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三无老人的标准,银发经济下的养老服务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0-30 07:57:12
养老服务有温度 银发经济有活力

金沙俊园的长者之家,老人们在一起唱歌。南方日报记者 王昌辉 摄

老人不出小区就可享用热气腾腾的饭菜,一定年龄以上的老人还可享受半价就餐甚至免费就餐的优待,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还可以拉拉家常谈谈心……这是“十三五”时期,惠城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发展的一个温馨缩影。

惠城区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随着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全面推进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前,惠城发出《惠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晰“十四五”期间惠城区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综合监管制度、养老服务业态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目标,提出八大任务,逐步建立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南方日报记者 卢慧

区综合福利院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在家门口建‘长者饭堂’,不仅是为了解决长者的就餐问题,更是为邻里搭建守望相助的平台。”“十三五”期间,惠城区建立“长者饭堂”开展老年人“大助餐”工作获居民点赞。

根据惠州市民政局《惠州市老年人日间照料示范中心建设及长者“大助餐”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区民政局分别在龙丰街道金峰社区和桥西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惠城区“长者饭堂”,拨款80万元用于长者“大助餐”试点工作。“我们希望更多的老人通过在食堂聚餐,加强沟通,增进感情。既吃饱饭,又暖了心,这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包括“长者饭堂”在内,“十三五”期间,惠城区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在不断提升长者幸福感和获得感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十三五”时期,惠城区提高了“三无”、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并建立自然增长机制。目前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1320元,城市“三无”人员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620元。自2020年起接管惠城区80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标准为80—8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500元。2020年共发放高龄津贴200246人次,合计2324.72万元。

为让长者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惠城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2020年,惠城区综合福利院作为惠城区老年大学综合福利院教学点举行揭牌仪式,区老年大学综合福利院教学点的设立,丰富了福利院长者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为周边社区长者提供学习机会,满足社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长者社会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在机构间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方面,2021年1月14日,惠城区综合福利院与龙丰街道办事处、水口街道敬老院结成共驻共建合作关系。惠城区综合福利院被授予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通过辐射带动,实现养老服务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创新,共谋发展,在共建合作的基础上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此外,根据《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区民政局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惠州惠城区分公司签订《惠城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服务协议》,为全区100个散居特困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线上和线下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为服务对象提供1台手机移动终端或无线应急终端;提供电信通信套餐;提供12349居家养老服务热线咨询、紧急呼援、定位服务、预约挂号、亲情回访、一年一次免费救护车服务;为每位老人提供每月4小时家政服务、助餐做饭、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

基本建成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如何促进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使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共生发展,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健康养老和积极养老的水平?

根据日前发出的《征求意见稿》,惠城区将坚持党对应对人口老龄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全社会共识,统筹规划,精准施策,做好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推动惠城区养老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说,“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包括: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丰富便捷。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有效覆盖,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区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建有至少一家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统筹指导等综合功能的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中心),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基本建成。全面建立居家社区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

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安全管理能力、护理型功能有效提升,护理型床位达到55%以上;公办养老机构的兜底保障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改革持续深化。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宽,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全面提升,老年社会工作者、为老服务志愿者等服务队伍不断壮大。

综合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构建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坚持公正监管、规范执法。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养老服务统一市场,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积极转型升级、持续优化服务。

养老服务业态融合发展。养老服务市场环境全面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养老与文化、教育、家政、医疗、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全面融合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不断兴起,养老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养老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一批产业链条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产业集群和集聚区。

■相关

“十四五”惠城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八大任务

1 完善养老服务硬件设施

建设惠城区综合福利院三期项目。三期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可建设用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212.64平方米,计划配有546张床位。

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计划在惠城区建设30个村级和4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以实现居家养老全覆盖。加强乡村养老服务设施和建设,计划在惠城区建设30个农村幸福院,以实现乡村养老全覆盖。

提升养老服务智慧化水平,建立全区综合服务智慧信息化网络系统,2025年100%覆盖全区的村和社区。

2 健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选取惠城区综合福利院作为全区全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设置床位300张;选取水口街道敬老院、横沥镇敬老院作为半失能、全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各设置床位200张。

实施居家和社区、特殊困难老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

3 丰富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积极培育专业化社会服务机构,兴办或运营老人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人活动中心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项目。

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紧急呼叫、远程医疗、无线定位、安全检测、家政预约、物品代购等服务。

持续深入推广居家养老“大配餐”、社区养老“长者饭堂”等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居家老年人“一键呼救”紧急救援响应机制,到2022年,基本建立居家社区养老紧急救援系统。

4 全面推进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提升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管理水平,按照一定比例配备工作人员,将特困供养服务机构运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引导支持慈善信托开展面向老年人特别是贫困老年人的慈善活动。

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探索将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或改制为国有养老服务企业。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落实外资举办养老机构国民待遇。

5 提升医养康养结合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普遍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预约就诊、双向转诊等合作机制,基本构建起养老、医疗、照护、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相互衔接补充的“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模式。

6 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举办养老服务类职业院校,通过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学生就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深入推进养老领域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养老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

7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明确监管重点,全面加强养老服务领域设施建设用地、运营秩序、质量安全、从业人员、涉及资金等方面监管。

8 培育养老新业态发展银发经济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推动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营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大力推动“养老+行业”多元融合,促进养老与文化、教育、家政、医疗、商业、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全面融合发展,探索发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兴业态,拉长养老产业链条,丰富养老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