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找无锡法律援助律师法斗士,找无锡法律援助律师法斗士有用吗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06 11:24:14
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苏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苏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法律援助是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民生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江苏司法行政系统创新思路举措,提升服务能力,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今天,我们一起回顾江苏法律援助事业奋进发展的轨迹。

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苏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特约记者 邢媛媛 记者 施为飞

过去两年,江苏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划出一道漂亮而醒目的轨迹:

全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万件,接待解答咨询128万人次,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20.8亿元;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68060件,为14023名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431位名优律师办理精品法律援助案件51923件,占比28.8%;制定下发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规范、案件受理审查指派补贴审核发放和援助律师执业年度考核等3个厅发标准;2018年13个设区市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全面推开,全年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3559件……

“法律援助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民生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强调,江苏司法行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指示,提高政治站位,把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顺应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增强做好新时代法律援助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新思路举措,提升服务能力,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弱势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新起点上推动更高品质的法律援助服务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苏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宽进口:

降低受援门槛 加强供给能力

买了假种子,导致韭菜绝收。2018年1月,35名菜农及更多实际种植户欲哭无泪,求助太仓市法律援助中心。

中心对于这起受害者众多的涉农诈骗案件,当即启动绿色通道,对菜农们免于经济情况审查,直接指派江苏新天伦律所汪雪琴、孙贵珍两位律师代理,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寻得铁证,厂家和商家被判决513万。

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苏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近年来,省司法厅坚持民生需求导向,不仅将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等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还推动受援人群由低保人群向低收入人群延伸,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制定权下放至13个设区市。

苏州、无锡、盐城、宿迁等地将经济困难标准调整为最低工资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经济困难标准与最低工资标准同向同步,让更多有需求的人群被纳入到法律援助的保障范围中来。对太仓菜农们这些特殊群体都免于经济状况审查,直接获得援助的例子在全省变得越来越多。

新吴区护士张某受患者之托,先后多次购入未获我国药品注册文号的印度产治疗癌症药品,事发后以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被刑拘。

“我这是在帮助别人啊!”虽已涉嫌犯罪,但张某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也没有聘请律师。无锡作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的试点先行区,法援中心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面对仍不悔改的张某,江苏伟嘉律所张森律师耐心向其解释所涉刑法条文和背后的法理,终于让张某认清犯罪事实,并积极退赃。此后,张森从张某母亲亦是肿瘤患者,对患者和家属承受的痛苦有切身感受,所售药物没有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等情节入手,向法庭呈请从轻、减轻处罚的有力辩护,法官悉数采纳。

帮助犯罪嫌疑人认罪悔罪,又积极为其争取合法权益。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极大彰显司法进步。江苏从去年开始,主动与省高院对接,积极开展刑辩全覆盖试点。目前,南京、无锡、宿迁、泰州、扬州、镇江等市已实现全域覆盖,其他市也选择部分县区进行试点。2018年,我省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同比增长71.7%。

为推进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迈进,省司法厅还做了一系列有益尝试:联合相关部门建立刑事法律援助协作机制,切实保障刑事法援案件辩护律师知情权、阅卷权、会见权等执业权利;在12个省定经济薄弱县区开展政府购买专职律师服务法律援助工作,解决律师资源短缺问题;成立刑事法律援助律师库,泰州还探索出QQ群指派案件的快捷模式,架起信息桥梁,破解刑事案件律师匹配难。

近年来,全省在看守所和法院实现值班律师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全覆盖。值守工作站的律师可对有需要的或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建议、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对案件处理提出意见等法律帮助。2018年以来,全省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亲属提供法律帮助、解答法律咨询20万人(次)。

优体验:

紧盯援助质量 提升服务品质

家住如皋市某镇石老伯与石某甲、石某乙本是亲叔侄关系,同时也是继父子关系。石某甲、石某乙的母亲张老太与石老伯还育有一子石丙,自老两口丧失自理能力后,石老伯的赡养问题就一直悬而不决。

