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女孩找律师咨询,女孩找律师咨询什么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03 05:52:17

今年7月6日,张梅得到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消息。当晚,她和丈夫赶回老家报告喜讯,俩人在48年党龄的公公生前那块“克己奉公”牌匾前照了张相,留作纪念。婆婆隆重地给他们做了一桌丰富的饭菜。

49岁的张梅是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全国“三八红旗手”。她用27年的时间,从乡镇法庭走到县法院,又从县法院遴选至中级法院,工作岗位一直处在跟老百姓打交道的最前沿窗口,她所承办的案件,没有一件裁判不公;她所接待的当事人,不管是老的、少的、有钱的、贫穷的,都得到一律公平的对待;她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个当事人,把道理讲清楚,尽最大努力帮他们解决问题,最终赢得了当事人们的理解和信任。她以高超的司法水平,完美地诠释了司法追求公平与正义的内涵,也获得她最大的人生价值——“把我自己手上的每个案子一件一件办好!”。

中国长安网 : “立案有问题,找张梅”!做起群众工作来,她总有“绝招儿”……


秉承家训法官是仁心医者

张梅从小生长在沧州青县一个农家,家里弟弟妹妹一大堆,有段时间父亲身体不好,她作为家中长女,跟着母亲把家里最重的农活撑起来。村里大伯大娘们每每见她收麦、割草,就笑着问母亲:“这小铃铛响不响?”母亲就骄傲地回答“响哩!”

家,是她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她的第一任老师。张梅的父亲是村医,乐此不疲地帮了很多人,在村里很有威望,还常去给人家调停矛盾。娘热心肠,家里种菜,到收获季节,母亲推着小车从街上走,走一路送一路。她家种南瓜,一个巷子的人家都有南瓜吃;她家种萝卜,一条街上都有萝卜吃。

乡情润泽,家风淳厚。她后来上了大学、进了城,结了婚,夫家也是一个党员家庭,丈夫王世松在青县公安局盘古派出所当所长,被称作老百姓贴心人的好民警。张梅的公公生前是老党员,县里的人大代表。在张梅的整个大家庭中,对老百姓的感情沁入骨髓。

张梅对每一个来打官司的当事人,都像是自己的父老和兄弟姐妹,赶到饭点,她会很自然地给他们买点饭,看到过得不容易的,还会顺手给点钱。她每每设身处地地想,自己处理的事儿看起来挺小,但对老百姓,就是天大的事儿。

最早在乡法庭工作,来打官司的都是附近十里八村的乡亲。法庭辖区一个妇女要离婚,听闻张梅口碑不错,找到她家里去咨询问题,赶上下雨,天晚了,张梅母亲就留下那位妇女在家住下,跟她们睡在一个炕上。

她接待的第一个当事人,是同村一个老大爷。骑三轮车拉着半瘫的老伴来法庭打官司。

“儿子不孝顺,不养老,要告他们。”

老人家里的事儿张梅都清楚,她安抚老人,“您先回吧,晚上咱们家里说去。”

当天晚上,张梅就在自己院子里“开庭”了。张梅父亲请来了村支书,把老人和四个儿子都招呼过来。

“这事儿别打官司,打官司得花钱,还被人笑话,咱在这儿说清楚。”

父亲和村支书给他们讲理儿,张梅给他们说法律,一晚上,事儿搞清了,四个儿子轮流养老人,怎么养、怎么轮,都弄得清清楚楚。

后来,那家一直顺顺当当的,一直到老俩口离世。

这,成为张梅职业生涯的开端,也铸就了她的风格。她一直是所在法院下判决最少的法官。调解,不是为了审判质效数据好看,只是因为基层法院的民事纠纷,有许多判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农村纠纷说小就小,说大就大,积怨成仇并不少见。很多案子如果仅按照法律僵硬地办,就会“一纸空判”。对这些,张梅每次必要跑到现场看地形,亲自协调,最终找到最佳的解决渠道,很多人家就此了解怨恨。

2014年1月26日,临近年关,一起上诉案来到张梅案头,孟某与李某是前后邻,两家中间隔着3米宽的胡同,李某在胡同种了黄豆,黄豆地积水泡了孟某的房子,孟某索赔2万元,两家打得不可开交,一审时光鉴定费就花了几千元,一审孟某因证据不足败诉。

有着丰富农村经验的张梅深入调查,发现两家矛盾起源于一个墙头,李某种黄豆是斗气儿。张梅理清矛盾根源,调停两家拆了墙头,平了黄豆,两家痛快地撤诉。

临走,孟某深深地给张梅鞠了一躬,“我是个农民,没有什么可以送的,给你鞠个躬当我的礼物吧!”

