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初中毕业找律师怎么发展,初中毕业怎么学律师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22 00:40:41


胡家润:那些年,我们一起度过的律师“执业青春期”


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学员,北京市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好青年,北京市律师协会行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律师协会企业法律顾问事务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教育电视台《法治天下》、北京电视台《生活广角》栏目嘉宾律师,致力于文化艺术、影视传媒领域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事业单位法律合规管理与风险防控。


(完整版视频请戳文末海报,扫码进入直播间观看)


胡家润 · 《这些年,我们一同度过的律师“执业青春期”》


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胡家润。很高兴,能在无讼成立6周年之际,在无讼直播平台与广大朋友一同分享我从事法律职业10年,律师职业6年的心动、心跳、心酸、心悦、心得组成的心路历程。


一、我为什么叫它“执业青春期”?


有的朋友可能会问,做律师怎么还有“青春期”呢?


我们经常听到,律师执业的第“3年、5年、8年、10年”,俗称“3,5,8,1”,是一名律师职业生涯的重要时间节点。比如说,3年级的律师,才有做总所合伙人的资格;5年级的律师,才有做实习律师指导老师的资格,说明从刚执业到执业5年这段期间里,是一名律师从刚入行时的懵懂到逐渐成熟的发展初期。


相信多数从事律师职业的朋友们,都有与我一样的感受,因为大家都曾经历、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个时候的我们,有“激情”,也容易“激进”;有“理想”,也容易“妄想”;高兴时欣喜若狂,失意时垂头丧气。虽然西装革履,领带皮鞋傍身,但仍然遮掩不住我们这张稚嫩、不够沧桑的脸。


因此,这样的一个时期,我把它称之为律师的“执业青春期”。回想在我们十三、四岁的年纪,作为初中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老师们口中经常提到的“塌腰”阶段,律师的“执业青春期”恰恰就处在这个阶段,如何健康、平稳地度过,如何妥善解决这个时期遇到的问题,走一条适合自己的、正确的道路,关乎到我们整个职业发展前途。


青春期,无疑是不成熟或是不够成熟的时期。因为不成熟或者不够成熟,包括我在内的律师同仁及其他新入行的朋友们,难免不经意间进入以下误区:

心急、气盛、迷茫、虚荣、攀比、彷徨......


比如说:


总觉得“平台”不够好

总想“年轻有为”(觉得自己是个“大律师”)

自己风险都没防控好,还想防范客户风险

老客户还没服务好,还总想着开拓新客户

误把平台的能量当成自己的能力

轻易贴“标签”,乱贴“标签”

自己都没管理好,就惦记着带团队


下面,就从我“执业青春期”里的几个重要表征,谈谈我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总结一下我与身边的律师朋友们一起度过的律师“执业青春期”。


二、我们一起度过的“执业青春期”


(一)选择平台的“焦虑”


现在网络的信息量非常大,各种写法律职业、律师执业“方法论”的文章铺天盖地,大多数法学专业的学生、还有想加入律师行业的朋友们也本着“虚心好学”的精神予以拜读。这就出现了“谁说得对”,“谁说得错”的问题,导致我们面临如何选择的问题,选择的背后,便是“纠结”、“迷茫”和“彷徨”,生怕自己的选择错了,更是怕自己的“选择”没有别人“选择”的好。


我的总结:“执业青春期”,只要不违法、不违背做人的道德与职业道德,做什么业务都是正确的,一句话:“做就是了,别想太多”


这样我们就减少了选择带来的迷茫、纠结与彷徨。


说说我自己:


我是从还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律师助理开始做起的,因此我几乎没有选择律所的权利,更没有选择“师父”的权利,能有一份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机会,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有人说,大学毕业生很懵懂,我认为那个时候的我,不是懵懂,而是什么都不懂。正是因为什么都不懂,所以无知、无畏、没有选择,也就没有痛苦。


但是,从我师父的身上,我感受到做律师:自由、受尊重、收入对得起付出。因为师父和我工作都不坐班,师父经常带着我在工作日打羽毛球、偶尔家庭聚会爬爬山,当事人都很客气,薪水嘛,至少当时的薪水也让我很满意。


最重要的是,师父对我是“全放手”式的“培养”模式,自己看、自己悟、自己谈客户、自己去开庭。我问师父问题时,师父甩给我一句话:如果都来问我,我要你干嘛?


