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国最后一个有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代的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极其的繁荣,并开始出现了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它也是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在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大明精神。明朝直到灭亡都没有和过亲、纳过贡、称过臣、割过地,而且明朝的言官是历朝历代最不怕死的官员,他们以死为光荣,只要言官认为不对的时期,他们就会和皇帝干到底,哪怕是死他们都无所畏惧。不过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明朝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官员腐败、宦官干政、官员党争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也让明朝走向了灭亡。但不管如何我就是喜欢大明,喜欢大明皇帝的骨气,喜欢大明言官们的风骨,喜欢大明的精神“我可以死但绝不屈服”,遥想当年崇祯皇帝煤山自尽之时,写下的那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就凭这句话,崇祯帝无愧于大明,无愧于百姓,即使他生前众有千般的不对,至少临死前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他那为止奋斗一生的大明,想着他那大明的百姓们。可惜的是崇祯帝生错了时代,若生在万历之前,绝非亡国之君,而乃中兴之主,可惜他生在天启之后,此时的大明已经病入膏肓,满朝文武皆是贪生怕死之徒,即使太祖再世恐怕也无力回天,崇祯这一生都在坚持着“天子守国门 君王死社稷”这一理念,他到死都没破坏老祖宗所顶下的规矩“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
当然我们今天不讲明朝灭亡的原因,也不讲明朝的政治,更不讲明朝的皇帝和官员,只讲明朝的疆域变化,讲从朱元璋建立明朝到崇祯帝自缢于煤山这百余年的明朝到打下了多少的疆域,又丢失了多少的疆域?
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张士诚自尽,后又灭浙江的方国珍。
十一月初,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并提出了后世影响甚广的口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徐达军至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命张兴祖率一部军先由徐州北上,攻取济宁和东平(今属山东)。这时,王宣、王信父子降而复叛,并往莒州(今山东莒县)募兵,企图阻止张兴祖北上。徐达立即进兵沂州,王宣被杀,王信逃往山西。附近峄州(今山东峄县)、曹州、海州(今江苏东海)、沭阳(今江苏沭阳)、日照(今山东日照)、赣榆(今江苏赣榆)、沂水(今山东沂水)等地元军闻风而降。徐达在沂州稍事停留,命韩政扼守黄河,自率大军进攻益都(今山东青州)。十一月底,元益都守将普颜不花力战不敌,遂克益都。徐达乘胜攻取寿光、临淄、昌乐、高苑等地。元乐安(今山东惠民)、长山(今山东淄博)、新城(今山东桓台)等地皆相继归附。
十二月,张兴祖至东平,逼走元将冯德,追至东阿,安山(今山东东平西),迫使元将陈璧、杜天佑、蒋兴等各率所部归降,进而围攻济宁,元守将陈秉直接逃走。十二月上旬,徐达带领士兵至济南,元将多尔济投降,密州(今山东费县北)、蒲台(今山东滨州)、邹平(今山东邹平)的元将,亦先后请降。徐达决定继续向东略地,命傅友德进攻莱阳,自己带兵返回益都,东攻登(今山东牟平)、莱(今山东掖县)二州。元惠宗见山东形势危急,命中书右丞相伊苏、太尉知院托和齐、中书平章政事呼琳岱、陕西行省左丞相图噜等进军山东,然而诸将都不听从命令。
同年,朱元璋派水军和陆军进攻福建,李文忠另外率军驻扎浦城,进逼福建。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应天府(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称帝。
经过十六年的征战讨伐,朱元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从一个横笛牛背的牧童、小行僧,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三月,徐达在基本上占领山东之后,从济宁进攻汴梁(今河南开封),同时派一部分军队经河南永城、归德(今河南商丘)趋许昌,并命邓愈率襄阳、安陆、江陵之兵北攻河南南阳,策应北征主力作战。三月底,徐达进抵陈桥(开封市东北),元汴梁守将李克彝夜驱军民西遁,元将左君弼率所部投降。徐达进入汴梁后,立即率步骑经中湾(今河南封丘西南)西攻洛阳。
四月,李文忠占领福建。同月上旬,徐达军自虎牢关进至洛阳塔儿湾,元将托音率5万元军在洛水以北列阵,被常遇春强行突破,退至陕州(今河南陕县)。驻守洛阳的元梁王阿哩衮见大势已去,率官民出降。徐达继续挥兵略取嵩(今河南省嵩县)、陕、陈(今河南太康)、汝(今河南临汝)诸州,并命冯国胜率所部进攻潼关。由汴梁退守潼关的元将李思齐和张思道,听说明军又逼近潼关,急忙率领部队西逃。明军向西连续攻克陇(今陕西陇县)、秦(今甘肃天水)、巩昌(今甘肃陇西)、兰州等地,进逼临洮,李思齐末路穷途,只好投降。徐达命薛显进攻西宁(今青海西宁),亲率主力进攻庆阳。
五月,连续攻下安定(今甘肃定西)、会州(今甘肃会宁)、靖宁(今甘肃靖宁)、隆德(今甘肃隆德),经萧关前往平凉(今甘肃平凉),一方面分兵进驻战略要地延安及泾州(今甘肃泾州),另一方面派张涣率骑兵侦察庆阳的动静。张思道早在明军攻克临洮时,便留下弟弟张良臣与部将姚军守庆阳,自己则逃往宁夏,结果被库库擒获。张涣派人招降张良臣,张良臣得知其兄被库库治罪,决定降明,但迅即又叛。徐达下令四面包围庆阳城,张良臣恃险顽抗,并向塞外的库库求救。库库为救庆阳,兵分三路牵制明军,一路攻大同欲下太原,一路攻风翔,一路攻泾州。
1368年六月,明朝灭元将貊高
七月,明朝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徐达、常遇春率马步舟师由临清沿运河北上,连下德州、通州
七月中旬,库库部将哈南下攻原州(今甘肃镇原),致使战局为之大变。徐达见库库兵势甚猛,暂取守势,命徐礼守驿马关(今陕西庆阳西南)、叶石真守彭原(今陕西庆阳南)、韦正守郐州(今陕西邻县)、傅友德、薛显守灵州(今宁夏灵武),控扼各处要害。不久,哈布攻下泾州,致使徐达大军腹背受敌,幸得冯国胜自驿马关引兵来救,才将哈札儿击退。
八月,明军进逼北京,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弃城而走,全部逃往蒙古草原。其余库库帖木尔、李思齐等手握重兵勇于内战的军阀,在明军攻来时,全部逃跑。自此明朝占领大都,蒙古在中原九十八年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同时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
十二月,元将王保保被剿灭,王保保逃往和林。同月,高丽、安南臣服于明朝,朱元璋册封安南国王。
同年,冯胜率军逆河而上,取汴、洛,下陕州,直趋潼关。守将夜逃,于是夺潼关,取华州。随即跟随大将军征伐山西,由武陟攻取怀庆,越过太行山,克碗子城,取泽、潞,于猗氏擒获元右丞贾成。又克平阳、绛州,擒获元左丞田保保等,俘获将士五百余人。
1369年明朝开始第一次西征,二月,徐达挥师西渡黄河。大军进抵鹿台,元将张思道闻风而逃。徐达连克奉元、秦州、伏羌、宁远、巩昌,派大将冯胜进逼临洮,元将李思齐不战而降。又分兵攻克兰州、平凉,张思道逃奔宁夏。不久,庆阳断粮,张良臣的部将打开城迎降,徐达率车冲入城中,擒斩张良臣父子。庆阳之战,标志着徐达彻底平定陕西。
三月,元顺帝乘明军主力长驱秦晋之机,命丞相也速率军向北平反扑,兵锋已抵通州。常遇春又奉命与李文忠率步卒八万、骑士一万驰救北平,元军闻讯即向北逃奔,常遇春率军追奔千里,大获全胜。为了覆其巢穴,最终解除元军对北平的威胁,常遇春又率军径取元上都开平,顺帝逃到应昌府(又称鲁王城,虎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达里诺尔西)。常遇春夺取开平,全歼留守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七月,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突然病卒,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
常遇春死后,李文忠受命代替常遇春统率军队,奉诏会合大将军徐达进攻庆阳。行至太原时,获悉太原被围告急,便对左丞赵庸说:“我们受命而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军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而今大同情况紧急,我们可以顺路前去救援。”于是率领军队从雁门关出发,驻扎在马邑,打败北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当时雨雪交加,军队已经驻扎,李文忠却下令向前移动五里,依靠河水为险阻,自我防固。北元兵乘着黑夜来劫营,李文忠军坚壁清野,岿然不动。天亮时,敌军大至,李文忠委派二营将士,殊死作战,估计敌军已经疲惫,才派出精兵,左右夹击,大破敌军,擒获敌将脱列伯,俘斩万余人,穷追至莽哥仓而返。
1370年正月,徐达受命为征虏大将军,兵分两路。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居庸关,北追元惠宗;徐达与冯国胜、邓愈、汤和率西路军出潼关,往安定西击库库。在出征前,朱元璋又命华云龙、金朝兴、汪兴祖等先期进攻云州,以吸引敌人注意力,并策应徐达、李文忠作战。
二月,华云龙攻破云州,金朝兴攻克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汪兴祖攻克武州、朔州。
