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般认为,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二者是法条竞合关系。诈骗罪属于一般法条,合同诈骗罪属于特别法条。根据特别法条的适用优先于一般法条的原则,如果一个犯罪行为既符合诈骗罪的规定,又符合合同诈骗罪的规定,应当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合同越来越充斥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也越来越多,诈骗的手法也不断翻新,因此,有必要对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进一步厘清。准确区分合同诈骗罪和诈骗罪,可以从合同的性质、形式、被骗财物的来源等方面进行区分,本文拟对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作简要分析
一、从合同的性质角度区分
我们认为,并非只要是通过合同行为实施的诈骗,都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只有平等主体之间签订、履行的,以财产关系为内容的,权利义务对等的经济合同,才属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诈骗罪规定于刑法的第五章侵犯财产类犯罪中, 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而合同诈骗罪规定于刑法第三章扰乱市场秩序罪,其侵害的为复杂客体,不仅有公私财产,更主要的是经济秩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参考》第308号(以下简称[第308号])“宋德明合同诈骗案”中,裁判理由采纳了这种观点。裁判理由认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能够体现一定的市场秩序。以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为宗旨的现行合同法基本涵盖了绝大部分民商事合同,对各种民商事合同行为进行了规范和调整,其对于各种民商事合同的规定应作为刑事法中认定合同成立、生效履行等相关概念的参考,对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不应再以典型的‘经济合同’为限,同时,不能认为凡是行为人利用了合同法所规定的合同进行诈骗的,均将构成合同诈骗罪,与市场秩序无关以及主要不受市场调整的各种‘合同’、‘协议’,如不具有交易性质的赠与合同,以及婚姻、监护、收养、扶养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主要受劳动法、行政法调整的劳务合同、行政合同等,通常情况下不应视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关于合同形式,与原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的严格限定不同,在合同法中,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之外,合同的订立既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合同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层面的经济合同,是指通过市场行为获取利润的一切民事商事合同,是笔者所称的经济合同。狭义的经济合同是原经济合同法中的“合同”,随着经济合同法的废止,现已几乎不在这个层面使用“经济合同”一词。从[第308号]“宋德明合同诈骗案”裁判理由的行文逻辑看,其系在狭义层面使用“经济合同”一词;从裁判理由对合同诈骗中的“合同”的阐释来看,与广义上的经济合同无区别。
在[第457号]“宗爽合同诈骗案”、[第1056号]“陈景雷等合同诈骗案”中,裁判者再次重申,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结合本罪保护的法益进行解释的原则。[第457号]“宗爽合同诈骗案”的裁判理由指出:“合同诈骗罪处于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之第八节扰乱市场秩序罪中,从刑法的目的性解释出发,因而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存在于合同诈骗罪客体的范围内,能够体现一定的市场秩序,否则便与刑法的立法宗旨不符。”但同时,该判例也指出,不仅要看合同的名称,而且要看合同的内容,对于名为“协议”、实际属于提供代理服务内容并体现了一定市场经济活动性质的委托代理合同,也属于本罪中的合同。[第1056号]“陈景雷等合同诈骗案”的裁判理由指出,与市场秩序无关以及主要不受市场调整的各种“合同”或“协议”,通常情况下不应视为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被告人陈景雷等人以农户名义与农机主管部门签订的购机补贴协议不受市场秩序制约,不属于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
二、从合同的形式区分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限于经济合同;就形式而言,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判断是否属于本罪中的“合同”,不仅要看名称,更要看约定的内容。由于口头合同具有随意性,因此,要成为本罪中的“合同”,其内容需涉及市场交易,且该合同的存在要有其他证据予以证实。如在[第875号]“郭松飞合同诈骗案”中,郭松飞与王井路之间虽无书面协议,但双方就二手车买卖的标的、价款、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等意思表示一致,达成了内容明确的口头合同。虽然本案的书面合同材料不全,但从合同关系、交易环境以及法益侵害等方面分析,应当认定郭松飞的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三、从客观行为表现角度区分