如皋市法律援助中心“循案援助”主动上门受理,当日指派律师承办,可由于关系复杂,且兄弟间签订了赡养协议书,几次庭前调解都告失败。中心启动议援程序——邀请名优律师“会诊”,律师团经审议,发现协议违反法律规定,认定无效。最终法院采纳了律师团的意见,由三个儿子共同承担石老伯的赡养义务。

石老伯的胜诉并不是偶然,背后凝结了如皋法援中心严把案件质量遵循标准化操作的用心。这套得到国家、省级认可的“六援”标准化工作体系好似一位专业的法援管家,提供贯穿“扩援”“议援”“听援”“评援”“续援”“访援”全链条的贴身服务,通过扩大法援覆盖面和知晓率、疑难案件启动名优专家“会诊”、随机听庭、评查案卷、后续援助、回访援助质量等服务项目,将法援律师服务质量和案件节奏全程置于“眼皮底下”,确保案件质量可保可控,品质全程在线。据第三方数据统计,如皋法援中心群众满意率达95.2%。

“如皋样本只是全省成功求解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的一个缩影。”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唐俊介绍说。法律援助服务质量是法援工作的生命线。完善服务质量监管机制,追求受援群众满意,江苏司法行政系统丝毫不敢懈怠,频出新招实招,奋力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自省厅开展“法律援助名优工程”以来,各地不断将更多名优律师引入法援领域,让大律师办小案件、名律师办精品案件。2018年,全省组建法律援助名优律师团111个,选配名优律师2431名,办理法援案件31876件,同比增长近六成。

推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估地方标准和厅发标准在全省全面应用,以标准化为抓手进行案件质量评价和业务指导。常州、镇江、南通等地还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完善,进行工作流程再造和优化。

组织案件质量检查和同行评估。抽调律师业务骨干,对各地案件办理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和同行评估。2018年下半年,省中心抽取26个县区2017年办结的法律援助案件650件,案件合格率98%以上,优秀良好率23%。案件质量稳定并逐年攀升,江苏多年连续跻身司法部抽检案件全部合格省份,法援质量管理经验得到司法部充分肯定。

享智慧:

深化“智慧法援” 支撑转型发展

“我骑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交警认定对方担主责,但他不肯赔偿。我想申请法律援助。”在拨打12348电话热线后,南京市民小沙得知可通过网上快速申请。

他按照热线客服指引,打开手机登录“我的南京”APP进行法律援助申请。在上传个人基本信息、经济状况证明等材料后,即完成申请提交。网站后台很快将申请流转到南京法律援助中心请求审核。小沙通过手机随时获知申办进度。

让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苏法律援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近年来,围绕让群众“想得起”“找得到”法律援助的目标,全省已实现各层级法律援助实体服务站点、流动岗等“全网点”联动,更将服务站“搬”上网络。南京、苏州等地将法律援助嵌入当地政务APP服务界面。群众无论使用12348江苏法网还是手机,都可获得法律援助在线咨询、申请法律援助、查询援助事项的办理进度等多种服务项目。

随时、随地,申请法律援助、开展法律咨询,在江苏已成为现实。

如皋看守所,在押人员范某想寻求法律援助,他将手腕上的电子腕带扫了下监室内的智慧监管平台。后台于24小时内就将他的法援诉求反馈至市法律援助中心,2个工作日内他就获得值班律师提供的援助服务。该项举措实施三年来,如皋市刑事申请类案件量每年都是南通第一,有力促进了看守所律师值班工作的效能,为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全覆盖和值班律师制度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信息化提升工作效能,信息化倒逼工作落细落小,信息化开启未来无数可能。

省司法厅副厅长石为斌介绍说,江苏法律援助信息化管理起步早,近年来,全系统秉持信息主导理念,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法律援助工作深度融合,在线上服务、智慧管理、数据融通等方面打造更多江苏亮点,为探索“智慧法援”贡献江苏样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