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福建刑事婚姻律师电话,福建省第一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推进会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0-06 13:40:11
福建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次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东南网记者 张立庆摄

东南网12月7日讯(本网记者张立庆)12月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福建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邀请福建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教育整顿办副主任李杰鹏,介绍福建省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总体情况。福建省委政法委委务会议成员、政治部主任,省教育整顿办副主任邓佳文;福建省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省教育整顿办成员王汉宏;福建省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省教育整顿办成员王金文;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福建省教育整顿办成员许标旗;福建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省教育整顿办成员林安泰回答记者问。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叶雄彪担任发布会主持人。

记者:福建省委政法委是全省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组织者,又是第二批教育整顿的参与者。福建省委政法委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有哪些实际举措和特色亮点?谢谢!

邓佳文:在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省委政法委机关围绕着群众“急难愁盼”具体问题,推出了一批群众欢迎、基层叫好的举措,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据统计,委机关共立办实事、解难题项目33项,目前已全部完成。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化解信访积案,开展司法救助。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信访问题,结合职责职能,配合省信访局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积案专项行动”。

(一)是针对重点地域信访事项,深入省信访局及相关重点地区开展调研督导,着力推动涉基层不作为、乱作为引发的重复信访化解工作。截至10月底,中央信访联席办交办我省10691件重复信访事项,已经化解9848件,占92.1%。

(二)是牵头组织修订省级国家司法救助个案分类标准,支持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省市县三级政法部门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及时救助一批受害当事人及近亲属,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有效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稳定。目前全省已使用国家司法救助资金2885.22万元,救助724件案件952人。

(三)是推进挂包信访积案化解,在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推动下,省市政法委、信访局等相关领导多次前往信访发生地建宁县,约见信访当事人,召开信访积案专题推进会,解决诉求、理顺情绪,推动案结事了、息诉息访。委机关主要领导挂包建宁县的3件信访积案已全部化解办结。

二、开展道路交通整治,保障群众出行安全。2021年8月,省委政法委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列为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充分发挥“省直平安单位创建”等机制作用,协调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落实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各项工作措施。

(一)是围绕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目标,在全省组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专项攻坚行动,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专项行动,推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机制,全力稳控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二)是总结推广宁德等地探索建立“一次关注、两步操作、一键理赔”的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121”模式,通过在手机端线上服务和交警、保险机构联合办公,将原本3个工作日的案件办理、调解和理赔流程缩短到最快30分钟,形成“掌上快处、马上快赔、一次不跑、矛盾减少”的新时代社会治理“路上枫桥”特色经验。目前已在全省推广。

(三)是结合政法工作调研、平安县(市、区)考评等时机,对年初提请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确定的9个道路交通问题及运输安全隐患突出的省级通报整治点,组织开展实地督导,压实相关地区党委政府平安建设主体责任,推动标本兼治。

(四)是组织力量赴福州市调研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情况,了解城市交通现状和存在问题短板,共同研究应对措施,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5条对策措施、10个具体问题建议,为全省各地提升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福州样本。据统计,今年1-11月,全省发生伤亡交通事故啊数同比下降9.69%,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1.35%,受伤人数同比下降22.82%,财产损失数同比下降6%。

三、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管理水平。省委政法委将推进网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平安福建、法治福建建设的重要举措。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启动后,相关处室就立即深入到福州市、莆田市及相关部门,围绕“明确身份、规范管理、提升能力、完善机制”等目标,对网格员队伍建设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加强和改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执行情况,梳理网格员队伍建设重点问题,并围绕网格划分难点、巡查路线范围、入户走访重点、网格化响应处置机制等热点问题开展座谈,撰写形成《关于福建省网格员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对破解网格员职业定位、工作合力、经济待遇、管理制度等瓶颈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有力指导推动各地市网格规范化服务管理,为今年疫情期间我省8万多名兼职网格员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有效防止疫情输入、扩散和输出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创新模式,规范涉案财物管理。省委政法委将全面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列为为群众办实事、为基层解难题项目。在总结厦门、泉州等地创新推出的“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引入财政监管”“刑事涉案财物先行处置”“购买社会化仓储物流服务”等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全省刑事诉讼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信息平台试点工作范围,打造我省涉案财物“实物静止,手续流转”法治化、智能化、集约化管理新模式,及时起草《福建省刑事诉讼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平台应用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实现对涉案财物集中管理、统一处置,有效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了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进,总结经验,建立党建引领机制、创新推进机制、督促落实机制,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谢谢大家!

记者:福建省法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何特色亮点?

