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发朋友圈找律师的,律师如何发微信朋友圈文案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25 14:44:30
律师如何发微信朋友圈?


很多人觉得律师是很高大上的职业,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通过某些影视作品看到经过美化后的律师形象,二是朋友圈里可能有两个律师朋友,经常能看到他们的动态。对于第一种,首先在颜值的问题上就与现实情况有所差距,影视作品里的律师还有“兼职”,他们的名字叫做明星或者演员,颜值原则上是高于一般人的水平,而我们律师队伍里有些同志的长相就比较有想象力。今天主要跟各位分享下第二种情况,就是你看到的律师们的朋友圈,到底多大程度反映了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

1.炫富型朋友圈

炫富型朋友圈分为直接炫富型朋友圈和间接炫富型朋友圈,直接炫富型朋友圈包括但不限于晒房子、晒车子、晒工资单、晒出国旅游、晒人均过千美食等,间接炫富型朋友圈包括但不限于给家人买名牌、给孩子上贵族学校、晒小二十岁女友等。无论是直接炫富型还是间接炫富型,无论是给自己花钱还是给别人花钱,都是在向朋友们展示自己傲人的经济实力。这种律师一般都是执业多年,案源充足,属于律师行业金字塔的中上层,一般年龄在四十岁左右,由于难以抑制的装逼冲动本能,必须向朋友圈里的一切人证明老子混的很好。由于炫富型朋友圈过于简单粗暴,不符合律师成熟稳重的气质,一般情况下都是些勾兑型律师喜欢进行这种操作,如果不是他们的个人签名里写有“咨询收费”,单看朋友圈有种浓浓的乡村企业家风,所以这种在律师圈里还是比较少见的。而像我们这些清新脱俗的年轻律师从来不在朋友圈里炫富,嘴上嫌弃人家忒俗,根本的原因是自己忒穷,炫个锤子。中国大多数的青年律师是比较穷的,到底有多穷呢?各位看下面这个烧烤店的招聘广告。

律师如何发微信朋友圈?

在这家烧烤店打工的话,最低工资可以是2600,如果你又懒又笨迟到几天,打翻了两个盘子,老板生气了扣你几百,你最少还能拿到2000块,但是你要是个律师助理,你有很大的概率可能只拿到1500哦,是不是很厉害,而且你晚上可能还要加班哦,还掉头发哦,当然有些律所待遇比较好,老板比较认可你,你可能是个凉菜中工的待遇,等你拿到律师执业证之后,你可能会熬到凉菜师傅或者炉子师傅的待遇,还是比较有前途的。这就是大多数非一线城市年轻律师的现状,炫富,不存在的,扣除租房子的钱,你丫吃泡面可能都不敢选康师傅。如果不是家里有矿,或者律师只是个兼职,年轻律师炫富百分之五十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2.秀关系型朋友圈

律师多是富商大贾、高官显贵的座上宾,朋友圈里不乏和某某老板、某某处长勾肩搭背、咧嘴傻笑的照片,你看我们关系很铁的哦,如果你找我办案子他们都会罩着我哦,实际上某某老板可能只有在生意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去有这么个律师,就像医生一样,谁都不想天天跟你打交道。某某官员可能给你承诺,哥们,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真遇到事情,口号喊起来,依法办理,绝不手软,还有的大头官员,提前认识几个知名刑辩律师,兄弟,那天我着了,你们可一定要来捞我啊,实际上只有他着了那天你才是他兄弟。

除了秀商人和官员朋友,律师是要讲究抱团取暖的,律师们喜欢聚到一起搞事情,你必须得跟同一个领域的律师玩到一块去才有安全感,组团忽悠客户,坚持商业互吹,即使心里觉得对方不如我,但是表面上还得竖大拇指、拍巴掌。如果跟你资历差不多的律师们搞了一个XX学会,人家都是什么秘书长、委员、副会长这类的,结果没通知你参加,你就得反思下上次跟他们喝酒是不是自己喝少了,或者人家搞了一个XX研讨会,互相捧场上台演讲,会后来一张集体大照片发朋友圈,结果里面又没你,那你就得彻底反思下,自己是不是跟他们的老婆走的太近了。朋友圈里起码得有些律师朋友喝酒吃肉的照片,才能显得你人脉活络,擅长交叉学科案件的处理。总之,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个哈律师,胜过张思之。

还有一类人是律师朋友圈里不能少的——专家学者,你得有几张跟学术大佬的合影,最好是xx教授的弟子,发照片的时候尽量配上“在xx教授的指导下,加强了对xx问题的理解,可以更好的服务客户”,说到底,客户才是爸爸。为了能跟某知名学者合影,xx教授一人收五万的培训也要去听,不管听不听的懂,也甭管有没有用,先加个微信,来张照片发个朋友圈,值了!培训之后,xx教授也跟我一样,也把你屏蔽了,收了钱还屏蔽人不看人家朋友圈,是不是有些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3.秀奋斗型朋友圈