徐达率西路军出征。四月,进抵安定。元将库库正围攻兰州,知道徐达军队已至,遂撤围转赴安定迎战,库库屯军于安定以北的车道砚,徐达命冯国胜率军趋沈儿峪(车道砚南)列阵,双方激战一日,未分胜负。库库于是派千余人由间道潜劫明军大营,使明军陷于混乱。徐达亲自迎战,将来敌击溃。次日,徐达整军出战,大败元军,库库仅率数名随从北奔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库伦市)。库库兵败后,徐达命汤和进军宁夏,邓愈西攻河州(今甘肃临夏),自己则向南攻取沔州(今陕西勉县)、兴元(今陕西南郑)等地。
而邓愈在河州率兵奋战北元残军王保保部,斩首2000级,俘获王爷公爵以下百余人,士兵8万多人,骆驼、马匹、辎重不计其数。同年农历八月,进克河州(今甘肃临夏)、乌斯藏(今西藏中、西部)诸部,招降吐蕃(今川、青、藏交界地区),追击北元豫王至西黄河,在黑松林斩杀元大将阿撒秃,大军深入甘肃西北数千里。因此,河州以西皆属明朝版图。
李文忠的东路军于二月出居庸关后,经野狐岭至兴和(今河北张北),迫降当地元军守将,继而经骆驼山(今河北沽源境内),进攻察罕诺尔(多伦附近),擒获元将珠孟和沙达哈等。五月,元惠宗死,李文忠兼程赶到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那尔旗),擒获元惠宗嫡子买的里八剌及诸王将相数百人。元惠宗的另一个儿子爱猷识礼达腊,率数十骑逃走。李文忠在回师途中,又攻破兴州(即大兴,今河北滦平),擒获元将江文青,俘降元军37000人。大军奏凯而还,朱元璋亲迎于龙江,犒赏三军,并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魏国公、岁禄五千石、赐世袭文券。
1371年正月,爱猷识礼达腊与库库聚集在和林,借塞外地域辽阔之势,休养生息,准备卷土重来。鉴于此,徐达受命赴北平训练士卒,修缮城池,又迁沙漠遗民32000户屯田北平,以加强防御。七月,徐达奉命转赴山西练兵。此时,元丞相伊苏,元将高家奴、哈剌章、纳哈出等分别占据辽东之开元(今辽宁开原)、辽阳、沈阳、金山(今辽宁康平)等地,伺机南下。
同年,汤和率军渡河进入潼关,分兵径直奔向泾州,派部将招降了张良臣,张良臣不久又反叛离去,汤和会合大军围攻庆阳,将张良臣俘获斩首。汤和被授以征西将军,与副将军廖永忠一起率水师溯江伐夏,夏兵扼住险要地段,汤和进攻没能成功。之后汤和驻守大溪口,廖永忠先行。到达旧夔府,击败守将邹兴等兵。进至瞿塘关,此处山峻水急,蜀人铺设铁锁桥,横据关口,船不能前进。廖永忠密派数百人携带干粮水筒,抬着小船翻山渡关,到达上游。蜀山草木繁多,廖永忠下令将士都穿上青蓑衣,在崖石间鱼贯而行。估计已到,便率领精锐出墨叶渡,五更时分,兵分两路攻其水、陆寨。水师都以铁裹住船头,设置火器而前进。黎明时分,蜀人才发觉,派出全部精锐前来抵抗。但此时廖永忠已破其陆寨,会合抬船出江的将士,一并齐发,上下夹攻,大破蜀人,邹兴战死。廖永忠然后焚毁三桥,弄断横江铁索,擒获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飞天张、铁头张等都逃走了,廖永忠于是进入夔府。第二天,汤和才到达,于是与汤和分道前进,相约于重庆会合。
廖永忠率水师直捣重庆,驻扎铜锣峡。夏主明升请降,廖永忠以汤和还未到为由推辞不受。等汤和到达后才接受投降,承旨抚慰。下令严禁侵扰百姓,一士兵拿了百姓七只茄子,立即斩首。又慰抚戴寿、向大亨等的家人,命其子弟携信前往成都招降。戴寿等已被傅友德所败,收到信后,便投降了。蜀地全部平定。
1372年明朝重新发兵征扩廓。徐达作为征虏大将军进取中路,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进攻,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进攻,各率领五万骑奇兵出塞。徐达中路轻敌冒进,初战不利,伤亡数万人。朱元璋因为徐达功劳大,并不过问。文忠军亦不利,不久撤军。只有冯胜统军获全胜。”冯胜军大败元将失刺罕于西凉至永昌,大败元朝太尉朵儿只巴,获马牛羊十万余匹。而后,又攻占甘肃,射杀平章不花,降太尉锁纳儿等,至瓜沙州,获金银印及杂畜二万余匹。
同年,明朝杨载出使琉球,途中发现并登上了钓鱼岛。1403年,其被命名为“钓鱼屿”。1582年,钓鱼岛被正式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省。
朱元璋曾遣员外朗许允德出使吐蕃,令各族酋长举故官至京受职。1373年二月初一日,所举各官来朝至京,乞受职名,于是朱元璋下诏建立乌思藏、朵甘卫指挥使司,同时建立二宣慰使司、一元帅府、四招讨司、十三万户府、四千户所。受故元国公南哥思丹八亦监藏等为指挥、同知、佥事、宣慰使、同知、副使、元帅、招讨、万户等官,共六十人。并受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赐印、衣帽、钞锭、彩缎等。
同年李文忠率军前往北平、山西边境,在三角村击败敌军。同时傅友德出雁门,为大军前锋,俘获平章邓孛罗帖木儿。徐达又率领诸将远征边疆,胜利后还军北平,戍守边防。廖永忠督率水师出海追捕倭寇,随即回京。
1374年(洪武七年),李文忠派遣部将分道出塞。到达三不剌川,俘获平章陈安礼。到达顺宁、杨门,斩首真珠驴。到达白登,擒获太尉不花。这年秋天,李文忠率军进攻大宁、高州,攻克两地,斩杀宗王朵朵失里,擒获承旨百家奴。追奔至毡帽山,击斩鲁王,俘获其妃及司徒答海等。然后进军丰州,擒获元朝旧官十二人,马驼牛羊甚多,穷追至百干儿才返。此后,李文忠屡次率军防备边境。
1376年,伯颜帖木儿成为边境的隐患,汤和以征西将军的身份驻防延安,伯颜帖木儿向明朝乞求和解,于是汤和率军返回。但不到数月,伯颜帖木儿再反,傅友德再次率兵北伐,生擒伯颜帖木儿于延安,降甚众。
1377年,吐蕃残部抢劫乌斯藏贡使。同年农历四月,邓愈任征西将军,和副将军沐英前去征讨吐蕃反抗势力。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分三路前进,进攻川藏,深入吐蕃腹地,追杀敌人至昆仑山,俘虏斩首万人,获马、牛、羊20余万匹,招降诸国,开辟疆土数千里。朱元璋见到捷报后,降旨嘉奖邓愈,赐红蟒暖袍一件,玉带一围。邓愈班师回朝,在回师途中生病。1377年(明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明军到达寿春的时候,邓愈因病去世。朱元璋闻讯大哭,停止上朝三天,亲迎灵柩祭奠,并追封邓愈为宁河王,谥号武顺,肖像挂在太庙中享祭。朱元璋还亲自选择墓地,将邓愈安葬在南京雨花台,墓前置六对石翁仲石马,山上遍地松柏,禁止砍柴打猎。
1379年,洮州十八番族反叛,李文忠与西平侯沐英合兵将其讨平,并筑城于东笼山南川,设置洮州卫。农历四月初六四川眉县百姓彭普贵不堪赋役重苛,率众起义,攻掠州县,杀眉县知县颜师胜,声势大振,先后占据十四个州县。明廷遣四川都指挥音亮征剿,亦多次为起义军打败。后又遣御史大夫丁玉为平羌将军进讨。至七月二十二日,彭普贵起义才被丁五镇压下去。
1380年,二月至三月,朱元璋又对北元进行第三次北征。二月,北元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领上万人在和林屯扎,怀疑有南侵动向。十一日,朱元璋命令西平侯沐英率其陕西明军进攻北元。三月二十一日,沐英行军到达灵州(今宁夏灵武),侦察到脱火赤已经到了乃路(今内蒙古额集纳旗东南)。于是沐英急行军七昼夜,渡过黄河,经宁夏翻过贺兰山进行突袭;在距离脱火赤军营50里的地方分兵四路,分别从各个方向乘夜合围攻袭。脱火赤、爱足等遭突然袭击,未经激烈抵抗就被明军俘虏南下。明成祖调集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军队于北 京,并运送军粮37万石,分贮沿途各地。三月二十一日,明成祖采取长驱直入,直捣巢穴的战略方针,率军亲征鞑靼。六月初七日,师至清平镇(即应昌,今内蒙古达来诺尔湖西岸)。鞑靼首领阿鲁台为牵制明军,分军攻万全(今河北宣化)。明成祖不为所动,奋师北进。七月初四日,抵达杀胡原(今内蒙古呼伦湖北)。阿鲁台闻讯,尽弃马驼牛羊辎重,携家属北逃。明成祖以兀良哈为阿鲁台羽翼,遂挥师东南,进攻兀良哈部。先选步骑2万人,分5路进发,迂回捣毁其根据地;亲率武安侯郑亨、成山侯王通、阳武侯薛禄等数万精锐,邀其西逃之路。明军于屈裂儿河(今内蒙古境内之归流河)与兀良哈军数万发生遭遇战,大败之,斩获甚众。
1381年正月,北元平章乃儿不花等南侵明边境。四月十五日,朱元璋任命魏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信国公汤和为左副将军,颍川侯傅友德为右副将军,分两路出塞北征。
东路以傅友德为先锋,在灰山(今内蒙古宁城东南)大败元军,俘获不少元军人畜;又行军到北黄河(即潢河,今西辽河),遇到的北元部队不战而逃,被明军追击,北元平章别里不花、太史文通等被俘。西路军以沐英为先锋出长城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攻取高州(今河北平泉境内)、嵩州(可能是指松州,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南)、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渡过胪朐河(今中蒙边境克鲁伦河),俘虏北元知院李宣及其部众。八月底,明军北征各部胜利班师。
九月初一,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师30万人南征云南。朱元璋根据云南军事地理形势,亲自制定进军云南的战略:“自永宁先遣骁将别率一军以向乌撒,大军继自辰、沅以入普定,分据要害,乃进兵曲靖。曲靖,云南之噤喉,彼必并力于此,以抗我师。审察形势,出奇制胜,正在于此。既下曲靖,3将军以1人提兵向乌撒,应永宁之师,大军直捣云南。彼此牵制,使疲于奔命,破之必矣。云南既克,宜分兵径趋大理,先声已振,势将瓦解。其余部落,可遣使诏谕,不烦兵而下矣”
九月二十六日,傅友德率军抵达湖广,兵分两路,从东、北两方面进攻云南。北路由都督郭英、胡海洋、陈桓等率兵5万人,由永宁(今四川叙永)趋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这里是云南、四川、贵州3省交界处,为当时的一个军事重地。东路由傅友德等亲率大军由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趋贵州,进攻普定(今贵州安顺)、普安(今贵州盘县特区)。
