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鄞州区找婚姻家事律师微信咨询,共享法庭是什么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28 17:53:01

全面加强“共享法庭”建设,是省委部署的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它以“不增编、不建房、快落实、广覆盖”为原则,用“一根网线、一块屏”,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到今年6月底,全市已实现镇街、村社“共享法庭”覆盖率100%和96%,初步形成了广泛覆盖、协同高效的布局和运行体系;指导调解14236件次,化解矛盾纠纷7600件。

“共享法庭”的出现,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何以在甬上实现“叫好又叫座”?日前,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共享法庭”的出现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何以叫好又叫座?

顺利结案后,李大爷到“共享法庭”送上锦旗。

它向下扎根

“家门口”解纠纷,法治触手可及

“谢谢两位法官,感谢你们的高效审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这把年纪了,又动过两次手术,腿脚不便,能在家门口解决这桩心事,真好!”前不久,在鄞州法院“共享法庭”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站,76岁的李大爷给法官送来一面锦旗。

今年年初,得知自己所在的小区即将进入征迁签约阶段,李大爷犯了愁。原来,这房屋是他与老伴傅大妈的夫妻共同财产,老伴几年前因病入住养老院,目前为失智失能状态,无法自主处理房产权益,也无法委托他人处理。

3月初,鄞州法院“共享法庭”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服务站入驻划船未来社区,派资深法官团队在拆迁现场向居民释法解纷,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司法服务。李大爷第一时间来到服务站寻求帮助,在“共享法庭”完成了在线立案。同日,承办法官立即开展审理工作,并通过“移动微法院”与养老院工作人员进行连线,以视频方式查看了傅大妈目前的实际生活、护理状况、行为能力等情况。

最终,综合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傅大妈的残疾证及调查所得的信息,鄞州法院出具判决书,宣告傅大妈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李大爷为监护人,顺利解决了李大爷家的签约主体问题。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司法服务,是“共享法庭”设立的初衷。

那么,法庭如何实现“共享”?

据介绍,“共享法庭”是架构在数字空间、虚拟在群众身边的人民法庭,它“不增编、不建房”,以“一根网线、一块屏”为标准配置,集成浙江解纷码、移动微法院、庭审直播系统、裁判文书公开平台等软件模块,具备调解指导、网上立案、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功能。每个“共享法庭”配备一名联系法官和一名庭务主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目前,“共享法庭”宁波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镇街矛调中心或人民法庭、派出所及其联勤服务站、司法所等机构,设立镇街“共享法庭”;二是依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村社综治工作站,设立村社“共享法庭”;三是依托金融、保险、邮政等营业网点,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以及调解组织、行业协会,设立特设“共享法庭”。

“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将司法载体和触角向村社最基层延伸,可实现法官远程诉前调解指导、当事人在线申请司法确认等功能,真正实现‘田间地头’的纠纷、‘田间地头’快速解决。”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截至6月底,全市已建成镇街“共享法庭”160个、村社“共享法庭”2469个,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6%,形成广泛覆盖、协同高效的布局和运行体系。

“共享法庭”扎根基层的布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打官司成为现实,真正实现了司法服务的普惠均等,让优质便利的司法服务触手可及。

“共享法庭”的出现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何以叫好又叫座?

象山石浦渔港“共享法庭”法官走上渔船解纠纷。

它横向拓展

“个性化”特设庭,实现事半功倍

“孙法官,这栋楼就是陈某的房子,这边是楼梯,这里是厨房,里面已经没有什么东西了。”随着调解员的移动,摄像头将涉案房屋的上下里外都拍了个遍。

“好的好的,吴师傅,麻烦您上二楼再看看。”在50公里开外的渔港“共享法庭”里,承办法官孙素静一边对着屏幕说话,一边仔细辨认着房屋构造与屋内陈设。

这是象山法院石浦法庭近期受理的一起案件,因为被告和涉案标的物均在渔山岛上,再加上当时天气及疫情原因,轮船一直处于停运状态,案件曾一度陷入停滞困局。

通过渔港“共享法庭”多方连线,承办法官联系到当时恰好在岛上的调解员吴展,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最终纠纷得以顺利调解。

一根网线连三地,一端屏幕聚四方。“共享法庭”连接人民法庭、矛调中心、镇街村社等组织及法官、调解员、网格员等人员,实现了人民法庭与基层组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尤其是各类特设“共享法庭”,更是在便捷性和专业性上实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共享法庭”的出现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何以叫好又叫座?

