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宁波哪里可以找医疗律师,宁波哪里可以找医疗律师咨询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26 01:05:02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馨懿

章李保持职业道德,才没有被委托人吴蕊的脸吓到:她的皮肤仍然年轻而光滑,只是几乎看不到右鼻孔。她的右侧鼻翼贴在鼻梁上,凹陷了下去——这是鼻挛缩的典型症状。

章李,浙江宁衡(宁波)律师事务所医疗健康法律部主任。自从2016年入行,几乎每个月,章李都能接到一两个整形医美纠纷的咨询电话。如今有人慕名而来,章李主办的一系列医美维权案例获得了宁波市江北区“十佳”法治案例。

医美人群增多的同时,行业乱象频发。2021年上半年,浙江省消保委共受理美容服务类投诉363件,投诉反映的问题包含: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美容项目,虚假宣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乱收费,诱导贷款美容等方面。

8月2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征求《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提出,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整治各类医疗美容广告乱象,其中包括重点打击制造“容貌焦虑”等十项行为。

遭遇医美纠纷该怎么办?求美者更深层次的焦虑来自哪里?40岁的吴蕊坐在章李对面,希望自己这次能够维权顺利。

>>>做“坏”

三次假体隆鼻术,右鼻孔几乎无法呼吸

宁波律师讲述:主刀调包,签名伪造,三次隆鼻后呼吸困难,这起医美维权三年还没结果

CFP供图

吴蕊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摘下口罩说话,甚至拒绝和人面谈,“我都不敢出门,别人看到了肯定觉得很奇怪。我感觉右鼻孔也没法呼吸了。”

吴蕊还算是半个“业内人士”,自己开了一家生活美容院,只有常规面部护理的资质。要想完成激光、注射和手术,吴蕊都需要去往别的机构。

此前,吴蕊曾经做过双眼皮手术,效果不错。而针对鼻子,吴蕊做了三次手术,后两次都由一家温州医疗机构操作。

2016年,吴蕊第一次找到那家医疗机构。但手术结束后,鼻挛缩的症状就开始出现。吴蕊在术前并不知道会有这个风险,机构答复她:再等等,会恢复的。

第二次修复发生在2018年。现在的挛缩,便是修复的“效果”。于是,吴蕊决定起诉这家机构。

章李过去就职于医学影像诊断及临床介入科。这是一个主要和设备打交道的科室,凭借各类医学影像作出医学诊断,为临床提供诊疗建议。

业内称医学影像学为临床医学中的“北斗”,介入治疗则叫“管道疏通工”,可以疏通人体内堵塞或病变的血管。一个简单的例子,当出现血管破裂时,他们能搜寻出并修补那个“漏洞”,风险相对较低。

作为医美律师,也是在寻找漏洞。在医美维权案中,章李有一套固定的流程:损害后果评估、回顾诊疗过程、检查病历,以及核对医院资质。

吴蕊的情况属于肉眼可见的做“坏”了,在人身损害的范畴。

章李解释,在医美诉讼中,法律依据主要分为三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粗略地说,这是伤害由重到轻的排序。侵权责任法中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指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吴蕊的案子适用于此。

但是,这究竟是手术风险范畴,还是机构方违规操作?

>>>调包

主刀医生暗地换人,护士长伪造病历签名

吴蕊开始回忆她的诊疗过程,这包括术前的推销和手术的实施。让她起疑心的是主刀医生。

在咨询律师前,吴蕊曾经和医疗机构交涉。吴蕊曾问过工作人员手术医生是谁,工作人员给出了答案:杨某春。

杨某春的照片就挂在机构的走廊上。吴蕊觉得陌生。隆鼻手术使用的是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她看到的主刀医生是另一张脸。