开始我很不理解这句话,觉得师父很“残忍”,但想了想,我的主要角色不单单是“徒弟”,而是一名(领薪水)的“律师助理”,师父也是我的“甲方”,是我的客户。尊师重道的同时,要服务好我的这位“师父”客户,这才是我工作中的重点。也正是由于最开始建立的这个“客户服务意识”,让我受益至今,更是为我刚独立执业就有客户打下了基础。


首先是信任。“信任”绝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虽然不是每一位“师父”都敢于“放手”。但是敢于“放手”的前提一定是对你充分信任,这也是与客户建立委托关系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所以我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让入行的领路人——我的“师父”客户信任我,觉得我这个人靠谱,做事靠谱。


因此,我要把事情做好,做到他满意,做到让他感受到省心、省时、省力,哪怕是一件小事。而这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实是一场信任资格“考试”,而常年作为“乙方”的我们,其实每一天都在经历着各种“面试”与“考核”,成绩好的,自然在行业中“名列前茅”。


举个例子,刚入职律师事务所,我还没怎么开始接触案子,师父竟让我帮他看不到两岁的孩子。我想,这哪里是律师助理份内的事情?现在我听说有些律师帮合伙人开车就开始抱怨。


我当时也觉得我一小伙儿,还没结婚,就让我看孩子。但是反过来一想,既然师父交办给我了,是对我的信任啊。我必须要做好才是,结果,看了一整天,孩子没哭没闹,送回去的时候还对我依依不舍。我觉得,我成功了。


这也是师父为什么很早就放手让我去独立接案、独立办案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连2岁的孩子都敢交给我带,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呢?


能登上一个自己“心仪”的、“满意”的平台,最好不过。尤其是那种教科书式的晋级之路:国内著名四大法学院毕业,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作为工作语言,加入公司制的“红圈”律所,从实习律师、一年级律师一直发展到合伙人。


但是,在我们诸多的青年律师里,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学历背景,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这样公司制的“红圈”律所。即便加入了这样的平台,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达到你的预期。因为平台是平台,自己是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我们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传统意义上的“小所”中脱颖而出,那更说明我们适合这个职业,我们自己也是“平台”,哪怕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小平台。红圈所,也不是创立的时候,就是红圈所;今天我们的小平台,也未必永远是小平台,而重要的是,我们都需要从做好一件小事开始,哪怕是“看孩子”。


(二)“井底之蛙”般的“年少轻狂”

刚才说过的,让我向往律师行业的三个重要原因分别是:受尊重、自由、回报对得起付出。说白了,就是能“站”着把钱赚了,还能有选择说“不”的权利。


我对律师职业的评价是:律师,是普通职业中的“特工职业者”。认为律师是能够通过法律知识,解决一切疑难杂症的人,因此经常会把自己当成“特工”,充满激情,但激情过了头,就成了“激进”。而律师“执业青春期”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年轻气盛”。执业初期的我,虽然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但有时也像“愣头青”一样四处碰壁。


因为有些事情,单纯讲法律,不讲人情,不看事务所处的环境,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使矛盾激化,尤其是面对机构客户,有层层的领导,多方的角度与利益,有些问题又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要认真,但不能较真,诉讼未必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给别人留余地,也是在给自己留余地。


这个阶段的我,一如既往的西装革履,领带皮鞋,不论走到哪里,不知道别人的感受如何,但最起码自己心里还是响起了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再加上自己签下了几个客户,胜诉了一些案子,登上了电视荧屏,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取得了一些小成绩,身边的人多了几句“年轻有为”的夸赞,还真容易把自己当成“大律师”。


但现实是,我在停车时,依然会被保安大哥认作“司机”师傅,问我“领导开个会得怎么得2个小时吧,您这一天也挺不容易的。”还有就是陪客户进入某高档小区,可能因为我穿西装的缘故吧,保安问我,你是哪个房屋中介的?再有就是,“我们这不让“滴滴打车”进……”


初遇上面的几个场景,我起初是不服气的,我并不是对于保安大哥、司机师傅、房屋中介有职业上的偏见,我认为职业没有贵贱之分,职业都是平等的。


但是呢,我就在想:保安大哥你什么眼神儿啊?是我的“服装”出了问题还是“气质”出了问题?


