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北京日报如何提高刑事办案质效(如何提升办案质效)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冬冬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5-01 08:57:43

北京日报如何提高刑事办案质效(如何提升办案质效)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五十周年纪念暨宣传周主场活动致贺信并指出,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这段话开启了最高人民检察院4月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最高检召开主题为“综合履行检察职能 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的新闻发布会,通报2022年度全国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情况,发布《人民检察院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工作指引》以及典型案例。

最高检新一届党组提出“始终坚持高质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记者注意到,“推动高质效办案”贯穿整个新闻发布会始终,可以预见,这也将成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未来发展的一条主线。

专业化建设

提高检察机关

服务创新发展能力

“知识产权案件前沿性、交叉性、专业性问题多,对办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高。”最高检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宫鸣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为了推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专业化,不断提升检察机关服务创新发展能力,2020年11月,最高检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统筹“四大检察”职能,专门从事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同时在全国推进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所有省级检察院都成立了知识产权检察部门。在部分办案数量较多的地方,如上海市检察院第三分院以及珠海、南京、宁波、长沙、武汉等地市检察院,以及上海市浦东新区、通州湾示范区、福州市鼓楼区、武汉市江岸区等基层检察院,也设立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检察部门。

除了机构上的专业化,知识产权检察还在顶层制度设计、协同保护、完善辅助办案机制、深度融入数字检察等方面持续发力。

在顶层制度设计方面,最高检制定发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搭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基本框架。

在构建协同保护体系方面,最高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会签《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推动双方在信息共享、案件办理、专家支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最高检积极参与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评选和建设,在其中承担着强化法律监督、加强法治保障的职责。各地检察机关也积极加强与相关行政机关的协作配合,通过建立健全协作机制、联合挂牌督办重点案件、共同开展专项行动等方式,构建大保护格局。

在完善辅助办案机制方面,最高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会签的协作意见中,专门强调要健全完善并充分利用双方已建立的专家咨询库和技术调查官人才库。北京、深圳、武汉等地检察机关先行先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特邀检察官助理制度,并在涉专利、商业秘密等案件中运用,帮助查明案件事实,解决专业技术难题。

检察机关也主动适应数字时代变革要求,以数字革命赋能法律监督,拓宽监督线索来源。例如,北京市检察院依托12345政府便民热线,结合司法裁判、行政处罚和检察办案数据,创设打击整治销假销劣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试运行半年多,发现并移送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线索400余条,行政机关已作出行政处罚23件,公安机关已对部分案件立案侦查。

“案件办理更加规范,履职手段更加丰富,监督力度有效提升。”宫鸣这样总结过去一年的知识产权检察工作。

高度重视

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保护

为了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履职能力和水平,最高检根据工作需要,结合知识产权案件办案特点和司法实践,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工作指引》(下称《工作指引》)。

据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介绍,《工作指引》主要包括明确知识产权检察履职范围、加大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打击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检察监督、明确技术性问题的解决机制、构建工作衔接机制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指引》对知识产权权利人的保护尤为重视。对于司法实践中权利人常见的维权顾虑和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案。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部分权利人追求的并非仅是被告人受到刑罚制裁的结果,同时期望自己遭受的损失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弥补。”刘太宗谈道。对此,《工作指引》规定检察机关要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积极促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被害人达成谅解,促进赔偿,有助于最大化修补知识产权权利人受损的法益。同时还规定,对有赔偿能力而不赔偿损失的,不能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确保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保护。

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权利人对于维权过程中商业秘密可能面临的二次泄露存在顾虑。《工作指引》规定,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其他需要保密的情形,检察机关应当依职权或者依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其他利害关系人书面申请,审查决定采取组织诉讼参与人签署保密承诺书、对秘密信息进行技术处理等必要的保密措施。检察机关依职权采取保密措施,体现了对商业秘密权利人合法权利的全方位保障,给知识产权权利人吃了一颗“定心丸”。

《工作指引》还落实知识产权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对知识产权权利人诉讼权利义务告知程序和范围进行明确,既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又充分保障知识产权权利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质效。

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工作

规范化科学化程度

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兴起,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迅速,给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譬如这次新闻发布会上,有关网络空间犯罪就引发了高度关注。网络空间犯罪,涉及领域更广、犯罪手段迭代更新、侵犯著作权案件类型多样、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类案件认定复杂,都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高办案能力的要求。例如此次发布的洪某等58人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就是检察机关聚焦惩治网络直播销假,准确把握网络直播销假案件特征,全链条打击犯罪行为,并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确保复杂共同犯罪案件处理罪责刑相适应。

复杂的办案环境,要求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路径要更加清晰、办案环节更加明确,《工作指引》正是着眼于提升知识产权检察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刘太宗表示:“《工作指引》的制定既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检察领域改革、持续健全知识产权检察体制机制的体现,也是检察机关积极主动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体现。”

典型案例

彰显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的力度和决心

中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端电子元件气氛烧成炉(下称烧成炉)是芯片封装的关键设备之一,核心技术却被他人非法获取,检察机关依法严惩侵犯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犯罪,通过灵活运用制发检察建议、搭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等形式,促进涉案企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浙江创某公司委托研发的蓄电池全自动包片配组机控制软件被他人擅自烧录至空白控制版并对外销售,检察机关准确认定著作权归属,尽力追赃挽损,护航企业发展;

广东省水产业首个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蕉海鲈”,存在地理标志使用混乱、规范性文件失效、管理不到位、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检察机关以行政公益诉讼监督为切入口,构建多重保护路径……

这些案件都来源于本次发布的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据了解,此次发布的10个典型案例中,有7件刑事案件,包括3件侵犯商业秘密案件、2件侵犯著作权案件、2件侵犯商标权案件。既涉及芯片技术、机械制造、计算机软件等高新技术领域,也涉及地图、箱包、耳机等传统领域。特别是其中的3件侵犯商业秘密案和1件侵犯计算机软件作品著作权案,涉及企业的核心技术,办案检察官依法妥善解决了涉案行为性质认定、权利人损失数额计算和非公知性鉴定、同一性鉴定等诸多司法难题。

“2022年,检察机关坚持狠抓办案,强化综合履职,办理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本次发布了10件典型案例,彰显检察机关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力度和决心,突出检察综合履职、加强综合保护;加强办案经验总结,强化业务指导;体现依法能动履职,推动诉源治理。”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副主任宋建立介绍。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通过深化综合履职,高质效办理每一个案件,积极应对时代之变,回应发展之需,努力为科技创新赋能,为企业发展‘撑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最高检新闻发言人李雪慧最后说道。

来源:检察日报·检察新闻版

记者:张羽

编辑:邬嘉宏

来源:最高人民检察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