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暴日。家庭暴力,是被害人一生的噩梦,对其他家庭成员而言,也是人生的灾难。
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全国2.7亿个家庭中,约24.7%存在家庭暴力。也就是说,每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正遭受家庭暴力。而其中,85%-90%的受害人是女性。家暴,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作为友成猎鹰共同体成员的李莹律师,是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从事反家暴、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一线工作近20年,承办了300多起涉及性别歧视、妇女暴力等领域的案件。带着一名专业律师的理性,和在多年从事反家暴工作中对受害人的关怀,李莹律师为我们解析了家庭暴力,以及遭遇家暴后的有效应对,她更是呼吁全社会向家暴说“不”!
万一您或身边人正遭受家暴,如何及时的获得有效的法律援助、终止家暴的噩梦?您可以向李莹律师和源众求助,本文内有详细指引,带你迈出勇敢的一步。
本文根据对李莹律师的现场采访整理而成
李莹律师(图片来源:“源众”微信公众号)
概念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3月1日起实施
表现形式
从《反家暴法》的定义来看,家庭暴力主要是指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从国际范围来看,家庭暴力一般有四种表现形式: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在反家暴法出台之后,很多省市出台的关于《反家暴法》的实施办法当中,也把性暴力、经济控制,甚至跟踪、骚扰等行为都纳入进来。
生活中常见的家暴行为:
家暴的特性
发生空间的隐蔽性:家暴发生在家庭成员间,一般属于私密空间,外人不一定能看到;
施暴部位的隐蔽性:一些施暴者会选择在隐秘部位进行施暴,这样就不会被别人看出来;另外,如精神暴力、经济控制等家暴行为的伤害在通常意义上也具有隐蔽性。
家暴没有所谓“易发人群”,跟实施家暴人、遭受家暴人的文化程度、社会地位、职业等没有直接联系,它是普遍性的。但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形式又具有一些特定的特征:比如,在农村地区的家暴一般表现为殴打等身体暴力行为;而在城市地区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中,则以精神暴力居多,有的施暴者会有意选择受害人的隐秘部位施暴,因而更具“隐秘性”。
不过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恶性家暴事件的施暴人,往往具有反社会型人格或边缘性人格特征。因此有必要由专业机构进行此类安全评估,这无论是对于即将进入婚姻的男女还是正在遭受家暴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有人提出建议,建立起家庭暴力的查询制度。
家暴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矛盾积蓄、暴力发生、蜜月期的不断循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暴的频率会越来越高,伤害程度也会越来越大。
暴力发生期:早期的家庭暴力多数为推一把、打一耳光等看起来没那么严重的行为,也正因为没有造成严重伤害,无论是受害人还是施暴人,都因为没有意识到这是家暴而基本选择淡化处理,施暴人绝大多数都没有道歉,之后很快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的家暴。
蜜月期:有的施暴人在家暴之后会向受害人忏悔、示好,有的还会写悔过书、保证书等,让受害人觉得家暴只是其一时冲动,是脾气不好、工作压力大等,进而选择原谅“和好如初”,进入“蜜月期”。
矛盾积蓄期:随着家庭生活中矛盾的不断出现,家庭成员间又没有有效的途径将矛盾解除,随着负面情绪的不断聚集,加上首次施暴后受害人态度的模糊、行动上的原谅,随时有可能再次采取暴力方式解决矛盾。
打破家暴循环,需要外部社会支持体系介入
已经进入家暴循环的受害人一般无法通过自我的力量打破循环,必须要有外部社会支持系统的介入。这是由此时受害人的心理状态和现实困境所决定的:
陷入家暴循环的受害人,其与施暴人已经形成被控制与控制的关系,此时受害人会进入一个特殊的心理状态“受暴综合征”,其最主要的特点就会“习得性无助”,内心陷入瘫痪,开始“认命“,因而没有主动离开的勇气。
此外,由于长期遭受家暴,对于暴力的恐惧会使其处于恐惧焦虑的状态中,有的甚至听到施暴人的名字就会浑身发抖,这也让其很难主动走出去。
现有“家暴是家丑”、“忍一时风平浪静”、“劝和不劝离”的观念和基于“被害人有罪论“的指责、嘲笑、歧视,让受害人不敢走出反抗的第一步,也不敢向外界求助;
经济不独立、子女问题、施暴者威胁恐吓等,也是阻碍受害人走出家暴循环的重要原因。
反家暴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亲人朋友的有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正式的专业的,如警察、社区、妇联等国家公权力的介入,也包括专业律师、社会组织的帮助。公权力的介入是打破家暴循环的关键。
外部社会支持系统如何有效介入?
