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如何履行新时代检察职责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0-17 22:40:04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 2021年09月16日《孝感日报》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市检察院“强基固本、稳中竞进、行稳致远”成效凸显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市委书记吴海涛,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惠霞先后就我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意见》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细化措施,不断健全完善检察工作机制,持续强化政法各单位监督制约和协作配合,全面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举行宪法宣誓仪式,筑牢政治忠诚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法检两长同庭审理案件,为重大疑难案件办理“打样”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到“五城同创”包保路段调研督导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立足检察职能,坚持“强基固本、稳中竞进、行稳致远”的发展思路,以理念破冰为引领,做强主责主业,扎实推进队伍建设,精准服务保障大局,为贯彻落实《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念破冰,履职尽责开辟新思路

有思想理念上的“破冰”,才会有发展上的“突围”。

“既要求真务实打基础,又要开拓创新管长远。只有从根本上厘清思路,才能确保检察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在检察机关“三守一创”动员大会上,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达亮说。

2017年,市检察院党组提出“强基固本、稳中竞进、行稳致远”的发展思路,将中央和地方党委以及上级检察机关对检察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孝感检察实际有机融合,在狠抓基层基础的同时,着力培育“求极致”“强担当”“勇争先”等优良作风,最大限度释放司法动能。

今年7月27日,安陆市检察院就一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举行公开听证。鉴于犯罪嫌疑人郑某某主动投案,并于立案审查期间全部支付拖欠工资,且自愿认罪认罚,承办检察官建议对郑某某作相对不起诉处理,获得与会听证员的一致同意和赞许。

这是全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一个缩影。仅2020年,全市检察机关对于涉嫌轻微刑事犯罪并自愿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依法不批捕128人,不起诉214人,提出从宽量刑建议2160人。在节约司法资源、提升司法效率的同时,避免和化解了一批次生社会矛盾和风险隐患,实现“良法善治”。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打破惯性思维,大力推进办案理念、办案机制创新,一项项新机制、新探索、新成绩蝶变而生:

——市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倡导建立“两领两提”工作机制,探索党建与检察业务融合新路径。

——全市检察机关将“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贯穿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全过程,凝聚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力。

——大悟县检察院全面推行“四问”工作法,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


检察为民,法律监督取得新成效

人民关注点在哪里,检察工作着力点就在哪里。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李某等22人涉黑案再大悟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图为检察官发表公诉意见

黑恶势力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顽疾。全市检察机关纵深掘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向危害社会安全稳定、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黑恶势力“亮剑”,深化“打伞破网”“打财断血”。

2018年12月,经孝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严某某等9人涉黑案公开宣判。该案主犯严某某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等多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24年,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8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年6个月至12年不等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是黑恶犯罪一个不放过、不是黑恶犯罪一个不凑数”。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依法批捕662人,起诉979人。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2017年以来,依法批捕9742人、起诉14873人,深刻彰显法治权威,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听证,现场察看问题整改情况

主动为民办实事,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汉川市检察院以检察建议促社会治理,推动拆除16个乡镇25家砖瓦厂;孝昌县检察院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助力多处红色革命遗址重现荣光。今年1-8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82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353件,其中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重点民生领域案件占比超94%。

……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做优刑事检察、做强民事检察、做实行政检察、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实现“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市30余件案件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评为优秀(精品、典型)案例,200余篇(条)办案消息、工作动态被《检察日报》《湖北日报》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报道。


固本培元,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

“人是最根本的基,也是最基础的本。打铁必须自身硬,只有打造一流检察队伍,才能铸就一流检察业绩。”黄达亮多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要求全市检察机关把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核心工程来抓。

2016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大力推行“三守一创”活动,将“守纪律、守规矩、守公正、创实绩”作为衡量干警政治素质和工作作风的重要标尺,厚植清廉检察的为民情怀,引领全市检察干警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坚持政治建检,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开展政治轮训、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组织举办孝感市首届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辩论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组织全市公诉人大赛、全市青年检察人员专题研修班、开办“琢玉学堂”、开展业务竞赛与岗位练兵、结对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将素能提升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全市检察机关乘着改革东风,在队伍建设上不断出实招、求实效——

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以“权力清单”为框架,真正做到“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

深化检察人员分类改革和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健全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严格执行“三个规定”,深化检务公开,让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

……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毛绘对留守儿童进行个性化帮教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以来,全市1个基层院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6个基层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市检察院被评为“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3个集体、19名干警在最高检、省检察院组织的业务竞赛中获奖,1名干警荣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名干警入选全国检察机关重罪检察人才库,12名干警获得省级以上表彰,100多篇理论文章、调研报告荣获市级以上奖励。


强化担当,服务大局展现新作为

服务和保障大局,既是党和人民赋予检察机关的重要使命,又是新时代检察机关深度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疫情期间,为社区居民搬运生活保障物资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强化担当,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各项中心工作,找准检察工作着力点、切入点,用心用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由检察长挂帅督导,选齐配强专班队伍,排出时间表、路线图,为打赢这场硬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项工作,起诉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2877人。云梦县检察院办理的谢某某等45人诈骗案,涉案金额2.4亿,主犯谢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服务脱贫攻坚,60余名检察干警先后投入驻村扶贫工作,助力24个对口帮扶村全部脱贫出列,市检察院驻大堰村工作队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工作队,市检察院连续4年被评为驻村扶贫优胜派出单位。

围绕“长江大保护”,深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专项工作,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358人。应城市检察院聘请该市水利和湖泊局、农村农业局、生态环境局等单位10名专业人员兼任检察官助理,参与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提升监督质效。

……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全体检察干警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办案,489名检察干警下沉社区(村组)助力疫情防控,市检察院办理的桂某、杨某销售伪劣产品案,被最高检评为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深入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大局,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作为检察工作重点来抓,大力弘扬“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通过结对帮扶、定期走访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巡诊”,着力打通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继续强化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在拓展深化现有工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好检察职能,为孝感“打造副中心、争当排头兵、作出新贡献”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扛起新时代检察使命 加强新时代法律监督

来源丨《孝感日报》

新闻办公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