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我要找蚌埠最好的律师事务所,我要找蚌埠最好的律师事务所咨询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12 10:14:55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蚌埠已实现“两连冠”。但蚌埠人向文明更高峰攀登的脚步从未停歇。如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


新时代,新征程;再出发,再登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已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在新时代推进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必答题,是一份只能答好答优的考卷。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12月1日18时许,正是下班高峰,胜利中路上机动车川流不息。记者看到,虽然路上车流量很大,但只要蚌埠市中心医院门诊部北侧人行横道上有行人通过,几乎所有的机动车都会减速踩下刹车,礼让行人已经是司机们牢记在心的文明驾驶准则。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礼让行人是我们开车时应该做的。但是,行人是不是也该在受到礼让后,有个积极的回应呢?”经常驾车驶经此处的市民陆先生说,“有的行人在被礼让后,挥手致意表示感谢,我甚至见过有个孩子在快速通过人行横道后,回头向我躬身致谢,但是有的行人在通过人行横道时,慢腾腾地走,甚至低头玩手机,这就让我觉得不可理喻了。车让人,人快行。这才应该是文明交通的最好状态。”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蚌埠,下一个目标: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作为生活在全国文明城市里的人,理应对文明有着更高的追求。连日来,记者穿梭于大街小巷、行走在菜场小区,探寻珠城百姓关于文明的更高期望:


12月1日中午,在朝阳路与红旗一路交叉口西侧慢车道上,众多非机动车正在等红灯。但是,有些驾驶者显得有些着急,迫不及待地越过了停止线,堵住了右转机动车的去路。右转转不动了,有些司机摁响了喇叭,路口瞬间变得有些嘈杂混乱。


在交叉口四周,记者观察发现,非机动车越线停车“吐舌头”,导致右转机动车难以顺利通行的状况很普遍。一位刚刚驶离拥堵区域,在红旗一路旁停好了车的司机告诉记者:“现在闯红灯确实很罕见了,但非机动车越线停车情况不少见,尤其在没有交警值守的路口,上下班高峰点特别多,我希望交警部门管紧点、市民更文明点,这样大家开车、骑车都顺畅。”


“楼里楼外利利亮亮的,轧坏的路也修好了,虽然是老小区,但这样一搞,住在里面真舒服多了。”工农新村刚建好,何忠宝就搬进了小区。今年10月,经开区胜利街道投入约50万元,对工农新村、丽都园、胜利五村等3个老旧小区进行内部设施提升改造,楼体外立面粉刷、楼道内墙体喷涂、破损路面修复等均已于11月初完成,这让65岁的何忠宝甚感欣慰。


“你看,改造好了,小区变样了,路修好了,骑车走路不怕摔了;楼外粉刷了,楼里‘牛皮癣’清干净了,这样过日子多舒坦!”老何说,“要说还有啥希望,就是盼着社区加强管理,尽量让小区长长久久地干净卫生下去,尤其是对到处乱贴‘牛皮癣’的,必须狠狠地治!”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文明养狗的越来越多了,但是,极少数人还是会带着狗去饭店吃饭。狗不咬人,但其他吃饭的人看着不别扭吗?”“共享助力车很方便,但有人非得骑车带人,既不文明,还很危险。”“有的人在公共场所,拿着手机刷抖音,声音开得巨大,真是不怕吵死别人哦!就不能戴上耳机听吗?”……市民关于文明的更高期望有很多,不是抱怨,只是希望这座城市在勇攀“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这座高峰时,脚步更加踏实稳健,让生活在这座城里的百姓,成为文明创建的最大受益者。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我个人认为,首先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以‘为民利民惠民’为职业信仰、理想追求,把百姓身边事办实办好,让百姓享受到文明创建成果。”市美协副主席、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王峰告诉记者,“幸福感是百姓的切实感受,让本地人有生活品质、让外来者有安全感和归宿感。一座城市的温度,需要自上而下所有人一起努力营造。”


“千万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当成口号,而是要把经济发展的红利切实辐射到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王峰认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蚌埠需要属于自己的文化地标,以向全省乃至全国展示自身城市文化底蕴。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如果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里,连一座像样的美术馆、一片充满了吸引力的艺术街区都没有,让想带着孩子参观艺术作品的市民去哪?又让外地来的宾朋去哪里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氛围呢?”王峰说,“对于一座想攀上文明高峰的城市而言,文化建设尤其难,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


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石川,则从“加强蚌埠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提升蚌埠城市公共艺术氛围”等两方面,提出了自己对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期许。


“加强蚌埠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有助于在文明创建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保存城市历史文脉、创建城市品牌价值。”石川说,“达成目标需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界为主力、社会为主角的工业遗产文保体系。”


首先,政府要制定政策、引导观念,形成由上至下的良性保护观,使市民普遍意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方能妥善保护与利用;其次,工业遗产价值对蚌埠而言,更多在于有效再利用,应在尽可能不破坏的前提下,进行效能最大化的适宜性活化;再次,小城市需要大明星,借助明星建筑师、艺术家等的明星效应,对工业遗产进行设计开发、艺术创作、招商引资等形式的再利用。


