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信贷还不上可以找律师协调吗,【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千万元贷款还不上?别怕看司法“活水”助企重焕生机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3 07:56:07


近日

龙山法庭来了一位特殊的被告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千万元贷款还不上?别怕!看司法“活水”助企重焕生机

一大早,他便驱车100多公里

亲手将一面写有

“为民企解忧,助实体发展”锦旗

送到了龙山法庭庭长方涛的手中

这是怎么回事?



案情回顾:

2016年10月,被告淮滨县某粮油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粮油公司)向原告罗山县某银行借贷10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借款期限为12个月。被告信阳市某担保公司(以下简称C担保公司)、A粮油公司负责人楚某及其8名亲属共同为该笔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此后,因A粮油公司资金短缺不能按期还款,2017-2018年期间,原告两次将借款期限延期1年,同时约定原担保人继续承担连带责任,另由被告淮滨县另一家粮油公司(以下简称B粮油公司)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可截止到2021年10月,被告A粮油公司仅归还了25万余元的本金,剩余拖欠贷款本息共计1170万余元(其中本金974万余元,利息、罚息 195万余元),担保人亦未履行担保责任。原告某银行遂将A粮油公司及上述11位担保人诉至罗山县人民法院。


现场走访探明实情 强行判决断不可行

案件受理后,考虑到案情重大,龙山人民法庭庭长方涛迅速查阅卷宗了解案情,并数次驱车100多公里,带领团队前往隔壁县区,深入企业一线查看生产、经营状况。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千万元贷款还不上?别怕!看司法“活水”助企重焕生机

据了解,A粮油公司是一家集粮食收购、小麦粉、大米加工销售、储备库等综合业务于一体的粮油公司,日产大米200吨、面粉260吨,曾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省重点龙头企业。今年以来由于银行贷款政策变化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而资金链断裂,导致其无法偿还这一笔贷款。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千万元贷款还不上?别怕!看司法“活水”助企重焕生机

据该企业负责人楚某介绍,该企业目前有70多位职工,每年向当地政府纳税30多万元。近年来虽然面临着资金压力,但仍致力于公益事业,曾带贫了附近9个村300户家庭,并通过“脱贫攻坚·圆梦大学”等活动前后资助了20多位贫困大学生。近年来,该企业贷款总额近1亿元,已陆续偿还近8000万元,剩下的2000多万元中的一大部分已和其它银行达成了还款协议,只有这一笔1000万元左右的款项因该银行贷款政策变化影响遭其起诉。企业负责人也表现出较强的调解意愿,表示只是因为资金原因导致目前的困难,自己有信心将企业继续办好。

在了解到上述情况后,方涛认为企业目前发展前景良好,具有“复活”的潜力,且该企业一直助力帮扶当地村民和学生,在当地具有良好的口碑。如果直接对本案进行判决,不仅无法收回该公司所欠贷款,还会导致其破产、职工失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都会造成损失。

怎么办?这可给法官出了一道难题!


六次调解倾心倾力 圆满化解贷款争议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本着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方针、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民生的目的,方涛法官决定迎难而上,组织13名当事人进行调解,力争实现双赢。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千万元贷款还不上?别怕!看司法“活水”助企重焕生机

为此,方涛多次驱车前往原告罗山某银行、以及该行上级信阳市分行,会见其银行领导,详细说明了被告企业目前的实际情况,并从服务大局、双方利益等方面着手,讲明了利害关系,征求银行关于案件调解的意见。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千万元贷款还不上?别怕!看司法“活水”助企重焕生机

案件审理期间,方涛前后组织银行、AB两家粮油公司、C担保公司、A粮油公司负责人楚某及其8名亲属等13位当事人进行了六次调解,帮助双方分析利弊,试图寻找解决该案的有效途径。调解过程中,由于本案被告楚某及其8位家人都承担了连带担保责任,楚某及其家属情绪非常激动,声称如果调解不成,不仅企业保不住,自己也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担保方的律师也就银行催收函主体前后不一致、担保时效过期等问题与银行方针锋相对。方涛法官一方面极力安抚楚某等人的情绪,一方面针对案情抽丝剥茧,试图为双方找到合适的调解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连续六次的调解,原、被告当事人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制定了具体的分期还款计划,由A粮油公司分批偿还借款及利息,部分担保人继续履行担保责任。企业与银行双方之间诉求均得到了满足。


“非常感谢罗山法院、感谢方涛法官帮助我们渡过难关,挽救了我们民营企业,我一定会按时归还贷款,认真把企业办好,争取为我们的家乡再做贡献!”该公司负责人楚某激动地说道。

这便有了开头他驱车100多公里,将一面写有“为民企解忧,助实体发展”的锦旗送到法官手中的温暖一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