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贵阳本地找减刑辩护律师,贵阳本地找减刑辩护律师事务所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25 10:57:47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 黄小星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黑夜中,有人会掐灭烛火,有人会闭上眼睛,而有的人,会大声呐喊出来。

面对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医疗行为,北医三院的年轻医生张煜在网络上实名质疑同行,他呼吁,“国家早日设立医疗红线!”

面对校园里的冷暴力与驱逐,贵阳7岁女孩妞妞的妈妈没有息事宁人,而是正面硬刚,而此前,她的不鸡娃,不从众,也是一种清醒的对抗。

有人会面对生命的黑夜,大步穿越。比如因为“刺死辱母者”而入狱的于欢,他曾为冲动的抗争付出近五年青春,如今,他是一个小店创业者,还利用法律知识,为父母代理打赢官司。

京东副总裁蔡磊曾以为不会遭遇黑夜,直到渐冻症猝然而至。但蔡磊试图自救,以及救助病友,并把它当成了新的事业。在遭遇黑夜还能持续不妥协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斗士。

不要对黑夜灰心丧气。白昼终将降临,温和的日光,将洒在你身上。

不要对黑夜视而不见。每一点微小的不妥协,才能点亮星星之光。

在岁末年初,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回访了四位上述事件的当事人——

新的一年,穿过不确定的世界,我们尤其需要这样的乐观和勇气。

揭露“肿瘤治疗黑幕”的张煜:

不知何时恢复门诊,现在义务做肿瘤治疗科普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张煜在做新冠防控培训。

“一名医生让患者花费增加十倍,患者却更早离开了人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肿瘤治疗不应该人财两空,而应该是治疗效果比目前更好,并且花费更少。”今年4月,北医三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在网上发出万字长文,以胃癌患者马进仓诊疗过程为例,实名质疑上海新华医院医生陆巍,呼吁“请求国家早日设立医疗红线,遏制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医疗行为。”(点此回顾)

此文一时掀起轩然大波。最终,陆巍被罚3万元和停职6个月,上海新华医院被处警告并罚款4万元,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因“擅自执业”,被罚没总计165万元,偃旗息鼓。

张煜收到各式各样的反馈,有人私信表达支持,也有人对他指责和谩骂。几乎每隔两个月,张煜就会收到一些不明身份的人的投诉,生活陷入反复的回答与解释。

然而,张煜依旧笔耕不辍——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做肿瘤相关科普;在知乎上分享医疗观点,对医疗相关提问积极作答;整理上述内容并出书。“我制止不了有人曲解、污蔑和泼脏水,但这么做只会坚定我的信念。”张煜说。

家人和朋友都对张煜的行为充满不解和担忧,而他坚持认为必须有人站出来呐喊。“因为有(病)人会死啊。”张煜说,自己所做的从来就不是多管闲事,“这是我的责任和梦想。”

“我有温暖的家庭,可爱的儿子和女儿,尽管有时不太听话,还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和薪水,挺知足的,想好好活着。但是,很显然,我会继续反对医疗不良行为,只是,会用更温和的方式慢慢来。”他说,“我不会停止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否则,意难平。”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北医三院。

以下是张煜的讲述:

4月底到现在,我一直在住院部工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恢复出门诊。但我一直在春雨医生APP线上看诊,每个月有数百例患者。

这一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数十万关注者的信任与支持。在医院,我也时不时会被患者认出来,有人会向我表达支持。五六月份,我还收到过几次陌生人送的花、寄来的长信。我第一次经历这种事,确实挺感动的。

但遗憾的是,患者家属马荣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道歉和赔偿,她还在维权的路上奔波。

这件事对我最大的影响,或许是,让我想做肿瘤治疗相关科普的念头,越来越坚定了。因为,对于很多患癌民众,正确的知识太重要了。

今年,有出版社联系我,希望我将自己在网上做的相关科普内容集结成书。我花了三个月时间,把过去一年多我在网上写的和结肠癌相关的科普知识整理了一遍,汇总成患者能看懂的科普书籍《解惑结肠癌的知识》。这本书最近刚预售,今年底前会正式发售。

