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新生的苏俄关注着东方,列宁关注着东方。在派出马林作为共产国际的正式代表前往中国之前,俄共(布)早已秘密地试图与中国的革命者建立联系。
十月革命爆发之后,俄罗斯苏维埃政权处于国内混乱、国际围剿之中,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封锁了中俄边界,使中俄交通阻断。
列宁在万般困难之中,仍想方设法寻觅着东方的战友。在他看来,中国革命一旦兴起,那就是对新生的苏俄的最有力的支援。他发现的人叫刘绍周,又名刘泽荣。
刘绍周,他的俄语比汉语讲得更流利,虽说他是地道的中国人。他一八九二年出生在中国广东西江之畔的高要县,那里蔗林成片,以盛产“端砚”著称;不过,他五岁时便离开了这片炎热的土地,随着父亲来到俄国。俄国成了他的第二故乡。他在那里上完小学、中学,以至就读于彼得堡大学物理系、彼得堡工业大学建筑系。
如此这般,他成了俄国的华侨。
俄国的华侨并不多。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十万中国劳工根据俄国企业和中国包工所订的合同,来到这寒冷的北方邻国,成为那里的苦力。于是,华工猛然增多。一贫如洗,使他们本能地站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一边。
一九一七年三月(俄历二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作威作福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华工、华侨和留俄的中国学生们联合起来,在一九一七年四月十八日成立了中华旅俄联合会。
二十五岁的大学毕业生刘绍周富有组织才干,当选为会长。十月革命之后,在中华旅俄联合会的基础上,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中旬在彼得格勒成立了旅俄华工联合会,刘绍周又当选为会长。这个华工联合会拥有近六万会员,声势不小。刘绍周成了华工们的领袖。
一九一九年三月二日至六日,当列宁在莫斯科召开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时,两名中国代表出席了会议虽然当时中国还没有共产党。两名中国代表之一,便是刘绍周,另一个是另一名中国代表是华西里·亚历山大罗维奇。
其实他是一个中国人,年幼时母亲病故,无依无靠,流浪在哈尔滨。哈尔滨离俄国不远,这座城市里居住着许多俄国侨民。一位俄国医生喜欢这个孩子,收养了他,给他取了俄文名字“华西里·罗维奇”,他原本叫“张永奎”。俄国医生把他带回了俄国,从此他在俄国长大。他参加了旅俄华工联合会,当选为该会莫斯科分会主席,成为仅次于刘绍周的中国旅俄华工领袖。
当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刘绍周已是共产党员了。虽说那时中国共产党尚未正式成立,但刘绍周不再作为旅俄华工联合会代表出席会议,而是代表着俄国共产党华员局。俄国共产党华员局,是俄国共产党中旅俄华侨党员的中央机构。那是一九二年六月,旅俄华工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为了统一、集中旅俄华侨中的俄共(布)党员,于六月二十五日建立了俄国共产党华员局。
一九二〇年七月十九日至八月七日,当列宁主持召开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时,出席大会的中国代表还有刘绍周。刘绍周倒是旅俄华工的出色代表。他既出席了共产国际的“一大”、“二大”,是俄国共产党华员局负责人之一,原本有可能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一次意外的火车事故,使他受伤。故而错过了参与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伟大事件,不过这位受到列宁三次接见的元老人物(在中国很少有人得到如此殊荣),历经沧桑,终于在一九五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苏联另一笔大资助是为中共培养干部。1920年底~1921年4月,在苏联资助下,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介绍,通过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华工杨明斋与第三国际联系,先后三批选派上海外国语学社、浙江一师等学生赴莫斯科东方大学(斯大林名誉校长),共三十余名团员——
