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浦东找专业劳动案子律师法律咨询,浦东找专业劳动案子律师法律咨询电话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04 10:30:02

文 柴一森 摄 展翔

如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的赋能下,人类的体力付出得以减轻,还孕育了各式各样的机器智慧,引发了不同的制度变革与创新模式。而法律领域,也正向“智慧”发生着深刻的转变,寻求以机器智慧减轻法律工作者的脑力付出,提升执法监督的工作效能。电子卷宗、网上法院、线上调解、跨域立案……“智慧司法”正逐渐从理想变为现实,在实践中日趋成熟。

针对5年来执法监督领域的创新举措,记者采访了劳动法律师、工会干部、一线职工,作为举措的践行者、制定者、受益者,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的?

事件回顾

劳动争议“云”上解

上海二中院赋能法院数字化建设

走进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市二中院”),有了数字化建设的加持,司法决策正变得更加智慧。

无纸化办案

自2018年以来,市二中院陆续推出了无纸化办案、书记员集约化管理等改革举措,并以此为依托,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审判方式转型和管理方式升级。其中全流程无纸化办案实现了立案阶段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庭前电子阅卷、开庭时无纸化庭审以及庭后起草法律文书等功能,法院的所有办案过程都形成电子数据。

“就电子卷宗来说,原本这些证据原件需要人工移送,一方面耗费了人力成本,另一方面,日常定点定时移送增加了案件的移送时长。”市二中院民庭副庭长黄皓向记者表示,现今使用的电子卷宗,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确保安全,通过电子移送替代人工,安全性、便捷性和及时性有了大幅度提高。

网上办案

为顺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给予劳动者更及时、便捷的法律保障,市二中院在前期无纸化办案的基础上,尝试研发网上庭审。如此一来,无论当事双方身处何地,只要有一部能连网的手机,便可以开庭。

根据流程,申请网上开庭只需登记当事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便会在开庭前三天给登记的手机号发送会议号,当事人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会议室。庭审结束后还能自动生成笔录,当事人确认无误并签名后,自动生成电子文书。

智能交互庭审

近年来,市二中院推出 “智能交互庭审”新模式,把法官能动作用与技术辅助作用有机衔接。

在一次开庭审理中,被告人突然翻供,称他此前并不认识本案的另一方。此时,系统立即对在案证据进行比对,迅速抓取矛盾点,并弹出两份证据,其一是被告人曾亲口承认在近两年间与对方有联系;其二是两年来被告人与对方之间的所有通话记录。面对这两份证据,被告人最终承认认识对方。

数据显示,“智能交互庭审”新模式带动了庭审质效和市二中院审判质效大幅提升。近3年来,该院案件的平均审理天数缩短4天,法官年人均结案数增加15件,当庭裁判率更是提高5个百分点。

自助投递文书

今年2月,虹口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互联网电子告知和送达”系统正式上线。受送达人可远程在手机端直接进行法律文书签收。

据了解,适用电子告知送达的法律文书包括各类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委托辩护人申请法律援助告知书、变更羁押强制措施告知书等,案件当事人及其家属、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受送达人接到短信通知后,通过“虹口检察”微信公众号登录系统,经身份验证可在手机上查看文书、掌上签名,完成签收,第一时间了解案件阶段,获知诉讼权利义务。相较于直接电子邮件或短信发送文书,该系统实现了更私密和精准的投送。

上海瑞富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征连: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网络教学视频的传播,用户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都大幅度提高,手机的工具性愈发明显。原本需要工作日请假跑几次才能办好的事情,现在利用手机在下班时间或周末就可以办理,大幅节省了劳动者维权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近几年,数字赋能下的司法体系摆脱了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时间、空间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发挥出了独特的优势,极大便利了劳动者依法维权。

事件回顾

协同联动为劳动者解忧

长宁打造“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新模式

作为长宁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一次有力补强,今年7月,长宁区“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正式启动运行。今后,当事人因劳动争议到法院立案,法院认为属于调解范围且当事人同意诉前调解的,将由区总工会进行前置调解。调解成功的,双方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则直接转入立案程序。

此外,为了更好地为劳资双方提供法律咨询和调解服务,解决各类劳动争议,尤其是因疫情原因无法现场“对簿公堂”的问题,长宁区人民法院和区总工会“合纵连衡”,通过“上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系统进行线上委派调解案件流转,畅通线上线下调解与诉讼对接渠道,开展全流程在线调解、在线司法确认或出具调解书等诉调对接工作。将“诉”的权威性、规范性与“调”的便利性有机融合,快速、高效、低成本化解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等纠纷,让劳动者维权更加便捷。