十一月二十九日,广州“海盗”曹真自称万户、苏文卿自称元帅,联合单志道、李子文、李平天,于湛菜、大步、小亨、鹿步、石滩、铁场、清远、大罗山等处,发动起义。时集数万人、战船一千八百余艘,据险立寨,攻掠东莞、南海及肇庆、翁源诸县,声势浩大。明朝廷十分震惊,即遣南雄侯赵席,率步骑舟师一万五千余人,分道进击;至鹿步,与起义军相遇,因山深道险,官军多战死;后官军会同广东参政闫钝、千户张惠再与起义军战。起义军弃资装、器械,乘舟由水路逃遁。官军追击,擒千余人,获船六百余艘。官军又分道进剿,起义军失败。次年,又有自称“铲平王”的起义军首领率领百姓数万人,亦被赵庸镇压。
十二月十六日,明军乘大雾进抵曲靖东北之白石江。雾散天晴,达里麻隔江望见明军势众,急遣精兵扼守江岸。傅友德采纳沐英建议,督将士正面佯攻,另遣奇兵暗从下游渡江,绕至梁王军阵后,在山谷间树旗帜、鸣金鼓,守军见势惊乱。沐英乘势率军渡江,大败守军,俘达里麻以下2万余人。大败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部将达里麻所率10余万精兵,占领曲靖
十二月二十二日,梁王获悉达里麻失守曲靖,乃逃往晋宁州(今云南晋城)忽纳砦,自缢而死。二十三日,蓝玉、沐英率师进逼云南板桥,元右丞观甫保出降,遂占领云南。二十四日,蓝玉、沐英整军入昆明。
同年,蓝玉分遣曹震、王弼、金朝兴等率兵2万人,向南攻克临安(今云南建水)诸地。沐英分兵趋乌撒,接应傅友德。北路军出永宁以后,被元右丞实卜阻于赤水河一带,不得而进。等到东路军攻克曲靖,傅友德率师直捣乌撒,大败元守军,遂进占乌撒,降服东川(今云南会泽)、乌蒙(今云南昭通)、毕节(今属云南)、芒部(今云南镇雄)等地。云南、乌撒既下,明军遂移师进攻大理(今属云南)。
1382年闰二月,攻克大理,段氏就擒。继克鹤庆(今属云南)、丽江(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等地,至此平定云南全境。
平定云南以后,明朝政府为开发西南,巩固边防,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建立云南都指挥使司和云南布政使司,管理云南军政事务,并于军事要冲地区,设置卫所,屯兵戍守。其后乌撒各部发生复叛,均被官军镇压。至洪1384年三月,傅友德、蓝玉率征南大军班师回朝,留沐英镇守云南。此后,沐氏子孙世代承袭,经理云南达260余年,直至明朝灭亡。
此战,明军正确判断敌情和地形,避实就虚,出其不意,较快地取得了胜利。
1385年(洪武十八年),思州蛮族叛乱,汤和以征虏将军的身份跟随楚王征讨,俘获敌军四万人,擒获蛮族的首领而归。
朱元璋按照先西南后东北的战略部署,逐步统一全国。在东北地区,元朝的将领先后投降,唯有纳哈出仍盘踞在金山一带,且不断引兵进攻辽阳、辽东等地。当西南地区平定之后,便着手东北地区的统一。
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初二日,朱元璋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为左副将军,蓝玉为右副将军,陈镛、王弼为左参将,胡海、郭英为右参将,商暠参赞军事,率军二十万,向东北金山开拔。同时令李景隆、邓镇吴良等随征师前进
二月初三日,冯胜按计划到达通州,侦察到纳哈出有兵在庆州屯守,就派蓝玉以轻骑乘天下大雪突袭,杀北元平章果来,俘虏其子不兰奚。三月初一日,冯胜等率明军出松亭关,修建了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宽河(今河北宽城)、会州(今河北平泉)和富峪(今河北平泉北)四座城池,主力驻兵大宁。五月二十一日,冯胜留5万人驻守大宁,再按朱元璋指示攻打金山。六月十九日,明军到达辽河之东,俘获北元守军300余人,马40余匹,在金山的西面驻扎准备攻打。这时被朱元璋派出劝降的乃刺吾也到达了松花河。纳哈出在明军的软硬兼施下投降。明军俘获纳哈出的军民24万余人,牲畜辎重无数。六月底,傅友德以新得到的辽地汉人军士驻守大宁,冯胜等胜利班师。辽东从此成为明朝疆域的一部分,后来被纳入到山东境内。从此,朱元璋初步实现了统一。
同年九月三十日,朱元璋诏命永昌侯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延安侯唐胜宗、武定侯郭英为左右副将军,都督佥事耿忠、孙恪为左右参将,率军15万人第六次北征北元。
1388年正月初六日,麓川思伦发入寇,结寨于摩沙勒寨,沐英遣指挥宁正击败,斩杀五百余人。三月,思伦发欲报复摩沙勒之役,率众号三十万、象百余头寇定边,其他酋领皆响应尽力。沐英闻报,即选精骑三万,自率兵一万昼夜兼行,用十五天的时间,于三十日抵思伦发营。先遣冯诚选轻骑万人与战,思伦发以万人驱象迎战;指挥张因以五十人射象,杀其酋长,大呼而入,斩首数百级,诸军皆乘胜前进。沐英又令军中列火铳、神、机矢为三行列阵中,若象来,前行发,不退,次行发,又不退,三行发。次日,思伦发果驱象队,背栏楯竹帘,钩钎栌镰,左右杂标。沐英分军为三,冯诚前,宁正左,汤昭右,严为军令;“闻炮齐战,捷一级,一队赏;退一卒,一队僇。”遂矢、铳齐发,前行之矢发,铳炮动山谷,象皆挺透决骤,沐英军怛呼而鏖战,象皆反走。思伦发骁将昔剌亦率众殊死战,左军少却,沐英登高望见,取佩刀,命左右斩帅首来。恰在此时,见右军一人握刀驰下,士卒大恐,奋呼突阵。大军随机进击,无不以一当百,思伦发军大败,遂走捣其寨,斩杀三万余人,俘获万余人,生获象三十七头,余皆射死。思伦发逃遁,诸蛮震慑。捷报至京,朱元璋告谕沐英:“移师逼景东,屯田固垒,以待大军,勿轻受其降。”
三月初八日,朱元璋以蒙古内部空虚之机,派遣蓝玉为征虏大将军,邓镇、王弼、赵庸、吴海、张翼、周武、曹兴等为副北征。月末,蓝玉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进至庆州,闻知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便从间道兼程而进。四月十二日,师自百眼井至捕鱼儿海南,侦知敌营尚在海之东北八十余里,乃命王弼为先锋,疾驰夺其营。敌以为明军缺水,不能深入,不设防备,又遇大风扬沙。当王弼军突至,大惊失措,落荒而逃。蓝玉等杀太尉蛮子等,俘获其众。脱古思帖木儿与太子天保奴及丞相、知院等数十骑逃遁。蓝玉以精兵追之不及,而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及故太子妃并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属三千,男女七万七千余口,马四万七千匹,驼四千八百余头,牛、羊十万二千四百五十余头,车三千余两,以及宝玺、符敕、金牌、金银印诸物。不久,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余。五月二十一日,蓝玉捷表至京,朱元璋大加慰劳,比之卫青、李靖。
同年,北元后主脱古斯帖木儿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尔杀害后,去大元国号称蒙古,(一说1402年,鬼力赤杀死坤帖木儿,自立为大汗,后去国号)明朝称鞑靼。
1389年二月,明廷命燕王朱棣选派精骑,巡视大宁、全宁,沿老哈河南北,遇有兀良哈军队,跟踪追击。五月,明于兀良哈地区置泰宁,福佘,朵彦三卫,今喀喇沁旗地属朵颜卫,以元辽王阿札失里为泰宁卫指挥使,海撒南达溪为福佘卫指挥同知,脱鲁忽察儿为朵颜卫指挥同知。三卫同隶于北平行都司
同年,云南越州阿资起事,以其地险要,曾扬言:“国家有万军之勇,我地有万山之险,岂能尽灭我辈!”傅友德奉命征讨。傅友德道经平夷,因其山险恶,宜驻兵屯守,遂徙山民往驻卑午村,留神策卫千户刘成置堡戍守。不久,阿资率众寇普安,友德迎战,斩其营长,阿资败退。正月二十四日,友德又派兵袭击。阿资屯普安,倚壁为寨,其众皆缘壁攀岩,坠死者不可胜计,生擒一千三百余人,获马畜甚多。阿资逃遁还越州。二月,沐英遣都督宁正从傅友德往讨,大败阿资,斩杀五十余人,获马牛羊以千计。阿资畏惧,与其母请降。沐英便请置越州、马隆二卫,扼其冲要。又分兵追捕,其地平定。沐英又以陆凉为西南要地,请置陆凉卫指挥使司,得到朱元璋批准。后阿资不时起事,至洪武二十八年正月,沐春等率师趋越州,分道逼其城,伏精兵于道旁,以羸卒诱其出,伏兵尽起,阿资逃往山谷。沐春暗结附近土官,询阿资所在,然后树垒断阿资粮道,阿资被困。沐春遣兵,出其不意攻其穴,遂擒阿资并诛其党二百四十人。接着分兵破广南酋,俘斩千余人。何福分徇宁远,大胜而还。
1390年,正月至三月,明太祖朱元璋对塞外故元进行的第七次进攻作战。年正月初三日,明廷以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屡为边患,命晋王朱冈、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各率师北征。
朱元璋因为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 知院阿鲁帖木儿等多次骚扰明边境,诏命晋王朱枫、燕王朱棣分兵两路北征。西路由晋王朱枫率定远侯王弼出山西。东路由燕王朱棣率领,以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军,定远侯王弼、全宁侯孙恪为左右 参将,于三月初二日出 长城 古北口。燕王 朱棣侦察到乃儿不花在迤都(今蒙古 苏赫巴托尔省之达里甘戛附近)屯扎,就决定乘大雪天远道突袭。三月三十日,燕王到达迤都围住了乃儿不花的营地,并派乃儿不花的朋友观童入营劝降。乃儿不花在 燕王的软硬兼施下投降,其部众数万人、牲畜数十万头都被明军俘获。晋王朱枫则没碰到北元人马而还。
1391年,刘真征讨哈梅里,哈梅里请以马互市于延安、绥德、平凉、宁夏等卫。朱元璋告谕守将说:“番人黠而多诈,互市之求,安知非藉以觇我!利其马而不虞其害,所丧必多,宜勿听。”时西域、回纥来贡,多被哈梅里阻遏:有从他道而来的,哈梅里又遣兵邀杀。朱元璋大怒,遂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八月二十一日,遣刘真偕宋晟率兵征讨。刘真自凉州西入哈梅里之境,乘夜直抵城下,四面包围,知院岳山投降。黎明,兀纳失里驱马三百余匹突围而出,官军争取其马,兀纳失里率家属随马后逃遁。刘真等遂拔其城,斩幽王、国公等一千四百人,获王子及部属一千七百二十人,马六百三十匹。逾年,兀纳失里遣使贡马、骡请罪。朱元璋宥其罪。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岁,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同年朱允炆登基,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