要证明吴蕊的猜测并不容易。因为在病历上,主刀医生的签名正是杨某春,吴蕊也没有手术过程的录音录像。

吴蕊回家了。留给章李的,是繁琐的文书检索工作。

医美机构的资质都是公开的,能做哪些整形手术,能不能开设麻醉科,都规定清楚了。

除此之外,在卫健委网站上,还能查询到医护人员的职业信息。

“即便不论主刀医师‘调包’的情况,‘飞刀’也是违规的。”章李解释,医师的执业情况均需写明所在单位,未经备案而前往其他机构便是“飞刀”。

查询企业的相关信息,有时还会带来意外之喜,比如这家温州医疗机构曾经受到了行政处罚。

宁波律师讲述:主刀调包,签名伪造,三次隆鼻后呼吸困难,这起医美维权三年还没结果

在这份发自卫健委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上,证据出现了。经调查,一位科室护士长在吴蕊的各项材料上,假冒杨某春签名。并且,吴蕊的主刀医师的确另有其人。

吴蕊这才想起:她曾经就此事向卫健委投诉,只是她并不知道投诉已经有了结果。

“很多求美者并不知道怎么投诉维权。即便投诉了,也不知道处理结果。”章李说。主刀医生和假体的“狸猫换太子”现象,在医美维权中并不罕见,但仅凭求美者很难拿出证据。现实中,往往是卫健委或市监局收到投诉后介入调查才有结果。

吴蕊甚至算得上是幸运的。如果这是一台全麻手术,吴蕊就不会有印象到底是谁为她主刀。

>>>历程

三年维权仍未结束,诉讼成本高达几万元

宁波律师讲述:主刀调包,签名伪造,三次隆鼻后呼吸困难,这起医美维权三年还没结果

CFP供图

事情还没了结。这起2018年发生的案子,目前已经开庭,但仍未判决。

“医疗诉讼的时间会比较长,因为专业性强,需要有专业机构的鉴定。”章李说。

肉眼可见的损害后果、文书中寻觅出的证据,都得在起诉后委托相关机构进行鉴定。在整个浙江省,有资质进行专业司法医疗损害鉴定的机构仅5家。由于承担着所有医疗损害鉴定工作,5家机构的工作量大,排队鉴定采用的是摇号方式。

章李回忆,“进行鉴定需要排队。鉴定本身也会消耗一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

吴蕊拿到鉴定报告的日期,是2020年9月9日。鉴定意见写着:由机构承担完全责任。

目前,吴蕊已经去往上海知名三甲医院进行修复。

这三年,吴蕊经历了多个环节:和医美机构沟通,向卫健委投诉,咨询律师,完成医疗损害鉴定,进行一次诉讼和修复手术。

章李算了一笔账:诉讼费在三千至五千元之间;浙江省的医疗损害鉴定费用相较一些沿海省份更低,但也需要五千至八千元;基础律师费用为一万至两万。

“虽然说,胜诉之后可以由被告承担诉讼费乃至鉴定费,法院也会考虑原告方的交通差旅等问题,但光是前期的垫付,也已经是不小的数额了。”章李说。

大多数委托人在漫长的诉讼过程中选择了协商调解。

章李接到医美纠纷咨询的频率依然是每个月一两次。但从业五年,章李真正接受代理的整形医美维权案例为四五十例,其中走上法庭、坚持诉讼的,仅五例。对于诉讼额较小的医美维权咨询,章李会指导咨询者去往第三方机构,如向卫健委或消费者机构投诉等。

章李不知道这些咨询者是否维权成功,他们几乎不再询问。

>>>困境

求美者属于患者还是消费者,目前仍无定论

在章李代理的案件里,像吴蕊这样针对同一个部位实施三次手术的情况并不多见。几乎每次手术的原因,都是她觉得鼻子不够好看。

章李担忧吴蕊可能陷入了“整形成瘾”,但他没有多问。

章李遇到的委托人全是女性。年轻的女性往往是为了变得更美,以此得到更好的机遇。有人被“挖掘”至自称为网红孵化的公司,而后被指出眼睛或鼻子不够美观,最终被诱骗贷款整形。年长的女性则多出于婚姻困扰,寄希望于更好的容貌,能唤起另一半的注意。

章李并不太能理解这种容貌焦虑:“我一直觉得,人与人的交往合作,哪怕始于颜值,也会忠于人品。”

章李的女儿尚且年幼,和他一样有双大眼睛。女儿的一次生日,章李发朋友圈祝福她:“愿你健康快乐成长,有着童话里的善良和美丽。”

