为,顾雏军只不过是乘着“国退民进”的东风,驾驶着“资本绞肉机”,只花了区区数亿元人民币,换回来的却是资产总值达136亿元的科龙、美菱、亚星、襄轴等众多响当当的企业,而且后面的一系列收购使用的还是科龙的资金。

郎咸平列举了一系列公开的数据和案例,将顾雏军的资本运作形象描述为:“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借鸡生蛋”。郎咸平还公开表示,格林柯尔就是下一个要倒台的德隆系。随后,郎咸平开始在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主持《财经郎闲评》,第一期就是《顾雏军,在收购的盛宴中狂欢》,战火越烧越燃。

“檄文”一出,顾雏军高调积极应战,但格林柯尔系参控股上市公司股价已开始狂跌。当年8月14日,顾雏军向中国香港高等法院递交了诉状,以个人名义起诉郎咸平诽谤。之后,格林柯尔也向郎咸平正式发出律师函。郎咸平在出席活动时,表示这是这是他自2001年进入内地以来,第一次遭到企业家的“威胁”。此言一出,舆论顿时哗然,“郎顾之争”愈演愈烈。

当时,国内各路媒体、学界大腕、企业领袖、政府官员与无数百姓踊跃参与。论战主题逐渐远离郎顾之间的个人恩怨,并最终转化成一场关系到全民福祉的“国企产权改革方向”大讨论。顾雏军成了部分人眼中侵吞国有资产的“资本大鳄”,而郎咸平则一战成名。

2004年12月,顾雏军收到了广东证监局的询问函。监管层询问科龙有没有在广东发展银行给大股东格林柯尔担保2.76亿美金。科龙当时净资产只有28个亿,如果有2.76亿美金担保,这可是重大信披违规。

为此,顾雏军写了一个证明给广东证监局,告诉他们没有这个担保,附上了广发行的证明材料。但是,之后科龙还是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05年7月底,包括顾雏军在内的9名科龙及格林柯尔高管被警方控制。随后,因涉嫌虚假出资、虚假财务报表、挪用资产和职务侵占等罪名被警方正式拘捕。

2008年1月30日,广东佛山市中院作出一审判决,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被判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款680万元。

当年叱咤风云的格林柯尔系则就此倒下,顾雏军旗下上百亿的资产都被没收和冻结。其中,所谓被其“侵吞”的科龙电器在2006年底被老对手海信收购,变成了海信科龙。而美菱更为悲惨,当年能与格力、美的、海信齐名,现在早已跌出家电第一梯队。

另外,通过与内地执法机构的协助,香港证监会表示顾雏军曾授意格林柯尔诈骗,要求法院冻结顾雏军15.9亿港元资产,审裁处还宣布没收顾雏军4.8亿元所得。

重出江湖

2012年9月,顾雏军提前获释出狱,他立即开始自己的讨说法之路。

9月14日下午,顾雏军在北京朝阳区举办新闻发布会,出场时头戴白纸做成的高高的帽子,上面写着“草民完全无罪”。发布会上,顾雏军向在场多家媒体发放了长达27页的举报信,并附上自己撰写的新闻稿,还有存储了多份判决书、辩护意见等文件的光盘。现场顾雏军再次提起“冤案”二字,在顾给现场媒体的光盘资料中,有4个文档的“喊冤信”。

顾雏军当时表示,自己之所以被冤枉入狱,就是有人想借机把科龙抢走,并且称“郎咸平当年炮轰我的负面文章都是由美的集团何享健操控的” 。美的官方随后立即发出声明否认,称顾雏军严重损害公司名誉,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不过,顾雏军随后几年仍然坚持自己这种说法。2015年8月,顾雏军还曾通过媒体发声,说自己通过调查发现“郎咸平当年收了竞争对手400万港币,当了别人的棋子,他公开批评格林柯尔收购行为,是没有经济常识的。他当我的学生都不配”。

同时,顾雏军积极追讨自己入狱期间被没收和拍卖的资产。例如,顾雏军曾被法院判决向江西科龙合计赔偿1.65亿元款项,为此官方查封了顾雏军当年在江西投资的房地产项目。但顾雏军表示按照现在的地价和房价,项目已价值超过10亿,不但足够偿还债务,还能剩下一大笔钱,足够格林柯尔东山再起,但此案目前仍然在审理中,顾雏军暂时还拿不到自己冻结的资产。

此外,顾雏军于2015年8月17日宣布起诉海信科龙、海信集团,要求后者赔偿其个人及格林柯尔系巨额经济损失,合计489.61亿元人民币。 在公开报道中,这是近30年中国大陆最高的民事索赔。

天眼查显示,顾雏军名下还拥有15家公司,其中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仍然在存续开业状态。顾雏军如果能通过诉讼将自己的资产追回,格林柯尔系王者归来也是有可能。

早在2014年1月,最高院就已指示广东高院受理顾雏军经济犯罪案再审申诉。顾雏军代理律师陈有西在刑事申诉状中列举了反驳三项罪名的新证据,顾雏军当时对翻案抱有极大希望。但是该案此后多次延期,根据广东法院网的公开信息,目前仍处于“审理中”。

不过,就在本文截稿前,最高人民法院宣布依法再审三起重大涉产权案件,其中就包括顾雏军案。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审被告人顾雏军提出的申诉符合重新审判条件,决定提审本案,并且罕见的将由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提审。

新华社还发表评论文章《用公正司法筑牢产权保护堤坝》,表示这些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进入再审程序,无疑有利于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更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中国在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坚定决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顾雏军会逆转吗?希望他好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