1399年七月,当朱允炆准备削夺燕王权位时,燕王朱棣公开反叛。五日,燕王聚集将士,誓师起兵,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自称“奉天靖难”。建文帝闻知朱棣在北平举兵反叛,急命年过古稀的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带领大军30万伐燕,从此揭开了明王朝历史上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的序幕。1402年,靖难之役以燕王胜利而告终。
1403年,正月十三日,朱棣大祀天地于南郊归来,文武群臣行庆成礼。这时,礼部尚书李至刚等人陈请改北平为北京,他们说:自昔帝王王,或起布衣,平定天下;或繇外藩,入承大统,而于肇迹之地,皆有升崇。切见北平布政司,实皇上承运龙兴之地,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朱棣当即答允下来。二月初三日,设置了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行部、北京国子监。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北平行太仆寺为北京行太仆寺。行都督府设置左右都督,都督同知、佥事无定员。行部设置尚书二人,侍郎四人,六曹吏户礼兵刑工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次日,遣命户部尚书郭资、刑部尚书雒佥为北京行部尚书。
自古以来,肃慎、挹娄、勿吉、袜鞘、女真,一脉相承,是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满族的祖先。明朝时,满族称女真,分为建州、海酉和东海(又名野人女真)三大部。朱棣登极之初,即派使臣往野人女真部宣谕。永乐元年(1403),又命行人邢枢前往女真各部,因而不断有女真头目率人入关朝见。十一月,朱棣亲自接见了来朝的女真首领阿哈出等人,正式设置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今吉林珲春东北),任命阿胎出为指挥使,赐汉姓名李思诚。其他人被任以千百户、镇抚等。并赐给诰印、冠带,同时还设置了建州卫经历司。从此,明王朝在女真族地区开始了大规模的卫所设置。后属奴儿干都司辖治。
同年,缅甸头目那罗答,遣使郎寻蹇来朝贡方物,以木邦孟养阻遏贡道为辞,上优诏答之,为开立缅甸宣慰司,以罗塔为宣慰使。”其辖地“东至木邦宣慰使司界,南至南海,西至戛里界,北至陇川宣抚司界。自司治东北至布政司三十八程,转达于京师”。宣德五年(1430年),缅甸宣慰莽得刺贡方物,自是始以莽为姓。
1404年,二月,女真人头目把刺答哈来朝,成祖于是设置奴儿干卫,以把刺答哈等4人为指挥同知,古驴等为千户所镇抚;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等。以此说明黑龙江下游地区归入明朝版图。之后,成祖又在斡难河、黑龙江流域的南北地区以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格林河、恒滚河等流域先后设置了130个卫所,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统治。永乐七年(1409)闰四月,朱棣应奴儿干卫官员的请求,正式设立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东岸俄罗斯境内,管辖西起鄂嫩河,东北至库页岛,北达乌第河,南至日本海的地区,使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诸酋长都归附明朝,完成了明帝国对东北地区的统一。
同年,因为直沽(天津)为海运商船往来要冲,成祖命于永乐二年(1404)十一月置天津卫,屯守直沽。同时,由于海运只能抵达直沽,再用小船运至北京。故命在天津置露屯一千四百所,用来储蓄物品。永乐二年十二月,置天津左卫。
1405年,二月,因忠顺王哈密安克帖木儿被鞑靼可汗鬼力赤毒死,朱棣便将自幼被俘居内地的脱脱(安克帖木儿之兄子)封为忠顺王,遣还哈密,借以控制其地。同时任命周安为忠顺王长史。脱脱不久即遣使贡马谢恩。
同年沐晟征讨八百诸寨,八百,亦称八百大甸,以其部落酋长有妻八百而得名,又以八百媳妇各领一寨,而称八百媳妇国,位于今泰国北。洪武二十一处(1388)开始入贡,朱元璋遂置宣慰司于其地。永乐元年(1403)又置二军民宣慰使司,以士官为宣慰使,令五年一贡。后内官奉命招谕孟定、孟养等部,途经八百大甸,为士兵所阻。朝廷遣使敕谕,无济于事。遂于永乐三年(1405)命云南镇守西平候沐晟率兵征讨。同年十二月初六日,沐晟奏言,已破八百诸寨,其士官宣慰使等遣人至军门伏罪。朱棣即令沐晟班师。
同年,帖木儿远征明朝,期间两国互有胜负,但由于在征伐的过程中帖木儿突然死亡,之后其国家陷入内乱,他生前钦定的继承人孙子哈里,与四子沙哈鲁为争皇位相互激战。永乐五年(1407年),首先继承帖木儿帝国王位的哈里释放早年遭帖木儿扣押的明朝使臣傅安、杨德文等人,并托其带去帖木儿帝国意在与大明修好的愿望。永乐五年六月二十二日,这支“失踪”十余年的使团终于重归京城,一时“举朝皆感其忠义”,陈诚在得知帖木儿帝国正陷入夺位内战时,立刻向明成祖朱棣建言“速派使节,熄其兵火,宣示天朝威德”。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派曾出使帖木儿帝国的郭骥为使节率团出使,带去朱棣的亲笔书信。在帖木儿帝国当地调解内战两派——哈里和沙哈鲁的纠纷,夺位成功的沙哈鲁最终将被囚禁的哈里释放,封伊刺黑为其封地,持续帖木儿帝国3年的内战终于“和解”。永乐七年(1409年),正式成为帖木儿国王的沙哈鲁派使团至南京朝见朱棣,送上豹子、狮子等礼品。双方重新恢复了朱元璋时代的“宗藩”关系,从此友好往来。
1406年六月,大古剌等地酋泼的那浪派人上奏说,他们有七个邻邦,即大古剌、小古剌、底马撒、茶山、底板、孟伦及八家塔。他们以前从来不和中国交往。现在听朝廷说要有恩于民,都愿归属,请求朝廷派官统理。成祖采纳其建议,并诏设云南宣抚使司二处,长官司五处。由于大古剌、底马撒二处地域广大,各置宣抚司;小古剌、茶山、底板、孟伦、八家塔各置长官司。以泼的那浪为大古剌宣抚使,腊罔帕为底马撒宣抚使,张早等人为小古剌等地长官使。
同年,明朝派镇守广西都督佥事黄中领五千士兵(《大越史记全书》称领兵十万),护送陈朝“前国王孙”陈天平(陈添平)回越南(《明实录》把事件列在该年农历三月丙午,即4月4日;《大越史记全书》则列入农历四月八日,即4月26日)。当进入越南境内的支棱隘时,遇上胡军截击,明军不敌,陈天平及部份士兵被俘。陈天平经胡朝审讯後,被“处陵迟罪”。明成祖得悉後大怒,便“决意兴师”。 7月16日,远征军正式出师,朱棣亲往龙江饯行,这一天风和日丽,江面上百舸争流,旌旗蔽空,鼓角齐鸣,明军威武雄壮,军容之盛为开国以来所未有。
同年年中,明成祖派总兵官朱能加封“征夷将军”,配印信。后来在行军时病卒,由副将张辅代替)、左副将军沐晟、右副将军张辅、左参将李彬、右参将陈旭等领兵,分兵两路,开进越南的白鹤江会师,一边向越南腹地步步推进,一边发出檄文向越人呼吁胡季犛父子的行为是“肆逞凶暴,虐于一国”,并列出胡氏“两弑前安南国王以据其国”、“贼杀陈氏子孙宗族殆尽”、“淫刑峻法,暴杀无辜,重敛烦徵,剥削不已”等二十大罪,又称明军的到来是“吊尔民之困苦,复陈氏之宗祀”, 以使民心动摇。果然,不少越人“厌胡氏苛政,罔有战心”, 有助明军前进更为顺利。
1407年一月19日,安南军的主力退守多邦城,明军亦看准该城位於河边,有较大面积的沙滩可供抢滩,於是分兵进攻,成功以火铳击退胡军象兵。其後,明军攻入越南的重要城市东都升龙,并大肆掠夺,“掳掠女子玉帛,会计粮储,分官办事,招集流民。为久居计,多阉割童男,及收各处铜钱,驿送金陵”。
年初,明军攻破升龙后,向胡朝的首都清化继续前进,胡氏皇子胡元澄领军退守黄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红河),与胡季犛、胡汉苍会合。明将沐晟则进驻木凡江(在今越南河西省,与黄江相接)预备出击。农历二月,沐晟沿江两岸击败胡元澄军,追击至闷海口(在今越南南定省),因军中爆发疾疫,明军移师到咸子关立塞备战。农历三月,胡军集合水步大军七万,号称二十一万,与明军爆发咸子关之战。结果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於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日(6月16日)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收复。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胡朝亡后,明成祖在农历六月癸未朔(7月5日)下诏,声称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越南原本的陈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於是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二月,广西浔州(今广西桂平)、柳州等地土司起事。朱棣命广西总兵官都督知韩观在交趾各堡筹备军队,移师讨剿。韩观与都指挥同知朱广、都指挥佥事方政等商议,分兵两路进军。朱广、方政率湖广等地兵攻庆元、宜山、新城、思思、河池等县,韩观率云南等处兵从柳州出发,攻马平、来宾、迁江、宾州、上林、罗城、融县等地,双双获胜。后韩观与朱广会师,联合攻打永福诸县。杀死一万多人,生擒黄南等一万三千余人,遣返男女一百二十多人。同年十月二十七日平定,遂班师。
同年,设立旧港宣慰司,旧港宣慰司为明代行政建置,明朝时期是中国领土一部分。政府驻地位于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巨港,是当时驻南洋最高行政机构,也是当时明朝领土最南端,首任旧港宣慰使为施进卿。宣抚使、宣慰使定期朝贡,按年交纳定额赋税,称为差发,战时听供朝廷征调。明代统治者设置宣慰使司、宣抚司等土司制度,以土司治土军民,是借助传统统治权力来达到控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目的。
1408六月十二日,吏部尚书蹇义等奏报交趾设置:建设军士卫门总四百七十二。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各一,卫十,千户所二,府十五,州四十一,县二百零八,市舶司一,巡检司一百,税课司局等九十二;置城池十二所,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获蛮人二百零八万七千五百,粮储一千三百六十万石,象马牛共二十三万五千九百余只,船八千六百七十七艘,军器二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二件。
