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为什么现在找律师助理工作那么难,中小律所发展的危机,困境与破局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18 20:24:15


根据武汉市律师行业2021年度大数据:


由以上数据分析武汉律所特点:


一斑见豹,一叶知秋。


从武汉市律所分布特定看,近年律师人数增加很快,部分律所规模化扩张加速并已显示出在律师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外地品牌律所进军一线甚至二、三线城市的步伐加快,势头很猛。


虽然精品化、专业化的中小律所也在不断脱颖而出,但中小律所整体不温不火,在疫情环境下,有些中小律所举步维艰,甚至出现亏损,律所大、小之间出现两极分化。


分析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看似偶然,实则有其必然性:


一是在互联网全面融入法律服务大背景之下,随着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驱动,法律服务正在向大众化普及化迈进,常规案件的律师费价格明显下降;


二是新一代年轻高素质律师快速崛起,法科毕业生、获取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人呈喷涌之势,他们科班出身,专业素质高,思维活跃,更具勇气和个性,和7080后服从性较高相比,吸引难度、管理难度增加。


三是当事人在选聘律师方面越来越成,方式、途径、标准、品味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简单找熟人转变为多方了解,横向比较,律所的品牌、专业、规模,也已经逐渐成为选择考量的重要因素。


四是头部律所的扩张进一步加剧。北上广大型律所、头部律所纷纷向一线,甚至二、三线扩张,武汉分所已占据律所总数15%,拥有律师人数超过20%,这么多的优秀律所齐聚武汉,是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但也加剧了律所之间的竞争。


五是律所在律师人数竞争上越来越大,各律所纷纷在吸引和招聘律师方面放招,通过办公设施升级、优惠管理费用、减免工位办公费用、私人朋友关系等各种手段吸引律师加入,部分律所专门组建了人事团队负责人才引进。


六是疫情防控出现常态化。疫情防控已进入第三年,全球疫情还处于大流行阶段,疫情反反复复,防疫已成为常态化措施,估计这种态势还会延长相当时间。



市场自有其法则,竞争不是坏事,认识到挑战和危机,才能直视痛点并加以解决。


1.转变思维,把对律师的管理转换成服务


律师是律所的根基。有少部分主任或者合伙人,把律所服务当成律所管理,把律所管理当成权力,我认为这种思想应当转变。


一是要尊重律师的职业特点


每个律师都是自带生产工具的个体户”,作为自由职业者,每个律师都能自给自足,可以不必依附某个特定律所。


我曾经参加人大律所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某头部律所主任曾幽默地说:“你看过放牛的、放羊的,你看过放猴的吗?”充分说明了律师作为自由职业,不好管理、不服管理的特点。


相反,绝大部分律所的收入来自收取律师的房间费、案件提成,可以说律所的客户就是律师,为律师搞好服务应该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要尊重律师的个性需求


合伙人层面不能只把律师当成赚钱工具,不能只强调律师顾全律所大局,而忽视律师的个体利益和个性需求。


在律师需求和律所要求有冲突的时候,不要一味简单认为律师不听话,只要不是根本的原则问题,律所要尽量站在律师的角度换位思考问题灵活处理


在服务好律师的基础上,让律师形成对律所战略、品牌、文化、制度的认可。


三是要把服务律师落到实处


服务不应只作为一个口号,应该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要从部门设置、职务安排、业务指导、案件合作等方面,全方位、全面支持律师的业务和个人发展,把成就每一位律师作为律所的最高使命和最高荣誉。


对于思想新、能力强、有热情的律师,可以吸收参与到律所管理,让他们增强对律所的归属感。


2.明确定位,从战略出发确定律所发展路径


欲展业务,需先定位。角色定位准了,方向明确了,才能集中精力谋发展。


以下三个方向,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小律所突破困境的主要路径:


第一种:坚持专业化的定位,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走建设精品律所之路,在某一专业领域做出名,力求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美,在专业化或者某细分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种:面对规模律所的快速扩张,中小律所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中小律所可以进行合并,抱团取暖,一方面资源互补,另一方面也可在规模上快速扩大,以此增强了和大所抗衡的能力。


