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北京京都刑事律师(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小阿诺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4-16 00:58:28

北京京都刑事律师(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李奎 范增晓) 为提升刑事辩护律师的专业素养,拓展刑事辩护律师的国际视野,强化刑事法理论研究和刑事诉讼实践之间的联系,8月27日,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正式成立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

在此次成立仪式上,江平、高铭暄、陈光中、应松年、樊崇义等法学泰斗以及法律界、学术界人士等受邀参会,共同探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律师如何能更好地履行使命、实现价值。

此外,中国政法大学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主任王顺安教授、美国纽约大学项目顾问虞平、耶鲁大学中国中心主任Jeremy Daum(唐哲)先生也特意到场发表了致辞。

法律人要终身为公平正义而奋斗

江平: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法律人是要终身为公平正义去奋斗的,为法治中国而奋斗的,这也是我们的承诺。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号召,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刑事辩护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刑事案件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是关乎中国人权的重大问题。因此,京都刑辩研究中心的成立,我认为很有必要,衷心地表示祝贺,并希望京都刑辩研究中心的工作越来越有成绩。

刑事辩护工作也得做研究

高铭暄:著名法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就全国刑事案件的专业辩护而言,京都律师事务所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这可能跟我与田文昌30多年来的交往有关。我是看着他研究生毕业到政法大学,再到律师界,一步步成为中国刑事辩护界的领军人物。我是看着京都律师事务所从成立,到名扬四海。

我对律师工作的亲身体验不多,但长期从事刑事法研究,我一直十分看重、呼吁律师刑事辩护的重要作用。刑事辩护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刑事辩护要想做好,辩护词要站得住,要对程序法和实体法有充分的研究,要把案件事实和证据真正吃透,这都要求刑辩律师不断提高专业修养、职业修养,认真对待每一个案件,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京都刑辩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个很有益的探索,我建议刑辩中心将来应侧重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要做理论、理念层面的研究。要对刑事辩护的基本理念进行研究,同时要将研究成果向律师、公检法机关和全社会推广;第二,要研究制度问题。律师制度本身就是一个重要问题,要把它放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展开研究,推动国家刑事诉讼结构改革,实现公平正义;第三,要做个案的研究。律师办案经验丰富,这是优势,要对疑难案件中的法律和证据问题进行规律性、科学性地思考、总结、积累。

刑辩实践与理论应更好地结合起来

陈光中: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真诚地祝贺京都刑辩研究中心今天正式成立!我希望并相信,这个研究中心能够把刑辩的实践与理论更好地结合起来,为我国刑事辩护理念上的更新、制度上的改革完善,起正能量的推动作用。

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保障最为关键,因为他面临公权力直接的追究,往往容易是滥用权力的受害者,甚至被刑讯逼供。刑事辩护就是要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直接关系到人权保障和刑事案件的司法公正,特别是严防冤假错案的关键所在。

我最近发表的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文章中,就建议,认罪认罚从宽的全部案件一定要有刑辩律师参加,法律援助要介入,否则认罪认罚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变成冤假错案的高风险案件,因为只有律师参加,认罪认罚从宽才能够真正坚持证明标准,防止错判。

律师要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感

应松年:著名法学家,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对京都成立刑事辩护研究中心表示祝贺,我相信这个研究中心如果做得好,一定会成为引领中国刑事辩护的排头兵。

十八大以来,律师执业环境发生比较大的变化,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感觉律师界的春天已经开始了。

当前,在积极推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设,中央强调律师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和地位都在日益被强调,将来具体制度也会逐渐完善。

那么,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律师,我们要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使命感,并把这种使命感带到律师执业工作中,至少就我了解的行政诉讼方面而言,要努力提高执业水平、能力和技巧,认认真真做事,这样自然能大大提高律师在社会上的威望。

京都是全国闻名的以刑事辩护见长的律师事务所,成立这样一个刑事辩护研究中心,顺应了当前社会的现实需要。

据了解,京都律师事务所在刑事辩护比较研究上已经与美国纽约大学取得了有效的合作、互动,希望能够进一步发挥优势,在这个问题上深入下去。

法律精神 需要一代代传承

田文昌:京都律师事务所名誉主任,全国律协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

今天,五位学术界前辈,坐在这里参加和指导我们的活动,这也是我们的机缘,是我们的幸运,这是在支持我们刑事辩护律师和刑事辩护事业的发展。

这五位学术界泰斗,不仅是用自己的行动在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而且作为教育界的前辈,他们在培养学生、培养新人方面,一直在呕心沥血,不遗余力,直到今天还没有停歇。五位虽都不是我直接的老师,但对我而言,他们不是老师胜似老师,我向他们的请教,他们对我的指导,绝对不亚于他们自己的学生,甚至某种意义上超过了自己的学生。

我现在对后辈的培养也是自觉自愿、心甘情愿、不遗余力的。我之所以能够这样做,都是从前辈老师们那里学来的,这就是一种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发扬,感谢前辈学者给我们带来的这种传承的垂范作用。

在中国的法治进程中,我们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需要一代一代地把师长们的这种严谨认真、不懈努力、无私付出的精神传承下去,唯有如此,我们刑辩的业务水平才能提升,我们才能为中国法治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现在研究中心很多,各种律师学院和培训机构也很多,这是一件好事。我们现在成立这个研究中心,就是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做实事,真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将京都律师事务所打造成为一个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高端平台。

不忘初心,加强刑辩基础理论研究

樊崇义: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京都律师事务所在办案上已经闻名国内外,但理论研究相对而言是个短板,所以我非常欣赏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中的“研究”二字,希望能够将短板补长。

希望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尽快组织力量研究,出版一本有分量的《辩护原理》。现在有很多人还有观念上弄不清楚——律师制度是一个好制度,还是一个为坏人说话的坏制度。因此,要尽快研究出版一本《辩护原理》,揭示出刑事辩护的正当性、科学性,让控辩平衡原则、疑罪从无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人权保障问题等基本原理成为全民共识。

另外,我建议京都刑辩研究中心要加强规范化的研究,一个是刑事辩护规范化手册,一个是法律援助规范化手册,特别是死刑案件中的法律援助标准。出版一本有分量的《刑事辩护规范化手册》,让任何一名刑事辩护律师拿到这本手册后,就知道如何入门,每一阶段应该做什么工作,如何做才是有效的辩护等,这是惠及全国30多万律师的大事。

预祝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能够成功且硕果累累!初心不忘,继续前进!

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不设围墙

邹佳铭: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京都刑辩研究中心主任

京都律师事务所在田文昌老师的带领下,在刑事辩护领域已经坚持了二十年。在这二十年里,不仅涌现了“京都刑辩八杰”,还不断吸纳了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刑辩律师,形成了一支优秀的刑辩律师团队。更重要的是,京都一直秉承“以个案推动立法”的精神,希望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和思考带到理论研究和立法中,这也是今天我们成立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的初衷。

中国的刑辩律师需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所以我们建立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希望通过这一平台让中国律师走出去,也让国外学者和律师走进来,开阔中国律师的眼界。

研究中心将组织律师在国内外的培训,尤其是中国律师最欠缺的技能培训。去年我们成功地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近四十名律师,参加在美国纽约大学举行的法庭交叉询问技能的培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后我们会将这些活动持续地开展下去。

京都刑事辩护研究中心是一个不设围墙的机构,敞开大门欢迎每一个人!

文/记者 李奎 实习生 范增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