中国长安网 : “立案有问题,找张梅”!做起群众工作来,她总有“绝招儿”……


张梅常常想到做医生的父亲,不论多脏多穷的人,父亲都一样对待;不论节假日还是黑夜雨天,父亲从来都是有求必应。张梅觉得,作为一个法官,更像治疗“社会关系疾病”的医生,来打官司的人,都是她的“病号”,她得找到“病灶”,把病根儿除掉,才能让他们痊愈,让社会关系和谐顺畅。

一马当先做表率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火

张梅年轻时长期在基层法庭工作,有段时间有点灰心,跟父亲小小抱怨了一下,“别人有关系都调到城里了,我还守在乡下。”

父亲没接茬,却突然问:“你是金子吗?”

她没懂,“什么?”

父亲:“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哪里都埋不住。”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抱怨过身处的环境和工作的劳累。

事实上,从进入法院大门,基层法庭、调解中心、中级法院,张梅的岗位换到哪里,这个地方就会成绩突出。

在青县法院女子法庭时,女子法庭被授予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到金牛法庭当庭长,她是“办案之星”;遴选到沧州中院,名字仍然始终保持在墙上的光荣榜上。“双百法官”“办案标兵”“全省优秀法官”“全国三八红旗手”,琳琅满目。

张梅的同事常说一句话:“有张梅在,我们的工作总是差一截子。”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同事也经常向她请教:“为什么你到哪个部门哪个部门就火?”张梅所到的部门,很快都会成为系统的先进。曾经质效最差的金牛法庭,到她手里,从倒数一跃成为第一名;在青县法院调解中心当主任,她自创“望、闻、问、说”调解四步法,设立“倾听室”、“言和室”,调解中心获评先进单位;在中院任民事专业审判团队负责人,她总结八种类型劳动争议案件进行推广,建立有效可行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案件处理标准不统一问题。

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加上她喜欢广泛地学习社会知识,做起群众工作来,张梅越来越驾轻就熟,总有“绝招儿”。

2011年春天,张梅所在的调解中心受理了130件拖欠取暖费案件。张梅带团队在晚上人们下班后,展开入户送达兼走访工作。开门那一刻,大都很抵触,脸色不好看,说话不好听,但只要迈进门槛,她的能耐就派上了用场。有的人家正在艾灸,她用医学常识做指点;有的孩子正跟家长闹别扭,她把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有的人家做了一道美味的菜,她也能让交流通畅。甚至有人家的防火隐患,她也给指出来,这些见景生情的生活经验,迅速让住户接受了这个不速之客的法官,打开话匣子讲出矛盾背后的问题……整整17个晚上,送达完成了,住户们跟物业公司的矛盾症结也摸清了,业主们都很信任她,她又协调物业公司,把背后的管理问题一并进行解决,130件案子全部调解。

中国长安网 : “立案有问题,找张梅”!做起群众工作来,她总有“绝招儿”……


单位年轻人都信任张梅。曾在沧州中院民事审判团队跟随她工作的李悦萍说,她们团队成立时,大多数是缺少经验的年轻人,谁遇到棘手的事,都会去找张梅庭长处理,没有能难住她的事儿,张梅庭长遇到什么难事儿都有招儿,哪怕遇到寻死觅活、情绪极端的当事人,都有本事一两句话就能抓住问题要害、平息矛盾冲突。团队的年轻人,全都被张梅带出来了,这个张梅牵头的初建团队,也很快就成为民事专业审判领域的排头兵。

黄骅法院院长郭淑仙曾是张梅的领导,自己本身就是省劳模、全国法院的典型模范。她多年前就号召年轻人向张梅学习,特别要学张梅擅长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认真倾听每一位当事人的心声,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深度沟通,深入浅出的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朴素语言打开心结,平稳化解了多起有信访隐患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赢得当事人信任与普遍赞誉。

法律是准绳铁骨铮铮敢担当

张梅的一个老领导评价张梅,“她做群众工作时像‘邻家姐妹’那样可亲,但遇到原则性问题,骨头却硬得很。”张梅不追求做别人眼中的好人,也不一味追求调解,她的要求是:对每个案子都做到心里有数、问心无愧。她说,“我大学刚毕业时,才22岁,各色人等来打官司,都得听我的,为什么?因为我是法官!”这是责任,也是担当。自从坐在审判台上的那天,她就从没怕过法庭上的任何人。

