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于力、高爽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滕启刚,因病于2021年6月4日去世,时年57岁。一个视他为一生导师的年轻同事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就是我心目中的马锡五!”
“一刻也离不开群众”,这是1943年1月,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马锡五作为被表彰的干部,毛主席在给他的奖状上的题词;“你是从群众泥土里长出的一棵树”,这是1962年4月11日谢觉哉为悼念已是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马锡五,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挽诗中的一句。
马锡五在担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期间,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深入调查研究,执法严正,刚直不阿,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他的审判方式被称为“马锡五审判方式”。
就像“马锡五审判方式”给边区人民带来公平正义一样,滕启刚的“滕氏调解法”让千山地区的群众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
从千山区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千山法庭,到法院刑事审判、信息化管理、行政审判等岗位,30年来滕启刚从未离开过千山区法院,他是千山地区人民熟悉和爱戴的法官,他与千山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人们到处传颂着他心系群众、严格执法、公平断案的佳话。
千山,素有“东北明珠”之称,共有999座山峰,有人说,滕启刚就是那第一千座山峰;也有人说,他更像千山脚下的一棵大树,深深植根于泥土中,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浓荫匝地。
“滕氏调解法”让千山百姓心服口服
37岁的赵恒起是千山法院千山法庭副庭长,2007年大学毕业后先是当了一名律师,不久他就做出了改变自己一生的重要决定,放弃律师职业,报考千山法院,一定要和滕启刚成为同事,成为像他那样的法官。这一切源于他和滕启刚在千山法庭的第一次见面,在回忆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当时我因为代理一个家庭财产纠纷案,来到千山法庭,在立案大厅看到有很多来打官司的农民,他一个人站在中间,一个一个解答农民的问题,有些问题特别幼稚,感觉一点不需要回答,他却认真解答没有表现出一点不耐心。一些农民是带着气来的,结果一会工夫就眉头舒展笑着走了。当时我就感觉到他能这么轻松化解农民的纠纷,一是法律功底深厚,二是太了解农民的心思了,他的话农民听得懂,愿意听,时常穿插一些小品相声的段子,把农民的情绪调动得特别好,最后农民一拍大腿说:“还得是咱们滕法官!”
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要求立案,什么也没带,坐在滕庭长面前开始讲了起来,滕庭长始终微笑着倾听老奶奶漫长的、没有任何逻辑的讲述,最后滕庭长竟然为老人写了起诉状,还帮老人申请减免诉讼费,把老人感动得差点给滕庭长下跪。
轮到我的案子时,滕庭长第一句话就是:“这个老李啊,是不是有钱没地方花了啊,家里这么困难请什么律师啊,我都说帮他调解调解了。”然后立即让我联系我的当事人和对方到法庭来,双方一见到滕庭长,本来像仇人一样的态度立马缓和了,滕庭长费了很大的力气,终于说动了双方达成和解。然后还不忘跟我说:“老李家太困难了,这案子也没立,律师费退了吧。”当时我已经被这一天在千山法庭的经历震撼了,马上说:“您放心,我一定退!”
我从心底里羡慕千山法庭辖区的老百姓能有这样一位好法官,他像一盏灯点亮了我的职业理想。
同样受滕启刚影响的还有一个年轻人,2011年,考取辽宁省委组织部选调生的王铋程被分到千山法庭工作,法律专业研究生毕业的他从滕启刚身上看到马锡五的身影。
“马锡五下乡了解情况遇到农民下地归来,就会把农民手中的牛绳接过来,帮他拴好,等他休息一会才开始谈,滕庭长是经常带着我们把法庭搬到农民家的炕头,盘腿坐在炕上从拉家常话开始;马锡五说,群众找上门来反映问题,是对你的信任,怎么可以拒之门外?滕庭长把自己的电话对外公开,随时接受群众的咨询、倾听他们的诉求,有时刚开完庭就接群众电话,长时间倾听累得直打盹手里还依然握着电话。”王铋程说。
千山法庭是千山区人民法院的派出法庭,滕启刚30年的法官生涯有近三分之一时间在这个偏远的农村法庭度过。滕启刚常说,自己就是农民出身,知道农民打官司不容易,花钱不说,还惹一肚子气,每当看到农民走进法庭,他都不着急立案,而是想方设法调解。
2012年,千山镇山阴子村要建文化广场,需要占用一个农户门前200多平方米的土地,农户要求高价补偿,村里做了多少次工作也没用,气得村书记找到滕启刚要起诉农户。滕启刚了解到这个农户刚刚做完心脏手术,还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就对村书记说:“你这样告他是容易出事的,我来劝劝他。”滕启刚找到这个农户一见面就说:“我来不是因为村里告你,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现在还住在谢房身村,你不用把我当法官,就当懂点法律的村里人,帮你出出主意。”一番话拉近了农户距离。再加上几次登门诚恳交流,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有人给他的“滕氏调解法”作了概括:办理家庭纠纷,运用“亲情融化法”;矛盾复杂,依托各类组织运用“外力协助法”;涉及利益分配,运用“换位思考法”;纠纷激烈运用“背靠背法”。