王汉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是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工作要求,也是人民法院政治属性和人民属性的集中体现。省法院党组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司法领域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确定了了15个重点项目54条措施均已完成或取得阶段性成果。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报、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相继作了报道。

一、突出问题导向,提升质效办实事。坚持把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院领导带头下基层倾听意见,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带头协调推进落实,做到群众有所呼、司法有所应,群众有所求、司法有所为。

抓审判提质解“痛点”,瞄准群众关注的“舌尖上的安全”,依法严惩各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共审结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以及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案41件,判决生效57人。着眼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法审理各类涉农案件295件,依法惩治涉农领域职务犯罪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违法破坏及占用耕地等犯罪。

抓执行提效破“难点”,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高的“执行难”问题,开展“八闽护薪”专项执行行动,对涉及追索劳动报酬(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利益的工程款等案件进行集中攻坚,共办结涉薪案件6062件,执行到位标的1亿余元,司法救助135人,救助金额187.4万元。

抓服务提优疏“堵点”,积极回应群众对司法便捷高效的新要求,进一步优化“一站式”司法服务,全力破解“立案难”,在福建法院网开设不立案投诉窗口,6月底上线以来,共受理网上投诉116件,已办结114件。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立案服务,全省法院共接受当事人预约127人次,服务对象132人,立案122件。

二、注重创新方法,协同联动出实招。注重系统观念、法治思维、强基导向,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实现同向用力、相融共促、一体推进,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注重上下联动,对“问题在基层,根源在上面”和单靠基层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坚持省市县三级法院联动推进,上级主动对接基层、下级积极建言献策,推进实践活动向基层延伸,在基层落地,靠基层实现,通过重点项目在基层落地落实和有效推进彰显活动实效。加强横向协同,与省委政法委等六个部门联合下发《加强行政诉权保护规范行使诉权行为的意见》,引导当事人合理表达诉求,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得到最高法院周强院长批示肯定,要求及时总结推广。积极开展“治重化积”涉诉信访集中治理,与信访联席办建立会商机制,协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化解举措,已办结1449件,办结率为87.76%。加强与林业部门建立“生态司法+林长制”协同机制,实现法院驻林长办公室法官工作室全覆盖。突出普惠共享,把实践活动与文明创建相结合,开展司法“六进”、“司法送暖”和爱心捐赠等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次,走访慰问群众115人次,发放慰问金、书籍等近10万元。

三、强化督促指导,建章立制求实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办实事的根本标准,健全责任链条,以责任到位保证措施到位、质量到位、效果到位。

压实责任,对账销号。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主办部门牵头抓、协办部门联合抓,建立调研摸底、建账定责、精准解决、成效反馈的工作闭环,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路径,明确办理序时进度,落实每月推进情况报告、进度情况梳理分析、推进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强督办落实。

广开言路,跟踪问效。通过在门户网站设置意见栏、办公楼放置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基层法院、机关干部等不同领域的意见建议,让群众“挑刺”。适时组织“回头看”,对重点项目落实情况进行逐项分析研判,及时调整充实措施,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建章立制,管常管长。先后制定加强立案工作、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行政诉权保护、未成年人审判等相关机制制度13项。其中,围绕解决执行难,与省人社厅联合深化根治欠薪联动工作机制9条具体举措;围绕解决立案诉服难的问题,制定进一步加强立案工作提升服务质效意见19条措施;为全面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制定出台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46条举措,实现全省法院少年法庭全覆盖。

记者:请问王金文主任,福建省检察院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如何将群众所望化为检察所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王金文:在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福建省检察院自觉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做好检察为民实事,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实措施推进42个项目,累计办实事238件,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推进过程中,注重“三坚持三突出”。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针对性。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作自己的事,着力推进落实一号至六号检察建议、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未成年人保护等为民实事。二是坚持系统集成,突出实效性。坚持领导挂帅、部门协同、一体推进,院领导带头成立工作专班、领办项目清单,确保方向准、措施实、成效好。三是坚持社会协同,突出创新性。积极践行“双赢多赢共赢”“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等检察新理念,充分延伸检察职能,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主要做法和成效体现在四个方面:一、优化营商环境办实事。立足我省民营经济大省实际,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深化落实省检察院服务民营经济创新创业创造“16条意见”、服务保障台胞台企合法权益“18条意见”和服务保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15条意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实打实的服务。注重保护企业创新发展,着力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促进企业守法合规经营。深化涉台检察“一室一员”工作机制,全省设立涉台检察联络室51个,聘任190名台胞担任检察联络员,助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从2018年至今年10月,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各类影响非公经济发展案件1716人,起诉2902人;批捕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947人,起诉2255人。

