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广西德保律师找电话号码,石榴结籽心连心和谐共处一家人意思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28 12:46:57

石榴结籽心连心 和谐共处一家人

——广西以法治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融合

光明日报记者 周仕兴 光明日报通讯员 尚永江 杨红

“‘德’您相助,‘保’我平安。当疫情发生后,你们挺身而出,星夜驰援。你们是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是德保人民中的英雄!”2月17日,广西百色市德保县3万多名各族群众依依惜别抗疫英雄。这是广西民族团结融合的一个缩影。

今日壮乡,社会平安有序,各族群众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亲如一家,民族关系成为广西各族群众最满意的发展指标,民族团结成为全区各族人民的高度共识。

法治化解民族间矛盾

2021年12月26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韦姓毛南族屯和魏姓瑶族屯的村民代表,在法官见证下,双双在和解协议书上签字。至此,两个村寨3年多的积怨烟消云散。

据悉,两个屯都是移民搬迁自然屯。自2018年起,两屯发生土地纠纷,有关部门多次做工作,都未彻底解决。为此,环江县法院副院长卢英率联合工作组进驻两屯,通过法律宣传、调解工作、损失补偿等综合施策,经过2个月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使两屯村民握手言和。

广西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有1800多万。“在这样的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就是社会和谐和边疆稳定的根本,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石,维护民族团结就是维护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福祉。”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全桂寿说。

全区政法机关把化解矛盾纠纷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基础性工作,把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当成主责主业,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仅2021年就排查7.47万起,成功调处7.34万起,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为更好地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区政法机关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等“三官一律”驻社区、村屯,深入了解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区共配备综治中心网格员、警务助理11.5万名,保障基层矛盾纠纷有人管、能及时化解。河池市公安机关还在每个村建立了法制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六大员”队伍,他们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金秀瑶族自治县委政法委利用瑶族传统的“石牌制度”来处理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由“石牌头人”根据刻在石碑或书写于木板的村规族约,按照特定程序调解纠纷,让瑶族同胞容易接受。

大化瑶族自治县检察院建立“贝侬调解室”(贝侬,壮语意为兄弟、朋友),用壮族习俗和理念来调解矛盾纠纷,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广西少数民族同胞都喜欢唱山歌,群众信手拈来的山歌成了沟通交流的“金钥匙”。很多民警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会摆起歌台,几轮山歌对唱过后,道理讲通了,矛盾解决了。

法治保护民族间团结

地处边境的靖西市,壮族人口达九成以上。对于壮汉双语法官梁蓬勃来说,一口流利的壮语是他打开工作局面的好帮手。

在一起离婚案中,梁蓬勃需向当事人解释法律术语。刚开始,他用普通话说了半天,当事人还是似懂非懂。后来,他改用壮语解释,乡音土语,通俗易懂,当事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广西高级法院会同广西民宗委,以12个壮族聚居县(市、区)基层法院为试点,评出266名双语法官,他们优质、高效、便捷的双语审判服务,成为一项民族团结的“暖心工程”。

“有麻烦纠纷,大家莫恶争。‘贝侬’来坐坐,和事山歌哼……”去年8月11日,马山县一处农家小院里,两兄弟达成了调解协议,和好如初,唱起现编的山歌。

因琐事矛盾升级,比邻而居的两兄弟谁也不愿进对方家门。找准症结后,主办法官李伟邀请村干部作为“贝侬”调解员参与调解,晓理动情,合力消除“兄弟阋墙”。

维护民族团结进步,还体现在政策和条例的制定。去年7月1日,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通过《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资源保护条例》,对长寿资源进行了立法界定,使长寿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有法可依。

富川瑶族自治县出台条例保护传统村落,三江侗族自治县出台条例保护侗族百家宴,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出台条例保护凤腾山古墓群……广西各自治县现有单行条例达24件,瞄准当地发展中的痛点与难点,极具地方特色,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法治促进民族间共荣

农历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广西其他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2014年,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每年放假两天,各民族从自己过节变成共同过节,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

“年年相约三月三,八方宾客踏歌来”,成为广西各族儿女一年一度的嘉年华。

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被称作“瀑布脚下的村庄”,守着亚洲第一跨国瀑布的边民们,却过了好些年穷日子。旅游开发伊始,各家各户自己扎竹排自己划。为了招徕游客,你出价十元我就喊五元,你降到五元我就减到三元……到头来,边民们赚的钱越来越少,矛盾也越来越多。

在村里党员推动下,德天村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按照“党支部+公司+边民”的模式经营,组织改进扎竹排技术,统一竹排装饰设计,集中游客轮流出船。

“团结就是力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竹排观光生意很快就上了正轨。”德天村党总支书记麻成武感慨不已。尝到甜头的边民们,又合作搞起了民宿和农家乐,收入水涨船高。

如今,一排排竹排上国旗迎风飘扬。竹排成了中越边境上的“流动哨所”,边民就是站岗在水上的“哨兵”。从世代“守穷边、穷守边”到“留得住、能致富”,变化看得见,幸福摸得着。

石榴结籽心连心。“一直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法治建设室主任蒋良锋说,广西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8日10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