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专职执行案件找什么律师,学法容错题库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8 07:00:50

(迎战2023年法考,传桃自学、思考、归纳、整理,每天提高一点点)

1、加强宪法实施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并建立所有 ×(人大及人常选举或决定产生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的宪法宣誓制度。

2、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法律法规的立法审查和备案工作,把重要 ×(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的范围。

原理:规范性文件太多了,没有必要全部备案审查,抓住那些重要的规范性文件就可以啦。

3、党中央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 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依照法定程序修改宪法。

原理:全国人大,才是修宪机关。

4、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作用,健全向上级 ×(下级 √ )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

5、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推进各级政府职权的规范化和法律化,强化省级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 ×( 区域统筹职能√ )

原理:各级政府都有宏观管理职能。

6、提高司法公信力应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禁止×(规范√ )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

原理: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和律师等人的接触交往,不能禁止,只宜规范。一旦禁止接触交往,谁来办案呢?

7、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短期重点×(长期基础性√ )工作,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原理:全民普法和守法,难度不小,周期不短,所以要长期打基础,不能短期抓重点。全民是基础。

8、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市民公约等其他社会规范的主导作用×(积极作用√ )



9、法律原则以全有或全无×(权衡强度或分量√ )的方式适用于个案。

原理: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元素,在个案中,全有或全无,意指要么适用,要么不适用。法律规则是规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准则、标准,或是赋予某种事实状态以法律意义的指示、规定。

10、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对人×(本人√ )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原理:法永远指引本人,不是指引“人”(包括本人和他人),他人无须法律来指引。

11、法律与道德的差别之一在于道德不具有强制性 ×(国家强制性√ )

原理:道德具有强制性。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道德没有国家强制性,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强制。

12、国家法律监督体系包括×(不包括√ )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原理:党内监督无禁区、无例外,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起着引领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各类监督的作用。

法考理论法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一)

13、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党纪建设,党纪高于(严于√ )国法。

原理:党纪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确立的言行标尺,国法是面向公民的行为底线,党的纪律和规矩本来就严于国家法律,党员干部对自身的要求本就应高于普通群众。同时,一些党员干部堕落、腐败的现实例子也告诉我们,凡“破国法”者,无不从“破党纪”开始。

14、关于正式法源的效力,新法优于旧法原则适用于不同 ×(同一√ )位阶的正式法律渊源。

15、关于法对人的效力,属人主义是指法律只适用于本国公民(√ ),无论其身在国内还是国外。

16、价值位阶原则适用于同一位阶 ×(不同位阶√ )的价值之间,自由最大,正义次之,秩序最低。

17、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唯一要求 ×(必然要求

原理:“唯一”一般都是错!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多方面要求,比如,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

1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监督体系×(法律实施体系

原理:法律监督体系要严密;法律实施体系才高效。

19、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原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立场,也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基本要求。

20、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法律的调整范围都要小,法律的要求都要×(低

原理:法律规定的惩罚标准,均是最低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比如,不能偷盗,抢骗等等。法律没有对高的道德标准设置条款,如没有规定民众必须做好事等。也就是说,不做好事不是犯法。强调法律是最低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实际上是强调底线意识,任何人都不能突破法律的底线。

21、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置公司律师×(公职律师√ )。

原理:两种律师注意区分,一字之差。公司律师,是在公司律师试点单位工作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并已经公司同意聘为公司律师的人员,其法律权利等同于专职律师。

公职律师是国家行政部门设立的政府律师,属于本机关、本单位在编在岗的公职人员, 主要办理本机关法律事务,以提高政府机构依法行政水平,在法律上维护国家利益,公职律师不得为社会提供有偿法律服务。

22、法适用的目标就是要获得一个合理(√ )的法律决定。

原理:适用法律时,法理中有情理,所以要合理。

23、规范性法律条文不×(也√ )可以表达法律原则。

23、法律规则×(法律原则√ )只针对共性,不针对个性。

24、实际上,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客体√ )所承载的利益本身才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联系的中介。

25、司法活动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司法活动的对象不限于×(仅限于√ )案件。

25、法官、检察官惩戒委员会可以×(不√)直接受理对法官、检察官的举报、投诉。

26、关于法官的职业责任,解除法官降级、撤职处分的,可×(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

27、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本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原理:陪审员被称为公民在法院中的“耳朵”和“眼睛”,是不穿法袍的“法官”,必须年满28,高中文化。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夫定,要让更大范围的群众有机会选任陪审员。

陪审员3倍于基层法院法官数,提请同级人常决定。

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被吊销律师、公证员执业证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因受惩戒被免除人民陪审员职务;其他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可能影响司法公信的人,均不得担任陪审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