长宁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 庄悦:

有很多劳动纠纷只是当事一方对具体法律问题、标准产生误解而引起的,双方并不存在严重的对立性矛盾。在此前提下,多元化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就给各方提供了通过协商和解来解决矛盾的机会。

从“诉调”提上工作日程起,长宁区总工会和区法院就达成了高度的合作意向。目前,区总聘请了一位专业职工法律援助律师和一位有丰富调解经验的劳动关系指导员,共同负责具体的案件调解工作。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案件时,我们同法院会不断进行沟通和磨合,最大程度的发挥好工会调解力量在化解劳动关系矛盾中的作用和优势。诉调工作是工会法援“应援尽援”的一次有力探索,希望能为维护地区和谐劳动关系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事件回顾

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张江打造“五位一体”劳动争议全流程处置机制

随着张江科学城大批科创企业和人才的流入,区域内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幅较大。

2020年6月,上海浦东法院、浦东新区人社局、张江镇人民政府联合推出全市首个基层调裁审“三庭合一”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决平台。2021年6月,又共同启动浦东新区张江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网上调解室,以互联网科技手段探索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方式,赋能劳动争议调解质效提升。

2021年8月,全国首个劳动争议全流程闭环处置的“五位一体”机制在张江科学城落地,在“三庭合一”的基础上,正式纳入起诉立案和强制执行功能,从而实现劳动争议处置阶段的全流程服务、全闭环打通,为劳动争议的“家门口”化解提供更多便利。

张江一软件科技公司员工 小陈:

对于大部分的法律“小白”来说,一旦劳动纠纷不可避免,还得花时间去做功课。比如,劳动争议案件有仲裁前置等法定程序要求,很多时候我们对这些法定程序并不清楚,甚至会出现误解。有人一想到仲裁前后还有那么多繁琐的程序要走,怕耽误时间,往往不了了之。不过,近年来张江打造的劳动争议全流程处置机制,让工作和生活在张江的职工内心多了一份依靠。

走进张江镇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劳动人事争议”窗口,职工能实现一窗受理、一门解决、一锤定音,大大方便了我们依法维权。在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还有一块张江劳动争议五位一体电子信息显示屏,点击屏幕就可以了解“三庭合一”以及“调裁立审执”多元化解决劳资纠纷的信息资讯。里面还有调解仲裁、诉讼立案和强制执行3个模块的内容介绍,点击显示屏扫码,就可以在线申请调解仲裁,在线立案以及打印强制执行申请表等。

事件回顾

涉及职工利益的事,要由懂行的人说了算

全市首个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立

今年9月,在普陀区长征镇互联网行业一届一次职代会上,本市首份互联网行业集体合同,以及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成功签订,并审议通过了建立“互联网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相关事项,为全市互联网行业企业民主协商制度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

根据审议结果,“互联网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共有9位委员,并由委员共同推举一位委员会主任,及一名委员会秘书。委员候选人由互联网行业协会各企业推举产生,通过互联网行业职代会选举产生。“互联网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拥有专职调解员队伍,并经人社部门培训后获得“调解员证书”,持证上岗。

相比传统的调解机构,行业调解委员会在处理行业纠纷时,有天然的优势。

上海瑞富律师事务所律师 李征连: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争议调解的方式可以很多,比如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都可以调解劳动案件,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熟悉行业特点,在调解过程中更有优势。毕竟每个行业有其特殊性,处理行业纠纷时,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往往缺一不可,这是传统“老娘舅”式的调解无法满足的。因此,要满足行业性的调解需求,专业性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互联网行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委员出自互联网企业,同时具备调解资质,兼顾了专业与法律的要求。

除此之外,与诉讼、仲裁相较,行业组织出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的考虑,更加倾向于纠纷双方达成合意,也就更加有可能一揽子地解决双方之间的各种纠纷;从能力和资源上看,行业调解委员会,掌握更多业内资源,能够有更多筹码促进纠纷双方有效地进行沟通,并且为纠纷双方提供切合实际的建议或纠纷解决方案;从成本和支出上看,不管是社会成本(如声誉成本和关系成本),还是经济成本(如时间、人力、物力、精力、财力和各种机会成本),诉讼的成本都更高。如果双方利用行业内的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都会相对小得多。

为避免调解协议达成后再发生争议,除了可当场履行的事项外,建议根据《人民调解法》规定,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争议处置“智慧”化 执法监督能力再升级争议处置“智慧”化 执法监督能力再升级争议处置“智慧”化 执法监督能力再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