湘籍:彭述之、罗亦农、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陈为人、袁笃实、吴芳、卜士奇、任岳、任作民、胡士廉、张学琅、许之槙、刘汉芝;
浙籍:俞秀松、汪寿华、胡公冕、庄文恭、王一飞、梁柏台、谢文锦、华林、周伯棣;
皖籍:蒋光慈、聿素园、柯庆施、吴葆萼、章人功;
其他:彭湃(广西)、廖划平(四川)、曹靖华(河南)、秦抱朴(江苏)、傅大庆(江西)。
陈独秀成名后,一些青年找上门来,或投靠或请指路。1919年9月,湖南湘潭子弟罗亦农中学毕业,不愿守着父亲的米店、油坊,“走!找陈独秀去!”他来到上海,陈独秀介绍他上一家小报馆搞校对,先解决食宿,然后上了外国语学社俄语班,成为中共第一批派出的留俄生。
此后,苏联政府陆续开办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专门为东方各国培养青年革命干部,所有费用由俄共提供。1927年入学“中大”的陈修良(1907~1998,向警予秘书,后任南京市委书记):
中大学生在苏联留学期间的全部费用,由苏联方面支付。……每人每月发津贴费20卢布,衣服及日用品、洗衣、洗澡、理发、医药费等,均由学校供给,回国时还支付一笔美金,当翻译者或有行政职务者另有工薪,生活相当舒服。”
1927年初,从法国回国,一张三等舱船票四百银圆,要走一个月。先后进入列宁学院的著名中国学员:
蔡和森、吴玉章、董必武、王若飞、张国焘、刘仁静、王稼祥、张闻天、沈泽民、彭泽湘、郭绍棠等。
据不完全统计,1921~1930年,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列宁学院,为中国培养了1400余名学生,除300余国民党员,大部分为中共党员。
第一批“朝圣取经”的留俄生,因苏联尚处于饥饿之中,每天只供应两块黑面包、几个土豆,有时面包里混杂绳子、木屑;睡觉时只有一条毯子,大家挤在一起。第一批留俄生,白天上课,夜晚站岗,周日做工。凡站岗的,每周发半斤~一斤黑面包,质量很差,有的长了绿霉,有的里面有一段绳子(扯出绳子就成一大洞)。
所有外国学生都享受红军待遇(最高待遇,列宁也一样),每天一块两掌合拢大小的黑面包、几个土豆。早上切下一块面包,中午就不敢切了,否则晚上就没吃的。中午吃饭有海草土豆汤,有时放点咸鱼,一人一勺,有什么算什么,基本上是清汤,碰到一点稠的,算是很幸运了。
萧劲光记述:
那时真是饿得难受,我们的课堂在四层楼上,我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本来上个四层楼算不了什么,可是那个时候上四层楼真困难啊!一步一步地慢慢往上挪,中间还得休息几次,一次是走不到顶的。有时肚子饿得实在不是味道,就躺在铺上等饭吃,越等越饿。我们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欧洲工人阶级捐献的。
皮鞋是英国工人捐的不管脚大脚小,一人一双……一人一件军大衣、一条皮带、一顶尖尖的帽子,上面有一颗红五星,晚上睡觉时,一个挨着一个,大家挤在一起取暖,只盖一件军大衣和毯子。......红军的待遇尚且如此,其他人的生活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大学教授的报酬主要是面包,教授们背个兜兜,每星期六拿发给的面包票去领一块像牛屎一样的黑面包,放在兜兜里背回,这就是一个星期的报酬,也没有什么钱,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在东方大学学习的中国学生中有那么几个人受不住那个苦,想退学。
另一名中国学生记述:
每天只分到三分黑面包,一条生的小咸鱼,学生连上三楼教室的力气都没有。因为没有煤取暖,上课、睡觉都得穿上棉衣。为减少消耗于往来食堂的体力,有些学生干脆不去吃午饭,面包带在身上,饿了就啃两口,聿素园为对付饥饿,发现“卧式读书法”——躺在草地上看书,呼吸减慢,肚里食物的消化就能慢一点。
1925年后,苏联经济回暖,中国留学生的日子才渐渐好转。住宿条件一直不错,苏联华丽的高楼大厦,东大生每月发一本饭票,每餐一张,衣服床单等每周换洗一次。每星期凭票洗澡一次,两周理发一次。免费观看电影戏剧,每月另发六卢布零用,或买香烟或买苹果。“苏联的苹果虽然香甜而且很爽脆,但能够享受的人却不多,而且供应也很少。”
1956年中共“八大”,95名中委,至少27位留苏生,主要毕业于莫斯科中大。
据不完全统计,知名留苏生(前面已列不重复):
陈云、陈伯达、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邓小平、李立三、俞秀松、王明、博古、陈昌浩、左权、何叔衡、杨殷、孙冶方、叶剑英、林伯渠、徐特立、林育英、刘伯坚、刘鼎、夏曦、陈赓、刘长胜、黄文杰、方维夏、董亦湘、孔原、李一凡、李哲时、王观澜、周达明、傅胜蓝、傅钟、傅烈、甘泗淇、乌兰夫、瞿景白、曾湧泉、朱务善、张祺、徐以新、朱瑞、袁仲贤、刘畴西、李合林、李剑如、余篇三、佘立亚、刘清扬、郭隆真、伍修权…...