调解员通过特设在消保委的“共享法庭”,邀请双方当事人及高新区法院法官开展调解工作。

在一起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碰撞的交通事故中,蒋女士的玉镯不慎摔碎,双方因玉镯赔偿事宜发生纠纷。高新区法院将该案委托给市价格认证中心进行再次调解,经对玉镯材质进行检测、聘请相关专家提出专业意见后,双方最终就玉镯的赔偿价格达成一致意见。

在市价格认证中心特设“共享法庭”,高新区法院有效借助市价格认证中心在财物价值认定中的专业能力与优势,快速化解纠纷,免去了案件进入诉讼程序的繁琐与等候,也为当事人节约了诉讼费、鉴定费等费用,开辟了价格争议调解新模式。

一楼是生鲜超市,白天噪声大;楼上的张先生工作模式为“三班倒”,白天恰好要休息,于是双方产生纠纷。镇海区澥浦镇“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共享法庭”受理此案后,一方面利用行政执法团队优势,多次现场调查并进行噪声检测;一方面积极发挥法官释法明理作用,多次在线上与双方沟通,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

不仅如此,类似因地制宜的特设“共享法庭”,我市各基层法院均在积极探索。海曙法院与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版权协会共同设立了知识产权保护“共享法庭”;慈溪法院实现总商会、镇级商会、外省助慈商会“共享法庭”全覆盖,充分发挥“共享法庭”在涉企纠纷协同化解方面的积极作用;宁海法院联合宁海铁路派出所,在高铁宁海站设立铁路“共享法庭”……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特设“共享法庭”163个。专业、高效、便捷的特设“共享法庭”,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显著提升。

它立体成网

“云共享”新模式,推进基层治理

在奉化某工地上,小张与工友因言语不合引发肢体冲突,不慎从约1米高的型钢上摔落,致使腿部受伤。双方来到派出所后,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

于是,设在派出所的“共享法庭”庭务主任蒋忠康立即连线了方桥法庭庭长王佩岚,请求在线指导调解。王佩岚了解情况后,依据法律相关规定列出了一张详细的清单,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随后,方桥法庭专门就此开展了一场线上法律培训,并整理了一份更加完整的清单上传至“共享法庭”,以推动同类纠纷的快速化解。

“‘共享法庭’通过与人民法庭、网格员、社会治理干部等基层解纷力量全面加强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等,可以从源头上有效推动基层善治。”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各部门聚力健全基层善治新体系,以“共享法庭”建设为抓手,通过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化解纠纷、基层治理“三大功能”,不断推动完善党建统领下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城乡治理新模式。

自治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是法治和德治的基础。在推进“共享法庭”建设过程中,我市各地各部门通过优化庭务主任选任管理、加强“法治带头人”培育、增强纠纷化解力量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市妇联探索嵌入式、单建式、融合式三种特设家事“共享法庭”模式,将妇联工作力量融入基层治理队伍;北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对成功化解纠纷的庭务主任给予奖励;余姚通过“共享法庭”,就多发高发的农村建房等问题,为5个乡镇的全体村社干部授课。

法治是实现基层长效实效治理的有力保障。“共享法庭”将优质法治资源与基层一线的工作优势结合起来,提升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法治化水平。市司法局选派104名司法所工作人员和1546名人民调解员入驻“共享法庭”,开展线上线下培训108场次;江北依托“共享法庭”打造基层执行查控网,强化法院执行局与基层组织的双向互动,切实提升执行效率;象山部分村社和影视城在村民说事、影城说事会议上通过“共享法庭”连线法官,由法官从法律视角对村社重大决策、影城事务决策进行分析把控。

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在推动“共享法庭”建设中,各地各部门将四明“云法庭”的普法资源嵌入“共享法庭”平台,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基层治理从“化讼止争”向“少诉无讼”转变。海曙利用“共享法庭”在宁波财经学院开展普法宣传,2600余名师生感受了司法审判氛围,增强了法纪意识,强化了道德观念;江北、奉化打造人大代表联络站“共享法庭”,通过发挥人大代表在建言献策、普法宣传、参与纠纷化解方面的积极作用,带动全社会树立尊法守法、崇德向善的行为风尚;余姚、宁海等地打造环境资源“共享法庭”,通过联席会议、普法宣传等方式,让“两山”理念深入人心。

司法服务的“便民超市”、开放互动的“普法学校”、没有围墙的“在线法院”……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享法庭”指导调解14236件次,化解矛盾纠纷7600件,开展网上立案、在线诉讼、协助执行等2854件次,组织普法宣传614场5万余人次,大大推进了基层善治。 记者 董小芳 实习生 林子一 通讯员 钟法

“共享法庭”的出现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何以叫好又叫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