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天台前山交通事故最新,天台县新农村规划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09-28 00:41:05

近日,赤城街道立新村党支部书记邱云秀带着精心准备的材料,上台与全县15个新村“PK”。经过一年的比拼、遴选,这一天,天台县新村融合项目迎来了“巅峰对决”。

去年9月,由5个自然村融合而成的立新村挂牌。刚开始,干群之间、各自然村之间“各唱各调、各想各事”。邱云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领干群着手20多件民生实事,打消了村民“大村吃小村、小村无人理”的疑虑。

立新村的变化,是天台县新村融合的一个缩影。去年,天台县实施了行政村规模调整,调整后形成新村172个。就推进新村融合,县委书记管文新明确指出,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让新村群众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为加速新村融合,天台县开展“争星夺旗·和美共创”活动,以项目为引擎,以擂台赛为载体,以“并村更并心”做实新村融合“后半篇文章”。我县通过党建类、民生类、产业类等一批实事项目的实施,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夯实“基层堡垒”

新村融合,首要任务就是以实干取信于民。平桥镇前山村由两个村庄融合而成,村里原有办公场所规模不大,位置较偏。新村能不能有新气象?村民们把实事项目建设当成了检验新班子的“试金石”。

村民的呼声,进入了天台县新村融合集中调研精准帮扶专项行动的视线。今年春节一过,天台县对各新村融合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形成“一村一评估表”,并建立问题和实事项目“两张清单”,各新村党组织共摸排出223个问题和456个实事项目。前山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从选址、踏勘、规划到项目落地开工,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总投资400万元的党群服务中心便矗立起来。前山村新班子以实打实的项目,凝聚了全村的力量。

村党支部书记葛永平说,一楼12间街面用于商铺出租,预计增加集体经济年收入24万元,二楼以上设置党员活动室、居家养老中心等活动分区,集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项目建设时间紧,葛永平用了不少力气。让他高兴的是,借助项目建设,新村干部形成合力,在工作中发挥了“1+1>2”的效果。现在,新村干部每天轮流坐班,两个自然村的村民走动多了,新村开始由“形融”走向了“心融”。

“党群服务中心是行政村的‘基石’。”笔者从县委组织部了解到,目前,全县172个新村(社区)中,有35个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有76个村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了优化升级。

盯牢“陈年旧账”

“和美和美,连房子都没得住,怎么和美?”去年9月,洪畴镇和美村挂牌成立当天,就有村民喝倒彩。

和美村的前身是甲午村和半山王村,前者是工业村,后者是美丽乡村,现村党支部书记来自半山王村。

在新村融合之初,甲午村村民最担心“老先进”的半山王看不起“脏乱差”的甲午,怕村干部们只顾半山王的发展而忽视落后的甲午村,没有一点归属感。

原来,甲午村于2008年启动农房改造项目,一期完工后,由于部分村民不认可拆迁政策,二期项目难以为继。由于问题久拖不决,无房户信访不断,干群矛盾日深。

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完成后,我县开展争创和合村(居)活动,为乡村振兴、城市提质筑牢根基。县委明确提出,要以“和合”聚人心,新村班子要带头融合,新村民心要加快融合,遗留问题要妥善解决。

“新官要理旧账。”新班子不回避矛盾,逐一走访、协商。曾经反对声音强烈的蒋某,终于在协议上签字,按下了指印。6月下旬,搁置10多年的农房改造项目重新启动。

村党支部书记王佳地激动地说:“从一开始的抵触,到目前23户无房户地基安置全部签约,说明干部理旧账,村民就相信我们有建好新村的决心。”

近一年来,天台县各乡镇(街道)组织力量对村(居)规模优化调整中遗留下来的各类矛盾、问题进行排摸,开展新村“群众大走访、矛盾大排查、问题大化解”行动,已解决各类遗留问题400多件。

共谋“兴村实策”

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富起来、强起来。

天台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结合全域大花园、全域大农场、全域大旅游建设,积极引导乡贤回归,重视“消薄”工作,做好村庄融合规划修编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上半年村集体收入20多万元,金额不大,但难能可贵。地处革命老区的坦头镇下周村亮出的这张“成绩单”,让村民们对新村的未来满怀期盼。

一年前,原下周、金五、红长坑等三个自然村融合为新下周村。新村成立半个月内,村里召开村干部、党员以及村民等各类会议12次。大家纷纷为新村融合项目问诊把脉、出谋划策,共排出26个项目。

有限的资金必须用在最紧要的项目上。全村上下凝聚共识,将红色研学项目作为新村融合的重点项目。村党支部书记周则骏提出项目建设以下周自然村为主,兼顾金五和红长坑这两个自然村,打造“利益共同体”。新村刚起步,各自然村都不愿落下,抱团发展的思路得到上下一致认同。

目前,该村红色诗词游步道、红色露营基地、红色广场、红军食堂、解放天台指挥部遗址等项目已建成,一个集教、研、学、践“四位一体”的红色旅游胜地呼之欲出。

记者了解到,全县立项的144个实事项目已完成117个,已有59个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超5万元,成功创建国家A级以上景区村56个,创建省善治示范村、省首批休闲旅游示范村、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37个。

(原标题:《行政村规模调整“后半篇”精彩呈现我县项目“引擎”加速新村融合》原作者 陈熜琦 编辑 朱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