我还在写第二本书,对于患者如何预防、治疗肿瘤,我希望能给予一份指南性的参考。我会争取在明年写完这本书。

对于新的一年,我的心愿很简单,希望医疗更公平,并得到监督,不会有医生胡乱诊治和伤害患者,医患更和谐。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张煜出的书。

摘下“刺死辱母者”标签于欢:

出狱一年后开小店创业,明年争取参加自考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10月31日,出狱近一年的于欢,在聊城冠县开起一家零食店。

27岁的他以小店创业者的身份回归大众视野,开启人生新的起点(点此回顾)。

于欢曾以“刺死辱母者”的身份引发热议。五年前的一天,在于欢父母开办的公司内,高利贷催债者用各种手段侮辱于欢母子。目睹母亲受辱的于欢拿起一把水果刀,刺向讨债者,致一死三伤。

2017年6月,山东高院改判,原本被判无期徒刑的于欢,因防卫过当获刑五年。在羁押4年多后,2020年11月18日,于欢获减刑提前出狱。

出狱后的这一年,于欢学习法律知识,为父母代理打赢民事官司;河南暴雨时,于欢跟随救援队一同前往支援,运送物资;社交平台上,于欢时常更新自己的视频,想让所有人看见自己的变化与成长。

从接受四处援助的人,到为他人尽绵薄之力,于欢感受到久违的踏实与平静。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于欢的零食店。

以下是于欢的讲述:

像坐了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之后,我的人生又有了新的起点。

这一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开启人生第一次创业。在律师和朋友的帮助下,今年10月,我开起一家零食店。

每天都有不少人来支持捧场,哪怕是下雪天,依然有家长带着孩子们来。

我的生活变得忙碌又踏实。每天,我从早上9点忙到晚上11点,虽然辛苦,但能看到切实的成果。小朋友们天真的笑容,也治愈了我。

我是法律的受益者。因为法律的公正和律师专业的辩护,我迎来新生。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和同龄人相比,我的人生为此滞后了五年。

新的一年,我想踏踏实实地经营好这家小店,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与帮助。等经营步入正轨,我会花更多时间学习,争取参加自考,努力追赶和弥补我人生的缺失。

五年前,我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现在,我也想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尽我的绵薄之力。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于欢开始创业。

京东副总裁、渐冻症患者蔡磊:

身体每况愈下,我依然在奔跑,这场战事不想输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今年10月,我们报道了蔡磊的故事。从京东副总裁,到渐冻症患者,在短暂陷入低谷后,蔡磊又一次奔跑起来。蔡磊说:“世界上没有药,那就自己干。”蔡磊将自救,以及救助病友,当成了新的事业(点此回顾)。

如今,蔡磊依然在奔跑,这场战事,他不想输。

在一个与媒体对接的群里,蔡磊是最活跃的一个。蔡磊时常在深夜上线,分享科研进展、自己的日程,以及他遭遇的各色骗局、病友离去的感受,等等。

从采访至今的这三个月,他参加过许多活动,其中一场沙龙名为“与死神面对,生命依然充满可能”;他讲过一个笑话:有人号称已经暗中“远程发功”,对他进行治疗,问他是否感觉好转;有件事让他很难受:一个曾经非常漂亮的姑娘,在患上渐冻症后,因为无法控制肌肉,和照料她的父亲,从二楼楼梯上猝不及防地摔了下去,面目惨烈。

最近,蔡磊还去看望了只有18公斤、今年考入北航的渐冻症男孩邢益凡。蔡磊打趣说,这是一个患了绝症的残疾人还要去助人的故事。

群里有人不解:“谁是绝症残疾人?”