二、突出公共利益办实事。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海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建成全国首个省级海洋检察保护主题法治教育基地。组织全省六地市建立闽江流域跨流域检察协作机制,发布河湖保护《武夷山宣言》,携手共护母亲河。守护百姓“钱袋子”,深入落实最高检“三号检察建议”,严惩侵害群众财产安全的“套路贷”、预付消费诈骗等犯罪,今年以来全省批准逮捕金融领域犯罪案件743人,起诉1405人。保护“脚底下”安全,深入贯彻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刑事+公益”衔接机制,推动相关部门排查城市道路窨井盖19.43万个,整改问题窨井盖2万余个。

三、强化民生关切办实事。着力解决农民工“烦薪事”,针对拖欠工资、未依法缴纳社保等问题,连续四年组织开展“根治欠薪”专项监督活动,充分发挥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帮助2398名农民工追讨欠薪5361万元,有力解决农民工“烦薪事”。全力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针对办案中发现的监护人管教不当、监护缺位等问题,创新实行“督促监护令”机制,结合办案督促监护人履行法定监护职责,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发出“督促监护令”388份,帮助2301名未成年人矫正不良行为习惯,377名监护人改善亲子关系,112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该机制已在全国检察机关推广,并被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吸纳。

四、突出矛盾化解办实事。深入防治虚假诉讼,落实最高检“五号检察建议”,以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虚假诉讼高发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专项监督,创新形成线索排查、深入调查、移送侦查、精准审查相结合的立体联动监督模式,获评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优秀案例。今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累计查办虚假诉讼154件,挽回经济损失2800万余元,有力维护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持续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路线图”机制,促进矛盾化解。今年以来,全省共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169件,其中省市县三级院联合办理的姚某诉某县民政局撤销婚姻登记检察监督案,成功化解了困扰当事人近7年的冒名骗婚操心事,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成果转化,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好经验好做法予以总结、提炼、延伸、拓展,转化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深入推进。

记者:请问福建省公安厅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出了哪些工作措施,有哪些工作成效?谢谢!

许标旗: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以来,省公安厅党委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工作要求,在省教育整顿办的具体指导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共为群众办实事5.6万多件。

做法成效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在便民服务方面,我们推出了4项具体举措

(一)是开展治理查处违法停车执法问题专项工作。针对查纠违法停车执法不规范的问题,实施“五个一批”“轻微违法不予处罚” “首次违法书面警告”等系列柔性规范执法措施,新增停车泊位4.31万个,整改设置不够科学规范的监控设备700个,撤换禁止停车标志标线2993处,开辟一批路段和区域,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允许城市非主次干道夜间停车、临时停车,有效缓解群众“急难愁盼”的停车难问题。

(二)是简化办事流程。推行二手私家车转移登记“全省通办”,自9月15日实行后,完成二手私家车转移登记7799笔;扩大公安网随机选号数量,全省非营运小微型汽车号牌随机选号从“20选1”,调整为“50选1”,自9月15日实行以来,群众共选取非营运小微型汽车号牌61661面;主动对接婚姻登记、社保、个体工商户基本信息等77类政务服务接口,方便群众到公安窗口办理业务时,免交纸质证照,让群众办事更快捷。

(三)是实行“就近办”便民服务。加快建设“福建公安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推广“e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模式,部署55项公安高频服务事项在年底前入驻自助服务一体机,提升公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自助办”的便利度。

(四)是聚焦“互联网+”便民平台。将全省389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入驻“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对36项公安高频服务事项,采取数据共享、线上线下融合、优化流程环节等措施,完成对接上线服务,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区域通办、异地可办;推出户口迁移事项“闽粤桂琼跨省通办”,实现迁入地“一站办结”,已跨省办结户口迁移事项6744件;在“福建治安便民”微公号、闽政通APP上,新增“临时身份证办理”模块,实现省内户籍的群众申领临时身份证“最多跑一趟”;推出高速公路“一键报警”功能,既第一时间精准发送报警位置,又缩短了50%的报警时间,实现了精准高效救援,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在守护平安方面,我们开展了5项具体工作

(一)是开展景区和非景区景点专项整治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动协同相关部门,加强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管理工作,创新开展“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建设,充分用好全省旅游景区的视频监控资源,采取视频监控、人流监测、无人机巡查等手段,打造景区智慧管理模式。今年8月下旬以来,共设立景区及非景区景点警务室662个、执勤点1403个,排查整改风险隐患8204处,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是扎实推进“团圆”行动。深入开展疑似被拐人员、身份不明人员的核查工作,加大新科技手段的研发、运用,与其他省份实现数据共享,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缉捕拐卖儿童犯罪嫌疑人,查找失踪、被拐儿童,目前已成功破获拐卖儿童积案3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1名,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1431名,让他们实现家庭团圆。