尽管祝福中有美丽,但章李并不希望女儿未来为了求美而进行医美或整容:“真有这样的情况,我希望最好不要去实施。我会和她说清楚风险,让她更关注内在的修炼。”

不过,章李很少劝阻委托人停止整形。章李更在意的是医美机构的欺诈行为——求美者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身体,前提是他们知道这有什么风险。现实中,很多医美机构有意淡化甚至隐瞒美容整形手术带来的风险。

章李曾经有一位委托人遇到了几乎所有可能的医美欺诈。她在接受了全麻假体隆胸手术后,得知该机构既不能实施隆胸手术,也没有资质进行全麻。所谓的专利也被认定为虚假广告。假体没有相关出入库记录,连为她手术的医师也没有相关工作经历和执业注册记录。

章李试图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帮助类似的委托人维权。但求美者究竟是属于患者还是消费者,目前仍无定论。

而没有定论,会带来不同的维权结果。如果按照“消保法”,凭借机构存在欺诈行为的证据,消费者就能争取三倍赔偿。但如果作为患者,想要获得侵权损害赔偿,则必须从医学上认定为医疗事故。不过,在医美纠纷中,求美者经常提及的“效果不够美观理想”等情况很难被认定。

宁波律师讲述:主刀调包,签名伪造,三次隆鼻后呼吸困难,这起医美维权三年还没结果

美容医美整形机构的资质规范。

信息不对称也是医美双方产生纠纷的原因之一。其实许多医美机构的欺诈行为,在公开的处罚信息中便能发现蛛丝马迹。但由于求美者并不清楚医美整形规范,很难识别。

而事实上,美容和医美机构有没有资质完成项目,医生有没有执业资格,这些信息都可以事先查询,只是需要找到专门的检索入口。

在国家卫健委官方网站下,医疗机构查询专页可以显示机构的诊疗科目范围,医师执业注册信息查询系统则可以查询医师是否在该机构执业;而天眼查或企查查等网站上,企业信息就包含了行政处罚内容。

新闻+

浙江医美相关机构超2000家

省卫健委曾一月筛出异常数据588条

近年来,医美乱象在全国均受到关注。

上海法院曾发布首份涉医疗美容纠纷案件的白皮书《2015-2019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

据白皮书透露,2015年至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受理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共计94件,2015年和2016年案件数均为个位数,2019年则有33件。自2017年起,此类案件数量激增。94件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均发生在民营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占比达82.28%。

据全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仅2019年,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数量就有6138起。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则平均一年有2万起由于医疗美容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根据中整协统计,非法从业者人数至少在10万以上。

宁波律师讲述:主刀调包,签名伪造,三次隆鼻后呼吸困难,这起医美维权三年还没结果

CFP供图

在浙江省,企查查数据显示,医美相关的企业、机构现存2407家,近五年注册量不断增长。今年1月至8月,省内新注册的医美相关企业共459家,超过去年全年注册量,比五年前的注册量增长了73.2%。

据浙江省卫健委,自2017年开展专项行动以来,截止2020年9月8日,省卫健委共收到涉及医疗美容投诉举报440件,作出行政处罚170起。2020年,省卫生健康委建设开发社会监督信息监测预警平台。投入使用后,一个月内筛出异常数据588条,其中中风险预警14条、高风险预警4条,立案查处4起。

浙江省市监局在2020年年底,发布当年第四批虚假违法广告共13个典型案件。其中,有两例为医美机构违法广告案。

2021年上半年,浙江省消保委共受理美容服务类投诉363件,投诉反映的问题包含:机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美容项目,虚假宣传,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乱收费,诱导贷款美容等方面。

2021年6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在常见问题中新增了“选择医疗美容服务应注意什么? ”问答。

浙江省卫健委发布该问题的答复:

请牢记“三看一留”,一看医疗美容机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诊疗范围;

二看医生《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和主诊医生资质,护士《护士执业证书》;

三看药物、医疗器械的批件、中文说明书等;

留存诊疗病历、服务合同、发票等相关资料票据。

(文中吴蕊为化名)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