有学者认为“从立法论的角度来说,合同诈骗罪的设立没有任何必要”,首要的理由是“诈骗罪起源于交易过程中的具体诈骗类型,既然如此,所有的诈骗犯罪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合同诈骗”。然而,从司法实践看,诈骗行为并非如该学者所称的基本上“都可以说是合同诈骗”。比如,近年来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尤其是短信诈骗、网络链接诈骗都与合同没有任何关系。从立法过程看,诈骗罪在1979年刑法中就已经设立,而合同诈骗罪是在1997年刑法中设立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指出“刑法关于投机倒把罪的规定比较笼统,界限不太清楚,造成执行的随意性。这次修改,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对需要规定的犯罪行为,尽量分解作出具体规定……这次修订,在扰乱市场秩序罪中增加了对合同诈骗、非法经营专营专卖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等犯罪行为的规定。不再笼统规定投机倒把罪,这样有利于避免执法的随意性”。可见,从立法目的看,刑法在诈骗罪之外增设合同诈骗罪不仅为了保护公私财产权,也为了更好地打击破坏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因此,合同诈骗罪作为普通诈骗罪的特殊类型完全有存在的必要。只有通过准确把握合同诈骗罪的本质,才能正确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
在[第403号]“王贺军合同诈骗案”中,王贺军虚构了自己的身份和工程项目,称不需要招标、投标,其就能够将该工程发包给被害人。后王贺军以办理工程批文需要活动经费为由,多次骗取被害人财物并挥霍。其后与被害人签订了虚假的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法院认为王贺军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裁判理由指出:“首先,合同诈骗罪表现为‘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也就是说诈骗行为必须是发生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而不能是在这之前或之后。”“在合同诈骗犯罪的实施中,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实际上就是行为人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过程。”“其次……对于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而言,签订、履行合同的目的不在于合同的成立生效和本身的履行,而是对合同标的物或定金等与签订、履行合同有关的财物的非法占有,而被害人也正是由于受骗陷入错误认识而‘自愿’为了保证合同订立生效或按照合同的约定向诈骗人交付与合同内容相关的财物。如果行为人在与他人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以其他与合同无关的事由为借口,骗取他人钱财的,则不是合同诈骗。”在该案中,王贺军实施欺骗行为系在签订合同之前,骗取的财物亦不是合同标的物或与合同相关的财物,因而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在[第457号]“宗爽合同诈骗案”中,裁判理由为“合同诈骗罪是一种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犯罪,诈骗行为发生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财物,是与合同签订、履行有关的财物,这是此罪区别于诈骗罪的主要特征”。
但是究竟什么是“利用合同实施诈骗”呢? 是否只要诈骗过程中有合同的存在,就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 对此,[第1264号]“吴剑、张加路、刘凯诈骗案”中,裁判理由为,不能简单地以“签订合同+骗取财物”为标准来判断构成合同诈骗罪,应当考察行为人骗取财物与合同本身的内在联系;合同诈骗罪的本质是被害人基于合同陷入错误认识而交付财物。“所谓利用合同,是指通过合同的虚假签订、履行使得相对方陷入错误认识,从而交付财物,实现其非法占有目的。换言之,该合同的签订、履行行为是导致被害人陷入认识错误而作出财产处理的主要原因。利用合同即是其诈骗行为的关键。而对那些即使行为人也采用了合同的形式,但是被害人之所以陷入错误认识并非主要基于合同的签订、履行,而是合同以外的因素而使其陷入了错误认识而交付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也即,被告人与被害人签订关键词收购合同,但并非利用该合同骗取财物,而是以要求被害人完善关键词的名义,欺骗被害人支付完善关键词的费用,因而并非利用合同实施诈骗。但裁判理由中所称的“合同诈骗罪的本质是被害人基于合同陷入错误认识而交付财物”并不准确。被害人并非“基于合同陷入错误认识”,而是基于对方的欺骗行为,对签订、履行合同(简称“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产生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处分财物。那么,准确的表述应当是:合同诈骗是指利用合同实施诈骗;其本质是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中实施欺骗行为,被害人对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财物。因此,所谓“利用合同实施诈骗”有两层内涵:一是行为人利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实施欺骗行为;二是被害人对合同行为的真实性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处分了财产。
四、从涉案财产的来源区分