八月初十,交趾都司、布政司、按察司上奏:简定、邓悉等聚众作乱,请派援兵剿之。简定,为交趾陈氏旧臣。明军初讨交趾时,简定投降。在遣赴京师之前与陈希葛逃脱。与化州邓悉、阮帅等聚众起兵。众人推简定为王,年号兴庆。来往于乂安、化州山中,造兵器、招人马。明军撤兵,他们出击,攻下盘滩、咸子关,扼三江府往来之要道,骚扰交趾近城,而葱康、威蛮、上洪、大堂、应平、石室诸州皆响应。官军虽屡出而无功,奏请援兵。成祖以为交趾初入版图,人心不定,贼寇兴起,若不及时灭剿,恐怕滋生蔓延,成不可制之势。遂命发云南、贵州、四川都司,成都三护卫共四万军兵,命黔国公沐晟为征夷将军,从云南出发,前往征讨。仍命兵部尚书刘俊往赞军事。敕交趾都司都督佥事吕毅整兵听调,同时,备水军二万及舟楫器械待用。之后,成祖又遣使谕简定旧顺,“既往之愆,悉敕不问”。至十二月二十四日,沐晟率军与简定军初战生厥江,官军败绩。都督佥事吕毅、兵部尚书刘俊、交趾布政司参政刘昱皆死。
1409年三月二十九日,总兵官安远候柳升奏报:奉命率兵至青州海中灵山,遇倭寇,与之交战,斩杀及溺水而死的不计其数,倭寇仓惶乘夜逃去。后与平江伯陈瑄追至金州白山岛等处、浙江定海卫百户唐鉴等亦追至朝鲜义州界,不见踪迹。朱棣令柳升等还师。
闰四月初七日,朱棣应奴儿干卫官员于其地建立元帅府的请求,决定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任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为都指挥佥事。六月增置经历司,设经历一员。
五月二十四日,成祖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
六月初十日,百户李咬住及伯兰奏报:给事中郭骥奉命出使,被本雅失里诛杀。又奏:本雅失里、阿鲁台近被瓦剌击败,今逃至胪朐河(今蒙古克鲁伦河),准备驱败散之卒掩袭兀良哈诸卫,再侵扰边境。朱棣大怒说:我以诚相待,遣使还其部属,居然执杀使臣,欲肆剽掠,必将歼除。遂命将士严守边境。二十六日谕甘肃总兵官何福,令其整饬士马以待。且告知将遣将率兵征剿本雅失里之意。七月初三日,朱棣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总兵官,武城候王聪、同安候火真为副,靖安候王忠、安平候李远为左右参将,率精骑十万,北讨本雅失里。告谕丘福毋失机,毋轻战,一举未捷俟再举。同时遣谕本雅失里,指斥其杀使者、肆剽掠的罪恶。八月,丘福出塞,率千余人先至胪朐河、遇虏前锋,遂遣轻骑千余进击,虏败逃遁,丘福乘胜渡河,获一尚书,询问本雅失里处所,答称自此北去三十里。丘福大喜,急忙发兵追击。诸将建言不可轻进,先遣军士侦察,待大军聚集后发兵。丘福不听,以尚书为先导,进至虏营接战,相持一日,虏兵败退。丘福更加自信,命火真使诈与虏和,自率轻骑继其后,火真犹豫不决,丘福厉声说:不从命就地处斩!先驱而行,诸将士勉强相从,行不数里,本雅失里挥兵而来,包围数重。王聪率五百骑突阵,斩杀数百,死于战阵。丘福、李远被执,不屈而死。王忠、火真亦战死。同月十五日全军覆没。朱棣得报震怒,以诸将无一能任,遂决计亲征。
八月,淇国公丘福奉命征剿本雅失里,因轻敌冒进,惨败于胪朐河,全军覆没。朱棣大怒,决计亲征。十月初一日,即召诸将议北征之策。
同年,兀良哈三卫反叛。
1410年,兀良哈三卫再次归附明朝。
正月二十六日,张辅奉命班师之前,再次率兵征计陈季扩,其时,季扩困守乂安,而其党阮师桧与金吾上将杜元措等别据东潮州之宜阳社,师桧被拥立为王,有兵士二万余人。张辅乘机进剿,斩杀四千五百余人,擒其党羽支、陈原卿、阮人桂等二千余人,全部斩首。据此,张辅奏陈:季扩、邓景异等尚在演州、乂安,近逼清化,而遣兵驻守神投、福成江口,踞清化要路,出没乂安诸处。若诸军班师,恐沐晟兵少不敌,请留都督江浩、都指挥俞让、花英、师祐等军协助沐晟守御。朱棣允准。
二月初一日,又敕沐晟仍任征夷将军,充总兵官,云阳伯陈旭为副总兵官,再征交趾季扩等。五月,沐晟出兵,与季扩战于虞江,大败陈季扩。季扩恐惧,夺路而逃。晟率兵追至古灵县及会潮、灵长海口,斩首三千余级,俘获其将军黎弄。季扩闻信更加恐慌,只得上书求降。同日朱棣命皇长孙留守北京,户部尚书夏原吉辅导,兼掌行在部院事。初五日以北征诏告天下。初十日北征师发北京。由翰林学士胡广、侍讲杨荣、金幼孜扈从,靖远候王友将军中,安远候柳升为副;宁远候何福、武安候郑亨将左右哨,宁阳候陈懋、广恩伯刘才将左右掖,都督刘江等为游击将军,充作先锋;又命薛录、冀节等为骠骑将军,候镛、陈智等为神机将军,金玉等为鹰扬将军,李文等为车骑将军,分督其属,不隶五军。总五十万众,浩浩荡荡,出德胜门,向北迸发。三月初二日,师集兴和,大阅誓师。五月初一日至胪朐河,朱棣兴之所至,赐名饮马河,名河上平地为平漠镇。同月初三日,遇虏骑进击,得箭一枚,马四匹而还。十七日,得知虏寇与此不远,遂令大军渡饮马河。本雅失里逃遁,朱棣率轻骑追至斡难河,与之接战,本雅失里失败,仅以七骑逃去。明军追击不及而还。二十日,朱棣令分兵追击阿鲁台。阿鲁台占地利之便,时战时退,明军无奈。又遣人召降,阿鲁台犹豫不决。相持多日,时有小胜。但因天气炎热,士兵饥渴,不能持久才于六月下令班师,七月十七日回到北京。
同年五月二十一日,回回阿剌马牙杀都指挥刘秉谦等,占据肃州(今甘肃酒泉),反叛,并约赤金蒙古为援。赤金蒙古念明皇厚恩,不应,并率部下擒阿剌马牙之兵六人交给明朝。成祖大喜,重重嘉赏,改赤金蒙古千户所为卫(今甘肃玉门),授其长塔力尼为指挥佥事,并为他的部下三人封官。至此,阿剌马牙孤军奋战,被千户朱迪等讨平。
1411年经过一段筹备之后,由宦官亦失哈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护送康旺、王肇舟等官员,至亨滚河对岸的特林,正式开设奴儿干都司。从而成为直属朝廷、军政合一的地方最高权力机构,管辖辖区的军政事务,统属其众,岁贡海青等物,仍设驿站递送。标志明王朝对该地区的有效统治。
同年,明成祖举行第二次北伐亲征,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击败据险而守的瓦剌首领马哈木,追至土剌河,马哈木逃遁。瓦剌战败,明成祖诏告天下。
1413年正月二十一日,倭寇三千余人进范浙江昌国卫爵溪千户所,被守军击退,倭走楚门千户所。备倭指挥佥事周荣率兵追击,倭寇大败,被杀及溺者难以数计。浙江都司将所缴获军械俱交京师。
二月初二,设贵州布政使司。将思州、思南之地分为八府(思州地设思州、新化、黎平、石阡四府,思南地设思南、镇宁、铜仁、乌罗四府)、四州(镇远、安顺、永宁、普安),以贵州布政使司总辖之,其布政使司官员俱有流官,府以下官员参用土官。以行人蒋廷瓒、河南左参政孟骥俱为右布政使,改河南右参政陈俊名为右参政,山西左参议王理、河南按察司副使张翥、江英俱为左参议,副使邹锐、佥事丘陵、进士用宗保俱为右参议,授进士崔彦俊、王恭等为府、州长官。贵州为内地即自时开始,田氏两宣慰使则废。
十一月初六,瓦剌马哈木犯边。当初,由于成祖诏许鞑靼阿鲁台入贡,马哈木怀恨在心,于是,拘留明朝使臣,又以甘肃、宁夏归附鞑靼的大多是其亲戚为理由,请明朝令其归还。成祖大怒,命太监海童切责。因此,马哈木拥兵饮马河(克鲁伦河)准备入侵,并扬言要袭击阿鲁台。阿鲁台向明朝告警,成祖命开平(今内蒙多伦)守将严阵以待。初八日,诏令宁阳候陈懋、都督谭青、马聚、朱崇巡视宁夏、大同、山西边防。又命陕西、山西及潼关等五卫军队驻扎宣府(今河北宣化),中都、辽东、河南三都指挥使司及武平等四卫军队在北京会合,并准备亲征瓦剌。
1416年,兀良哈三卫再次反叛。
八月初四日,成祖命于辽东设置亦马忽山卫,命女直野人头目锁奴兀为指挥使,哈散哈为指挥同知,木答兀等七人为指挥佥事。又分授千户、百户镇抚,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等。
1422年,兀良哈三卫再次归附明朝。
三月,明成祖率军从北京出发,亲征蒙古阿鲁台所部,是为第三次北伐。明军经开平向东北方向进军,于阔栾海北道发现阿鲁台部大批辎重,发兵焚烧,收其牲畜班师。回师途中,以兀良哈附逆阿鲁台,击败之。
1424年八月,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享年64岁。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同年朱高炽登基为帝,是为洪熙帝。
1426年,十一月初六,交趾总兵官、成山候王通进兵击黎利于应平,遇伏大败,死者二、三万人。兵部尚书陈洽挥刀杀数敌,自刎死。王通负伤逃走。随后暗中派人向黎利许愿,为黎利乞封,不奉朝令,擅割地清化以南予黎利,令官吏军民尽还东关。檄至清化,知州罗通不从,与指挥打忠拒守。黎利移兵久攻不下。十二月二十六日,遣太子太傅、安远候柳升为征虏副将军,充总兵官,保定伯梁铭为左副总兵,都督佥事崔聚为右参将,率兵由广西赴交趾。
同年,兀良哈三卫再次反叛。
1431年兀良哈朵颜三卫掠永平、山海间,宣宗将亲自率兵征讨,三卫头目纷纷谢罪入贡。兀良哈三卫再次归顺明朝
1432年兀良哈三卫又一次反叛。
1434年,兀良哈三卫再次归顺明朝。同年宣宗逐放弃开拓西伯利亚的计划,内迁奴儿干都司于三万卫(今辽宁开原),于是帝国在东北方向的扩张停滞,大致为直接管理辽宁,而对以东和以北的女真部落以卫所制度进行统治。至明末女真兴起,逐亡天下,宣宗亦有责任焉。
1435年明宣宗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同年,皇太子朱祁镇即位,次年改年号为正统
1441年,兀良哈三卫又一次反叛。八月,宁波知府郑恪请定都京师,改号南京,英宗从之。是年十一月初一日,英宗以宫殿成,大赦天下,正式定北京为京师,罢北京行在之称。在南京的府、部、司、寺、院、局悉冠以南京,改其官印。
1447年三月十八日英宗下诏徙之山东,居其头目于东昌、平山二卫,分其部落为三,屯居清平、博平二县。于是沙州遂空,不久为罕东占据。当初明太祖、明成祖先后以次设置了哈密、罕东、赤斤、沙州四卫嘉峪关外,屏蔽西陲,此时沙州先废,而诸卫亦渐不能自立,西边遂多事。七月十四日,大同参将都督佥事石亨奏:也先并吞诸部,其势日盛,必来犯边。宜令各边守将分别队伍,孰可为正,孰可为奇;大小头目孰可以守,孰可以战,使之各分领操习,庶使兵知将意,将识士情,不致临阵无统,仓猝误事。英宗采纳其议。敕令各处总兵镇守等官,操练所有官军,选拨骁勇者以备出塞。八月初三日命杨洪为镇朔将军总兵官镇宣府,又命左参将石亨守尤全。同年,兀良哈三卫彻底被瓦剌占领。