“就是我啊。”蔡磊答。

蔡磊还将继续奔跑下去。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蔡磊

以下是蔡磊的讲述:

从两个月前,我的身体进一步显著下滑了,两只手基本都不行了,连拿手机打字都很艰难。本来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现在除语言以外的其他工作能力也是越来越吃力,只能说工作还能正常坚持。

对这一天的到来,我有心理准备。很庆幸我在患病的头两年,就全力以赴地去加速,去拼搏和努力。

现在已经卓有成效,目前建立了全球民间体量最大的单体数据库,同时有效地加快了药物的研发,目前协同推进的药物研发管线已经超过十条,看到了希望。这也是我在倒下之前战斗的成果。

但最大的遗憾就是,这个病还是太残酷了,任凭我动用我能动用的所有资源,各种药、各种治疗方法都试了,还是没有办法。更不用说,我们每天都在失去很多我们的渐冻症病友。

我的身体还在不可阻拦地下滑,我时常在想,老天为什么不能多给我一点时间?我真的已经拼尽全力了。但是往好的方面看,虽然说还没有成功,但是我绝不后悔。

2022年,我最大的心愿非常清晰,那就是,必须继续拼搏,一定要在攻克渐冻症的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蔡磊

被37个家长联名驱逐女孩妞妞的妈妈:

妞妞重拾自信快乐,教育不应是竞赛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贵阳7岁女孩妞妞被班上37个家长联名驱逐,这一事件,曾于2021年10月引起舆论热议。

一场家校之战,导火索是妞妞妈妈不满班主任翟老师布置作业太多,进而在多个班级日程中,在家委会的助推下不断升级。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曾深度对话妞妞妈妈,以及5位以上其他家长,包含家委会成员,还原事件过程,探究背后的教育观念。妞妞妈妈认为,不从众、不随大流“鸡娃”,才是她们一家被驱逐的真实原因。

事件的余波仍在发酵。即使疲倦且无奈,妞妞妈妈仍然想得到一个道歉。如今,翟老师仍然担任班主任,家委会班子大致如前,围绕着妞妞一家,诽谤和谣言还在继续。

还有很多人关心,妞妞现在怎么样了?

妞妞妈妈回答说,妞妞在新学校适应得很快,交上了很多新朋友,“被集体关爱以及尊重的孩子脸上是自信快乐的笑容,她感受到被认可,被喜欢,也感受到更多人的善意与温暖。每天都会听见她像小鸟一样欢快地叙述学校发生的一切有趣的事,也会越来越多地和我们讨论一些她在思考的问题。学习成为更加有趣且积极的事情,让她充满动力。”

只是,每天20多公里的往返,还是常常令妞妞疲倦。

岁末,妞妞妈妈向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写来一封信,回顾这场“战争”。

她提出一个问题:当教育成为一场竞赛,让所有人拼尽全力去竞争,然而最终能胜出的毕竟只是少数人,那些大部分都无法胜出的人,人生是否就因此丧失了价值?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妞妞在户外训练。

以下是妞妞妈妈的讲述:

我的2021,牵着妞妞的手走过一地的狼藉,屈辱、愤怒、撕裂、抗争,一路艰难蹒跚,幸而,最终被正义与温暖所收容。

我们所处的世界肯定不仅仅是善良光明,人生路上会有很多伤痕。然而伤痕不必化为仇恨,长久地占据人生,于伤痕中重新出发是人生必备的勇气与魄力。

我和爸爸会尽力牵着妞妞的手一起学习成长,学习经历真实,学会在经历伤害后依旧选择善良。

2022年,祝福我的宝贝,从伤痕中走过,在阳光风雨中,茁壮成长!

也祝福所有的孩子,祝福他们能够得到一个温暖有力、善良的好老师,帮助他们成长为温暖而善良的人,然后用自己的力量推动善良!

作为妞妞的父母,这一切,也许将来有一天可以让我们坦然地对妞妞说:我们曾为你战斗过。

年终特稿|不妥协的人生

妞妞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