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兖州财产分割律师找哪家,兖州信访办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01 03:26:13

□记者 吕光社 王德琬

通讯员 王洪玮 报道

本报济宁讯 9月5日,在济宁市兖州区委群众工作部(信访局)接待室,家住鼓楼街道的马大嫂拿着一份发黄的《见证协议》递给正在值班的律师郭景峰,要求“给个公道,维护自己的利益”。

有着10多年执业经验的郭律师认真读过《见证协议》,确认《见证协议》有效。原来,这是一份1999年达成的房屋买卖《见证协议》,因最近兖州西护城河片区棚户区改造,房屋拆迁补偿大大超过当初的成交价,马大嫂心里感觉吃了亏,要求“政府出面做主重新签个补偿协议”。经过郭律师耐心解释,马大嫂最后也笑了:“就觉得当初卖便宜了,想着能找回来多少都是赚的,律师解释得很详细,这下俺懂了。”

“实行律师值班制度是一项打基础工作之一。从去年开始我区还实施了一村(居)一名法律顾问制度,在国企改制、土地征收等敏感事项上让司法及时介入,政府花钱为群众提供第三方免费法律服务,积极进行法律引导,有利于减少信访反复,推动法治信访落地生根。”兖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马刚说。

近两年,兖州区群众信访工作虽取得明显成效,但陈年积案、缠访、重复访现象依然存在。“靠法律专业人士从法律层面疏通化解矛盾,走依法依规解决问题的路子是关键。”兖州区信访局局长朱明岩介绍。今年1月19日,兖州区在济宁市率先实行律师值班制度,从全区聘请50余名从业至少5年以上的资深律师,轮流到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分局、司法局、信访局值班,接待群众来访。今年前8个月,全区各律师值班窗口共受理来访群众720多人次,积访、闹访、缠访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区公安分局民警戴伟告诉记者,自从8名律师轮流在局里值班,为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信访案件减少了。

为推动法治信访落地生根,兖州区从去年4月份开始实施“一村(居)一名法律顾问”制度,共有57名律师与38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全区437个村(居)担任法律顾问。发挥基层司法所带头作用,采取“定点式”和“定期式”服务相结合,法律顾问在村(居)服务站进行面对面法律咨询,方便群众法律“问诊”。同时组织送法进村(居)服务走访活动,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积极化解群众法律困惑,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酒仙桥街道古城村苏某等5位村民工资被企业拖欠,在多次索要无果后准备组织亲戚朋友到区政府上访讨要。本村的法律顾问知晓后,迅速为他们提供了法律援助,与企业协商解决了拖欠的工资,一起群体性信访事件被及时化解。一年多来,各镇(街)组织法律顾问围绕环保督查、秸秆禁烧、精准扶贫、道路交通安全、拆迁安置等主题开展法治宣传共计1314次,法律顾问协助村(居)委会订立、修改、完善村规民约和管理规定1187件(次),为村(居)决策提供法律依据和意见2430余次,提供法律援助24件,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56件,参与人民调解工作97次,为法治信访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动法治信访的工作实践中,兖州区大胆探索敢于突破,尤其涉及群众利益、国有资产保值这些历史遗留时间长、社会关注度高、解决难度大的国企改制、土地征收、重大工程等问题上,区领导不推不拖,主动作为,精心谋划,稳妥推进。某企业是几十年的国有企业了,其间多次改革、改制都没成功,职工利益受影响,上访维权没间断,政府负担压力大。从去年开始,兖州区领导下定决心啃硬骨头,以社保资金、税款缴纳拖欠等“公权力”名义提出企业破产,纳入司法解决程序,从法律上找到了解决路子。2000多名职工的权益得到维护,国有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下一步将有部分企业也按照这一途径进行改制,减轻了政府的压力,消除了社会不稳定因素,让法治信访落地生根,走出了新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