著名女性:杨之华(瞿秋白妻)、危拱之(叶剑英妻)、孟庆树(王明妻)、刘英(张闻天妻)、蔡畅(李富春妻)、钱瑛、帅孟奇、陈碧兰(彭述之妻)、夏之栩(赵世炎妻)、石景宜(陈乔年妻)、史静仪(刘仁静妻)、谭国辅(刘英长沙女师同学)…
夫妻学员:沈泽民、张琴秋;李敬永、朱自纯。
红色烈士:熊雄、叶挺、李求实、颜昌颐、张宝泉、龙大道、李味农、陈觉、赵云霄夫妇。
国民党也可开列出一长串中大生名单:蒋经国、郑介民、戴笠、谷正纲、谷正鼎、屈武、邓文仪、刘咏尧、张秀兰、吴家钰、何重汉、卜涛明、王崇武……
北伐之前,已有一些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留俄青年,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由于没有女生。而其他东方民族班皆有女生,东方大学有高丽女生、波斯女生、印度女生、高加索女生,独独没有中国女人。
中国班三十几位男生都觉得脸上无光。别的东方民族班有女生,也就不时闹出恋爱纠纷,以致经常需要召开“同志法庭”,解决爱情惹引的问题。“失衡”之下,中国班男生十分渴望能有女同学。
这一“倾向”体现为绰号的女性化:任弼时绰号“女学生”、王人达的绰号“妇女代表”,与李慰农的“农民代表”相映成趣。王一飞向外国同志介绍陈乔年(陈独秀次子),说是Kutauruka(中国女人) 。
东方大学最早五位中国女生于1923年秋抵达,两位来自法国的蔡畅、郭隆真,国内去的女党员则是陈碧兰(最漂亮),女团员史静仪(刘仁静妻)、秦怡君。从此,中国班男生也有了夸耀的“本钱”。
陈碧兰(1902~1987),湖北黄陂人,与向警予齐名。1918年夏,入读武昌黄土坡(现首义路)省立女师,与枣阳杨子烈(张国妻)、应山庄有义(陆沉妻)、汉阳徐全直(陈潭秋妻)、武汉夏之栩(赵世炎妻)为同班同学,受教员陈潭秋影响,阅读大量红色书刊。1922年4月,由林育南、刘昌群等介绍入团,10月由陈潭秋介绍入党。
陈碧兰赴俄,虽是中央派遣,此时还不是苏联提供路费,得自己准备200元路费。瞿秋白、施存统、邓中夏、罗章龙、毛泽东、沈泽民等各出20元资助。陈碧兰走到北京,住在同学杨子烈处,因张国焘、杨子烈夫妇被捕,陈碧兰装有路费的箱子被搜走,她在北京盘桓三月,恋人黄日葵最后资助三百元才成行,两位女生到达东大校园,百余中国男生热烈欢迎,当天举行盛大欢迎晚会。
1920年代,第一拨红色革命者多为青年,一边革命一边恋爱。革命+恋爱、理想+浪漫,色彩缤纷,花絮多多。1924年春,中共党员共三百余人,十分之一在莫斯科。青年人集中的地方,当然恋情多,加上苏联为加强革命队伍凝聚力,鼓励红色青年“在自己人中觅偶”,因此早期红色婚恋也集中在莫斯科。李伯钊与杨尚昆的爱情故事就是红色婚恋的代表。
李伯钊(1911~1985),出身重庆官吏家庭,1924年考入省立女二师,在国文教员肖楚女、英语教员张闻天(留美生)引导下,结识吴玉章、杨闇公等中共人物。1925年6月入团,因学潮被女二师开除,重庆巿委书记张昔畴决定派她去上海。组织上没钱,找同学资助成行,抵达上海后,任浦东团地委宣传委员兼平民夜校教师,除了教年龄和个头都比自己高的女工识字。还要向她们宣讲“无产阶级”、“团结斗争”。
不久,李伯钊被捕,她装作“找哥哥”的四川丫头,审讯中拼命哭喊,挨了手板。始终未暴露身分。并在狱中发现早就认识的杨尚昆,杨尚昆也没暴露身分。不久由组织保释出去,他们虽然装作互不认识,但她相信杨尚昆会马上报告组织营救她。果然,被捕两个多月后,她作为一个“走错门的四川丫头”,组织用二百块钱赎出,难友杨尚昆为她特地举行了一次慰问小宴。
这次被捕影响李伯钊的一生,不仅与杨尚昆打下感情基础,更重要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表现天赋——成功扮演了一个“找哥哥的四川丫头”。
1926年底,组织派遣李伯钊留俄,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毕业,留校任翻译。1929年夏,莫斯科中大著名“十天大会”,表决时她投了王明集团的反对票。她被抓住“出身不好”,被指为”阶级异己分子”,被开除团籍。
