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十四岁孩子找律师背后有什么秘密,他,坚守调解一线14年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20 13:31:25
他,坚守调解一线14年

张建新(右一)随身携带民法典,方便在调解纠纷时能找出相关法律条文给当事人解答,空闲时自己可以随时学习。

《法治周末》记者 张贵志

“楼上装修把我的天花板敲坏了”“某公司拖欠我的工资”“我的抽水马桶坏了,麻烦社区帮我找人修一下”……在张建新调解工作室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登记台账上,详细记录着每天来访群众反映的各类事项和处理情况。

他是居民贴心的“老娘舅”,也是社区出色的“管理人”。14年的社区书记生涯,14年的调解工作经历,10几本调解台账,一年一本“星期五民情茶座”记录本……组成了张建新人生的真实写照。

如今,张建新已从工人新村第一社区党总支书记的任上退休两年,但仍在“法律明白人”的岗位上继续从事着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居民来找 是对你的信任

工人新村第一社区隶属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辖区面积1.4万平方米,辖区人口4500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总人口的35.6%。

“这片是一个开放式的老小区,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矛盾比较多等。在封闭式小区里本应由物业做的事情,都由我们社区来承担了。所以,一般人是不愿意到老旧小区担任社区书记、主任的,因同样的工作,要双倍的付出。”2007年1月就任该社区党总支书记兼主任的张建新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工人新村第一社区地处闹市,在社会管理、邻里纠纷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难题,老百姓亦各有己见。

社区里的房子大多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张建新刚来社区,就发现了房子外墙风化严重、管道老化等问题。

“从2007年,每天都有老百姓来找我,主要是困难求助,矛盾纠纷调解,如邻里纠纷、环境纠纷、家庭纠纷、财产纠纷……为了更好地接待居民,我基本上不坐在办公室,就在大厅里接待居民。”张建新从来不回避、躲着居民找上门的‘麻烦’,反而主动把手机号码告诉居民。

而电话公布后,他就没有了上下班时间的概念了。“有时候我下班刚烧好饭,还没来得及吃,就接到居民打来的电话。”张建新每次都立即赶往纠纷现场。

有人曾问张建新,为何要把自己的手机号码主动告诉居民?

他说:“既然在社区工作,就不要怕麻烦,要把社区工作做好。电话号码给居民是为了方便了居民。居民来找你,能把自己遇到的烦心事讲给你听,这是对你的信任。”

最辛苦的工作 也最有成就感

张建新每天接待处理的居民诉求,其实都是居民的一些琐碎、烦心事,而不仅仅局限于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还有经营户要求提前退租的、企业拖欠工资的也来向我们反映。还有些老人在药店买药,吃了一片、两片要退掉的……”张建新向《法治周末》记者列举着每天的工作。

为了更好接待居民,工人新村第一社区专门成立了“张建新调解工作室”。他的调解工作室里面写着,“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气和”。

张建新在工人新村第一社区工作的14年,每年一本台账,详细记录了每一位来访居民的矛盾纠纷、诉求和处理结果。

《法治周末》记者看到,从2006年至2019年,13本“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登记台账”详细记载着每件纠纷或事项的类型、时间、诉求及处理情况,比如,家庭纠纷、环境纠纷、邻里纠纷等。

为什么台账做这么细?张建新认为,这得益于他此前担任过办公室主任,那时他专门学过档案管理。

他在社区做书记以前,在天宁区法院做了5年的陪审员。“在法庭上学了很多调解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社区的矛盾纠纷调解学的每一样武艺都有用武之地。”张建新认为。

他同时也认为:“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是社区工作中最辛苦的工作,但调解成功后也最有成就感和喜悦感。”

做矛盾调解不是最终目的

社区的工作会有大量烦琐事务,有些纠纷涉及的法律还比较专业,为了及时有效地化解居民们的矛盾纠纷,2009年,工人新村第一社区引进了公益律师进行专业的服务,“每个月都会来配合我们做法律援助工作。”张建新说。

2014年开始,张建新牵头开办了“民情茶座”,每周五邀请社区居民到社区坐一坐,聊一聊,喝喝茶,议议事,解解忧,看新闻,听政策,学法律。通过茶座平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在第一时间内切实解决社区矛盾和困难,第一时间解决居民提出的疑难和困惑。

现在作为“法律明白人”的张建新,每周五都会到“民情茶座”与居民交流、收集意见,并认真做好“民情茶座”的登记。

做了10多年的社区调解工作,张建新感受最深的是,“现在做调解工作与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调解先讲情,再讲理,情字为先;现在是以法、以理为主。”

他说:“法律明白人要学法、懂法、守法。因为居民现在都在学法,我们再不懂法,靠情去说,说服不了。我们现在既要合情,更要合法,这就是转变,法律明白人要更加懂法。”

张建新随身带着一本微型的民法典,他说:“遇到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涉及法律方面的事就翻翻,也给各方当事人看看,触犯了哪条法律。空闲时,自己可以随时学习。”

“做矛盾调解不是最终目的,我们要提高居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法治实践的参与度,尊法、学法、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营造一个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懂法的良好氛围。大家都有法治意识了,那我们社区的工作就好做多了。”这是张建新对“法律明白人”职责意义的理解。

截至目前,“民情茶座”已持续了6年时间,接待社区7个网格内300多位居民,调解纠纷600余起,收集群众提议数十条 。

2019年,张建新被评为“最美常州人”。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周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