根据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骗取的是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如果有人签订合同,即使是书面形式的经济合同,但是骗取的是合同当事人之外第三人的财物,也不能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当然,如果第三人和合同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第三人财物被骗造成合同当事人债权受损或债务增加,应当认为骗取了合同当事人的财物,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由于合同诈骗的本质是“利用合同实施诈骗”,因而被害人只能是合同相对人,骗取的 财 物 只 能 是 合 同 相 对 人 的 财 物。在[第1056号]“陈景雷等合同诈骗案”中,陈景雷以符合条件的农户的名义购买享受政府补贴的插秧机并予以倒卖,造成国家财产损失。法院判决陈景雷构成诈骗罪,而非合同诈骗罪。裁判理由指出,合同诈骗罪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在本案中,三名被告人以符合农机补贴条件的农民名义,与农机销售商签订农机购买合同,农机销售商按照农机市场价收取了购机款,可见,农机销售商没有被诈骗。三名被告人诈骗的对象不是购买合同一方当事人农机销售商,也不是另一方当事人农户,而是国家。也就是说,在本案中虽然有经济合同(陈景雷等人以农户名义与农机销售商签订的农机购买合同),但陈景雷等人并非利用该合同骗取合同相对方(农机销售商)的财物;而是陈景雷等人以农户名义利用与国家签订的购机补贴协议骗取政府补贴。但该购机补贴协议并非合同诈骗中的“合同”,因而该骗取行为并不属于合同诈骗。
那么,“对方当事人财物”是否有限定呢? 笔者认为,合同诈骗的对象与合同诈骗的手段紧密相关,即“利用合同实施诈骗”这一手段本身限定了合同诈骗的对象。在[第403号]“王贺军合同诈骗案”中,裁判理由为“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非法占有的财物应当是与合同签订、履行有关的财物,如合同标的物、定金、预付款、担保财产、货款等”。[第457号]“宗爽合同诈骗案”的裁判理由为“宗爽的诈骗行为发生在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之中,骗取的钱款正是合同约定的报酬标的,在没有为他人办成出国签证的情况下,携款潜逃,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因此宗爽的诈骗行为应构成合同诈骗罪”。综上,合同诈骗的对象应当是作为合同相对方的当事人的财物,而且是合同标的或与合同内容相关的财物。
五、其他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还要注意两者以下区分:1.两者主体不同。诈骗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能成为诈骗罪的主体,而合同诈骗罪则不同,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2.两者数额认定标准不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第六十九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六、结语
要把握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的界限,关键要将合同诈骗罪放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范围中考虑,这一客体也是合同诈骗罪立法的本意,如果放弃在这一范围内考虑,仅仅考虑侵犯的财产所有权,那么合同诈骗罪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在具体案件中,从刑法规范目的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件事实去考虑其侵犯了哪种社会关系,运用体系解释的方法,确定刑法条文设立的目的及其保护的社会关系,只有这样,在司法实务中,我们才能精准界定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进而指导我们实际处理此类问题。
作者简介
钟 华
擅长领域:专注于经济类刑事案件的辩护与代理、上市公司风险防控与化解、不良资产处置及民商事争议案件的解决。
诈骗罪与欺骗罪的分别是,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的界限
前言一般认为,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二者是法条竞合关系。诈骗罪属于一般法条,合同诈骗罪属于特别法条。根据特别法条的适用优先于一般法条的原则,如果一个犯罪... 时间:2022-09-27重庆市合川区刑事律师事务所,重庆市合川区刑事律师事务所地址
本文由张智勇律师编辑整理(张智勇:重庆智豪律师事务所主任,全国优秀律师,重庆十佳律师,执业二十五年,擅长涉黑案件、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网络新型犯罪、毒品... 时间:2022-09-27交通事故车主怎么判刑,搭乘好友的车遇车祸身亡,家属索赔85万!法院判了
“我是好心带他回家,出了事故为什么我要赔这么多钱?”8月20日,记者从四川攀枝花市西区人民法院获悉,近日,该院审理了一起“好意同乘”案件,李某驾驶摩托车... 时间:2022-09-27北京有名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 搜狐
在刑事案件中多数当事人会选择当地专业律所的刑事律师为自己进行无罪辩护,但是大多数当事人都不清楚,辩护是存在一定时效的,想要获得较大的胜诉几率,就要掌握... 时间:2022-09-27乐清小货车交通事故最新,乐清一男子跳河
凌晨0时30分“砰!”一声巨响肇事车辆面目全非驾驶员被卡驾驶室!事情经过5月14日凌晨0时30分许,乐清市北白象镇交通北路塘上村发生了一起事故,附近的群众发现停... 时间: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