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交通肇事致人重大伤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由于我国刑法仅对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作出了相关规定,而对交通肇事罪这一过失犯罪的主观要件并未作更为细致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对于犯罪嫌疑人事后赔偿这一情节应在何种幅度内从轻处罚多有分歧,这也使得交通肇事案件往往难以形成统一的处罚标准,导致对于相似情形的交通肇事犯罪往往处理结果迥异。
网友咨询:
请问,交通肇事罪从轻的情形有什么?
广东合邦律师事务所方雄文律师解答:
根据有关规定来看,交通肇事罪量刑中的从轻情形有:1.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2.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
方雄文律师解析: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是什么
(一)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理解
1、这是修订刑法增加的内容。“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在实践中肇事人逃逸的目的大多是想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是怕受害方或者其他围观群众因激愤对其进行报复、殴打等。
2、“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制。虽然有观点认为:应当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在实践中大多是这样。但有的肇事人并未在肇事后立即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而是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
(二)对“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理解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置受害人于不顾,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三)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逃避追究,不顾他人安危,继续超车超速行驶的,以至又撞死撞伤人或者造成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定性
1、行为人肇事后,为逃避追究而逃逸,在逃逸过程中又违反交通规则而过失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应当成立交通肇事罪的同种数罪。对此不应当实行并罚,另罪作为量刑情节来考虑。
2、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躲避他人的拦截,横冲直撞对他人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可能散失持放任的态度,以至又撞伤、撞死他人的或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人危及的不仅是交通运输安全,而且危及的是公共安全行为人后一阶段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而不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对此,要与先前的交通肇事罪实行数罪并罚。
方雄文律师补充:
交通肇事罪量刑中的从轻情形有哪些:
1.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
2.肇事的被告人除罪过小、罪过较小,还应当具有悔罪表现。
[聚焦]资深资讯:交通肇事罪怎样定性,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交通肇事致人重大伤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构成交通肇事罪。由于我国刑法仅对交通肇事罪的客观要件作出了相关规定,而对交通肇事罪这一过失犯罪的主观要件并未作更为 时间:2023-05-27权威专业资讯:交通肇事报警时效性,车祸后多久可以起诉赔偿
【点击文末小程序,免费咨询法律问题】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如果是车祸造成人身损害,起诉要求赔偿人身损害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如果是要求赔偿车辆维修等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 时间:2023-05-27今日干货报道:交通肇事羁押必要性,羁押必要性听证会
为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促进提升司法公信力和案件办理质效,近日,鹰潭市检察院对一起交通肇事案召开羁押必要性审查听证会。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江出席听证会并作指导,市检 时间:2023-05-27科普一下!交通肇事罪的严重性,新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
□记者袁婉珺2018年1月19日,被告人缪某驾驶一辆小型普通客车将牛某连人带车撞出,被告人缪某随后驾车逃逸,后牛某又分别被刘某和曹某驾驶的小型轿车碾压,造成牛某当场因颅脑损伤死亡。 时间:2023-05-27今日资深发布:交通肇事逃逸指导性,交通肇事逃逸罪认定
┃【审判规则】肇事者在交通事故发生后,不仅没有积极履行报案义务,主动配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勘查、取证工作,反而通过找人顶包的手段混淆视听,干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 时间:202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