我琢磨我这硬件条件也不差啊?怎么几次三番地容易被“误解”呢?


抛开保安大哥见识的问题,最可能的是一个因素:我还长着一张年轻的脸,从这张脸上基本就能看出社会阅历的“年份”,哪怕我很努力、很刻苦、觉得自己“饱经沧桑”,但“年轻”,是这个阶段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我们需加倍努力,来弥补这一“天然”劣势。


这几年,我把律师职业与社会上的一些职业做了类比,最接近律师职业的,就是医生。我们去医院看病,同等条件下,也愿意去选择至少40岁以上的医生,中医就更是“越老越值钱了”。在我们这两个行业里,年纪就代表着阅历与资历,“年少成名”多数情况下还是出现在体育界和娱乐界,我们很少听说哪位“大医生”三十多岁便享誉全国或者名震一方。


因此,我们很难“年轻有为”,即很难在这个阶段被称为“大律师”。


但往往我们觉得自己是大律师,进而看不清自己、摆不正位置、也正是这个时候“挫折”便接踵而至了。


首先,总觉得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地解决一切问题,包括该我们律师解决的和不该我们解决的问题,不在其位却谋其政,费力而不讨好。比如我们作为某机构的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的同时,被当做“参谋”或“军师”参与到机构内部复杂的人事关系当中,过多的提出法律服务范围以外“非专业”意见,那么这个法律顾问恐怕就快当到头儿了。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超强的“带入感”,把自己当成了“客户”从而丧失了律师应有的理性。最经常听到的,也是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男律师在代理女客户的离婚诉讼中,扮演起了“护花使者”的角色,甚至是“保镖”的角色,问题没解决,反而激化了矛盾,让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陷入了难堪的境地。


其次,过于自信演变成的“自负”。这无形中让我们不经意地关闭了律师这扇需要不断学习的“大门”,没法向身边的律师学习、没法向所在协会的律师同仁学习,更不必说向全国其他省份的律师同仁学习或是向其他法律职业共同体学习,逐渐地沦为了“井底之蛙”。


律师行业乃至整个法律行业,是一个卧虎藏龙、人才济济的行业。2018至2019两年,我参加了两次全国律协主办的青年律师领军人才训练营,切身体会到什么叫做“天外有天”和“人外有人”,虽然身处首都北京,许多资源得天独厚,但是发现全国各地的青训营同学们太多的优点、特点、亮点,有的时候真是望尘莫及、自叹弗如,好生羡慕,震撼的同时,甚至有一种被“降维打击”的疼痛感。


就如我一位青训营兄长经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井底之蛙,区别只在于井口的大小”。


至此,我服气了。我开始放眼全国青年律师行业,找寻和弥补我与全国优秀青年律师的差距。2018年底,我先后登门拜访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几位同学,又拜访了天津、新疆的几位同学。


一位我十分尊重的、年长我7岁的天津同学告诉我,“家润,这个阶段,要做到“不急,不比”,即使做不到“不急”,也一定要做到“不比”,记住:水到渠成。


尤其是在这个“青春期”就独立的律师,往往是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做事的,需要自学和自我监管。这个阶段,我们最容易进入的误区,便是“攀比”带来的痛苦:比平台、比客户、比创收、比穿戴、比律所或协会职务等等。忽然想起上学时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你是学生,要比学习,别比吃穿”,我也曾一度陷入这种“人比人得死”的痛苦中,但经过同学的劝慰,现在的我,只与过去的自己相比较。

通过虚心向这些优秀的同学取经、学习、总结、调整、尝试、改变,终于让自己满意地结束了执业的第五个年头,晋级了合伙人,健康、平稳地度过了自己的“执业青春期”。如果有青训营同学在看我的直播分享,那么请接受我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有你们。


(三)为没有客户而“烦恼”