对于滕启刚来说,无论用什么样的调解法,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就是用心去调解、用情去疏导、用法去解疑,让法律以柔软的方式走进群众生活。
2013年冬天,滕启刚接手了一个赡养老人纠纷案件,老人到法庭求助。滕启刚深知一纸判决解决不了问题,下决心做好子女工作。当时正值寒冬,天空飘雪,乡间道路崎岖泥泞,他踩着积雪一户一户到几个子女家了解情况,摆事实讲道理,当讲到自己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背着病重的母亲看病长达半年多时,他眼里也充满了泪花。耐心的调解终于赢得了老人子女的尊重和信服,答应轮流赡养老人。
在滕启刚整理归档的老收案簿中,有一本封面上写着“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结案”。那一年是2009年,是他到千山法庭担任庭长的第4个年头,全年全庭收结案件1075件,他本人收结案219件,其中210件以调解和撤诉方式结案。在法官从业生涯里,滕启刚审理民事案件886件,调撤率高达68.9%。
8倍放大镜背后是对法律的敬畏
“已近耳顺之年,始终无畏岁月,我相信我还是从前那个孜孜不倦、追求公平正义的少年。”这是今年年初辽宁省高院组织的《百名典型话初心》专题,滕启刚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这篇报道被工工整整折叠好摆放在滕启刚办公室的书柜里。
在他办公室座位后面,张贴着自己打印的党史学习材料,只要起身就能看得见,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案卷卷宗和法律学习书籍,还有一个破碎的老花镜……
最显眼的是办公桌上一个大号放大镜,在千山政法系统广泛流传着这个8倍放大镜的故事,这是一个法律人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最好例证。
2019年5月的一天,王某因行车冲突,动手打了任某,路上监控距离现场太远,难以辨别实际情况。对此公安机关没有处罚,任某一纸诉状把公安机关告到法院。那段视频民警难以辨别,法官也一样。为此滕启刚买来8倍的放大镜,头几乎贴着视频一帧一帧细致察看,眼睛看红了、看出了泪水,却一直不放弃,几分钟的视频看了3个多小时,终于捕捉到了王某抬手打人的动作,那一秒,铁证如山。法院判决公安机关重新做出行政决定,对打人者给予行政处罚。
鞍山市公安局立山分局法制大队民警张晓东是此案公安机关的诉讼代理人,他从2017年开始和滕启刚打交道。“在法律面前他不是一般严厉,是让人受不了的严厉。”张晓东至今还记得一次在法庭上,因为案件发生时间几处表述不一致,他被滕启刚要求当场向对方当事人道歉。“这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有好几次,毕竟我是代表公安机关,当庭向老百姓道歉感觉很难堪,后来我们也逐渐从不理解到信任到钦佩,他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法律。”
现任千山法庭庭长的吕晋锋是滕启刚最初带的徒弟,亲眼见证了滕启刚在执法时的严谨细致。“他总和我说只有到现场找真相,才是我们法官敲响法槌的底气。”2009年,一家矿山公司因尾矿发水造成耕地和果树被淹,因为对赔偿金不满,几十户村民涌到法庭讨说法。在评估过程中,滕启刚顶着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不顾污染物对皮肤的伤害,一下子踏进10多厘米厚的污染层,不断提醒鉴定人员,这里的污染物更厚一些,那里需要再测量……最终村民获得了合理的补偿,双方都没有上诉。
滕启刚是师范学院中专毕业,凭着一股韧劲钻劲取得了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专科,吉林大学法学本科学历。他善于总结勤于思考,从2001年开始,他都会把当年处理得好一些典型案件和被上级法院发改的案件,在工作总结或自查报告里详尽记录下来,分析短板总结经验,他撰写的工作总结、办案心得和法律论文有47万字。经过长期学习积累,滕启刚这位非科班出身的“门外汉”,一步一步成长为同事们眼中的“行走的法律词典”。
在千山法院有一个大家共同认可的说法:案件上了院审判委员会,就怕过不了滕启刚这关,无论多忙,针对上会案件,他都要花时间认真研究,抠得特别细。
“别看他生活中开朗活泼,亲切和蔼,一到讨论案件时就像换了一个人,六亲不认。”2019年,赵恒起主审的一个土地纠纷案件上审委会,滕启刚认为判决不合理,会上两人激烈地争执起来。“我觉得自己审得很细,付出了很多心血,结果还是过不了他这关,我当时心想我还是你的学生,怎么这么不给面子。”最后审委会其他人也都同意滕启刚的意见,案件需要重审。“会后滕庭长主动找我一起研究调整办案思路,最后案件得到了当事人双方的认可。”赵恒起回忆说。
