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劳务合同专业找律师北京观唐,香港问题对青年的意义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08 18:16:52


香港的青年人怎么了?修例风波延烧超过半年,这是令很多人都不解的问题。


针对香港青年人话题,深圳卫视&直新闻客户端日前采访了民建联副秘书长、香港观塘区议员颜汶羽。颜汶羽议员现年33岁,曾任青年民建联主席,在青年工作方面的经验丰富。青年民建联是香港建制派政党民建联辖下的一个组织,专门负责青年相关工作。

香港一线丨青年关心公共事务是好事 但要讲求方法

民建联副秘书长、香港观塘区议员颜汶羽

以下是采访实录: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您之前担任两届青年民建联主席,青年民建联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颜汶羽:青年民建联是民建联辖下的一个委员会,专门负责青年相关工作。由2004年张国钧议员创立,之后的主席是周浩鼎议员,再后来是我,现任主席是施永泰。其实四任主席都肩负着青民不同阶段发展的责任。张国钧成立青年民建联,那是一个成长期。周浩鼎让青民更具知名度。我的任内更注重青年政策的工作,也希望将青年民建联工作带入18区。现在施永泰做主席,就希望将青年民建联再提升一个层次,可以向工商专业界跨阶层发展。

直新闻:您长期做青年工作,怎么看香港社会这么多年轻人上街参与街头运动甚至暴力活动?

颜汶羽:从过去几年开始,香港的年轻人越来越关心香港社会和公共事务。我觉得这其实是件好事,因为青年人可以向特区政府提供更多想法。特区政府作为为香港市民服务的政府,应该要贴近年轻人的想法。因为今天制定的公共政策,日后受惠的就是这些青年人,所以他们的想法很重要。所以我觉得香港年轻人更关心公共事务是好事。但当然,过去几场不同的运动,让香港社会出现了混乱的情况。香港年轻人要想一想,究竟该用什么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让香港这个家、这个社会,更贴近香港市民真正所想?特区政府、香港市民包括年轻人要一起去想,如何开创香港的未来?

直新闻:您过去几年是如何做青年政策工作的?

颜汶羽:我觉得要从两个层面做。第一,香港的年轻人没有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机会和平台,这个是特区政府需要思考和努力的。当然特首林郑月娥上台之后,在青年人参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引入青年自荐计划、成立政策创新和统筹办公室等,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但仍然不够。所以我们经常鼓励特区政府的官员直接下基层,和年轻人对话,进一步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而不是大家隔着电脑屏幕去听意见。这是不实际的。希望双方能够坐下来展开对话,这样才可以让青年诉求被政府听到。

第二,特区政府的施政也都要针对年轻人的各方面。当然特首也提了不少的意见,其中就有关于就业及房屋置业的问题,但一些具体的政策到今天还没提上议案。香港年轻人现在面对相当激烈的劳工市场竞争,特别是面对国际、内地人才的竞争。香港年轻人的竞争力下跌,这是无需辩论的事实。政府该如何加强年轻人在职场、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何帮助他们疏导面对房屋、贫穷、向上流动慢等问题,这需要特区政府有大刀阔斧式的措施。要让香港年轻人能一起共享香港经济成果,这样他们的怨气才能得到舒缓。

直新闻:回顾2019年香港社会的纷争,您有何感想?对2020年的工作有怎样的展望?

颜汶羽:2019年的经历,我相信任何一个香港人都有强烈的感受,特别是下半年香港社会的严重对立和撕裂,这是令大家心痛的,也在每个香港人心里留下很深的烙印。关键是未来在2020年该如何向前走一步,如何修补现在的对立和撕裂,香港的伤口该如何愈合。香港面对的问题是竞争力不足,无论是香港自己本身、还是年轻人,面临的都是该如何和世界各地的人才甚至是经济体,去做一个良性互动的竞争。国家的“一带一路”和大湾区正是给了香港一个新的发展台阶,该如何去把握?把握了之后,香港青年人该如何真正受惠?这要靠特区政府将两样事情结合去做。如果不是的话,特区政府讲特区政府的,市民仍然受苦,这是我们不想见到的情况。所以2020年,我希望特区政府可以与香港市民真正同行,将一些概念变成真的政策,让市民面临的困难能够得到舒缓。

我自己的工作目标就是希望能推动特区政府的政策真正落到社区,政府官员进入到年轻人的生活圈里,真正地展开对话。我觉得政府和年轻人之间是没有矛盾的,任何的问题都需要经过理性模式的讨论而得到结论,这样政府“下药”才会准确。

香港一线丨青年关心公共事务是好事 但要讲求方法

颜汶羽与刘毅带香港青年参观俄罗斯传统套娃工厂

后记:在专访中,颜汶羽还告诉直新闻记者,他和青年民建联副主席刘毅,日前带领30位香港青年赴莫斯科及圣彼得堡参观、考察及交流。这是青年民建联第三次组织青年团访俄,除参观克里姆林宫、圣巴索大教堂、红场、隐士庐博物馆、彼德夏宫之外,还安排了香港青年考察上海实业在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与格林伍德贸易中心,更得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的接待。

直新闻以为,透过国际场景感受中国发展,通过外眼加深对国家的了解,从而扩宽香港青年的视野,活动值得赞赏。所谓润物细无声,香港青年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创新工作思路。

来源:直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