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律师网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那么司机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算逃逸吗?
案例:郭某驾驶的小汽车在国道上行驶的途中与贺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因天降大雨,郭某车速过快,贺某严重占道行驶,致使小汽车后挡泥板拖带摩托车把手,将贺某连人带车迅速摔入沟内,造成贺某当场死亡、摩托车损坏的交通事故。郭某当时虽已略感异常,但从后车镜中未发现什么,便继续开车前行。5小时后郭某被警察截获,这时他才意识到发生了交通事故。而此刻因为现场已毁,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交通部门只好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的规定,认定郭某驾车肇事逃逸,由郭某负事故全部责任,贺某无责任。
案例分析:
1、《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显然,郭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是本案的争议焦点和关键。从刑事角度上看,正如郭某所想,逃逸是指“驾驶员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了逃避责任,而逃离现场的行为。”在这里,“明知”是指驾驶员故意与否的问题,是决定驾驶员应否承担刑事责任的依据。但从民事赔偿责任上来理解“逃逸”,却与从刑事角度不同,刑事是严格责任即对故意与否不得推定,且仅有是故意;民事是非严格责任即允许推定,除了故意之外,还允许是过失。过失是说对损害结果的发生,应当预见但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是已经预见但轻信可以避免的心理状态。
2、刑法中的逃逸行为必须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具有《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即构成交通肇事罪。只有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脱离现场的行为,才能认定为逃逸。
3、脱离现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确认行为人是否逃避法律追究,要看其主观目的。本案中,郭某主观上应意识到肇事的可能性,但其却驾车离开了现场。从其驾车离开现场的客观行为上来看,其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
以下两种情形不应认定为逃逸:
1、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2、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例如,被告人张某在交通肇事后,立即让随行的人员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当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时,发现被害人已经死亡。此时被告人张某也负伤在身,其家人将其送往医院,到达医院后,其委托亲属向公安机关报案。该案就不应认为具有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拖带被害人(司机不知道发生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算逃逸吗?)
来源:大律师网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 时间:2023-04-22交通肇事罪死亡两人(16岁女孩骑摩托载21岁女伴出车祸双双身亡,漠视安全真的一点都不酷炫)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4月13日,云南昆明,有博主发视频称,2名身穿JK服的“小姐姐”驾驶一辆黄龙600,由于速度过快发生事故,两人均已当场死亡。随后,有知情者晒出当地交警的情况说明:“ 时间:2023-04-22交通肇事方是残疾人(司机被撞致残,能同时索赔停运损失和误工费吗?)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未未 见习记者 陈子秋 记者 顾元森)司机徐某在从事货运途中遭遇后车追尾,造成徐某头部受伤,构成十级伤残。徐某向对方同时主张误工费与停运损失,肇事方认为 时间:2023-04-22交通肇事逃逸死两人(宝马车司机醉驾撞死人,40余天未拘留)
8月3日清晨5时45分许,上海松江发生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一辆宝马轿车接连在3个地点,发生3起车祸,导致2人死亡1人受伤。令人瞠目的是,在被警方抓获时,肇事宝马司机金某居然在车内呼呼 时间:2023-04-22交通肇事罪适用行人(柳州车祸新闻)
来源:南国今报 今年4月17日晚,柳州市柳南区洛满镇发生一起致人死亡交通肇事逃逸事故,一辆白色SUV撞倒一名行人后驾车逃逸,之后另一辆金黄色小型客车,在碰撞倒地行人的头部后,往洛 时间:2023-04-22