第三种:北上广深等一线品牌大所,正在全国范围内抢占市场、开办律所,地方中小律所面对展业困境,可以放弃原有品牌,整体加入一线品牌大所、强所,成为其分所。


以上方向,难分优劣,各有利弊。


中小律所合并,以及加盟分所,本质上是走规模化道路。


律师行业是专业型服务行业,是基于“人的智力”的行业,律所提高自己的业务收入和市场占有率,往往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提高对客户的收费能力,二是扩大律师人数规模。其中人数规模增长可能是律所发展最快的一种方式。


规模做大的优势,在于有利于集中资金、人力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抢占市场,营销投入又反过来增加人员加入,形成良性循环。另外,由于人数众多,也可形成律所内部的交易市场,为律师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更多机会。


不过,规模化也有不少弊端,例如管理工作量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个案风险就可能损害整体品牌、律师之间老死不相往来,案件代理回避等等,但从整体来看,规模化是近年来律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当然规模化也不是非走不可的独木桥,中小律所也可看准市场,把行业进行细分,从小处着手,走精品、专业化小律所的路子,从而走出一条属于自己发展的道路,例如:天同律所等,都是很成功例子。


3.多措并举,从助力律师成功的高度吸引人才


绝大多数律所目前还停留在人头红利阶段,也就是依赖律师人头而获得收入,律所人头越多,收入就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律所的“抢人”大战,已经严重内卷。


中小律所和规模大所相比,品牌影响力较弱,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方面投入较少,吸引人、留住人方面面临着很大挑战,合伙人都普遍焦虑,进新人难,留住人同样难,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人,也可能被别的律所抢走。


中小律所要转变观念,从“软”“硬”两方面入手,从助力律师成功的角度,服务好律师,增强律所对人才的吸引力,而不要仅仅把律师作为律所赚钱的工具。


第一,尽量降低青年律师执业的经济成本


前五年是青年律师案源最少、收入最少的困难期,降低执业的经济成本,是他们很实惠、很实际的需求。


有律所尝试实行了减免卡座工位费、办公室费用、提成返点等制度,今后还可以尝试实行共享卡座、共享办公室、共享助理等制度,尽最大可能让律师在办公成本上进一步降低。


年轻律师多选择卡座区办公,律所在整体装修设计时候,可考虑把办公区和接待区分开,当事人只在接待区活动,不会直接进入到办公卡座区,年轻律师选择卡座,不会影响面子。


第二,招人要招最适合本律所的人


新进人员能否留住很重要,有些实习律师或者年轻律师有志向去大的规模律所,这些人即使到了中小所,心也未必安定,一段时间后早晚走人,特别多见的是挂证律师,拿到执业证后基本上就会跳槽。


因此在选择新人过程中,不能仅看履历的光鲜,比如说名校毕业、研究生博士等等,这些人不一定是中小律所的引进对象,招人时要注重考察对本所价值观品牌专业认可的人、适合在本律所长期发展的人。


第三,要让年轻律师感受到培养和成长


很多年轻律师选择律所,是希望在律所能够学习、成长,在自己案件业务、执业经验遇到难题的时候,能够有人沟通、交流和指导。这方面的需求,在90后、95后身上体现的特别突出,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对律师行业前几年的困难有充分认识,也并不缺生活费,缺的是实务经验的积累、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快速成长的渴望,中小律所要发挥人少的优势,尝试建立分专业疑难案件联席研究指导制度青年律师导师制度青年律师成长沙龙等,让这些年轻律师产生较强的尊重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第四,要用事业和感情留人


事业留人,就是要让年轻律师看到在中小所发展的希望,让他们感觉到在这里有发展前景,能够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主任、合伙人,一定要留出一定的时间经常和这些年轻律师进行交心谈心,这批90后、95后律师,想法很多,内心丰富,通过情感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树立执业信心,解除发展中的一些疑虑。


第五、要提升硬件,创造一流的办公条件


办公环境既是形象,也是资源,近些年武汉律所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各律所的差距还是不小,要争取用一流的环境服务好客户,服务好律师。


当然,关于发展之道,是一个很大、很深、很细的话题,关于品牌、营销、内部管理、团队建设、细分专业等方方面面,水平有限,希望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谢谢大家。


演讲参考了网络部分文章,在此一并鸣谢。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