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找律师改合同多少钱,210因疫情产生的合同纠纷如何处理——民法典新规则:情事变更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05 22:54:59
210.因疫情产生的合同纠纷如何处理——民法典新规则:情事变更

典型问题

一、因新冠疫情产生了哪些类型的合同纠纷?

新冠疫情给我们国家和百姓都带来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特别是疫情之前签订的许许多多的各式各样的合同的履行都受到了影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纠纷,如:

1.出租车挣不到钱的租赁合同纠纷;

2.无法正常开业房屋租赁合同纠纷;

3.无法及时供货的买卖合同纠纷;

4.无法及时交工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5.无法及时还款的借款合同纠纷;

6.以疫情为借口,不提供服务的服务合同纠纷。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合同。

有些合同无法履行;有些合同虽然在履行,但难以按照原合同履行;还有部分人以疫情为借口,恶意毁约,等等。如何在解决纠纷中主张自己一方的权利,这是关系合同利益实现的重大问题。

二、新冠疫情究竟是不可抗力?还是情事变更?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曾说:“当前我国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

2.住建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序推动企业开复工工作的通知》称:“疫情防控导致工期延误,属于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情形。”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一)规定:“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影响而产生的合同纠纷案件,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在适用法律时,应当综合考量疫情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案件的影响,准确把握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与合同不能履行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原因力大小,按照以下规则处理:

(一)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适用不可抗力的规定,根据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程度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当事人对于合同不能履行或者损失扩大有可归责事由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因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主张其尽到及时通知义务的,应当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二)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仅导致合同履行困难的,当事人可以重新协商;能够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切实加强调解工作,积极引导当事人继续履行。当事人以合同履行困难为由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其请求变更合同履行期限、履行方式、价款数额等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予以支持。合同依法变更后,当事人仍然主张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因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这一条款包含了不可抗力和情事变更规则,而并非完全确定为不可抗力。

法律条文

第五百三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

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法律由来

一、 来源:

本条规定的是情事变更原则。在原《合同法》中并无此规定,属于新规则。

本条吸收了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六条“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的内容。

二、变化:

1. 删除了“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再将不可抗力排除在情事变更事由之外。

2. 删除了“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词语,变更为“继续履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

3. 增加了“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等词语,设定了再交涉义务。

4. 增加了“或者仲裁机构”词语,增加仲裁机构为裁决机构。

法律释义

一、情事变更原则

情事变更原则,是关于合同的履行而应有的重要原则,指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如继续履行合同对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并免除责任的法律规制。

二、适用条件

1.应有合同的基础条件变化的重大客观事实。

2.情事变更的事实必须是发生在合同成立后、履行完毕前。

3.情事变更是当事人签订合同前无法预见的。

4.当事人对情事变更没有任何过错,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当事人。

5. 情事变更的事实不属于商业风险。

6. 继续维持合同效力,将显失公平。

三、情事变更与不可抗力

《民法典》不再将不可抗力排除在情事变更事由之外,这是重大理论变化。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严于情事变更的构成要件,不可抗力可以作为情事变更事由,但情事变更不会直接导致不可抗力。

四、情事变更的法律后果

1. 产生再交涉法律义务。当事人可以重新再协商。

2. 协商不成,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决变更或解除合同。

法律实务

处理因疫情产生的合同纠纷,可遵照不可抗力或情事变更原则等法律规定,而且最高法院发布了三个《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意见二》《意见三》)对一些典型案件提出了指导意见:

一、劳动争议案件

《意见一》规定:加强与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协调,支持用人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依法依规采用灵活工作方式。审理涉疫情劳动争议案件时,要准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等规定。用人单位仅以劳动者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被依法隔离人员或者劳动者来自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就相关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应当正确理解和参照适用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等制定的在疫情防控期间妥善处理劳动关系的政策文件。

二、买卖合同案件

《意见二》规定:1.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当事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履行买卖合同或者履行成本增加,继续履行不影响合同目的实现,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出卖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完成订单或者交付货物,继续履行不能实现买受人的合同目的,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经支付的预付款或者定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买受人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买卖合同能够继续履行,但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人工、原材料、物流等履约成本显著增加,或者导致产品大幅降价,继续履行合同对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请求调整价款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调整价款。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出卖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交货,或者导致买受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付款,当事人请求变更履行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履行期限。已经通过调整价款、变更履行期限等方式变更合同,当事人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出卖人与买受人订立防疫物资买卖合同后,将防疫物资高价转卖他人致使合同不能履行,买受人请求将出卖人所得利润作为损失赔偿数额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政府依法调用或者临时征用防疫物资,致使出卖人不能履行买卖合同,买受人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三、 商品房买卖合同案件

《意见二》规定:4.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出卖人不能按照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期限交付房屋,或者导致买受人不能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购房款,当事人请求解除合同,由对方当事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当事人请求变更履行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进行变更。

四、租赁合同案件

《意见二》规定:5.承租房屋用于经营,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承租人资金周转困难或者营业收入明显减少,出租人以承租人没有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租金为由请求解除租赁合同,由承租人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为展览、会议、庙会等特定目的而预订的临时场地租赁合同,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该活动取消,承租人请求解除租赁合同,返还预付款或者定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6.承租国有企业房屋以及政府部门、高校、研究院所等行政事业单位房屋用于经营,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出现经营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承租人,请求出租人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免除一定期限内的租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承租非国有房屋用于经营,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承租人没有营业收入或者营业收入明显减少,继续按照原租赁合同支付租金对其明显不公平,承租人请求减免租金、延长租期或者延期支付租金的,人民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参照有关租金减免的政策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合同。

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案件

《意见二》规定:7.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承包方未能按照约定的工期完成施工,发包方请求承包方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承包方请求延长工期的,人民法院应当视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酌情予以支持。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导致人工、建材等成本大幅上涨,或者使承包方遭受人工费、设备租赁费等损失,继续履行合同对承包方明显不公平,承包方请求调整价款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进行调整。

六、金融案件

《意见二》规定:10.对于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以及具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所涉金融借款纠纷,人民法院在审理中要充分考虑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等系列金融支持政策:

对金融机构违反金融支持政策提出的借款提前到期、单方解除合同等诉讼主张,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对金融机构收取的利息以及以咨询费、担保费等其他费用为名收取的变相利息,要严格依据国家再贷款再贴现等专项信贷优惠利率政策的规定,对超出部分不予支持;对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或者隔离人员、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人员、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以及受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员所涉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还贷纠纷,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还款期限。

七、运输合同案件

《意见三》规定: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承运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或者通常的运输路线将货物运输到约定地点。承运人提供证据证明因运输途中运输工具上发生疫情需要及时确诊、采取隔离等措施而变更运输路线,承运人已及时通知托运人,托运人主张承运人违反该条规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承运人提供证据证明因疫情或者疫情防控,起运地或者到达地采取禁行、限行防控措施等而发生运输路线变更、装卸作业受限等导致迟延交付,并已及时通知托运人,承运人主张免除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特别注意

提醒法官特别注意,在司法实践中,适用情事变更原则应特别审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正确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服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的通知》规定:“为了因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审判工作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当事人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变更或者解除。对于上述解释条文,各级人民法院务必正确理解、慎重适用。如果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确需在个案中适用的,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必要时应提请最高人民法院审核。

该《通知》目前没有废止,仍然有效,适用情事变更原则,应审慎。

欢迎留言批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