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磐安专业的合同律师哪里找,错误定位让创业大学生误入歧途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05 14:47:15

警笛声拉响,坐在警车上的周林(化名)才缓过神来,他意识到“确实犯错了”。这一天是2018年6月12日,他刚在山东聊城一家网络公司找到工作。

2017年,刚大学毕业的周林在朋友邀请下,给一家网络公司写代码,为微信、快手等23款手机软件加入了虚拟定位功能。这些“新”软件从当年年底开始销售,短短半年时间,销售额近110万元。

“当时根本不知道修改软件程序是违法行为。”周林懊悔不已。日前,周林等21人以营利为目的,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情节特别严重,被江苏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以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向法院提起诉讼。

福建中证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书显示,通过“新软件”能够对原程序实施未授权的增加、修改的操作,实施程序实现其功能,对程序的正常操作流程形成干扰,属于破坏性程序。

得知做“App虚拟定位”赚钱,他们破解了考勤软件

26岁的李军(化名)出生在浙江磐安农村,这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年轻人“一直梦想着挣大钱”。大学毕业后,他创办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成为同学们羡慕的“创业典型”。

和李军一样,他的大学同学张东(化名)也创办了一家网络公司,主营微商引流和微商产品销售。在张东的邀请下,周林加入了公司,每月5000元,“当时刚毕业没找到工作,只是当作一份兼职,主要做一些微信小程序和公司简介。”

2017年8月,两家公司合并成为一家网络公司。公司主营的“微信引流”很快没有市场,李军得知做“App虚拟定位”赚钱,于是让周林着手制作苹果系统手机软件的“虚拟定位”功能。

读大学时,周林就被称为“电脑通”,学什么都很快。他下载了腾讯官方企业微信程序包,搜索网上资料,自学了系统手机App开发教程。通过一番“捣腾”,他很快在微信源程序后进行编程,加入虚拟定位代码。

“这个原理其实很简单,两天工夫就做完了。”周林说,正常使用官方软件,定位时会调用系统真实地址位置。加入修改位置代码后,“新微信”能够改变原来软件的经纬度信息,实现“虚拟定位”。

“新微信”获得成功,周林继续尝试其他iOS系统手机软件,并将这些软件打包,命名为“时光机”。软件主要囊括三大类:一是直播类,包含快手、抖音等;二是社交类,包含QQ、微信等;三是打卡类,包含企业微信等。

李军在接受警方调查时介绍,通过修改这些软件定位功能,视频软件类客户可以增加好友吸粉,社交软件类可以随意定位晒朋友圈,考勤软件类客户可以改定位打卡。

与苹果系统、安卓系统原理不一样,周林破解了一款名为“大牛助手”的收费手机软件,去除了软件本身的激活机制,重命名为“王者定位”。

半年非法销售2646个“虚拟定位”软件

转眼到年底,经过多次试用的软件性能非常稳定,李军将软件包上传至一个知名网盘平台,与张东各自组成销售团队。

25岁的大专毕业生何强(化名),毕业后待业在家,在网上看到招工广告心动不已,立马打电话应聘。面试通过后,李军当场进行培训,“整个过程两三个小时,主要介绍公司软件种类、功能,以及销售套路。”

为了提高销售的工作热情,李军专门制定了一个“工资、提成加奖金”的薪资方案,每个月基本工资3000元,每天业绩在500元到999元的提成4%,业绩每上升500元,提成增加1%,最高为12%。此外,还设有每周奖金,业绩第一名奖励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25元,最后一名倒扣25元。

一开始,何强的工作就是负责淘宝店客服。不到1个月,淘宝店就被查封了。无奈之下,何强和其他销售开始“转型”寻找出路。

“时光机随时打卡定位。”何强专门琢磨了广告词,附上软件介绍和微信号,发布在贴吧、知乎、微博等“大流量的平台”,用来吸引顾客。

广告词确实打动了一些人,施国强(化名)就是其中一个。作为公司销售,他经常出差,公司用纷享销客App考勤打卡,这让他很烦心,每次只能厚着脸皮请同事帮忙打卡。

当他听同事说纷享销客App有了破解版,他立刻在百度上搜索,就找到了何强发布的广告链接。添加微信后,按着何强的指示,先删去原来软件,在设备管理器中“添加信任”,安装了“新”的纷享销客App。

尽管只有15分钟的试用,施国强发现新软件与官方软件在图标、功能上都相同,“多了一个‘修改定位’功能,我试了一下在家就可以打卡”。

于是,他微信转账了398元,购买了永久激活码。他成为何强的第一个客户。

“这些软件很受欢迎,我最多一天卖了10多个,每天都有30人左右加微信咨询,一个月赚五六千不成问题。”何强说。

警方的调查信息显示,从2017年年底到到2018年6月,李军销售团队共销售2646个“虚拟定位”软件,销售额近59万元。张东销售软件2018个,销售额超过50多万元。

“卖软件赚些钱,从未想过会违法”

尝到了“虚拟定位”软件销售的好处,李军很快把表侄李斌(化名)也拉到公司做销售。

当时17岁的李斌刚高中毕业,但脑子很活络,上手也快,上班第一个月就卖出100多个软件,很快成为“销售总管助理”,成为团队“主心骨”。平时工作中,很多苹果端软件包需要销售远程操纵帮助顾客下载,很多销售都不掌握这个技术,都只能请李斌帮忙。

直到被警方拘留,李斌共销售“虚拟定位”软件631个,销售金额近15万元。李斌接受警方调查时表示,和其他销售一样,他把卖软件作为一份普通销售工作,“通过卖软件赚些钱,从未想过会违法。”

被抓那一天,他和往常一样,按部就班上班,“啥预兆都没有,梦就突然醒了。”

其实,周林对这份工作保持着迟疑态度。2018年3月,毕业一年的他在聊城找到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尽管离开了公司,之前公司遇到的软件技术问题,他还是会在网上交流,甚至还会参与软件更新升级。让他奇怪的是,2018年6月11日,“我发的微信他们都没有回复。”

当晚,失眠的周林安慰自己:“我只是做技术的,就算出事,我也不会有啥大问题。”

第二天,他被苏州警方抓获。后来,他从律师那里得知,自己涉嫌“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可能会获刑。“听到这个消息,脑子一下就蒙了。”他叹口气说。

案件承办人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杨扬琴表示,案件涉案人员大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这些有技术、有激情的大学生,能够凭自身能力创业立足本是好事,但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手段,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触犯了刑法。现在网络上类似的违法行为有很多,办案成本高,希望案件能产生警示作用,从源头上减少类似案件发生。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超 实习生 郭阳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2月26日 11 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