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常识

简单明了!不承认交通肇事的人,零口供案件办理指导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甜欣儿 交通常识 时间:2023-06-05 06:20:16

2月6日,孝感市孝南区城肖线道路上发生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办案民警综合案发现场附近监控视频及司法鉴定,“零口供”破案。最终,在铁证面前,迫使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主动投案自首。

八旬老妇被撞遇难

2月6日,天色渐黑,一名行人行走在城乡道路上,此时一辆两轮车从远处飞驰而来,将其撞倒在地。发现自己撞到人了,肇事者慌张逃离现场。行人倒下时,正是家家户户吃晚饭的时间,路上人烟稀少。就这样,伤者在冰冷的地面上趟了半个多小时后才被人发现,随后路人报警。

接到警情后,直属三大队民警驾驶警车赶往事故现场。警车呼啸,蓝红色的警灯在夜幕中格外明亮,警车内民警的心情却很沉重。从事故发生到接警赶赴现场,天色已经彻底黑下来。这种情况下,现场条件很不利于勘查。

果不其然。事故发生地为城乡道路,附近没有照明设备,民警只能凭借车灯、手电筒等装备照明勘查现场。在事故现场,民警发现伤者倒在地上,生死不明,身旁还有一摊血迹。事不宜迟,民警第一时间拨打120,希望能挽回伤者的生命。

通宵达旦缉查真凶

凭借着微弱的灯光,民警仔细勘查现场,发现伤者手中拿着一件衣物,地上散落着一些卡片和可疑碎片。除此之外,事故现场没有路灯、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者。伤者面部受损严重,且身上没有能证明身份的物品。第一次勘查现场,并没有为民警提供更多有用的案件线索。

2月7日,噩耗传来,伤者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属三大队迅速成立专班,誓要破获这起肇事逃逸案,还死者一个公道。办案民警再次来到事故现场,对周边大范围进行侦查,希望找到有用的线索。

有志者事竟成。这一次侦查,办案民警在距离事故发生地数百米处,发现了两个民用监控设备,查明死者是八旬的罗婆婆。

拿到仅有的监控视频证据后,民警马不停蹄赶回办公室,开始一帧一帧查看视频。这两段视频拍摄时间是晚上且像素不高,考验着办案民警的眼力。办案大厅里,灯火一夜未熄。电脑前,民警反复观看分析,逐渐从模糊的影像中,发现了一名疑似嫌疑人。然而,进一步侦查后,民警发现此人并非肇事逃逸嫌疑人。于是民警再次观看视频,并锁定另一名疑似肇事车辆和嫌疑人的外部特征。通过监控视频循迹追踪,肇事嫌疑人突然“消失”在视频中,案件侦破再次受阻。

完善证据“零口供”破案

面对困难,办案民警调整侦查方式,决定到嫌疑人“消失”的地方实地走访,用双脚“走”出真相。走访中,民警同时采取视频反向侦查方式,最终调查到嫌疑人“消失”在城区某小区。

天道为公。在民警走访嫌疑人“消失”的小区时,再次找到嫌疑人的踪迹,且初步锁定和其有关联的两家住户。通过对两户人员进行调查、比对,办案民警基本确认,其中一户的李某某就是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中的嫌疑人。为了找到李某某,办案民警连续通宵三天,查看了300多个小时的视频,走访了4个村庄、1个小区,询问群众近百人。

2月10日,办案民警联系嫌疑人李某某所在辖区派出所民警、社区干部一起来到李某某家中,发现了视频中的嫌疑肇事车辆。在这辆车上,民警发现了车辆的新撞痕以及和事故现场相同的卡片,李某某肇事逃逸的证据又多了一个。

2月11日,李某某在其儿子的陪同下到直属三大队说明情况。他百般狡辩,拒不承认自己撞了人,称自己车上的撞痕是自己骑车摔倒造成的。即便看到证据,李某某仍拒不承认。

面对嫌疑人的狡辩,民警决定收集相关视频,对视频资料和肇事车辆进行科学技术鉴定,由鉴定专家用科学手段锁定证据,查明真相。在等待鉴定结果期间,民警多次来到李某某所在村庄,联系村干部,一起上门做工作,希望打开李某某的心理防线,劝他早日自首。但李某某仍拒不承认。

3月7日,鉴定报告明确证明李某某所驾驶的二轮电动车与行人罗婆婆碰撞接触事实成立,监控视频中的肇事者和李某某是同一人。

铁证如山,不容狡辩。这一次,李某某终于低头承认自己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事实。3月9日,迫于强大的铁证压力,李某某主动来到直属三大队投案自首。

办案民警称,这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侦破难度大,且肇事者一直心存侥幸,在侦破过程中始终“零口供”,不承认自己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向科技要真相,让证据“开口说话”。由于民警收集的证据很完善,这才能还原真相,让嫌疑人认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