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找北京民法案律师,找北京民法案律师咨询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12 12:16:49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方以谎言为依据,制定并实施‘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对新疆有关实体和个人进行制裁,是谎言的继续,也是美方打着人权幌子对华进行打压的升级,更是美国肆意破坏国际经贸规则,损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实证。”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对美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进行了严厉驳斥。美国所谓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于6月21日正式生效。该法案以所谓“强迫劳动”“种族灭绝”的谎言为借口,恶意打压新疆棉花、番茄、光伏等优势产业,企图遏制中国发展。对此,汪文斌表示,中方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并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商务部发言人21日也警告“中方将采取必要行动”。多名中国学者2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已经出台了《反外国制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的法律“工具箱”初步成型,如果外国企业盲目遵循美国法律法规,将在中国市场上面临法律风险。

推行同中国脱钩的“预演”

美国从当地时间周二开始执行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要求所有从中国新疆地区进口商品、零部件和原料的公司提供没有“强迫劳动”的“明确和可信的证据”。“美国之音”称,该法案采取了非同寻常的步骤,将所有与中国新疆地区有关的货物视为“强迫劳动产品”,除非进口商能够提供“明确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它们不是“强迫劳动”产品。报道引述一向在新疆问题上抹黑中国的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教授墨菲的话称,美国政府将重点监控西红柿、棉花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原材料)等产品。

根据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除非得到华盛顿当局的“无强迫劳动认证”,否则在新疆出产和制造的所有材料与产品都将被美国海关认定为使用了“强迫劳动”,这些商品将被美方没收。彭博社引述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西尔弗斯的话称,美国将全面执行对中国新疆地区进口商品的新禁令,并将对所有相关公司进行严格审查。

浙江师范大学边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江21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美国这一涉疆法案的目的,除了要把新疆的产品排除出全球供应链之外,还意图让在新疆投资及雇用新疆各族民众的企业产生“忌惮”,搞垮搞乱新疆经济和社会。此外,美国还企图以这一涉疆法案为突破口,采用污名化的方式,完成将中国排除出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预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保建云表示,新疆地区产业短期内会受到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影响是有限的。新疆产品在中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此外,像新疆的长绒棉和多晶硅等产品,品质优良,产量在全球占很大比例。新疆长绒棉是世界最好的棉花之一,202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90亿美元的棉花产品,其中有20%涉及新疆棉花。美国想要把新疆产品从全球供应链里面完全排除出去并不现实。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21日在记者会上表示,美方试图以所谓“法律形式”在新疆制造“强迫失业”,在全球推行同中国脱钩,这充分暴露了美国打着人权的旗号破坏人权、打着规则的旗号破坏规则的霸权实质。美方逆时代潮流而动,注定将以失败告终。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1日也称,美国以“强迫劳动”为由实施涉疆产品全面禁令,其实质是剥夺新疆各族群众的劳动权、发展权,会造成事实上的“强迫不劳动”,导致其被迫失业甚至返贫。美方应立即停止政治操弄和歪曲攻击,立即停止侵害新疆各族群众权益,立即撤销全部涉疆制裁打压措施。

西方企业抱怨连连

尽管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媒体一直跟随美方炒作涉疆问题,但西方各大企业却对这一法案抱怨连连。“新疆商品禁令上路,恐冲击美国多项产业”,“德国之声”21日的标题让不少人甚至以为看错了——“不是冲击中国产业,而是冲击美国产业”。该报道称,除了优质的新疆棉花是全球许多知名服饰品牌的重要原料外,全球主要的电动汽车电池和可再生能源的储存电池几乎都是来自中国,其中新疆占最大份额。这些电池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在应对气候变暖方面,因此美方进口禁令可能冲击这些产业。

美国《纽约时报》称,新疆提供了全球20%的棉花、45%的多晶硅。拜登政府既要控制住通胀,又要大幅减少碳排放,推行这一法案很难达到上述两个目的。报道引述贸易专家的话称,数以千计的全球公司在供应链上依赖新疆,如果美国全面执行该法案,可能会导致许多产品在边境被封锁。另外,如何证明产地来源也是一项棘手的工作。

英国《卫报》援引知名品牌“时尚革命”政策研究部经理辛普莉西亚诺的话称,美方这一法案会对供应链造成极大困难和混乱,如棉纺织业的习惯是将来自世界各地的棉花拼配,如何分辨追踪出哪一部分棉花原料产自新疆?

美国“政治”新闻网称,许多美国进口商都对这项法案感到恐慌。由于缺乏明确执法指导,将导致进口商无所适从,加剧了供应链中断的风险。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主席艾伦抱怨称:“美国公司在法案实施的当天不得不寻找各种文件和证据,以避免商品被没收。”“美国之音”也称,法案的实施可能带来挑战。报道引述华盛顿贸易律师莫吉卡的话质疑,拥有几百个供应商的汽车公司怎么去执行该法,它“可能都不知如何开始”。

法案将“反噬美国自身”

实际上,西方叫嚷要禁止进口新疆产品的人中,最大声的只是一些政客、反华学者和所谓的人权组织。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华盛顿“工人权利联盟”执行董事诺瓦称,美国会“消除新疆商品的大部分市场”。一贯反华的英国教授墨菲则鼓噪,欧盟应追随美国,对新疆商品实施全面进口禁令。

不过,BBC在报道中没有列举出任何一个品牌或公司对美国这一法案表示公开支持。该报道采访了曾因使用新疆棉花而被美国严厉审查的日本零售商优衣库和无印良品。不过,优衣库发言人拒绝说明该品牌是否使用新疆棉花,仅称“将等待美方21日公布的执法指导,确保我们的产品顺利出口”。无印良品发言人则称该公司目前没有从新疆向美国出口产品,但拒绝回应是否在其他国家销售新疆产品。

过去,耐克、H&M、阿迪达斯等西方企业曾公开发表过与新疆棉花“切割”的言论,它们的行为随即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抵制。这些企业在中国市场上都遭受了数亿美元的巨大损失。

王江表示,美国这一法案出台造成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跟风,比如日前德国提出不再给在新疆的大众工厂投资提供担保。他说,如果欧洲国家盲目跟风,其结果很可能像跟着美国介入俄乌冲突一样,到头来发现受害的只有自己,美国肯定会趁机谋取贸易利益或优势。

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克友建议,中国出口企业一方面应坚持走出去,针对不同的市场做好相应的供应链管理,另一方面要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保建云表示,美国这一法案实际上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最终带来的破坏作用会反噬美国自身。从全球来看,美国的盟友短期内可能会迫于压力作出一定妥协。但是,中国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经济体已经建立起紧密连接的产业链合作,而且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和市场潜力。国际企业为维护市场份额,将不得不调整布局,最终形成的反而可能是全球产业链“去美国化”的趋势,华盛顿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环球时报记者 樊巍 刘欣 万恒易 宋琳 环球时报驻外特约记者 陶短房 青木 陈康 柳玉鹏】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见今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或下载登录新版“环球TIME”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