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余姚找可靠的刑事律师预约电话,余姚找可靠的刑事律师预约电话号码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16 02:09:55

最近,你是不是频繁收到各种贷款推销短信?你是不是在疑惑,这类信息究竟是谁发的?这种贷款靠谱吗?

69.8万随借随还?杭州姑娘收到短信后苦恼又好奇: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频繁收到的贷款短信截图。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调查后发现,你收到的贷款推销短信中,大多出自贷款中介公司。从有贷款需求的个人到贷款中介,再到银行,存在着一条“灰色”产业链。这些贷款中介公司是如何拿到你的手机号的?银行和中介公司之间又有何关联?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采访了贷款中介、银行业内人士以及相关律师,试图理清庞大贷款短信和电话背后的来龙去脉。好奇问一下利率,就被频繁“骚扰”杭州的桃子女士,频繁收到贷款经理的电话和微信,是从回复了一条贷款短信“1”开始的。3月1日,桃子先是收到了内容开头为某银行的短信,告知她有一笔“备用金”可授信。桃子虽然不需要贷款,但她比较好奇,现在的贷款利率大概有多少?并想和自己的房贷利率做个比较。于是,桃子按照短信提示回复了数字1,很快,她接到了自称该银行贷款经理的电话。电话里,这位“贷款经理”详细询问了桃子的收入和房子等资产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借贷的状况。当得知桃子开通了花呗之后,他便开始劝说桃子花呗已经被纳入征信体系,如果逾期每个月要还的利息很高,不如贷款,并提出加桃子微信的要求。让桃子感到困扰的是,自己好奇问一下利率,就被频繁“骚扰”。随后,桃子在工作时间,屡次遭到该“贷款经理”的电话推销,她最后只能将其号码拉黑。不仅如此,桃子在回复“1”后,又收到了两条开头为其他银行的短信,同样也是推销贷款。桃子怀疑先前那位“贷款经理”的身份,他真的是该银行的工作人员吗?

69.8万随借随还?杭州姑娘收到短信后苦恼又好奇: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桃子和“贷款经理”的对话截图。和桃子一样,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也收到了类似的短信,回复消息后,就有人打电话过来。一开始,对方自称是“银行直贷”,后在记者追问下,对方改口说是银行的“中介渠道”。这名自称姓李的经理这样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推销:“你买房,不一定是房地产公司帮你带看房子啊。你想想,银行的贷款经理就那么几个人,但是贷款需求又这么多,我们会根据你的资金需要,帮你申请贷款。”他详细问了记者每月的入卡工资、公积金等数额,以及工作了几年,是否有网贷信用卡等,最后询问需求时间。“每个银行的政策不同,比如你要贷150万元,我们可能通过三个银行帮你贷出来。不过,贷款的先后顺序也有讲究,比如这家银行利率低,但要求客户名下只能有两笔贷款;而另一家银行可以有六笔贷款,但贷出来的数额可能比较低。我们会帮你出一个利息最低的方案。”李经理说。李经理邀请记者带着身份证、银行卡和征信报告,去他们公司面谈,对方称公司在萧山区的一座大厦里。李经理表示,他们的收费标准,是客户实际到手贷款的1~3个点。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特地询问李经理,“你如何得知我的电话号码的?”李经理问:“你之前在银行做过贷款,或者办过信用卡吗?”“没有的”,记者否定后,他表示,公司和银行有合作,可能是记者之前在银行登记过信息,信息是银行那边给过来的。谁在群发贷款推销短信?按照李经理说的地址,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来到萧山区该大厦,这幢写字楼里就开着好几家这样的贷款中介公司。据了解,这些公司通常以“信息咨询服务”的名义进行注册。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以咨询业务为由走进其中一家贷款中介,听到里面业务员打电话声此起彼伏。“一天至少要打三百来个电话。”一位业务员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他们每天的主要业务方式有两种——打电话或发短信找客户,帮客户对接银行办贷款。陈旭(化名),从事贷款中介工作近5年,他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以贷款短信为例,贷款中介公司会以银行名义编辑好推销短信,并将需要推送的内容和号码,交给专门做短信群发业务的公司。如果短信来源是一串虚拟号,而内容是各家银行的贷款产品,这都是贷款中介发过来的。“短信群发公司和运营商都有合作,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到短信的来源都是虚拟号的原因。”陈旭解释说。

