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捷信找连银律师事务所,捷信消金上市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4 17:03:14

来源:新浪金融研究院

文/宗禾

2019年报披露渐次收官,持牌消金公司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新浪金融研究院梳理发现,2019年,各家持牌消金公司的业绩进一步分化。招联消金净利润超越捷信消金,登上冠军宝座;兴业消金净利润突破十亿,跻身前三甲;马上消金、中银消金、中邮消金等位居“第二梯队”;长银五八消金净利润猛增1809.09%。

值得注意的是,头部公司重新洗牌,营收、净利表现依旧亮眼,但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亿元俱乐部”出现黑马,营收、净利增速均在三位数。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也有消金公司由盈转亏,业绩表现差强人意。

持牌消金公司的2019:捷信丢失“皇冠”、华融消金“掉队”

持牌消金公司2019年净利润、营业收入情况梳理

分化加剧的背后,也暴露出行业竞争中前所未有的压力。资本博弈之下,持牌消金公司未来路在何方?

头部公司重新洗牌

捷信消金丢失“皇冠”

从盈利情况来看,头部公司的“座次”重新调整,捷信消金的冠军宝座被招联消金抢夺。年报数据显示,招联消费金融去年实现净利润14.66亿元,同比增长17%;而捷信消费金融则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滑18.34%。

与此同时,兴业消费金融净利大增,超越马上消费金融跻身净利排名前三甲。数据显示,2019年兴业消金实现净利润10.31亿元,同比增幅达101.37%。

在营收方面,招联消金去年实现营收107.4亿元,同比增长54.4%,成为继捷信消金之后,第二家跻身营业收入“百亿俱乐部”的持牌消金公司。净利表现不佳的捷信消金,营收下降同样明显,去年实现营收170.38亿元,同比下滑6.4%。

腰部公司加速追赶

长银五八消金净利增速1809%

净利润十亿梯队之下,竞争同样激烈。马上消金、中银消金、中邮消金等正在向着头部公司加速追赶;另一边,长银五八消金和杭银消金等黑马也不甘示弱。

数据显示,马上消费金融2019年实现净利润8.53亿元,同比增长6.49%;中银消费金融实现净利6.59亿元,同比增长17.89%;中邮消费金融实现净利3.49亿元,同比增长71.92%。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开业初期业绩不佳、大幅亏损之后,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长银五八消金就成长为消金业界的一匹黑马。数据显示,长银五八消金去年实现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1809.09%。此外,杭银消金实现净利1.15亿元,同比大增475%。

在营收方面,除中银消金同比下降14.71%以外,其余公司均较去年有所上升。其中,马上消金实现营收89.99亿元,同比增长9.22%;中邮消金实现营收37.25亿元,同比增78%。两匹黑马同样表现不俗。其中,长银五八消金实现净利7.12亿元,同比增565.42%。

尾部公司“喜忧参半”

华融消金“掉队”亏损2.63亿

净利还在亿元大关周围徘徊的“后浪”们表现也颇为亮眼。

数据显示,盛银消费金融去年实现营收3.38亿元,同比大增1866%,净利增幅达786%;幸福消费金融实现营收3.8亿元,同比增171%。

不过,中小消金公司展现出不凡增长动力的同时,部分公司的业绩数据也暴露出经营中存在的隐忧。2018年业绩大幅下滑的苏宁消金经营数据再次遭遇“滑铁卢”,2019年,苏宁消金实现营收4.369亿元,同比下滑40.7%。此外,去年公司净利润仅为1010万元,同比下滑77.7%。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深陷增资旋涡的华融消金再次“掉队”。从华融披露的数据来看,去年公司税前利润为-2.63亿元,经营情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去年华融消金还同时收到了来自央行和银保监系统开出的罚单。

2019年1月,因违反央行征信管理的相关规定,华融消金被央行合肥中支罚款5万元。同年11月,因消费贷款用途不合规以及违反审慎经营原则、形成重大风险“两宗罪”,华融消金再次被罚,安徽银保监局对其开出六十万元的罚单。

随着新一轮消费的崛起,在金融严监管的大背景下,持牌消金公司在这场行业内部的差异化竞争中激烈厮杀。未来,行业格局将如何演变?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