1449年二月,明朝太师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诈称3000人,向明朝中央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西路,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明遣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兵万人御敌。
六月,瓦剌太师也先侵犯他人领地,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令异母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大军出征。
八月十四日,英宗率亲征大军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下午六进左右,距怀来(今官厅水库)二十里,英宗欲入保怀来城,因王振辎重千余辆未至,滞留以待。尚书邝埜再上言:请车驾疾驱入关,严兵为殿后。英宗不听,遂驻土木。瓦剌军四面合围,地无水泉,人马饥渴,掘井深二丈不得水。其南十五里有河,也先已遣兵占据,明军不得发。次日,也先遣使持书来,以和为名,英宗信以为真,令曹鼐起草敕令,派二名翻译持敕偕瓦剌使臣去。王振亟令移营,大营一动,行伍大乱,未及三、四里,瓦剌以劲骑四面攻入,明军蹈藉死者蔽塞川野。英宗与亲军突围不得出而被俘。王振被护卫将军樊忠锤死,说“吾为天下除此贼。”是役,明朝官军死伤数十万。文武官员从征遇难者有英国公张辅、王佐、邝埜等五十余人。时中官、从臣皆奔散,喜宁降于也先,悉以中国虚实告之。惟锦衣卫校尉袁彬陷于敌阵,也先使之服侍英宗,不离左右。十六日,英宗命袁彬作书,遣千户梁贵送示怀来守臣,言被俘状,且索金帛。败耗传至京师,百官皆集阙下痛哭。太后及皇后钱氏尽括宫中金宝、文绮等送至也先营中,以赎取英宗。
八月二十三日,郕王朱祁钰摄朝,驾御午门左门。右都御史陈镒与诸大臣进言:王振倾危国家,陷皇帝于险地,请诛王振之族以安军民之心。郕王说:需待皇上旨意。百官伏地痛哭不起,进言:王振罪不容诛,殿下若不立即正典刑,灭其族类,我等今日皆死于此廷中。郕府长史仪铭以膝行前,王振之党羽锦衣卫指挥同知马顺叱退,户科给事中王竑愤起,与刑科给事中曹凯一道捽马顺之头发,啮其肉说:你过去助王振作恶,倚其擅作威福。今天事已至此,你竟还敢如此!与众人共击之,立毙。又寻找王振党羽毛、王二人,太监金英见事急,拽之出,众人亦击杀之,三具尸体陈于东安门。过一会儿,有人又执王振之侄王山至,反绑跪于廷,群臣争相唾骂。一时卫卒汹汹朝班大乱。郕王惊惧欲起,尚书于谦趋前扶正,请求郕王宣谕百官。郕王说:马顺等罪当死,他人之罪勿论。众人方渐渐平定,又命缚王山及王振族人,无论老少皆斩。籍其家,得金银六十库,玉盘数以百计,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株,其他各种珍玩无数。不久,太监郭敬、彭德清皆自大同逃归,朝廷一并籍其家,下狱长系。由于事起仓猝,剌于谦临乱镇定,王振党羽得以伏诛。既出左掖门,尚书王直对于谦说:国家正赖你这样的大才。于谦毅然以宗社安危自任。九月二十九日,录王振之罪榜示天下。
十月初六日,京城告急,景帝亟诏各地诸王遣兵入卫京师,命兵部尚书于谦提督诸营,将士皆受其节制,都指挥使以下不听从命令者可以先斩后报。于谦认为,也先兵势大盛,不可示之以弱。于是分遣诸将率兵二十二万,列阵京城九门之外。于谦亲自与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等于德胜门设阵,以阻挡敌人前锋;都督陶瑾阵兵安定门,广宁伯刘安坐镇东直门,武进伯朱瑛从阵于朝阳门,都督杨节阵于宣武门,皆受石亨节制。同时九城城门尽闭,士卒于门外拒敌,绝其反顾之念。于谦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卒而先退者斩其将!军卒不顾将帅而先退者,后队斩前队!将士知必死,无不听命。初十日,朝廷诏令宣府、辽东总兵官及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巡抚皆入援京师。十一日,也先大军逼近京城,列阵到西直门。都督高礼、毛福寿大败敌军于彰义门北,杀敌数百人,夺回其所掠人口千余。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十二日,也先进一步索要金帛万万计。廷臣中有人欲议和,于谦说:今日只知有军旅战事,其他事不敢闻!也先见议和不成,便派兵四出窥掠。十三日,也先遣数骑来窥探德胜门,于谦令石亨于空民房中设伏,又派数名骑兵引诱。也先以万骑逼近,伏兵骤出,神机营火器齐发。副总兵范广亲自冲阵杀敌,士卒勇气百倍,遂败也先于城下。也先之弟孛罗卯那孩中炮死,死伤无数。也先军又转攻西直门,都督孙镗斩杀其前锋数人。城上守军发箭炮助战,也先溃退,拥英宗北逃。京师之围遂解除。
1454年,也先父子兼并瓦剌各部,加强了对西部蒙古的管理,并得到明朝的支持,从而打败阿鲁台,统一了东蒙古,实现了整个蒙古地区的短暂统一。其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明边,致使“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形成了空前庞大的游牧帝国。土木堡之变一度威胁到明朝的安危,由于也先发动战争只是为互市贸易,一旦恢复与明朝的通贡互市,双方很快就相安无事了。
蒙古文史籍中称作也先汗,全称“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建年号“添元”。景泰四年十月,也先遣使向明廷告知自己即位,并致书明朝廷说:“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其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臣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也先以此说明他已重建元朝,希望得到明朝的承认。也先在准备即帝位前夕时还欲以良马、貂鼠皮、玉石等,向明廷换取“黄紫大红织金九龙缎匹、黄红彩缎衣服、金壶、金碗”等元朝皇帝御用之物,作为称帝时之用。传国玉玺是明朝的死穴朱元璋时为了追杀掌管玉玺的故元太子有时连大军到手的土地都可以不要,这时也先竟然堂而皇之的写信告诉明朝皇帝他掌握了传国玉玺要登基成为元朝皇帝,明廷当然是拒不承认其为元朝可汗,回书中称作瓦剌可汗。经济学上古代蒙古高原经济基础撑起不一个庞大帝国特别是人口暴涨后的时期,政权建立后无不是往南发展,历史上也证明了岭北诸王叛乱时中书省只要切断岭北与内地的联系诸王就被迫投降。失去明朝支持的也先在内忧外患下被杀。
也先与其弟死后,瓦剌部落分散,逐渐衰落,内部事态鲜为人所知,此时的瓦剌分为瓦剌、布里亚特和鞑靼。但对外则西侵谢米列契地,并沿锡尔河洗劫了塔什干等城;向东争夺哈密,一度攻入肃州城,以求开拓东西方通道。一部分瓦剌人则向青海、甘州等地陆续转移。也先之后约一百五十年,哈剌忽喇兴起。
哈剌忽喇与马哈木、脱懽,也先祖孙一样,亦出身于准噶尔部。约与其同时,还有和硕特部首领拜巴噶斯。二人先后为瓦剌四部盟主。此时瓦剌的分布地在额尔齐斯河左岸低洼地带,其牧场地可宜达伊赛克湖。
1458年十一月,蒙古孛来进犯延绥。当时,杨信充总兵官镇延绥,都督佥事张钦副之,于青阳沟大败敌寇,获捷。张钦又败于野马涧等处。捷闻,封杨信为彰武伯,张钦为都督同知,镇守如故。也先死后,瓦剌部逐步衰弱,鞑靼部从此强盛起来。明英宗天顺年间,鞑靼部首领阿罗出率部潜入河套地区
1461年(明英宗天顺五年),鞑靼部的孛来多次侵扰明朝西北地区,入寇永昌和甘州,但是被凉州都督毛忠打得大败,孛来遣使向明朝求和,恳求入贡。明英宗朱祁镇批准了他的请求。但是孛来入贡有一个要求就是由陕西兰县入关纳贡。原先蒙古部落进入内地纳贡,都是从山西大同进京城,大同是明边防重镇,守卫森严,而兰县是进入河套草原的必经之路。于是,鞑靼部的孛来使团经兰县入贡,然后返回河套平原,接着就不走了。后来,在这里定居下来。盘踞在这里的蒙古人越来越多,中原地区每到秋收的时候,鞑靼部就成群结队出去抢
1465年(明宪宗成化元年),孛来等也率部进入河套地区。之后又有其他的鞑靼部入主河套地区。蒙古军事力量自占领河套地区后,遂于当地驻扎下来,从此河套就成了蒙古骚扰明朝内地的一个主要基地,而“套寇”也就成了明朝中期的主要边患;蒙古诸部年年深入明朝边地,杀烧抢掠,但当时的明朝政府无力收复河套,边患一直影响到明武宗期间。明穆宗时期的“俺答封贡”以后,明朝才和蒙古的关系缓和。
1472年时土鲁番王强大,其王阿力率兵冬袭哈密,虏其王母,夺金印而还,留其妹婿牙兰据守,自此明朝哈密卫被土鲁番攻占。
同年,五月,兵部命广西布政司移咨黎灏,晓以大义,令其保守故疆,不许越界,且令其遣人来与广西三司官勘覆龙州及上下冻州等处边界,设立界址,永为遵守。成化十五年冬,黎灏遣八百余人,越云南蒙自界,声言捕盗,擅自扎营筑室以居,守臣力止,其方退回。
1473年四月,兵部上言:哈密乃西城之咽喉,如弃而不救,恐赤斤蒙古(今甘肃玉门西)、罕东(今甘肃敦煌)等卫亦为之所胁,酿成边患。宪宗乃命都督同知李文、右通政刘文前往甘肃经略,并遣锦衣卫千户马俊往谕土鲁番,使其归哈密侵地。文等乃与罕慎及赤斤、罕东等卫集兵进讨。
1474年冬,未及战,谍报阿力集众抗拒,且结别部谋掠赤斤、罕东二卫,文等不敢进,无功而还。宪宗用命罕慎权主国事,并命边臣筑苦峪城(今甘肃安西东南),移哈密卫于其地。成化十八年春,罕慎集罕东、赤卫二卫兵一千三百人,与已部共万人夜袭哈密城,牙兰逃,乘势连复八城,遂还居故土。同年河套地区重回大明的怀抱。
哈密都督罕慎在苦峪经过10年生聚,实力大增。乘阿力汗新死、阿黑麻继位立足未稳,联合赤金、罕东二卫,拥兵万人,于成化十四年(1478年)进军哈密。牙兰不敌败逃,罕慎顺利收复八城。罕慎因功进封左都督,赏白金百两及其他物件,特旨褒奖。1482年明朝正式收复哈密卫。
1485年,明朝再丢河套。1487年,土鲁番东扩并吞并附近的哈刺火州、柳城,势力渐大。1488年,明孝宗即位,晋封罕慎为忠顺王。可是,罕慎封王却为吐鲁番阿黑麻所不容,就在当年十一月,他率兵至哈密,威胁利诱,最后杀死了忠顺王罕慎,仍令牙兰据守。随即哈密卫再次被土鲁番占领。
为了打击阿黑麻的嚣张气焰,明廷采取薄其赏赐、或拘留使臣、却其贡物、敕责令悔罪等措施。1491年,阿黑麻才不得不将哈密8城、忠顺王金印及500多被虏居民送还。明廷派安定王族人陕巴(系忠顺王脱脱重孙)继忠顺王。自此哈密卫失而复得。
1493年,阿黑麻再次攻占哈密,掠去陕巴。当阿黑麻和明朝反复争夺哈密的时候,其兄马黑木在中亚的地盘却被南下的乌兹别克人夺去,阿黑麻令其长子满速儿为代理执政,自己率部援助其兄去了。以后阿黑麻病死于阿克苏,满速儿当政后,无情镇压反对他的几个弟弟,并继续东侵哈密。而此时1495年,明朝再次夺回哈密卫