“蚌埠现有的公共艺术作品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魅力、丰富城市形态,但作品数量、质量均存在不足,原因是缺乏相应的融入机制。”石川说,只有建立完备的管理机制,形成对公共艺术建设的有效约束力,才能使公共艺术高效有序发展。


“城市形象的进一步提升,离不开基于城市设计与城市发展角度的蚌埠公共艺术发展规划及其保障措施。”石川表示,只有制定了相关规划,蚌埠公共艺术才能处于“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保质保量、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中,从而将城市文化以艺术的形式,有机融入城市建设和环境布局中。





“只有全城的人都动起来,这座城才能真正美起来,志愿者身穿马甲汇聚成的那片红,永远是我市文明创建中最活跃、最亮眼的风景线。”市政协常委、安徽安疆律师事务所主任曹军说,“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招募注册志愿者90多万人,建立志愿服务队伍1721个,在文明创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在观察分析我市志愿服务活动后,曹军认为,仍有继续提高和改进的空间。“在尽快落实国务院《志愿服务条例》、《安徽省志愿服务条例》基础上,按要求剥离社会上存在的非志愿服务行为。”他说,“同时,加强风险控制,关注高风险志愿服务活动,除加强规避风险的培训、指导外,为志愿者购买保险,是比较现实的方式。”


“现在,蚌埠的志愿服务队伍虽然庞大,但是,没有真正打造出富有鲜明特色、具有时代气息的品牌团队,所以,应梳理我市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对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志愿团队进行宣传,弘扬社会正能量。”曹军说,“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路上,应该有更加规范的志愿者服务机制、保障机制和宣传渠道,在全社会广泛倡导‘互助、友爱、奉献、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珠城文明之花增添新的美丽花瓣。”


“这些年,市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交通、旅游、餐桌等领域文明行为准则深入人心,燃放烟花爆竹、机动车乱停乱放、故意损毁公共设施设备、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越来越少。”市政协委员、怀远县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顾晓薇说,“但公共场所穿睡衣出行、大声喧哗,随意晾晒衣服,不文明养犬等行为仍不时可见,这与思想认识不到位、文明法规不健全、长效机制不完善有很大关系。”


“不文明行为的产生,主要是个人素质、修养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德治教育、提升市民素质、规范市民行为、巩固创建成果,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原动力。”为此,顾晓薇建议紧抓“四个持续”,即持续提高各级各部门对公共文明行为促进行动的思想认识、持续开展《蚌埠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活动、持续开展文明市民教育活动、持续开展不文明行为督查督办活动。


“穿睡衣出门,总要去个地方,不管是超市,还是饭店,只要商家不让进,下次谁还穿睡衣去公共场所?”顾晓薇认为,必须成立不文明行为督查队伍,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排查问题线索,创新督查检查方法,建立曝光、评议、劝导、惩处机制,做到见违必究、究违必处、处罚必严,多措并举营造文明之风。




“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在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中首创首成,并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得到较大提升。”市文明办主任葛多举告诉记者,“现如今,我市正在以‘创幸福’为工作主线,深入践行‘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育民、创建靠民’理念,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奋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回顾总结文明城市创建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必须坚持和把握好8个重要方面: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坚持结合融入,服务大局;坚持系统思维,综合实施;坚持严格标准,从严要求;坚持典型示范,榜样引路;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坚持效果导向,务求实效;坚持与时俱进,改进创新。


“例如,坚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就是既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要求和上级的工作部署,又要有效结合基层的具体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要,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落实落地,真真切切给老百姓带来实惠。”葛多举解释说,“再如系统思维,综合实施,就是既要注重思想引领、道德教育、文明引导,也要注重规范管理、政策保障和法制约束。同时要加强公共服务供给,改善环境,提供有利于提升文明素养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具体应该怎么做?葛多举表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强宏观思考和整体谋划,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改革发展大局、鲜明精神文明特色,践行为民利民宗旨,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


“重点就是抓好六方面工作,建设好‘六个城市’。”葛多举说,“具体来说,就是提升政治高度,建设模范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信仰之城;拓展工作深度,建设精神文明高水平发展的首善之城;彰显城市温度,建设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的幸福之城;培育文化厚度,建设具有人文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魅力之城;提高工作精度,建设治理效能明显提升的善治之城;延伸覆盖广度,建设环境共同改善、素质共同提升、生活共同富裕的共享之城。”


蚌埠这件大事,邀请全民书写


何谓“精神文明高水平发展的首善之城”?葛多举针对“建设好‘六个城市’”为记者进行了举例解读,“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主题是精神文明建设。新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强化了精神文明层面的指标要求和测评权重,目的就是让文明城市创建回归精神文明的本质属性,引导各地努力建设内外兼修、秀外慧中的文明城市,这与蚌埠‘好人之城’的定位是不谋而合的。”


“针对建设‘首善之城’,中央文明办针对工作内容、项目、载体、阵地等方面提出了细致要求,这和我市正在做的文明创建工作,也是不谋而合的。”葛多举说:“我市现在正以品牌创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以好人选树为重点,持续深化思想道德建设;以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为导向,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总之,我市正在以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争取早日交出令世人信服、百姓获益的‘蚌埠答案’。”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