滕启刚常说一句话:“法官办理的一个案子,也许就是当事人的一生。”2019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再审某民营企业家诈骗案,撤销原二审判决,改判无罪——这起案件被誉为东北地区“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第一槌。而23年前,在此案一审中,严格区分经济纠纷和刑事犯罪界限,做出无罪判决的法官正是滕启刚。这位民营企业家的妻子说:“如果没有滕法官当初细致公正的审判,我也没有把官司打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自1996年以来,滕启刚共审理案件1958件,审结1932件,结案率达98.67%。
我是法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请大家相信我,我不光是法官,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2008年,吕晋锋刚到千山法庭工作时,经常在大厅碰到一些当事人在议论打官司是否需要花钱找人的问题,“每当这时候,滕庭长就会站到大家中间说这句话,说得特别诚恳坚定。”吕晋锋说。
“我是党员,为党献歌怎么能少了我。”2018年,鞍山市中院参加全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合唱比赛,滕启刚听说后主动报名参加,“他是登台参加比赛的唯一一个庭长,也是年龄最大的一个。”组织参赛的鞍山市中院原工会主席杨力回忆说。
“如果非要问我名字,那就叫我共产党员吧!”2011年初冬的一个早上,滕启刚和爱人李淑华在鞍山二一九公园湖边散步,看到有人落水,他二话没说跳下湖中将人救上岸。“闻讯赶来的警察一再问老滕的姓名和单位,他笑着说了这句话,拉着我就离开了人群。”李淑华说。
“我是共产党员”这句话,滕启刚在很多公开场合会大声响亮地说出来,语气充满了自豪。熟悉滕启刚的同事都知道,他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有一个红色绒面的小方盒,里面装着党徽,吕晋锋回忆说:“以前开会参加活动戴党徽的人很少,滕庭长每次参加活动都要佩戴党徽,站在镜子前反复端详看是否把党徽戴正。”妻子李淑华回忆说:“他最爱唱的歌是《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每当唱到‘是你领我走上光辉的人生路’‘是你为我铺满鲜花盛开的路’时,就禁不住掉眼泪。”
1991年滕启刚考入千山法院不久就积极申请入党,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能有今天,一切都要感谢党和人民培育了我,爱党于我而言,是一种镌刻进生命里的情感。”65岁的王艳荣退休前是千山法院副院长,是滕启刚的入党介绍人,她回忆说:“我感觉他说这话时,入党的心情比我当年更迫切,他用他的激情时刻感染着我。”
滕启刚在《这就是我的忠诚》文章里,回顾1995年11月入党的情形:“大冬天的,我去区委参加入党宣誓,在路上眼泪不知不觉就流了下来,零下20多度啊,却感觉浑身热乎乎的。”
滕启刚一生兑现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无论何时,集体利益高于我个人的利益,一切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在法院工作30年,他一切听从组织安排,无论在哪个岗位,他总能满怀激情,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就像一颗螺丝钉紧紧铆在组织需要的地方,钉得牢不生锈。
6月3日是滕启刚去世的前一天,千山区人民法院副院长侯俊、审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黄茜回忆说,当时省高院有一个调研课题,光立项报告就得5000字,第二天就要交,两人第一个想到了法律功底深厚的滕启刚,但考虑到他这些天一直在为6月5日世界环境日宣传做准备,当天下午还要开两个庭,实在不忍心再给他加担子,中午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他刚说个开头,他就马上答应下来,说:“正好我也有些想法,你们找我找对了。”黄茜说:“3日下午滕启刚连续开了两个庭已经很疲劳了,下班了,他仍在办公室里写这个立项报告,这是他为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滕启刚对百姓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把党的温暖传递给这里的百姓。
9月11日,是滕启刚的去世百日,滕启刚家邻村村民李大明,一个人顶着雨踩着泥泞的山道来到滕启刚的坟前祭奠,泪水顺着脸上的雨水一直往下淌。这是滕启刚去世后,他第四次来看他的“法官老弟”了。
64岁的李大明患有精神疾病,平日孤身一人靠种菜为生,住在邻村的滕启刚知道他的情况后,主动认这个大哥,起初李大明觉得他是法官,自己是个老农民,不好意思接触,没想到滕启刚根本就没有法官的架子,一口一个“大哥”地叫着。“他一个大法官,每次来骑个破电动车,都10年了,我都不稀罕骑。”李大明开始逐渐接受了这个“法官老弟”。
时间一长,李大明把滕启刚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一天傍晚,滕启刚夫妻去李大明家送饺子,正赶上他发病出现幻觉,他拉着滕启刚的手说:“今天是我爸三周年,你是我兄弟一定要给老人家磕头。”他指着屋里黑乎乎的墙说:“那就是我爸!”为了配合他,滕启刚二话没说拉着妻子跪在地上冲着墙壁磕了三个头,李大明激动地说:“爸,我的‘法官老弟’给您磕头了。”