有一件发还重审的民间借贷案,折腾了好多年,在当地是挂了号的,涉案标的额一个多亿,当事人众多,各方都是大老板,都有强大的实力和社会关系。开完庭后,张梅做调解工作时,其中一个当事人态度傲慢,眼睛都不抬,有人悄悄告诉她,“这是强儿哥,在社会上有影响的人。”当事人掏出一支烟,正要点燃,张梅严肃地说,“我们是无烟法院,请把烟拿掉。”“你们找谁都没用,我不认关系,咱讲法讲理。”

张梅敏锐地抓住双方矛盾的痛点,找到他们的利益纠葛,把几桩事儿拿到一起分析解决,促使各方权衡利益,互相让步,经过五个夜晚,疙瘩解开了,打闹多年的老板不但达成了调解协议,而且从这个过程中又找到了新的合作契机,重新开始合作。张梅以自己的司法水平赢得了他们的敬服。

有个小伙子眼看官司要输,一上来就威胁她,“张梅,我就是某某某,告过你们很多法官,你要判我这个案子输,我就让你没好日子过。

张梅说,“要是害怕你这样的人,我就不会当法官了。我依法判案,接受你任何的监督和检举。”

她心里有底,这些人眼看官司要输,拿出最后的手段来恐吓她,试图逼她妥协,这是不可能的。工作做到位,她坚持依法判他败诉,案子就此平息。因为无私,所以无畏。

“立案有问题,找张梅”

今年3月,接任沧州中院立案庭庭长不久的张梅再次面临考验,3月12日,疫情初显,张梅就召集庭里人员,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电子诉讼全流程操作指导”,提前做好服务。

3月13日,法院执行疫情办公政策,要求少数人值守机关,其他人员居家办公,值守的多是年轻男同志。张梅以党员身份主动请缨、当仁不让,带着行李跟另一位同事主动住到单位16天,她是其间唯一值守的女同志。

立案庭的电话打爆了,张梅向社会公布了自己手机号,“立案有问题,找张梅!”

封控的城市,各种问题从电话那头涌过来——

“法官,我的案子应该今天开庭,我被隔离了,咋办?”

“法官,我的案子明天就超过申诉期了,我怎么申诉?”

张梅——

“我记下你的手机号,一会办案法官会和你联系。”

“我先登记你的案件信息,疫情过去你再提交书面材料。”

……

整整16个日夜,从早上到晚上十点,张梅的手机每天都烫手。

到后来,手机上开始传来温暖的感谢和问候——

“张梅法官,辛苦了,感谢您加班为我审核上诉”

“张梅,劳逸结合啊!”

在法院党组领导下,以张梅为代表的法院人冲破阻隔,成功实现司法服务不“停摆”。两级法院共计网上立案2400余件。

法袍在身山河无恙

国徽在上,法袍在身,天平在心。张梅工作一直很繁重,但49岁的她看上去却显得年轻而快乐,这份轻松的心态,源自她对幸福的认知。

1997年,她在乡法庭,一对夫妻闹离婚,她发现双方感情并未破裂,做了好多工作弥合关系,女方决定撤回离婚诉讼,但要求男方亲自把自己接回家。张梅不放心,拖着头一天扭伤的脚,起大早陪着男人接媳妇,一个濒于破碎的家庭重归于好,张梅好开心。

2005年,在县法院,一名女性因家暴起诉离婚,男方坚决不同意,眼看婚姻不可挽救,张梅经过艰难的工作,最终做通男方工作,判决离婚。两年后,那个女孩来到她的办公室,送上自己再婚走进新生活的喜报。张梅十分欣慰。

2009年底,张梅在青县法院接访一个拖欠110名民工工资案。她每天从早晨干到深夜11点,喝白水、啃面包,硬是赶在春节前一天,让全部农民工在大年廿九拿到工资,民工们在法院审判大厅领工资,秩序井然,对法院充满敬意。她无比舒畅。

2014年,她曾接手了沧州海兴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房屋买卖合同案件,到手里发现这是个关联案件,很多相关案子都分散在其他法官手里。她主动要求把这些案件全拿过来,对案子进行统筹分析,找到其间问题所在,最后一揽子调解解决。最后办案数还是分别记在原来法官名下的,她却觉得很有成就。

中国长安网 : “立案有问题,找张梅”!做起群众工作来,她总有“绝招儿”……


张梅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很有底气,“凡是我办过的案子,心里都特别踏实。”张梅因幸运而快乐,又因快乐而幸运。

要做到对每一个当事人都有交待,自然就意味着每一个案子额外的付出,日积月累,是无数个节假日和夜晚的不休。每每到张梅法官下班时,太阳早落山,身边已是万家灯火。

张梅很知足,不要白来这个世上一遭,要让人知道,这个世界,曾经有一个张梅,给世界留下一些温暖,一些美好,一些希望。


作者: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史风琴 吴艳霞

来源:中国长安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