这恐怕是青年律师们最关心的话题。对于获得客户的最原始的方法是:有人知道你做律师,有人把自己或身边的人推荐给你,这位朋友信任你并与你建立了委托关系,你圆满地完成了委托事项。这位朋友很满意,有类似事情还想到你或者再把你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简而言之,律师的客户来源为:有人推荐,拿得下,办得好,口口相传,裂变式发展。


我这几年的客户积累,就是用这种最原始的方法,但不代表着我排斥其他的如互联网宣传、媒体宣传等方法。在执业的青春期,我推荐这个最原始又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逼着我们一直保持着高质量和好口碑,对于前几年的办案技术和质量积累非常重要,也能时常提醒自己是否降低了办案质量,是否忘“本”。


如果为我们推荐客户的人少了,或者找我们的客户少了,那八成是基础出了问题,也就是服务质量出了问题或者是服务态度出了问题。


这便是我经常反思的,老客户服务好了吗,就开始惦记着开拓新客户?


我记得我独立接待的第一位客户是要我帮助起草一份合同,1000块起草一份合同。我的服务特点是:物美、价廉、上门服务。这份合同,我反复修改了8稿,上门“取件”,“送货”上门。客户很满意,10年来,他及他的家庭凡是有与法律有关的事情,都会找到我。


我刚执业的第一年,办理一件师父推荐给我的,几乎没有胜算的一起系列股权纠纷案,盈余分配款一共就30万元,结果这个案件,我足足跑了30趟法院。不论是法庭门口还是法庭附近小区,我去了都能有一个车位,因为大家都已经熟悉我了,为这么一个所谓的“小”案子,这名律师总来法院。最终,这个案子历时3年,100%执行回款。后来这位客户把我推荐给了她的朋友,她的朋友又推荐我做了朋友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而这家顾问单位,是这次疫情期间首家主动要求续约并提前付费的客户。


同样的,三年前,一位钱伯斯上榜的大咖律师前辈把我推荐给了他的朋友,一起连合同都没签还问对方要合同项目款的案件,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一样的案件回款。这位客户朋友反馈很满意,大咖律师又推荐了其他朋友,一样的满意。最终,我有幸与大咖律师团队形成了战略合作,协助处理他们非诉客户的全部诉讼项目,让我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


因此,处于“执业青春期”的我们,“质”永远是第一位,质变形成“量变”,而量变,又能积累形成新的“质变”。这恐怕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


尤其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近几年有影响力、有质量的案件,都是同行推荐的。记得我在刚入行的时候,某位业内大咖说过,“同行为我们推荐的业务大多是有质量的业务。”的确,在行业内的口碑非常重要,在“同行相轻”的逆境下,树立一个靠谱、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好口碑,非常重要,越接近成熟,就理解执业规则中为什么禁止贬损同行,因为爱护同行,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四)来自客户的“专业化”“问题陷阱”


律师业务“专业化”是近些年来最“热”的词,青年律师到底要做“万金油”律师,还是做“专业化”律师,一直是讨论不断的话题。


这也是在我们这个“青春期”阶段遇到的“瓶颈”之一,我也曾为此深受困扰。感觉没有一个“专业化”的标签就没有了前途,就不被同行或者客户认可,说白了,“人家都有我没有”。


我们这里不谈如何做选择,也不谈进入“专业化”的“方法论”,我在这里首先与大家分享的,是在青春期里还没有完全形成“专业化”方向的我们,如何避免掉进“专业化”的问题陷阱,这是来自于客户端的问题陷阱。


举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例子:


一位我加入的某车友会的群主,平时给大家的感觉应该是一位所谓“高净值”的金领,突然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上来问:“胡律师您是做哪个方面业务的律师?”我的回答:“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他又问:“金融方面的业务您熟悉吗?”


律师听到“金融”方面的业务,一般情况下,是不是马上就能脑补到“银行、保险、信托”等高大上的业务?