1497年五月二十七日,小王子侵犯潮河川,指挥王玉偕刘钦率兵出征,小王子兵假败,王玉追击遇伏,刘钦等二十七人战死,王玉仅以身免。次日,小王子兵复纵兵犯大同,连营二十里,巡抚刘(王献)仅报警而已。此年小王子屡次扰边,京师震惊。六月,命侍郎刘大夏、李介俱兼左佥都御史,督理宣府、大同军饷。李介至任,大修戎备,先后条陈二十余事,孝宗下所司议行,边人感悦。七月,又令都督杨玉率京营军守备永平,以防内犯。同年哈密卫再次被吐鲁番夺去。
1505年陕巴卒。其子拜牙即自称“速檀”(即苏丹),改信伊斯兰教,仍袭忠顺王。拜牙即愚昧昏庸而又淫暴,经常担心部属害他。吐鲁番满速儿汗又不断派人向其游说,威胁利诱他背叛明朝。但不管如何此时的明朝再次夺回哈密卫。
1512年瓦剌侵占关西七卫的部分领地。1514年,哈密卫再次被吐鲁番夺走。1515年,都御使彭泽筹措缎、绢、布匹等物,遣马骥等往哈密,向满速儿索要拜牙即王印。他吉丁归还哈密王印,而拜牙即却匿居阿克苏,拒不返回。此后,吐鲁番常以哈密为跳板,屡侵河西诸县,大肆抢掠,嘉峪关外人民深受其害。满速儿一面侵扰河西,一面派使通贡;明廷一面抵御入侵,一面责其归还忠顺王。然入侵不断,贡使不绝,忠顺王不还,哈密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愈加动荡。
1516年,土鲁番占领敦煌,关西七卫安定、阿端、曲先、罕东、沙州、赤斤蒙古、哈密七卫全部丢失。而在1524年由于明朝势力的衰弱,明朝前期设立的关西七卫全部撤入嘉峪关以内,使这条有名的西北防线彻底丧失作用
1516年到1557年,明朝疆域基本无变化,趋于稳定状态,但是在1557年,缅甸趁明朝对边关控制越来越薄弱,于中旬开始攻击明朝的西南地盘。同年葡萄牙侵占了澳门。
1531年(嘉靖十年)缅甸东吁王朝建立,逐步统一缅甸,并不断进攻明朝所属的土司。由于明朝晚期的政治腐败。例如木邦土官罕拔向明朝报请袭职,云南官吏以勒索未遂,拒不发给承袭状纸,罕拔就反叛明朝,投向东吁。民谚说:“官府爱惜一张纸,丢失地方二千里。”至1566年(嘉靖末),缅甸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三个宣慰司。1575年(万历三年)初,又攻占了木邦宣慰司。
1576年,缅甸又大举进攻孟养。面对缅军的入侵,孟养土司思个一面积极准备抵抗,一面向明朝的地方政权告急。金腾屯田副使罗汝芳得到皑告,要求思个坚守待援,同时准备部署军事行动。他用重金招募往来于中缅边境的商人,派他们深入缅人控制地区,侦察其山川道路、兵马粮响等情况,又传檄邻近的各土司依期增援孟养。在摸清缅军方面的情况后,即发兵前往增援。十二月,官军到达腾越(今云南腾冲)。思个得知援军即将赶到,极为振奋,命令手下头目乌禄刺率一万多人马深入缅军后方,绝其粮道。他自己则率兵埋伏在戛撒(在今缅甸杰沙)地势险隘之处,引诱缅军深入。缅军果然进攻戛撒,思个坚壁固守,不与之战。缅军欲进不能,粮道又被截断,陷入了困境,“饥甚,以摄金易合米,始屠象马,既剥树皮,掘草根,军中疫作,死者山积”。走投无路的缅军只得向思个求和,遭到拒绝。思个派出使者,要求援兵迅速赶来,歼灭缅军。但是,当时的云南巡抚王凝“防边将喜事,遂一切以镇静待之”。他根本不谙边情,对于抗击缅军入侵采取了消极的态度,害怕“兵兴祸速”,于是急忙传罗汝芳,不准他发兵增援思个。“汝芳接檄愤恨,投债于地,大骂而罢”,只得撤兵。思个久等而不见援兵来,大为失望,又得知陷于困境的缅军逃跑,“率兵追之,且追且杀,缅兵大败,生还者什不一二”。缅军这次进犯孟养虽然遭到惨败,但是,由于明朝的政府军未能增援思个,全歼入侵的缅军,“一时士民以为大失机会”。尽管缅军不断入侵,已经控制了云南边境的许多地区,但是明朝对于云南边境的军事形势却昏昏然,既没有支持边境地区积极抗击缅军进犯的土司,也没有采纳有识之士的建议。
1577年,陈文遂出任云南巡抚,鉴于边境的严重局势,提出“檄诸夷,抚三宣,设将领,筑城垣”等十策,“锐意请上经营”,“然与时见相抵悟,事亦寝”。万历六年(1578)明朝又“遣使将迄西(孟养)所俘瑞体(按:这时的缅甸国王应为莽应龙,这里记载有误,下同)兵象,俏以金币诸物还瑞体”,还“好言慰谕之”。但是,缅王却不领明朝的这番情,“使回,缅不称谢”。由于明朝对东吁势力的扩张采取了姑息政策,又不加强边防,这就使云南边境的抗缅爱国土司陷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处境,而缅军则得以卷土重来,乘虚而入。
1579年,缅军再次进攻孟养,“思个以无援败,将走腾越,中途为其下断执,送瑞体”,“不屈遇害”。于是,缅甸“尽并孟养地”。至此,孟密、木邦、孟养等大片土地都沦于东吁王朝统治之下,尽管如此,明朝还是没有采取积极的反击措施,相反,万历八年(1580),云南巡抚饶仁侃又派人去招抚缅甸,但是缅王不予理睬。明万历九年(1581),缅王莽应龙死去,其子莽应里继承王位。他继承王位后,继续竭力向北扩张。
1582年,明缅战争爆发,1583正月缅军焚掠施甸(今云南施甸),进攻顺宁(今云南凤庆)、盏达(今云南盈江县莲花街),所到之处“杀掠无算”,给当地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缅甸军队在云南境内攻城掠地,杀人放火,而且居然深入到顺宁府境,窥视腾越、永昌、大理(今云南大理)、蒙化(今云南魏山)、景东(今云南景东)等地,明廷为之震动。云南地方当局急忙采取行动,对付缅军入侵。镇守云南总兵官沐昌柞从昆明移驻洱海,巡抚都御史刘世曾也移驻楚雄(今云南楚雄),调动数万军队,命令参政赵睿驻蒙化、副使胡心得驻腾冲、金事杨际熙驻永昌、陆通霄驻赵州(今云南凤仪),与监军副使付宠江、忻督参将胡大宾等分道出击。同时,云南巡抚刘世曾、巡按董裕一起上疏朝廷,请求以南坐营中军刘綎为腾越游击,武寻参将邓子龙为永昌参将,赶赴前线,全力反击。这时,缅王“应里亦西会缅甸、孟养、孟密、蛮莫、陇川兵于孟卯(今云南瑞丽),东会车里及八百、孟良(今缅甸东北部,府治在今缅甸景栋)、木邦兵于孟炎(在今缅甸兴威以北),复并众入犯姚关”。刘蜓和邓子龙的部队“会诸夷兵”,在当地土司军队的配合下,大破缅军于姚关以南的攀枝花地,杀死耿马土司罕虔和湾甸州土司景宗真,俘虏景真宗之弟宗材。
攀枝花大捷后,邓子龙发布“告各土司檄”的文告,号召各土司“与我同仇”、“奋身立功”,“慕义效忠,谬力赴敌,或助兵以隶行,或助晌以奉战士;为我侦候得其声息,为我反间携其党与,为我挟刀刺之帐中,为我遮截遇之关外,为我特角击其侵轶,为我设履绝其归路”。罕虔的儿子招罕、招色等逃往三尖山(在今耿马西),与他们的叔叔一起,布置了五百多名药弩手,凭借险要的山势负隅顽抗。邓子龙从当地蒲人那儿得知上山小道,命令裨将邓勇等率领少数民族军队直捣敌军老巢,又在山后设下伏兵,前后夹击,活捉了招罕、招色、罕老等30多人,杀敌500余。接着邓子龙的军队收复了湾甸、耿马。刘缀率领的军队长驱直入,于1583年12月逼近岳风盘踞的陇川。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岳风知道大势已去,命令妻子及部曲先来投降。刘綎以送岳风的妻子回陇川为名,派兵直趋陇川以东的沙木笼山,占领险要之处,亲率大军进抵陇川。岳风知道已无法逃脱,于万历1584正月到刘綎军中投降,“尽献所受缅书、缅银及缅赐伞袱器、甲枪鞍、马蟒衣,并伪给关防一颗”。在此前几天,缅将散夺已骑象逃走,仅留数十缅人留守陇川。刘綎的部队顺利地占领了陇川,“夺获缅书、缅碗、缅银、缅伞、缅服、蟒牙、衣甲、刀枪、鞍马等衣物甚众”。刘綎的军队占领陇川后,乘胜前进,分兵三路进攻蛮莫,蛮莫土司兵败乞降。刘綎提出五项条件,要他在五天内作出答复:一是擒送陪臣;二是交出罕氏和干崖印信;三是献出缅王发给的印篆;四是交回被俘的居民;五是招降孟养。蛮莫土司只得接受投降条件,“擒献缅人一十八人,象一头,马五匹,并缅酋给伪关防一颗,诣军前投献”。接着,刘綎的军队又收复了孟养和孟琏(今云南孟连)。刘綎击败缅军,收降岳风后“夷缅畏綎,望风内附者踵至”,木邦罕凤、巡西(孟养)思义,都杀了缅甸使者,投归明朝。孟密思混也派他的弟弟前来投降,献出了大象和缅王发给的印章
二月,刘綎在威运营(今缅甸曼昌瑞亨山)筑坛誓众,受誓的有孟养、木邦、陇川三地的宣慰使和孟密安抚使,誓词是:六慰拓开三宣恢复诸夷格心求远贡赋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纵不擒南人自服至此,明军已收复了被缅军占领的全部领土。刘綎“纠合诸夷,献血剖符,定纵连横,合营进讨,”进兵阿瓦(今缅甸曼德勒附近)。阿瓦缅军守将莽灼与缅王有矛盾,就投降了刘綎。
缅王得知后,就发兵进攻莽灼。这时明兵已返回,莽灼力不能敌,弃城内奔,途中病死于襄朴寨(属干崖宣抚司,在今云南盈江县境内)。缅王莽应里派他的儿子莽时据守阿瓦。
五月,缅军再次入侵,攻占孟密,包围五章。明军把总高国春率五百人前去救援,击败数万敌军,立了一大功。
万历十一年到十二年(1583-1584)明军的自卫反击,以胜利而告结束,东吁王朝的势力基本上被赶出了木邦、孟养、蛮莫等广大地区,叛国投缅的岳风及其子襄乌被押送北京处死,边境地区的土司纷纷重新归顺明朝。万历十二年九月,朝政府升孟密安抚司为宣抚司,添设了蛮莫、耿马两安抚司,孟琏、孟养两长官司,姚关、孟淋寨两千户数(都名为镇安),并在蛮莫设立了大将行署,任命刘綎以副总兵署临元参将,移镇蛮莫。为了对付缅军的象阵,刘挺还买了大象,“冲演兵马”。这些措施巩固了云南边防,加强了抵御缅军入侵的力量
1588年,缅甸再次占领孟养。1606年,缅军30万进攻木邦,明军救兵不至,木邦失陷 。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成为后金大汗,年号天命。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而在日后他的后代顺治帝彻底的占领了明朝,统治了整个中国。
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盛京“告天”誓师,宣读了与明朝结有的七大恨的讨明檄文,同时率步骑2万向明朝发起进攻。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后金军袭占抚顺、清河后,曾打算进攻沈阳、辽阳,但因力量不足,翼侧受到叶赫部的威胁,同时探知明王朝已决定增援辽东,便于九月主动撤退。
抚顺等地接连失陷,让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缺兵缺饷,不能立即行动,遂加派饷银200万两,并从川、甘、浙、闽等省抽调兵力,增援辽东,又通知朝鲜、叶赫出兵策应。经过半年多的准备,援军虽大部到达沈阳地区,但粮饷未备,士卒逃亡,将帅互相掣肘。
