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取保候审后怎么出远门了,取保候审期间能否出境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09-27 18:03:04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由保证人监督其遵守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担保其不逃避有关诉讼活动的取保候审方式,是与保证金保证并列的取保候审方式。
那么在取保候审期间保证人是否可以出境?
下面,小检举个例子来说明:
2021年1月王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2月8日被取保候审,保证人为丈夫李某。
2021年10月至12月期间先后去往法国、意大利,而取保候审期间到2022年2月8日才截止。

取保候审期间保证人是否可以出境?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九条 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与本案无牵连;
(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第七十条 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
(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被保证人有违反本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行为,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纯粹从法律规定上看,保证人并不承担与被保证人近似的、未经批准不能离开固定区域的义务,因此被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能否出国无明确法律规定,可以在确保被保证人能自行遵守取保候审规定的情况下出国。
但是,如何确保被保证人在保证人出境的情况下能够自行遵守相应的取保候审规定?若被保证人违反相关取保候审规定,保证人可能被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因此保证人需自行做好风险防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被告人被取保候审期间,保证人不愿继续履行保证义务或者丧失履行保证义务能力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保证人的申请或者公安机关的书面通知后三日以内,责令被告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并通知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
第一百零三条 被保证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查证属实后,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对保证人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六条 对于犯罪嫌疑人采取保证人保证的,如果保证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情况发生变化,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公安机关应当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重新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或者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

取保候审期间保证人是否可以出境?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应当自发现保证人不愿继续担保或者丧失担保条件之日起三日以内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
结语:
现行法律规定并未明确禁止取保候审期间保证人不能出境,但保证人贸然出境有一定法律风险,保证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变更保证人,若不需变更保证人,保证人需向相关部门申请出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