就在她思想十分苦闷之时,同学杨尚昆对她格外关心,为让她高兴,杨尚昆搞到一件十分讲究的“太阳呢”女西装,李伯钊深为感动,倍觉温暖。1930年夏嫁大四岁的杨尚昆,同年底先后回国,从事工运。
来自农村的进步青年,虽说什么阶层都有,但以破落中产家庭为主。太富了,一般不会参与革命,毕竟风险很大;太穷了,读不起书,也不可能接触到红色思想。
河南镇平县农家子弟彭雪枫(1907~1944),1921年投奔天津教书的伯父,考入南开中学,因伯父家困难。1922年,彭雪枫赴京投靠族叔(西北军秘书),母亲倾囊拿出15块大洋。入京后,彭雪枫入读“第十六混成旅官佐子弟学校”,族叔每月接济伙食费3.5元,但族叔家人坚决反对,一年多后停止接济。全靠校长余心清安排彭雪枫在附小兼教国文,七小时/周,月薪十元,他才未失学,1925年入团。
黄杰(1910-2007),湖北江陵郝穴镇书香闺秀,1926年小学毕业后考入武昌女师,1926年11月,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要招女生队,名额一百。
语文考题:“革命与社会进化之区别”。黄杰作了108字的答卷,讲了她对革命的粗浅认识——革命是人为的、社会进化是自然的。数学题,她只作了两道,因未上过中学,不会代数、几何。后座一位考男生队的老乡抄了答案从下面递过来,黄杰不敢作假。监考老师发现后取消这位“见义勇为”男生的考试资格。与黄杰同桌考试的是一位女大学生,结果,小学生的黄杰录取了,女大学生却落榜。她很不服气,认为将她俩的试卷搞错了。复试那天,黄杰见自己答卷上批了四字——“孺子可教”,认为她政治思想与道德质量不错,就这样黄杰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批女生。"
1928年初,黄杰加入中共,后任松滋县委书记,领导松滋九岭岗农民起义,后来任中央军委、临时中央局交通员、东区委女工部长,鄂西中心县委常委。1940年赴延安,任第一保育院长、边区妇联组织部长。1946年5月嫁抗大代校长徐向前;1949年后,任纺织部人事司长、政治部干部部长。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保安过失致人重伤罪找辩护律师,保安打死小偷
小区保安为制止小偷行窃将其打伤,是否可以不起诉?临平区检察院办理这起案件时,专门召开了一场公开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任某是临平... 时间:2022-11-20镇平县找拘留保释律师,镇平县找拘留保释律师事务所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1、留苏先行者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新生的苏俄关注着东... 时间:2022-11-20找一个重庆丰都律师,找一个重庆丰都律师多少钱
位于重庆丰都县城郊区的首座小区。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12月13日下午3时,重庆市丰都县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涉及人格名誉侵权的民事纠纷案件。与同类案子相比... 时间:2022-11-20派出所拒绝改名可以找律师吗,离婚后小孩改姓名有一方不同意
公民的户口变更登记是由于客观情况变化,为使原有的登记内容符合实际情况而进行的 一项登记。户口登记具有法定效力,变更只能申请户口登记部门依法进行,公民不能... 时间:2022-11-20找律师写个赠与协议多少钱,找律师写个赠与协议多少钱合适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蒋凯 实习生 彭天琪 刘语彤“我签了房屋装修合同并付了定金,不想装修了定金能退吗?“跟置业顾问约定买房时无法顺利贷款就退还订金,现在... 时间:202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