明确态度,向家暴坚定说“不”!
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是违法行为,全社会都应该对家庭暴力零容忍达成共识。作为受害人,在家暴发生的那一刻,要有明确的否定态度,一定要明确地对家庭暴力说不!
网上有一个说法,“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说的是家暴只要发生就不会停止。我的观点是,如果我们没有在家暴发生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应对、控制,将它扼杀在萌芽状态,很可能它就会演变成长期性的、反复的家庭暴力(也就是上述的家暴循环)。对于家庭暴力,最好是不要发生,但一旦发生,就要有效地去处理。
作为受害人,一定要做有效应对
2020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妇联和中国女法官协会首次联合发布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十大典型案例,向社会传递出多方联合治理、对家暴坚决说“不”的鲜明信号。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个人身安全保护令典型案例(附全文)
被家暴后如何有效取证?
认定家暴一定要用证据说话,但由于家暴本身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使得取证成为了反家暴的难点问题。
有效取证,一定要坚持如下原则:
哪些证据可作为认定家暴的证据?
证据应如何保存:
将以上证据的原件妥善保存,以防损坏或丢失。用手机等设备录制的录音、视频、照片,一定要在原处保存,更不要在拷贝至其他设备后将原件删除,拷贝件不是原件,证据效率会降低。
源众可提供的服务
源众,即北京市东城区源众家庭与社区发展服务中心,是一家专门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及推动性别平等的公益机构。
中心设立了受暴妇女儿童法律帮助热线,组建了全国范围内的受暴妇女儿童法律服务志愿律师团队,目前有来自全国近 20 个省市130 余名志愿律师。办理了多起典型的涉及妇女儿童的暴力案件,如厦门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春明性侵女学生案、温州姚某以暴制暴杀夫案、百色助学网创始人王杰性侵贫困女童案等,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源众可提供的服务包括:
扫码二维码查看“反家暴公益课堂”
“很多受害人在遭受家庭暴力后,会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人,认为自己生活在孤岛里,我们通过小组的方式,让大家感到我不孤独,我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样才有可能摆脱暴力带给她的阴霾,开始新生活。”
——李莹
关于猎鹰加速器:
猎鹰加速器是社会创新创业者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于2017年5月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十周年庆典之际正式启动。友成希望通过猎鹰计划,发现具有社会企业家精神和社会创新能力的领袖,通过心灵对话、主题知识讲授、思维训练来帮助他们提升认知和觉知能力,增强行远能力,并通过建立相互支持、彼此合作的共同体,壮大共同改变世界的力量。
延伸阅读:
王平:有初心的人不是NPC
3天,22+28位社会企业家交流对话!看看他们说了些啥?
刑事家暴律师,反家暴法论文
友导读今天,11月25日,是国际反家暴日。家庭暴力,是被害人一生的噩梦,对其他家庭成员而言,也是人生的灾难。根据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 时间:2022-10-25不刑事律师,帮信罪如何证明证据不足
众所周知,只有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提供帮助行为,且情节严重的,才可能构成帮信罪。许多当事人在面对讯问时,都会声称自己不明知。然而,法律并... 时间:2022-10-25青山刑事律师,律师的个性标签
这是5月底青年律师交流临场发言的整理稿。律师的专业服务分为3个阶段,即“有什么吃什么”阶段,“选什么吃什么”、“吃什么有什么”。这3个阶段分别奉行“生者为... 时间:2022-10-25律师河北刑事,张国辉律师的成功案例
2021年度十大有效辩护案例揭晓北京律媒桥信息咨询公司与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疑难案件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 时间:2022-10-25刑事律师违法,刑事案件,要不要请律师?请先看完这篇文章再做决定
刑事案件,要不要请律师?要还是不要?对于这个话题,我打算用两篇文章把它讲透。 相信大家看了我这两篇文章,一定会有所收获。 大家好,我是福牛普法。 先问大... 时间:202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