(三)是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紧盯高发类案和重点案件,严格落实“快推快打”机制,深化重点地区整治,强化精准宣防,更多地破案件、铲窝点,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3万多名,精准劝阻潜在诈骗受害人122万多名,阻止经济损失141.19亿元,其中,抓获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偷渡人员4000多名,战果居全国前列,得到公安部肯定。

(四)是全力侦办侵财类“民生小案”。充分发挥警种部门职能作用,强化多警种合成作战,目前已破获侵财类“民生小案”2万多起,破案率持续上升,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五)是严厉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针对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强化破案攻坚、追赃挽损,坚决护好群众的“钱袋子”。今年以来,共破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案件375起,挽回经济损失2.5亿元,成功破获了一批社会影响力大、群众关注度高的跨区域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今后,全省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入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宗旨,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着力推动惠民生、暖民心工作,不断展现教育整顿带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记者: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福建省司法行政系统在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林安泰:第二批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全省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司法部的部署要求,坚持司法为民,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衡量教育整顿成效的根本标尺,聚焦民生痛点难点,打通服务堵点断点,推出28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用心用情用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在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工作上持续加力。深入开展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评选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提升我省法治核心竞争力,努力打造东南沿海法治高地。准确把握民生需求,完成优化营商环境、养老服务、全民健身等20项省级法规规章的立法初审,制定《福建省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办法》《福建省全民健身条例》等涉及社会民生领域的重点法律法规,实体化运行35个省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并以数字化工作方式提升民意反馈质效。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组织8场行政执法考试,共1.2万余人参加,有效提升各级部门行政执法水平。

二是在推进平安福建建设上持续加力。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持续维护监狱戒毒场所安全稳定。成立40个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创新研发“绿色守护”平台。积极探索建立涉生产经营活动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管理工作办法及社区矫正信息互联平台,简化社矫对象办理请销假程序,开展社区矫正对象适应性帮扶1181人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调解领域,在卫生、交通、国土、物价等行业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2021个,培育个人品牌调解室803个。今年以来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4万件,同比增长15%。积极推动信访积案、重复案件的实质性化解,自4月以来共接访群众67件次129人次,均依法予以办理化解,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三是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持续加力。开展“复议为民促和谐”专项行动,帮助85名农民工成功讨回464多万元工资。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全省各地各部门已开展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事项共计4279项,切实解决市场主体办事难、办事繁、来回跑、多头跑等问题。积极推广法考政策,优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领取方式,惠及广大法考人员。选派党员干警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做好挂钩帮扶工作,为帮扶村争取约300万元资金建设。联合“红苹果”公益组织协调解决1500名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实际困难。

四是在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上持续加力。召开全省“八五”普法动员部署会议,制定《2021年福建重点省直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全面启动实施福建省“八五”普法规划。举办“2021年宪法宣传周”启动暨“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成立仪式,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民法典主题宣传月活动,创新打造福建“蒲公英”普法志愿者联盟,通过开发“蒲公英”普法系列原创产品,让书本上的法律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全面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夯实依法治理的社会根基。厅机关率先垂范组织开展了“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情暖童心·法治护航”“送法上门”进社区等一系列普法宣传活动。

五是在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上持续加力。紧扣“两快两全”建设目标,大力实施法律服务“均等化”工程,健全完善法律服务资源依法跨区域流动机制,推动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出台《全省律师服务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若干意见》,部署开展“百所联百会”等活动,累计457个商会与370家律师事务所建立联系合作关系。建立法律援助申请“全域通办”工作机制,开展“法援惠民生·为民办实事”活动,为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精准法律援助服务,全省共办理66036件法律援助案件,为受援人免收法律服务费用3.24亿元,挽回损失或取得利益4.35亿元。开展“公证减证便民”系列活动,降低涉企和民生项目的公证收费标准,扩展全省“最多跑一次”公证项目清单至112项,推行“互联网+公证”服务,推进高频公证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全省公证行业共办理“最多跑一次”业务超过18万件,为特殊群体上门办理公证9000多件。深化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示范点建设,组建律师志愿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523场次。

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巩固成果、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措施、更好的工作作风,把“我为群众解难题,为基层办实事”等工作坚持下去,争取更大的成效。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