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采访实施
第二部分 现场观察
【本部分主要内容】
第一节 什么叫现场观察?
第二节 现场观察的类型
第三节 现场观察的作用和内容
第四节 现场观察的方法与技巧
第五节 现场观察力的培养
第一节 什么叫现场观察?
为了表达的简明,本节【作为新闻采访重要类型的现场观察】统一缩略为【现场观察】。
一、定义
【现场】事件、活动、行动发生的场所。
【观察】主体对客体展开的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查看、感知、体验与思考活动。
【作为新闻采访重要类型的现场观察】记者为了获得新闻事实与探明新事实真相,在新闻发生场所展开的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查看、感知、体验与思考活动。
二、定义阐释
1.观察的本质——观察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
2.观察的器官——观察不仅仅是单纯用眼睛采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并用)
3.观察的工具——观察不仅仅运用人的器官(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工具:器官的延伸)
4.观察的主体——新闻记者(新闻采访者)
5.观察的客体——事实、现场、有关场景、人物、事物、细节
三、现场观察的重要性
1.新闻现场的重要性
(1)新闻现场是新闻信息最密集最鲜活的地方
(2)新闻现场是距离核心新闻事实、新闻人物最近的地方
(3)新闻现场是最能够真切感受感知新闻发生、发展真实过程的地方
(4)新闻现场是最便于探寻新闻真相的地方
(5)新闻现场是最佳新闻信息记录的地方
(6)新闻现场信息是最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的信息
2.观察的重要性(即优势)
(1)接近性:更接近、更直观、更真实、更可信
(2)传感性:更可感、更鲜活、更形象、更好看
(3)即时性:新鲜性、及时性
四、现场观察局限性
1.时间局限:新闻现场观察是有一定时间限制的,过了这段时间就难以观察。过去、未来无法观察。
2.空间局限:难以观察更大空间的内容。
3.对象局限:无法到达的现场不能观察。有些人、组织、环境、事物不能观察。
4.主体局限:(1)人感官范围存在局限。(2)人的主观性:难以做到客观。
第二节 现场观察的类型
一、现场观察的分类
(一)按观察过程中观察主体和观察客体之间是否存在仪器中介,可以分为:
1.直接观察: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观察
2.间接观察:借助仪器设备观察
(二)按观察的不同阶段
1.事前观察:一般用于较大型活动,为同步观察做准备
2.同步观察:现场实地进行观察,具有及时、全面、准确的特点
3.事后观察:考察其现场遗迹、环境反应
(三)按观察的客体(对象)
1.现场与场景
2.人物
3.事物
4.细节
二、几种主要的观察类型
(一)场景观察
(二)人物观察
(三)细节观察
(一)场景观察
1.何谓场景观察
【场景观察】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和与新闻事实有关的其他场景运用感官与工具感知、记录新闻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运用于战争、比赛、灾难、活动、会议等现场感较强的新闻。
2.功能与作用
身临其境:①可以极大提高新闻的真实性与可信度;②可以极大提高新闻的可视性、可听性、可读性
3.如何进行场景观察
(1)观察前提
记者必须到达新闻现场,身临其境(借助电视画面,不能认定为观察)
(2)观察顺序
安全优先、权威优先、动感素材优先、素材易逝者优先、主题关涉度大的优先
(3)观察对象
不能只见场景不见人
①当事者(与新闻事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主办者、主导者、主持者、领导者、指挥者;
肇事者、冲突各方;
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
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典型报道中的典型人物、团队责任人;
新闻事件、新闻故事的主人公等等
②关涉者(与新闻事件有非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目击者、证明者、负有一定领导责任的人、参与者、胁从者
(4)观察内容
【场景】
①有关场景中事物变动的状态
②有关场景中环境气氛的状况
③有关场景中最能表现事物特征的细节
【人物】
①外表特征(表情、态度、情绪变化)
②着装穿戴、随身用品、家庭与工作环境
③动作行为
④语言
(二)人物观察
1.何谓人物观察?
【人物观察】对新闻人物或采访对象的表情态度、言谈举止、着装穿戴、随身用品、居住工作环境的观察,用以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内心世界、人物与新闻事件的关系。是一种更细致入微、更考验记者业务能力和职业敏感的观察类别。主要用于人物特写、人物通讯、深度报道,广电的专题、深度报道、纪录片等等。
2.功能与作用
(1)揭示人物的个性特征
(2)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揭示人物与新闻事件的关系
3.如何进行人物观察
(1)学会与人物长时间相处
(2)让人物面对记者及其采访工具呈现真实自然的状态
(3)在动态中观察(互动、日常生活、日常工作中观察)
(4)深入内心——透过现象看本质
(5)善于发现“小事”“细节”
(6)体悟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央视新闻调查《大官村里选村官》
(三)细节观察
所有的观察都要重视细节。
1.何谓细节观察?