律师是个充满挑战的职业,挑战的极限就是挂了。在成长的路途中少不了汗水和心血,很多律师都喜欢在朋友圈中展示出一摞厚厚的案卷或者写了几十页的材料,或者在凌晨两三点在朋友圈里发一张加班到像鬼一样的自拍,尤其是年轻的律师,加班是常态,急需领导认可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不让同学笑话,加班动态只有领导和合伙人可见。有的为了向客户展示自己的敬业精神,一遍打点滴,一边改合同,朋友圈的文案写的是客户的利益高于一切,心里话是“悄里马,累死老子了,以后不找我做事,你们对的起良心咩”。有些合伙人比较激进,自己睡到早上八点钟,来到律所之后拍了一张律师助理们通宵加班的照片“小伙伴们辛苦啦,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小伙伴们想出去吃个早餐,还得提醒他们快点回来,然后月底自己拿了百分之九十的代理费,律所拿了百分之九,虽然未来是律师助理的,但是钱是合伙人的。我见过一个比较搞笑的律师,每个朋友圈都是自称冯律师,画风是这样的”冯律师今天晚上又没有吃晚饭,为了明天开庭的案子,冯律师就是饿着肚子也开心”“冯律师这周要去厦门出差,没有办法回家陪孩子吃饭了,但是为了我的衣食父母,心甘情愿”,这种脉脉深情的宫廷剧画风,我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戏太多,演太过。加班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活多,二是活难,三是要求高,四是效率低,如果因为前三者加班,完全可以理解,如果是因为磨洋工加班,那你活该。

4.秀专业型朋友圈

律师属于专业技工,按照knowledge is money 的思路,专业越强的人应该赚到的钱也多,为了保持竞争力,律师的朋友圈里经常会以不同的方式秀专业,包括但不限于写公众号文章、开知乎专栏、写学术论文、出书、出去演讲、上电视节目、参加各种高大上培训、针砭时弊蹭热点、骂同行煞笔、同行商业互吹等。秀专业,一方面是秀给客户看的,你看我多专业,掏钱没有错,20万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如果你朋友圈天天发撸串照片,客户加你微信的第一感受就是这哥们有点油腻,不太靠谱。一方面是秀给同行看的,律师圈子是很小的,同一地区或者同一领域的律师基本都互相认识,告诉同行我很专业,这方面的案子你做不来,你可以来找爸爸我哦,我还可以给你点案源费哦。我的感受目前律师行业整体是比较焦虑的,大家都要自己找食吃,如果不秀专业,你丫可能就没饭吃了,正是这种焦虑的催动下,现在律师们的朋友圈秀专业存在一些畸形现象,简单的可以分成以下几种:

一是狂刷存在感型。我朋友圈里有几个业界大佬每天发几十条朋友圈,不停的刷存在感,从国家大事到业界动态到家常里短,朋友圈有更新,肯定少不了他的动态,每天像个大龄孤寡寂寞缺爱妇女一样叨逼叨、碎碎念,偶尔伴有强烈的自我感动,后来我因为换了一个每个月20G的流量套餐,觉得可能不太够用就把他们屏蔽了。

二是人格分裂型。北京某大学死磕学教授,同一条动态,每天发一遍,删了又发,发完再删,我猜测他最近可能跟马化腾死磕上了,或者是白天的时候自己发了一个朋友圈,晚上另外一个自己给删掉了,到了第二天白天自己又发了一遍,玩法比较清奇。

三是赶场硬蹭型,律师朋友们对于各种培训、会议非常有热情,即使没人邀请花钱也要去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告诉自己的小伙伴自己还没有被淘汰并且有着充足的学习热情,然后发完朋友圈在会场刷会手机打道回府或者去参加下一个培训。最近一个深圳的律师为了秀专业展示出新的境界,他去参加一个毒品研讨会在主办方没有安排他发言的情况下,强行发言,讲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发了条朋友圈说谢谢各位的邀请,这种骚操作很强势。

当然,秀专业是为了生存,在吃饭面前,节操一文不值。老百姓是不专业的,看他们写的东西本来就看不懂,即使写的像坨屎,可能也看不出来。所以,有些秀专业是真的专业,有些秀专业无非是变着花样的忽悠。

以上四种类型肯定无法概括律师们的朋友圈,当然即使不是律师,朋友圈也可以归纳进这四种类型,以后看到你的律师朋友们发朋友圈,一定要记得点赞,你要知道他们为了那篇文章或者那张照片是花了大价钱的,要让他们在无尽的工作中能够获得些许慰藉和满足感,这样,你下次找他咨询或者办案的时候,可以跟他谈谈感情,而不是一上来就是微信咨询500,电话咨询1000,想要面谈得加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