1619年正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进攻叶赫部,得到二十多个寨子。听说有明朝的军队来了,这才回去。明朝的杨镐派遣使者去后金商议罢兵,努尔哈赤回覆书信拒绝。二月,明抵达辽东的援军8万余人,加上叶赫兵一部、朝鲜军队1万多人,共约10万,号称20万(一说47万)。明神宗一再催促杨镐发起进攻。于是杨镐坐镇沈阳,命兵分四路围剿后金。
此后明金爆发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以明军的失败、后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此战之后,后金军乘势攻占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酋长金台吉、布扬古被杀死,余部俱降建州。朝鲜王朝的光海君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农历五月,派遣使者去后金致谢,从此对后金与明朝采取中立政策,直至后来仁祖反正。
萨尔浒、尚间崖及牛毛寨战事失利消息传至明朝都城顺天府(今北京),顺天府米价立即陡涨。明军主帅杨镐兵败之后立即引咎辞职,后被拘押,崇祯二年(1629年)被处决。杜松与刘綎已死于战场,马林也于3个月后在开原战死,明军四路主将四人已失其三,仅有李如柏始终未遇敌,但在战役之后数日即为言官弹劾。一年半后辽事更坏,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杀以明志。
萨尔浒战役,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元气大伤,后金军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明朝方面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明朝最后失去大部份辽东领土,山海关以外仅余少部份土地如锦州、宁远、杏山、塔山等地。
1621年,爆发浑河之战,浑河之战双方血战到天色将晚,八旗援兵又赶到战场!童仲癸见已方援兵迟迟不至,遂与部众将士都抱成仁之心,决死回马杀向数倍于已的后金军,最终除极少官兵幸免回辽阳外,陈策、童仲癸与副将戚金、将领袁见龙、邓起龙、张名世、张大斗等大小将校共120多人全部义无反顾、悲壮殉国。同年,明朝游击毛文龙受辽东巡抚王化贞之命,率领毛承禄、尤景和、王辅、陈忠等一百九十七名勇士,深入敌后,先收复了猪岛、海洋岛、长山岛、广鹿岛等二千余里沿海岛屿,擒绑后金守岛军官胡可宾、任光先、何国用等人。
七月十四日,侦得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后金主力去双山抄杀不肯降后金的百姓,城中空虚,遂与生员王一宁商议,以镇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一百余人夜袭镇江,擒后金游击佟养真(又名佟养正,努尔哈赤妻弟,康熙姥爷)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随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史称“镇江大捷”。
此战后,宽奠、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一时间“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归顺之民,绳绳而来 ”,使得全辽震动,引起后金方面的极大恐慌。
1622年,后金与明朝爆发广宁之战,广宁之战后,明朝丧失了整个辽东。王化贞既失辽东,张鹤鸣惧罪,自请经略辽东,不久以病告老还乡。明廷再遣任命宣府巡抚解经邦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经略,解经邦三次上疏,力辞重任,最后被朝廷革职为民,永不叙用,朱由校再命王在晋经略辽东,在晋亦辞,不准,令其“刻期就道”,王在晋遂前往山海关。
1636年,五月(1636年5月后改元崇德)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同年,高迎祥被新任五省总督卢象升击败,包围在郧[yún]阳山区(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高迎祥在黑水峪(今陕西省周至县黑河口)兵败,被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所杀。高迎祥残部投奔李自成,李自成便被推为“闯王”。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这位农民出身的叛军会在日后逼死崇祯,并占领明朝的首都北京。
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定都西安,建国号“大顺”,改元“永昌”。封功臣以五等爵。同时,更定政权机构,改内阁为天佑殿,设大学士平章军事;六政府添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 增置省级机构,设节度使。同时东征明京师。二月初二(3月10日),在沙涡口造船三千,渡过黄河,攻下汾州(今汾阳)、阳城(今晋城市阳城县)、蒲州(今永济),隔日攻下怀庆(今河南焦作),杀卢江王载堙。初五日(3月13日)攻克太原,牛勇,王永魁等督兵五千人出战尽殁,初八日以守将张雄作内应,炮轰破城,蔡懋德自缢死。在太原休整八天。十六日,克忻州(今山西忻州),官民迎降,代州(今属忻州)守关总兵周遇吉凭城固守,双方大战十余日,遇吉因兵少食尽,退守宁武关(今山西宁武境)。周遇吉悉力拒守,最后火药用尽,开门力战而死,全身矢集如猬毛,夫人刘氏率妇女二十余人登屋而射,全被烧死。
三月初一日(4月7日)李自成克宁武关,前后死将士七万余人,伤亡惨重,《罪惟录》记“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李自成下令屠城。当晚,大同总兵姜瓖投降,宣府总兵王承胤降表亦到,又连下居庸关、昌平。三月初八日,兵至阳和。十一日,大顺军开进宣府,“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以迎”。崇桢帝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十五日(4月21日),农民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同时,刘芳亮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后,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三月十六日,李自成部过昌平,抵沙河。十七日进高碑店、西直门,以大炮轰城,入午攻打平则门、彰义门、西直门。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宁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三月十八日,李自成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帝秘密谈判。据《小腆纪年附考》卷四载,李自成提出的条件为:“闯人马强众,议割西北一带分国王并犒赏军百万,退守河南······闯既受封,愿为朝廷内遏群寇,尤能以劲兵助剿辽藩。但不奉诏与觐耳。”双方谈判破裂。
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所部军,中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桢带着太监王承恩上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皆己逃散,最后崇祯前往景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二十七日,葬于田贵妃墓中。
明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处于崩溃边缘。之后,南方明朝势力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政权,而这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有兴趣想看南明史的可以看看我写的从地图上看南明的消亡史
地理商标直选找律师陈秉,商标转让直选找律师陈秉
明朝,中国最后一个有汉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代的手工业和商品经济极其的繁荣,并开始出现了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 时间:2022-12-09找律师准备材料需要多长时间,法院出庭需要准备的东西
律师是接受委托或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到法院开庭是律师的常规工作。律师到法院开庭不会空着两手,一定要带律师执业证、委托代理手续、证据等物... 时间:2022-12-09泾阳县找律师,泾阳县找律师事务所
10月16日,陕西万兴律师事务所,陕西太柏律师事务所,陕西双照律师事务所女律师放弃周末休息时间深入泾阳县王桥镇曹张村帮助困难户,缺劳户抢收抢种支援三秋。(... 时间:2022-12-09取保期间找律师,取保期间找律师有用吗
四川律师:哪些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律师在取保候审中有什么作用本文由胡云律师团队编辑整理(胡云:四川胡云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管理委员会主任、刑事法律专业委... 时间:2022-12-09武昌找企业借贷合同纠纷律师,一律师乘高铁“霸铺”被曝光后,起诉央视法院这样判
针对罗某的高铁“霸铺”的行为,央视此前进行了专门报道。后罗某以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将央视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并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时间:2022-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