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肥东县交通案件律师哪里找,肥东警民联调升级“智变”超快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12 02:36:22

过去达成调解协议,要先去司法所盖章,再去法院司法确认,得跑上个两三天;而如今,通过全程网上流转,只要大约半小时就能办完。

这是警民联调智能升级后带来的“智变”。近年来,安徽省肥东县深入践行新时期“枫桥经验”,针对一般民事纠纷领域,创新建立警民联调工作机制,开发运行“警民联调+司法确认”一体化平台,让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等在线协同开展调解案件审核、推送、确认等业务,探索出一条为群众解难、为民警减压、为法院减负、为政府分忧的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

2019年,肥东县12个警民联调室共调处各类纠纷7867起,调处成功率99%;在线司法确认605起,是上一年度司法确认总量的2.05倍,全县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辖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变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

走进肥东县撮镇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只见一张长方形的调解桌摆放在正中央。桌子的三面设置的是调解员和当事人的席位,而另一面对着的是一台带摄像头的屏幕。

屏幕虽不大,但它连接的“警民联调+司法确认”一体化软件平台,功能强大。

肥东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国斌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以前对一般的民间纠纷调解虽然形式多样,但调解职能较为分散、保障效力也不够强。“当事人如果路上来回奔波,火气大,可能会出现矛盾升级或是纠纷反复的情况。”

为此,肥东县公安局联合县委政法委、县人民法院、县司法局共同出台警民联调工作实施意见,在辖区12个派出所设立警民联调工作室,派出所负责调解,基层法院负责司法确认,司法所负责业务指导,党委政府负责政策资金保障,整合分散在多个职能部门的资源力量,构建起协同联动的大调解格局。

如何让各部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真正联动起来,肥东县公安局主动向科技借力,开发建设全省首个“警民联调+司法确认”一体化平台,集合调解、远程法律援助、远程司法确认等诸多功能。政法单位之间通过一体化平台开展法律文书、电子卷宗推送、签收、流转等协同业务;根据法律规定的具体权限,制作、审批、签发法律文书和相关材料,经身份识别认证后,在电子版本的法律文书和相关资料中加载电子印章、电子签名,不仅实现矛盾纠纷调解在线提交、在线审核、在线确认,还实现信息公开、处处留痕、实时提醒,形成有力监督。

“原来处理轻微的打架斗殴事件,要调解形成口头或者书面的民事赔偿协议,但约束力不够强。现在,调解成功的案件直接由县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调解的权威更高了。”撮镇派出所所长王国兵说。

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路

“我们父女俩为这事闹得互相都不得安生,没想到来到你们派出所,这么快就给解决了,调解协议还给盖了法院的章,不用再跑法院了。”刘大爷拿到经过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书,虽然感情上有些难过,但也算了了件心事。

原来,刘大爷家拆迁安置,养女小如也享受政策。但因为刘大爷再婚,父女俩生了嫌隙,刘大爷不愿将房产给她,导致双方多次发生冲突。后在警民联调室调解员的沟通协调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避免亲情继续撕裂。只用了短短10分钟,调解员通过“警民联调+司法确认”一体化平台,通知肥东县人民法院,对该起纠纷案件进行远程视频司法确认,并打印文书现场送达双方当事人。

运用该平台后,给矛盾纠纷当事人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省事”。刘国斌介绍,在一体化平台,双方当事人提出司法确认申请,法官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对当事人身份信息、案件事实、调解协议、待司法确认的内容等进行核实,符合司法确认的,法官经过制作、审批、签发法律文书并推送至警民联调室客户端,加载电子印章的裁定文书被现场打印,当场送达。远程视频司法确认的整个过程会被实时摄录,作为电子证据自动存档,这么一来,调解成果被当场固定,有效避免纠纷反复。

通过信息化应用,从案件调解受理到司法确认,均在平台内流转;从协议达成到加盖司法所公章,办理时间从原来1天缩短至10分钟;从协议达成到拿到司法确认的裁定文书,办理用时由3天缩短为20分钟,让“最多跑一次”覆盖调解流程的每个环节,去除当事人往返派出所警民联调室、司法所、法院之累。同时,肥东县公安局还建立一整套受案取证、甄别受理、部门联动、限时办结、司法审核、司法确认、反馈回访、结案归档环节流程,实行一案一卷及电子卷宗管理,衔接了人民调解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使得调解结果具有强制执行效力。

截至目前,肥东警民联调案实现在线司法确认605起,受到当事双方一致好评。

变事后参与为提前介入

一边是“钱不退,大不了鱼死网破”,一边是“谁怕谁,就是一毛不退”。在警民联调室里,辅警王业忠、茆宁面对的就是这一对离婚夫妻“针尖对麦芒”的局面。

经耐心询问,他们了解到问题症结在于彩礼退还问题。瞅着男方情绪异常激动,王业忠和茆宁将双方分开,把男方拉到一旁,让他的情绪宣泄出来,进行“冷却降温”,再分别对双方进行情感感化,引导双方理性对待问题,最终促成矛盾化解。

这两名很懂“心理战术”的辅警,也是调解队伍中的骨干成员。据介绍,肥东县创新调解员选聘方式,从退休的政法系统干部中选用一批专职警民调解员,从派出所辅警中选聘—批兼职调解员,从老党员、社区干部中聘用—批临时调解员,形成一支19人的调解员队伍。调解过程中,担任兼职调解员的辅警在出警时就介入部分案件的调解,专职联调员根据需要提前参与到有苗头性、疑难复杂的纠纷案件中,临时调解员发现家庭、邻里之间的小矛盾不等不靠立马调解,从而在源头上有效控制矛盾升级,避免了小事闹成大事、无事闹成有事的情况发生。

“调解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优秀的现场处置能力等优良素质,所以县里经常组织培训,请来优秀调解员、公安职业院校老师、法官、律师等,教调解员如何解决矛盾纠纷的难点焦点弱点,还组织法院旁听庭审活动,让他们提高对纠纷案件的事实调查、程序规范等认识,增强调解工作能力。”刘国斌说。

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基层民警,每天都要面临接警、出警、调解、讯问、巡逻等各种繁重工作,节奏快、强度高、压力大。近年来,肥东县每年纠纷调解处理案件超过5000起,牵扯了大量的基层警力。实施警民联调以来,将联调员对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摆在正式民警调解、审讯以前,使得正式民警得以从“拔不出腿”的纠纷调解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警务类警情的处理上,同时更是减少了矛盾纠纷上升为治安案件、刑事案件,有效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派出所减负减压。

“实行警民联调后,民警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治安类、刑事类案件上,工作的重点、主业更突出了。”店埠派出所所长徐庆玉深有体会地说。

来源:法制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