69.8万随借随还?杭州姑娘收到短信后苦恼又好奇: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小时新闻记者和业务员的对话截图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以“短信群发”为关键词,检索到一家名为“湖南云客”的公司,向其咨询贷款短信群发业务。该业务员表示,贷款类的短信7分5一条,贷款中介公司需要提供与银行的合同,来证明自己有办理贷款的资质,“最近贷款诈骗很多,我们审核严格一些。”该业务员说。但陈旭表示,很少有银行愿意和中介公司签订正式合同,即便有,也是私下合约。因为会牵扯到很多责任认定上的麻烦。“当然,并不是每一个短信群发公司都需要审核资质,他们很多管理都比较松。”陈旭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手机号码从哪里来的?那么,这些贷款中介公司提供的号码,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他们获得号码的主要渠道有三种:一是在贷款中介公司在各个平台投放贷款广告后的需求信息;二是通过区号随机组合;三是购买一些“号码名单”。和房产中介一样,你会发现,只要你在某一个贷款广告里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那么很快你就会接到数个贷款中介的推销电话。多名从事该行业的人士介绍,贷款中介之间会互相交换电话信息。这样的圈子并不大,这些号码信息就会在业务员之间私下流传,而如果被视为是有贷款需求的“精准客户”,那么你就会被贷款销售的电话轮番“轰炸”。有人说,自己根本没有填过类似信息,为什么还能收到这样的短信或电话?陈旭解释,他们会根据地区号段随意组合号码的后四位。例如,如果1736707开头的号码是杭州的,那么他们会盲打后四位的号码。“这样做效率不高,但也是一种办法。”陈旭说,中介公司给业务员的指标大概一天打100~300个电话。

69.8万随借随还?杭州姑娘收到短信后苦恼又好奇: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CFP供图而第三种渠道,则是贷款中介在获取信息上的“灰色地带”。在一些QQ和微信群里,有些人会向这些中介公司兜售“号码名单”。这些名单往往被命名为“xx小区业主号码名单”“xx车客户名单”等等。这些名单上的个人信息基本以2~5元一条的价格,被重复卖给各家中介公司的业务员。而兜售这些信息的人,有装修公司、物业公司,或者某些信息公司的后台人员。他们能利用职务之便拿到一些姓名和号码名单,私下兜售。通常报价越高,卖的信息越真。陈旭就遇到过,有人号称自己在银行“有资源”,都是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的真实客户信息,一条售价50元。“泄露客户信息,对于银行来说是严格禁止的。”银行从业者王博(化名)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银监会对泄露数据行为有严格的监管办法。2020年,建设银行曝出了数据泄露事件。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显示,原建设银行余姚城建支行行长沈某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00元。法院认定,2017年3月至4月,沈某某曾将非法获取的余姚市东城名苑业主财产信息1111条和其所在行贷款客户财产信息127条,非法提供给他人用于招揽业务。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陈松涛表示,这些贩卖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个人信息保护法》。根据相关法条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即被认定“情节严重”。《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69.8万随借随还?杭州姑娘收到短信后苦恼又好奇: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CFP供图这些贷款推销短信有何风险?一名银行相关从业者告诉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银行在跟合作机构签订协议时,对机构的资质有一定要求,也有监管责任。所以大部分银行不会和助贷机构签订公对公的协议,多数为口头约定或私下签约。在协议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贷款中介公司不允许向客户收费。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此前的调查显示,中介公司的收费标准,是客户实际到手贷款的1~3个点。“如果遇到要收取手续费的中介公司,就要留个心了,这些中介公司很可能在资质以及操作上存在不规范。”这位银行从业者说,除了要留意中介公司是否会收取手续费,更要警惕混杂在这些推销短信里的诈骗信息,“现在个人信息泄露比较多,很难判定这类短信的来源以及内容的真实性。”“保险起见,这些短信最好不要信,收到了删除就好。如果想要借钱,就去正规的金融机构,现在手机银行申请贷款很方便。”这位银行从业者说。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