我反问:“您能具体说一下需求吗?”(言外之意,我要问他你到底是什么事儿)他回答:“我欠某某银行点儿钱……”


如果我当初的回答是:我是做刑事辩护或知识产权的,或者其他与金融不沾边的业务,这位朋友一听,与他心中选择做“金融业务”的目标律师不符,很可能就没有然后了,然而很多客户不知道是真懂,还是真不懂装懂,往往都喜欢这么问,至少您之前设定的“刑事辩护”、“知识产权”业务标签,给您未来接下这单业务,设置了障碍。这就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不要掉入客户端“专业化”问题的陷阱,尤其在“青春期”这一案件量不饱和阶段,不要轻易给自己贴标签,更不要给自己“乱贴”看似“高大上”的标签。


最终,我们要给客户或者同仁的首要感觉是,这位律师很靠谱,我们接受的问题应该是:这个案件你能不能做?而不是你是做什么案件的?


如果大家特别想实现专业化,那么最佳途径,就是加入一个“专业化”团队,或者自己能够耐得住寂寞,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自己开辟出一条专业领域的路。


而我的发展路径也是经历过纠结和痛苦的,有时贴上“标签”又不得不“撕”下标签。


我只能根据个人情况,在不同常见业务领域都有过一定尝试,努力做好每个案件,打下坚实基础后,再给自己做一个“大数据”分析,看看自己在哪个领域的案件量最多,哪个领域的客户群最多,我喜欢的、我最擅长的领域又是什么,逐渐接近专业化。


我认为,至少在这个案件量不饱和的阶段,过分强调专业化,会使我们律师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降低,就如这次疫情,冲击较大的便是文旅、影视行业,如果我们是专做这个领域业务的律师,其他的都不做或者不会做、不屑于做……那么恐怕日子有多苦,只有自己知道了。


但不论如何选择,“专业化”拳头产品的意识是要一直伴随整个执业生涯的,我对我目前专业化发展的规划是:一专多能。而现实是,“一专”,逐渐清晰,“多能”,基础要好。这个阶段,相对于那些“花里胡哨”的标签与头衔,我认为“靠谱”的标签更重要。


三、重回新起点,依然在路上


这次疫情期间,我待在家里,学会了由韩寒、朴树联合创作的一首吉他弹唱歌曲《平凡之路》。“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这正是经过律师“执业青春期”的我的内心写照。前几天与无讼学院的伙伴们一起交流,离别时,我无意间说了一句话:我们都喝“小米粥”,意思是我们都吃五谷杂粮,都是俗人、都是凡人,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些,快乐或许就会多一些。


作为律师,即便经常认为自己是普通职业中的特工职业者,但依然是360行当中的普通行业,我们依然是平凡的人,走在这条平凡的执业路上,努力地争取做一些看似“不平凡”但实际上又特别平凡的事。


此时此刻,我“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我经常想起一位大咖律师前辈对我的教诲:要学会自嘲。“执业青春期”里的几年,我越发能够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即便今天通过努力我们吃上了几顿饱饭,偶尔还能加个鸡腿,却依然不能忘本。


疫情过后,万物复苏,相信好多法律界朋友如我一样,越发地忙碌起来,很多朋友或许正经历着或刚刚走过每个人不同的“执业青春期”,其中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或许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或许我们都有相似的体会。我也偶尔会为自己曾经的“年轻气盛”而羞愧,但也会大言不惭地告诉自己“不气盛叫年轻人吗”?


去年去长沙出差,往返的飞机座位旁边都坐着同一位某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的总裁,几个小时的往返途中,我们分别很自豪地聊着自己的职业,她问我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善于总结”。


感谢无讼在成立6周年之际,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又一次对自己的执业过往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有限的时间里,分享给大家,偏颇之处,也望大家多批评、多提宝贵建议,我将本着“应收尽收”的态度,认真对待。


这几年,我发现自己裹足不前或者遇到瓶颈时,都会屡试不爽地从基础上寻找自己的问题,时常自问、自省:管理好自己了吗?服务好客户了吗?


我相信,“执业青春期”里遇到的大多数问题,还是基础上出了问题。就如著名歌唱家廖昌永先生点评某专业歌手的一句话:“你们出现的任何音准的问题,都是气息的问题。”


未来,我即将迈入执业的第七个年头,我把它称之为“七年之痒”,也许会对重复的工作而感到乏味,也可能暂时性地的“丧失激情”,但永远要做一个“靠谱”的律师,做一个睡得着觉的律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