【细节观察】对新闻现场、新闻人物、采访过程中一些起关键作用的细小事情、环节、情节的留意、跟踪与捕捉。
2.功能与作用
(1)能更好地揭示报道的主题思想
(2)能更好地刻画报道的人物性格
(3)能更好地烘托报道的环境气氛
(4)能更好的使报道具有生动感、现场感、丰盈感
3.如何进行细节观察
(1)寻找与报道主题密切相关的典型、有效细节
【典型细节】能够有效、鲜明凸显报道主题的细节。
附:《北京有个李素丽——21路公共汽车1333号跟车记》(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182页)
李素丽提醒乘客给老人让座、搀扶行动不便的老大娘下车、劝诫小伙子不要随地吐痰、俯下身子默默擦去地板上上的两块痰迹等等细节。(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题)
(2)寻找具有反差感的典型细节
附:《一家企业 两种景象》
(3)寻找具有突出画面感和感染力的典型细节
附:《孩子被轧车底 众人抬车相救》
(4)寻找能够说明问题的数字细节
附:《迎着炸药扑上去》
“制伏过程不足10秒钟”、“围观群众已达数千人”、“对峙长达1个小时”、“身上搜出4个盛满爆炸物的仰韶酒瓶子”。——奋不顾身
第三节 现场观察的作用和内容
一、现场观察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一)还原新闻现场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二)凸显现场场景
情景化、视觉化、立体化
(三)调动意象语言
二、现场观察的内容
(一)观察报道对象的形貌
(二)观察报道对象的行为
(三)观察报道对象所处的环境
(四)观察报道事件的发展过程
第四节 现场观察的方法与技巧
一、现场观察方法
(一)顺序
1.空间顺序
整体(全景)——局部——整体(全景)
2.时间顺序(事件发展过程)
3.细节顺序(重要性顺序)
三种观察方法可以有机结合运用。
(二)重点
1.报道主题尺度
2.事件关涉尺度(事发环境、事发客体、事发主体—肇事者、责任者、受害者、处置者)
3.权威性尺度(领导、专家、接近者)
(三)互动
人(采访者、被采访者)与环境的互动
人与人的互动(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互动)
一、现场观察技巧
(一)观察的位置和角度
远与近
高与低
正与侧(反)
静与动
(二)观察全局与观察细节
1.全局与细节缺一不可
2.全局信息与细节信息应该统一匹配,不能自相矛盾
3.细节信息的捕捉更重要
(三)用眼观察与用心观察
1.看到的东西,不一定发现。
2.想到的东西,才能真正看到
3.看到的东西,往往是让你看到的
(四)调动一切资源进行观察
1.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并用
2.调动一切背景资料为观察服务
3.调动一切手段观察(摄像机、天眼、望远镜、夜视仪、显微镜)
第五节 现场观察力的培养
一、新闻现场的到达能力
1.快速获取新闻线索的能力
2.快速到达新闻现场的能力
(1)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
(2)驾驶交通工具的能力
(3)接近新闻现场的能力
(4)控制新闻现场的能力
二、新闻现场的感受能力
新闻敏感
政治敏感
时空敏感
三、新闻现场的视觉感受能力
(一)画面感受力
(二)画面理解力
(三)画面想象力
(四)画面表现力
四、新闻现场的细节捕捉能力
(一)捕捉与报道主题密切相关的典型细节
(二)捕捉具有反差感的典型细节
(三)捕捉具有突出画面感的典型细节
(四)捕捉能够说明问题的数字细节
五、体悟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案例:《船长》)
实事观点讯息:交通肇事案发问提纲,新闻采访与写作大纲
第四章采访实施第二部分现场观察【本部分主要内容】第一节什么叫现场观察?第二节现场观察的类型第三节现场观察的作用和内容第四节现场观察的方法与技巧第五节现场观察力的培养第一节什么叫现场 时间:2023-06-07科普了解一下交通肇事罪举证提纲,交通事故举证责任分配
交通事故相关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对当事人来说,举证责任的内容只是提出证据,只是一种不完全举证责任。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确认的事实和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就有责任提出证据证明自己的 时间:2023-06-07干货|交通肇事案询问提纲,道路交通事故
第一条为依法、公开、规范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以下简称“深度调查”),研究分析道路交通事故暴露出来的问题,推动解决道路交通安全各相关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事故预防工作的针 时间:2023-06-07各位普及一下交通肇事罪答辩提纲,关于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
(1)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与人身体无关的损失,例如车辆损失,车载货物损失等,诉讼时效为两年。(2)对于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明显的人身伤害,例如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诉讼时效自发生交 时间:2023-06-07科普了一下地下停车场交通肇事,地下停车场小孩被车撞视频
2月19日,南宁市长湖路凤景湾小区地下停车场内,3岁男童小凯(化名)被一辆小汽车撞倒,后因抢救无效死亡。5月10日,南宁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七大队认定,肇事司机陈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时间: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