现在在李大明的菜地里还到处都有滕启刚的影子。“看我脾气暴躁,他特意给我买了一些书,让我多学些道理,情绪平和些。”李大明从大棚里拿出来《弟子规》说。菜地里还有几个土篮子,里面装的一些线,“这都是他给我的,帮我一起吊线,一起种菜。”菜地旁边他居住的简易棚里还有一个塑封的八开纸,上面有打印的文字:“他每天起早贪黑,摸爬滚打和菜地为伴,所有的蔬菜均是有机菜,敬请放心购买,不要无偿地拿走他的生存来源。”李大明说,他有时一犯病把菜丢在市场就走了,滕启刚特意给他做个小牌放在菜摊上。“我真是想他啊!”李大明擦着眼泪说。
滕启刚的大爱像一束光时刻温暖百姓的心。十几年前,一个跟父亲到工地打工的15岁女孩,遭受父亲工友性侵,滕启刚开完庭后,征得女孩父亲的同意,把女孩带到了自己的二嫂家。“很少看到刚子掉眼泪,那天他哭了,”滕启刚的二嫂石英琴回忆说,“他和我说,这孩子太可怜了,不能让她再住工棚了,让她在你这住一段时间,让你女儿多陪陪她,就说是你娘家的亲戚,千万不要和别人说她的情况,不要刺激到她,不然她就没命了。”
女孩又瘦又小,浑身一股刺鼻的味,石英琴领孩子洗了澡换了新衣服。到了新环境孩子整日不说话见人直躲,滕启刚几乎每天下班都要绕道来看看孩子,孩子只有看到滕启刚才会咧嘴笑一下。三个月后,滕启刚带着女孩的爸爸一起来接孩子,女孩舍不得走,跟在爸爸的身后,走着走着突然回头一下跪在滕启刚面前,哭着连声喊道:“滕爸爸,滕爸爸!”
滕启刚的家,在千山区大孤山街道谢房身村一户普通的农家小院里,距离千山10多公里,从出生到去世滕启刚从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院,作为当地有名的法官,很多人劝他到城里买个楼房,他说:“在这住惯了,踏实。”
滕启刚一家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妻子李淑华下岗后,在滕启刚的鼓励下,成了卖拌菜的小贩,“每天下班后,启刚帮我挑菜、洗菜,张罗菜谱,虽然辛苦,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李淑华说。
滕启刚的儿子滕海宁从小具有运动天赋,依靠体育特长考入清华大学,2011年和2014年,分别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仁川亚运会男子800米决赛中获得亚军。如今滕海宁是一名大学教师,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将来也要成为父亲那样的共产党员。”
30年来,滕启刚和家人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滕启刚去世后,他的妻子和儿子提出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一面党旗,“这是他生前最大愿望!”
滕启刚的一生对得起这面鲜艳的党旗,他先后获得“全国法院优秀直播法官”“辽宁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调解能手”等30项荣誉;他对得起千山的父老乡亲,他为群众送去了党的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司法温度,享受到了公平正义。(参与采写:黄绘如、张荻、王伟淏)
鞍山刑事上诉律师排名(鞍山最有名的律师)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于力、高爽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滕启刚,因病于2021年6月4日去世,时年57岁。一个视他为一生导师的年轻同事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他就是 时间:2023-04-12嘉兴刑事再审律师推荐(嘉兴擅长刑事案件的律师)
“今年5月,全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案件5039件7734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85.49%,确定刑量刑建议提出率90.65%,确定刑量刑建议法院采纳率96.47%!”日前,浙江省检察院通报 时间:2023-04-12白城刑事再审律师排名(白城律师所)
采访中,承办检察官表示:“通过检察听证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虽然要多做很多工作,但却能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办理这起案件,深刻感受到检察听证在行政检察监督中 时间:2023-04-12菏泽刑事再审律师推荐(菏泽刑事律师事务所排名)
罗翠荣、菏泽市牡丹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民事裁定书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2018)鲁民申5323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 时间:2023-04-12菏泽刑事再审律师排名(菏泽刑事再审律师排名第一是谁)
日前,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关于表彰山东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和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的通报》,对济南市章丘区委政法委等130个先进单位和济南 时间: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